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史方法浅谈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0-12-14 12: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记得刘大夏也是被冤枉成烧了郑和的资料。


推荐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sos2290

节度留后虎豹骑

Rank: 22Rank: 22Rank: 22Rank: 22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游戏人生区)
组别 节度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5
功绩 431
帖子 27575
编号 79054
注册 2006-8-13
家族 大忽悠公会


发表于 2010-12-14 13: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客座赘语》那个离得久了,而且其内容与你列出的《殊域周咨录》有冲突。

《殊域周咨录》离那个时段近,注意里关于这一点,《殊域周咨录》里刘大夏说的是: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当谏也。旧案虽在,亦当煆之。

他是说该烧,可没说已经被他烧了,《殊域周咨录》确切的说法是刘大夏把资料藏起来没让项忠找到,项忠问起的时候刘大夏说这东西劳民伤财,应该拿去烧掉。结果到了顾起元那里,就成了板上钉钉被刘大夏烧了。

另外陆树声的《长水日抄》也跟《殊域周咨录》类似,可做佐证。

不知道三红是怎么看对这个事情的分析的,我倒是这么看的:历代对政府档案管理非常严格,《大明律》就明确规定官员若是遗失文书资料,不但要罚俸禄,还得受杖责,所以《殊域周咨录》中,兵部尚书项忠没有找到郑和资料后非常恼火,他责问看管档案的小吏:库中案卷怎能丢失?---------- 这就是在问责了。

丢失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主动地、私自地焚毁国家档案,而且大大张旗鼓的宣传,刘大夏这不是找死么。还有项忠后来赞许刘,事后刘还被提升为兵部高级领导------- 可以想见,一个大喊当嚷我焚毁了国家档案的人,怎么会受到这种待遇。

另外明代史料中有另一件事值得注意,很有参考价值,刘大夏曾经藏匿过安南档案,但并没焚毁,也是担心劳民伤财,这可以与他处理郑和档案的手法相对应。

综合来看,说刘大夏出于个人政治观点藏匿了郑和档案的可能性更大,说焚毁,证据不足。

[ 本帖最后由 sos2290 于 2010-12-14 13:58 编辑 ]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6:5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4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