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凌云茶发表
说刘备在鲁肃建议下进驻孙权的樊口??
这是彻底无组织无纪律的行为.难道鲁肃先生担心孙权不抵抗曹操,就来一手,好啦,刘备先生我带到你地盘上啦,曹操一定说你包庇通缉犯,要进你地盘来缉捕了,要连你一锅炖掉啦.这样也不用诸葛亮说孙权.曹操写信吓唬了.
从正常的逻辑来说,不请示孙权,鲁肃根本无权把刘备和万余人马带入东吴的地方.那是严重的越权和叛逆行为.换了你是孙权,怎么想.
对史书记载含糊地方加以分析是好事,但分析到为了论点连逻辑都不要了就不好了.
原来的逻辑就是这样的? ,凡事都可以常理推测? 是迂腐和教条吧
夏口和樊口一个江北,一个江南,一江之隔,离孙权的大本营也远着呢!再说三国时期诸侯割据的时候,边界那分得那么清楚?本来孙家与刘表就以前在江夏打来打去的,鲁肃本是受命于孙权去连纵或者探听动静的,刘备进驻樊口似乎也用不着通过鲁肃允许才行?败军逃跑,那顾得了那么多,夏口危险,刘备自然就往江南跑了,要得到孙权的口头允许,那什么事不耽误了?兵荒马乱年代,怎可以常理推测?
孟达不就是以常理推测司马懿禀报皇上,然后得到准奏,再来评叛的吗?实际司马根本不是按常理出牌。
孙权在曹操获得荆州后,战降未定。而无论以后或战或降,先笼络刘备,根据情况而决定下一步行动。刘备作为事急,逃往樊口并不需要得到鲁肃的许可。鲁肃就是想挡也挡不住,孙权会埋怨鲁肃干吗?(无组织、无纪律说法更是荒唐可笑)
袁尚、袁熙逃往辽东,可能得到公孙渊许可后才过去吗?因为无地可逃是一方面,另外根本来不及先请示后逃。
凡事没有必要死板教条地推测一些东西,很多事情并非按部就班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