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对于元朝和清朝的一个疑问???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3: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8-10-14 12:43 发表
呵呵,到底是谁胡说?

李定国这类人也要算有效例证,那张勋的辫子军算不算民初百姓思清的有效例证?吴三桂永利墓前指天画地的号称给明朝报仇也是对明朝忠心不二的有效例证?

自发抵抗何来?俺到不知道,嘉 ...

笑,李定国,是张勋之类所能比的?

拿吴三桂,那就更可笑了。连吴三桂都要以为明朝报仇为名,说明啥?说明人人厌明?要知道吴三桂是一个什么样的货色,根本不得人心,三藩一造反,还险些掀到整个清朝,更说明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4:4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8-10-14 14:23 发表
到底是谁可笑?这种军阀、政棍的举止都当真。李榷、郭汜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你的吴三桂为明报仇说明什么,李榷、郭汜为董卓报仇一样说明什么。

按你的逻辑,呵呵,太师啊,你死的好怨,大汉人民多么爱戴你啊。

李定国的事迹你知不知道?

吴三桂打着为明报仇,不就是因为人心思明吗?否则,他吃饱撑的?

这吴三桂打着为明报仇,能与李榷、郭汜相提并论?

吴三桂可是杀了永历帝的,李榷、郭汜杀董卓了?

李榷、郭汜作为董卓的部将,不打着为董卓复仇,那就是默认董卓有罪,他们就是出师无名,不打着为董卓复仇,行吗?

居然还大汉人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6:4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8-10-14 16:31 发表
张勋比李定国又怎么不行了,合着张勋梦想复辟清朝就是罪该万死,李定国誓保明朝就是国士无双?作为一个朝代最后的守护者,两人都是为自己所追寻的付出全部心血,不计个人得失,人格是平等的。

再有,张勋除了 ...

笑,张勋复辟完全是一出闹剧,倘若是他是人心思清,他为何败得这么快?连他老婆都拿钱给孙中山,以表支持国民革命,真得人心啊!

李定国:

逮夫李定国桂林、衡州之捷,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以来全盛之天下所不能有,功垂成而物败之,可望之肉其足食乎!屈原所以呵笔而问天也!

顺治:我朝用兵,从无此失。

这是在阁下嘴中人人厌明的情况下取得的。

这两位要是人格平等,秦桧还是真能与岳飞平起平坐了。

傣族人民还真有眼无珠,为他捐资建祠。

更关键的是,张勋也只有复辟这一出闹剧,李定国是什么?一心忠于复明。这也能相提并论。

[ 本帖最后由 轩辕五光 于 2008-10-14 16: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7: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笑天下 于 2008-10-14 16:15 发表
是是是,原来某人的历史进程是这样的:
剃发令不下也没人去推举;大家正准备推举时,满清打探到消息抢先颁布剃发令。

厌明的百姓,推举了明朝的大臣。

如果不思明,为什么剃发令一下,无数人举起反清复明的大旗?这说明,剃发令只是一个引子。若非人心思明,会推举明朝的大臣?

不思明,老百姓会响应吴之番?

[ 本帖最后由 轩辕五光 于 2008-10-14 17:06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7:3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8-10-14 17:26 发表
江阴的老百姓本来觉得清和明没啥不同,算了算了,等清军来了,投降得了。反正都是混一口饭吃,就对不起朱家人得了。

结果后来一发现,我靠,还要我们把头发剃了,简直是奇耻大辱,反了!

这个时候,才突然 ...

在面临死亡的情况下,您说,老百姓再思明又如何?难不成您要求老百姓个个都得向文天祥那样,才叫人心思明?

连大西和大顺两支“贼军”都至死保持着大明的旗号,说明啥?说明人心不思明?这两支贼军纯属二百五?

在看看你大清,从头到尾都是反清复明,连曾国藩打太平军举的把“不特纾君父宵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这个放在前面,大清果然了得啊!

[ 本帖最后由 轩辕五光 于 2008-10-14 17:4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8:1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8-10-14 18:05 发表


人家是东宁王国,软禁了一个明朝宗室打个牌子,才不在乎你是不是明朝正朔呢。

又是想自立山头,偏偏还要打着明的旗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8: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8-10-14 18:17 发表

江阴的老百姓举旗反了,肯定不举大清的旗,只有举大明的旗喽。别说是大明,要是之前的朝代是大猪大狗,照样举它的旗子。没办法,谁让咱们的国家始终是跟朝代联系在一起呢。

至于前面说推举明朝官员造反云云,更是让人笑死。

天下的官员不是大清的就是大明的,哦,大顺和大西太远了,够不着。我要反大清我推举的官员不就只有大明啦?这也可以成为证据???

大明养士养兵养民200年,最后肯追随大明的居然只是两只要逼死皇帝的农民军。你觉得大明好啊,我可不觉得。


我们汉人可不管什么旗帜上是大明还是大清,起来造反也只是为了自己的民族尊严,大明,早扔历史的纸篓里去了。

啧啧,江阴的老百姓举旗反了,举大明的旗不是人心思明也就罢了,推举大明的官,不是人心思明,可就有点奇怪了,更奇怪的是,第三次,明军来了,不思明的老百姓纷纷箪食壶浆以迎。

至于推举就一定推举官,还真是搞笑,三元里抗英举的什么官?南宋抗击金军的义军又是南宋的什么官?

原来反明的“贼军”,誓死复明,居然是人心不思明的体现,居然是将大明扔历史的纸篓里去了。这个笑话很有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18: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8-10-14 18:24 发表


很傻很天真哦,大明的旗子只是人家郑经的一个筹码,有用的时候我就举着,没用的时候就扔掉,说是要学朝鲜一样做个藩国。想不到你还一厢情愿的认为郑经真是大明忠臣。

真正很傻很天真的出现了。

一心想自立山头的郑经,居然还打着明的旗号,这不正说明了,人心思明吗,不然您以为郑经的智商与您一样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20:2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黄巾军 于 2008-10-14 19:09 发表
阁下看来是不懂咱中国政治的中庸学吧,啥叫筹码?你大清想打压我,我就说我是大明,尽可能的站在忠心复国的立场上来应付你。
想跟我谈判?那不好意思,这可不是中国的大明和大清之间的谈判,只是你中国和我东宁王国之间的谈判。
阁下不妨仔细看看郑氏政权跟大清的又打又谈的历史,这样就不会那么很傻和很天真了

还人心思明呢,郑经带着军队跑到厦门跟耿精忠汇合的时候要是听到了你这句话一定是泪流满面的

说句题外话,要是阁下是郑经,死抱着大明的旗子,想必一定会立宁靖王为帝吧。

我汉人可以说可证明的事情那么多,居然还老抱着大明的旗子不放,啧啧,如果不是有了个大清,估计没多少人会觉得大明好啊好,真是太好了。
不打扰各位继续死抱着大明的旗子了,我打酱油去。

看来阁下不是打酱油的,是打猪油的,纯粹被猪油蒙了脑子,一团糨糊.

郑经也好,耿精忠也罢,难道非得他们忠心于明,这才叫人心思明?

还中庸学呢,就阁下这一根筋,学啥也是白学,老老实实的打酱油去,少出点乖,少露点丑,比啥都强.

郑经想自立山头,为啥还打着明的旗号,原因不就是人心思明,可以利用这个旗号吗?

杀了永历皇帝的吴三桂,宁肯打自个耳括子,也要打这个旗号,想自立山头的郑经,也打这个旗号,曾经是大明的"贼军"至死也要复明,您大清统治时期,此起彼伏的,还是反清复明,这些居然说明,人心不思明?很傻和很天真的,见了多了,到这个地步的,俺还是头一次.

幸亏郑经的智商和阁下不一样,否则康麻子早乐坏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21:0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4 20:51 发表

一句话,当时反清不举明,你要举什么,难道举三皇五帝?

如果真的思明.怎么思到农民军灭了明,老百姓思的很简单,活路.谁给他们活路,他们就思谁.

而且大头们要的是什么,是凝聚力,只有这些家天下产生的龙子龙孙门有这种人望,带来凝聚力。

俺问问你,既然人心不思明,吴三桂是个弱智啊,自个打自个耳光?既然农民军都把明给灭了,人心不思明,还非得举复明的旗帜?这帮子人都有病啊?

既然龙子龙孙这么有凝聚力,为什么不见朱元璋反元复宋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4 23:1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4 22:47 发表



复宋??

不复宋?韩林儿是什么人,大哥,不读史书也别胡说八道了,韩林儿国号就是大宋.

果然是造谣之风气依然盛行呀.

大哥,你真伟大,俺说的是朱元璋,说了韩林儿了?

韩林儿死后,他朱元璋喊出复宋的旗号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5 18: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5 17:58 发表



朱元璋在韩林儿活着的时候,不是大宋帝国的"将领"吗,他不是复宋反元是在干什么?

原来某些打着明朝旗号的大头门,成功了之后,还会以明为帝国,找朱子朱孙做皇帝?

只能说你很傻很天真.

笑,朱元璋是投义军,对他而言,什么大宋什么的,对他是一点作用都没有。而且他是郭子兴手下的一员地位不是很高的将领,他自个出去拉人马时,他举的是反元复宋的旗号?他与徐达等人离开郭子兴时,他是对这些人说反元复宋?还是与张陈作战时,打着反元复宋的旗号?

什么李善长、常遇春了、徐达了,原来是奔着反元复宋的旗号来的。老弟真是又纯洁又可爱。

韩林儿死的时候,他还没统一呢,为什么不用龙子龙孙的凝聚力?居然还用这个来对比打着明朝旗号的家伙。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5 23:2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5 22:21 发表



你老这么看你是的事,朱元璋真觉得没用,跑去救韩林儿干什么? 吃饱了撑着没事干.闲自己很有空?

如果不是侄子厉害,差点自己就被陈友亮趁这个机会灭了.

韩林儿就是给朱元璋搞死的,元虽未灭,但已经差 ...


敢情朱元璋救小明王,是为了宋这个旗号?

至于为什么,楼上的MM把史料列出来了,俺就不说什么了.

小明王死了之后,虽然朱元璋的势力最强,但是如果真是为了宋这个旗号,他朱元璋,是不会把小明王做掉了的.而且在小明王死了近一年后,他才北征.

是曹丕\司马炎\刘裕\李渊\哪个是在做掉原皇帝近一年后才称帝的?

朱元璋是自个羽翼丰满了,才搞掉的小明王,这与宋的旗号无关.

就是说当初小明王的旗号是唐宋也好,是秦汉也罢,他都会去救,后来杀小明王,一样与宋无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5 23: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5 23:28 发表



有种东西叫人望,这东西有些人是天生的,当然也有后天的,但好比龙子龙孙,即便他们蠢成猪,那也能凝聚人心.因为他给了大家一个共同的目标.名不正者言不顺,言不顺者事不成。

张士诚\徐寿辉也是打着宋的旗号?

明末清初,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吴三桂,打的都是明,老百姓反抗,推举的是明朝的官员,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5 23:3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5 23:35 发表



还张士诚呢,刘基为什么劝朱元璋不要去,没看见陈友亮比张士诚更有威胁吗?

都快打上门了,这会连自己都顾不上了,还谈压制张士诚,难不成朱元璋比你我都傻了,看不清楚形势?

所谓的破安丰士诚益强,好 ...

朱元璋真是一笨蛋,自个都快顾不上了,却为了一虚拟的旗号拚命.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5 23:5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5 23:39 发表


张士诚,徐寿辉过了多少年了?宋朝官员,龙子龙孙,要坟墓里去挖土吧.

吴三桂那批次的又是多少年?所谓的老百姓反抗都举明,李自成举明了没?

即便他不算老百姓,张献忠呢?

合着韩林儿\朱元璋离宋朝近得很?

李自成为什么?当时,他取代明朝,自认为是天下之主,他要反清复明?

张献忠与李自成是一路人,本来就要自立为王,你让他反清复明?

象张献忠与李自成的部下后来都不打着大顺大西的旗,而举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说明啥?

你为啥不要求葛尔丹反清复明?为啥不要求慈禧太后反清复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5 23:5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5 23:41 发表



总比面对正面威胁最大的陈友谅,有时间跑去打击潜在对手张士诚的逻辑要好。

要好?
至少张士诚是一个潜在的对手,而救小明王,只不过是一个虚拟的旗号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0: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00:34 发表



旗号就代表没用了吗?

不然你以为为什么人人都要得旗号,朱棣够不要脸的了吧,碰到铁铉明的玩他,他为了旗号还不是得收兵.

旗号有用的时候胜过千军万马.

合着朱棣当时十分危着来着。

朱棣当时若不收兵,就是自个打自个嘴巴子,对自个行为的否认,为啥子,吴三桂宁肯自个打自个嘴巴子,对自个行为的否认,还要明这个旗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0:2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0:23 发表
自打嘴巴的人多了,你自己举的吴三桂就是其中一个,可这位最后还不是自己穿龙袍了.早就已经说过了,你能举一个比反清复明更好的口号来吗?没有当然就是它了.

不然朱元璋他们即不想接受还是得用他的国号呢,因为他的国号是大宋,没有比这更好的了,大家也都不是白痴,都响应他,你不低头也得低头.

举不出来是因为人心思明,否则为什么找不出来?

朱元璋为什么救小明王,之前有人把史料列出来了,关大宋什么事?只不过,当初他投的义军,恰好打着宋的旗号而已。

大宋都响应?张土诚响应,还是陈友谅响应,甚至是死鬼徐寿辉响应?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0:5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0:38 发表
晕倒,举不出是因为人心思明,怎么明思思到全成辫子了,

没有比这更好是因为套现代话来说,国破,大量明遗还在,要拉拢这部分人,所以举反清复明.

时太祖以孤军保一城,而林儿称宋后,四方响应,遂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思明与被迫低头矛盾?当年沦陷区的老百姓您做何解释?

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您没注意到?你举的史料也是如此,他利用小明王的旗号,是因为小明王势大,就是说小明王打着秦汉唐宋,他一样用小明王的年号。

既然大量明遗还在,不是人心思明,是什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1: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1:00 发表


小明王为什么势大,不就是因为他举块是自己是宋后吗,还秦汉唐宋呢?

沦陷区的老百姓思明,不是满清的剃头令下来,阎会反抗?他们反清是不假,但目的不是复明,而是不能让汉族给满族同化了,学习蛮夷礼仪.

...

如果是这样,朱元璋也找个所谓的赵家后人,不就成了?还用得着举小明王的旗号?举小明王的旗号,不过是小明王的势力大了而已。小明王哪怕举的是三皇五帝,势力大了,他朱元璋一样利用。

阎应元啥时参加反抗的,是一开始剃头时?

还有,清军还开出条件,只要去掉大明旗号,就可饶了他们,为什么他不肯?有人早就贴过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明朝末年的统治,再差,也比清初强得多.

你先看看明遗与满遗的区别,再来说这话不迟。

[ 本帖最后由 轩辕五光 于 2008-10-16 11:1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2:0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1:33 发表



时太祖以孤军保一城,而林儿称宋后,四方响应,遂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别人为什么会势大,不是宋后的身份让他有了势大的资本.

顺治二年(1645年),江阴降清,明朝知县林之骥解印去职,清知县方亨继 ...

老大,你那是小明王,我一直说的是朱元璋,你别把他俩混一起,好不好?强大的多了,徐寿辉也强大,陈友谅难道是因为徐寿辉举宋的旗号而成为他的部下?张土诚也强大,难不成也是宋?

你上贴不是说阎应元吗?这时又变成了陈明遇了。

陈明遇打的是什么旗号,阎应元又是谁找出来的?

起因是不肯剃发,因此就是老百姓不思明,这逻辑好高明啊。还是老话,为啥一反抗,就要反清复明,各朝各代的起义,见得多了,也没见过这样的。

清初统治再高明,老百姓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比明末差多了,老百姓不思明才怪。

明末统治再落后,也不会在盛世,打了胜仗之后,将龙兴之地给割让了,更不会把这样的皇帝称千年一帝。

明遗是多少,满遗又是多少?这数量能比?

大量的明遗,自然是人心思明,而满遗再大,不过是满人与少数汉奴包衣思清,你只要知道这一点就够了。

[ 本帖最后由 轩辕五光 于 2008-10-16 12:1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2:2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慕容燕然 于 2008-10-16 12:11 发表
清初就是靠赤裸裸的屠杀统治的,这也叫高明?

这就是高明,明朝统治傻,不知道以杀立威,当年若是在建奴未成气候之前,就这么高明一把,大家可能都会很开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3:0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2:59 发表




明朝不杀建奴,李成梁是干吗的,把努尔哈赤老爸给杀了,七大恨,十三铠甲起兵.

阎崇年来了,俺快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3:2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3:21 发表



邻部古勒城主阿太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攻,阿太,王杲之子,礼敦之女夫也。景祖挈子若孙往视。有尼堪外兰者,诱阿太开城,明兵入歼之,二祖皆及于难。

这和阎崇年有什么关系。

明朝那是误杀野猪皮他老爸,你却说是屠杀,这与阎崇年满嘴胡说有什么区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3:3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3:32 发表



李成梁一直拉一打一,故意搞的别人民族分裂,两边打的死去活来,

和满清的屠杀汉族的意义有什么不同.都是要削弱对方实力,使得自己一直强势

李成梁合着象满清那样,搞大屠杀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6 13:5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08-10-16 13:52 发表
没搞大屠杀,但目的一样呀,使得满族势力一直被压制,内部矛盾纷争,根本不可能对明朝有威胁了.

而且这种手段,满族就不死人了,满族百姓就不死了.大屠杀是直接恶贯满盈的手段.而李成梁就用的就像是细水常流的手段.

彻底服了。

比阎崇年还阎崇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轩辕五光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16
编号 91263
注册 2006-11-13


发表于 2008-10-18 10:3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谓十三不征,大概是野猪皮十三铠甲记得久了,看什么都象十三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8 00:4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642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