标题: 日子会越来越甜?
性别:未知-离线 神州无敌
(紫气东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1
编号 99775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24-9-4 11: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终于知道艳阳为什么会采取这种观点了,对艳阳老西鞠一躬。如果一个人不捍卫自己的饭碗,不为自己的行业说话,哪怕他站在劳动人民那一边,我都觉得是倒钩。

回到主题,你就说我把,2014年3k。2013年1k6。我现在肯定大于3k吧。

打工者的曲线是个人的,和时代关系不太大。

一个人普通人23岁之前基本没收入,因为在读书。不是普通人,有人初高中毕业上社会,有人一路奖学金,有人有钱边读大学边创业。
那么普通人23岁才本科毕业,那个时候多数是低工资,如果刚好是10年前,现在33岁,那相比而言就是飞速增长。

水王的话,10年前就是中年人,10年后还是中年人,那么原地踏步其实是一种进步。
因为很多中年人水平不行,野心又大,将自己攒了好久的棺材本败光,又回到了解放前。

水王,无敌老弟给你打一气。事情到最后一定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你不觉得好,那是没有到最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州无敌
(紫气东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1
编号 99775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24-9-6 16: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主楼水王说的是,怀疑凉老师说的日子越来越好,因为水王认为自己这十年原地踏步。

然后我说十年要在你人生的什么阶段,如果是大学毕业到现在,那一定是飞速增长。哪怕你是日本失去的30年当中的国情放到国内,也已然如此。日本的打工环境更加固化,中国躺平的进程类似于日本的弱化版。

艳阳说的是发财靠的是时代的机遇,不是靠打工。这不是正确的废话,就是改革开放飞速30年,你告诉我哪个打工者发财了?
你说的拆迁,我们家也有过,拆房子的人多了,没几个人认为自己发财了,也没人认为这是自己的打工者曲线。打工者曲线说的是打工收益,以及一部分认知变现。比如兼职,比如私活。
我有个表哥,90年代早期创业开副食店,可能那20年不到,赚了不少钱,越做越大,后来城市化进程,到处拆迁。他做生意认识一些官员,自己有消息,然后运作了一波。最后拆了几千平米的地铁沿线。这一波的收益,顶他生涯所有的都不止。同一个大时代下,我们普通老百姓只能算意外之财,江湖人称等风来,这不是你的能力,所以不能算到曲线里。而我那个表哥,是自己逢迎而上,这是认知和能力,可以算作曲线。只不过他不是打工者,但是意思是一样的。

打工者是一个相对安分的群体,他们认知不高,朴实无华,卑微而伟大。不管在什么时代,这个群体都发不了财,水王说的是收入都没提升,那肯定也没有掉馅饼砸到他。

不管什么时代,归根到底还是个人能力。盛市时大家都好做,你1w工资,排名13e,你还是弱者。衰退时,你3k工资,排名1e,你就是强者。
生活有没好,对于打工者而言,更重要的取决于你多少岁,如果是35岁往上,你基本好不到哪去,因为大陆有35岁歧视定律。如果你25岁,哪怕天昏地暗,你个人的经济也是快速增长期。

我毕业的那一年就是美国次贷危机,并不影响我慢慢涨工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神州无敌
(紫气东来)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仁勇校尉
功绩 2
帖子 191
编号 99775
注册 2007-1-9


发表于 2024-9-7 10:3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6 橙炎陽 的帖子

即便不说纯打工者,财富和分数也是一样的,关键不是看总量,是看排名。你都600分,我就提高分数线,你该上不了211,985还是上不了。排位比具体的数字更具有参考意义。

水王和凉老师说的是40岁恰恰指的是打工者的大数据,因为谁都知道伟大的企业家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先生47岁才开始创业。改革开放的下海浪潮时,当时你多少岁都可以出征。全线收益,能否发财确实和年龄关系不大。

艳阳举例的朋友都是沿海和发达城市,如珠三角。再如长三角,温州帮这些本身就具有相当的营商环境,认知普遍就比国内其他地方的人高些,深圳也是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圈。

但最好的和次好是隔着十万八千里,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广东省就2个,生在这里或者在这里奋斗的人,自然会天然认为他们所吸纳的知识是全国通行的。即艳阳会认为大城市的人逆天改命,跟随洪流的人比例很多。

武汉被封为新一线城市不是鬼扯,平均工资3k-4k,高薪的工作基本在光谷,诈骗公司满天飞。

我们身边的小伙伴多数是不懂得投资的,或者说投资必败,前同事的老公是个医疗销售的老总,收入颇丰。她在二胎期间炒股,将老公十年的心血付之一炬,这种事情在网上和现实里比比皆是。

至于买房更加如此,我认识的人没人去主动买房,拉高再卖出的动作。当年我爷爷重病之时,没有钱医病,他说你们子女随便谁拿2w出来,我这个房子就给他,那个房子47平米,后来最高峰的时候130多w。当时没人拿这个钱,如果是我,我也不会拿,这才是老百姓,老百姓动不动的就具备了投资眼光,具备了金融前瞻性,是不现实的。即便是专业金融投资者,券商基金这里,经常亏到妈妈都不认识。

房地产上行期的时候,是房地产具备了金融属性,它卖的不是房子,是孩子培养的预期,是上班便利的港湾等,所以他才能水涨船高,泡沫附身,和炒股的逻辑一样。

艳阳在广东练级,那里的人普遍比其他地方的认知高一些,所以发财比例大也比较正常。我个人认为哪怕现在有1000w的预期操作升值的资产,二线及以下城市去操作,可能九死一生,广东人操作就是七死三生,艳阳恰巧认识都是三生里面的二个,艳阳就认为身边的人66%都是发财的小白领,比例很高。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2 08:0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3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