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岑平于2004-04-12, 18:27:56发表
曹操没有代汉自立绝对是正确的
曹操没有代汉自立绝对是正确的。理由如下:
一,名义上的得利。就是说曹操没有反汉自立在名义上得利。
1,胁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一直以胁天子以令诸侯为战略思想,原因是汉室统治天下四百余年,人民普遍对汉室有深厚的感情,对汉室仍有一定的支持。曹操当年起兵就是以天子名义为幌子,南征北讨,取得极大成功,发展极快。若曹操突然自立,与以前一贯的作风不同,将造成国内潜伏的汉室势力死灰复燃,也难以服众。
2,古代个人声誉是极为重要的。曹操在汉室官封丞相,爵拜魏王,为极人臣,汉室待操,不谓不厚。古人注重知恩图报,若曹操在此厚恩下叛乱自立,名誉将受到极大的损失。国家将会有所动荡。
3,名留青史。曹操若叛,史上必有叛名,难以流芳百世。而不自立将有二处得益。因为在曹操一生中都是以汉臣的名义出现,不但没有叛臣之嫌,还有一度中兴之美名。而且曹操后代必会自立灭汉,所以曹操就算不自立还是魏国的始祖。既受汉室中兴之臣的美名,又得魏国始祖之名,双重利益下,自然选择不自立为好。让曹操后代自立,另一好处就是更加名正言顺。曹操后代在汉室没有受过多大奖赏,就算自立也没有知恩不报之罪。加上有曹操治国的成效,国人或者会觉得曹操于汉室有功,而汉室不争气,由曹操后代自立没有过错。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曹操的尽忠博取了某一部分国人的好感。
第一部分总结:虽然这一部分多是关于曹操名义上与魏国皇亲发展的问题,但是也是曹操不自立的一大好处。
二,战略上的得利。曹操不自立对魏国战略有著很多好处。
1,大势不明朗,空给别人一个藉口,情形会恶化。曹操若自立,刘备说曹操是汉室的话就成立,在荆州开始交战时作出自立决定,是极为不明智。就算在赤壁过后,因为尚有刘备、刘璋等势力,若自立会使魏国日后的成立陷入不利。除非大势已经明朗,文帝自立时蜀国对吴国恨之入骨,正在进行伐吴准备,刘备盛怒之下对吴策略不会改变。吴蜀无暇问罪,自然是自立的最好时机。
2,曹操若不自立,起码在荆州问题爆发时蜀国对曹操是汉室的言语无法成立,在荆州之战上魏国还是占有胁天子以令诸侯的利益。
3,国内不会发生大规模暴动,在荆州问题还没有出现占有上风的迹象和吴蜀还是同盟的前提上,不自立起码可以保住吴蜀不会乘此机会暂时抛弃荆州问题联合伐魏,魏国也可消去在敌人占有上风时国人因见复汉有希望而暴动的可能。
第二部分总结:曹操不自立对于魏国在当时的战略上有好处。
总结,总体来说,曹操不自立对于自己个人声誉和魏国日后战略的发展都有很多好处。不自立对于自己个人声誉和魏国日后战略的发展都有很多好处。不自立是正确的。
我就特别奇怪,为什么要假设曹操想当皇帝?
难道曹操就没有抱负么?难道每个人都那么希望当皇帝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