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论刘备进驻樊口的真伪及目的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4-12-31 10: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特意潜水两天,看看燕京兄的拥趸有多少。为了让燕京兄输得心服口服,特地提出一个论据。

《三国志·吴书·朱治传》:注引《江表传》:“治说贲曰:‘破虏将军昔率义兵入讨董卓,声冠中夏,义士壮之。讨逆继世,廓定六郡,特以君侯骨肉至亲,器为时生,故表汉朝,剖符大郡,兼建将校,仍关综两府,荣冠宗室,为远近所瞻。加讨虏聪明神武,继承洪业,揽结英雄,周济世务,军众日盛,事业日隆,虽昔萧王之在河北,无以加也,必克成王基,应运东南。故刘玄德远布腹心,求见拯救,此天下所共知也。前在东闻道路之言,云将军有异趣,良用怃然。今曹公阻兵,倾覆汉室,幼帝流离,百姓元元未知所归。而中国萧条,或百里无烟,城邑空虚,道殣相望,士叹於外,妇怨乎室,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以此料之,岂能越长江与我争利哉?将军当斯时也,而欲背骨肉之亲,违万安之计,割同气之肤,啖虎狼之口,为一女子,改虑易图,失机毫釐,差以千里,岂不惜哉!”

这段记载说明了即使刘备在鄂县樊口,那里也不是孙权的地盘,所以燕京兄这篇文章得出的结论可以通通作废。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1 19: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哈哈,你先不是强硬支持《江表传》的吗,怎么这会转向了?

所谓“远布腹心”,首先说明了刘备不仅不在孙权统治区,而且他所在位置离孙权统治区还比较远;其次说明了即使刘备在鄂县,那么鄂县也还不是孙权的统治区。

你如果支持《江表传》的说法,那么你首贴的推论可以作废了;如果你不支持《江表传》的说法,那么刘备在鄂县的说法也可以自然作废。

更有甚者,我列举七个人的传记说明刘备在夏口,你只凭《江表传》就想推翻,怎么你这会只凭一个人的传记,又想推翻《江表传》的记载。

之所以现在才提出这条史料,是想看看你怎么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可信无比的《江表传》拉下马,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4 12: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1-04, 11:40:44发表
哈哈,哪里有转向?我一直在坚持原先的观点!所谓“远布腹心”,只能说明刘备把腹心部署的远,与刘备本人在哪里有何关系?其次,刘备即使在孙权的边境地区,也可以布置自己的腹心,你老兄的两个观点均不能成立呀!你总是喜欢,认可这个就是否定那个。其实,可以这么说:这就是你错误的根源!!!
三国志那些记载刘备到达夏口的,并不会否定其随后要去樊口,为什么你总要把这些记载对立起来呢?不解!
再强调一次(已经强调过N次了,不过老兄就是故意视而不见),七个三国志的记载刘备到过夏口,不能证明其后刘备不可能再去樊口,因为它们可以是时间先后关系。
而三国志程昱传的记载,则恰恰证明了刘备随后确实跑到孙权地盘上了,老兄总不会认为:夏口是吴地——孙权的地盘吧?
道理其实已经非常简单了,老兄还是死撑。担心面子上过不去?

燕京兄的文言理解能力真是愈来愈强,兄弟大敬佩中……

所谓“远布腹心,求见拯救”,是说派遣心腹从远方来,请求孙权的帮助,不是在孙权的地盘上安插心腹,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你都能拉在一块,确实厉害!我看见杨文理在琅琊建议你补下文言课,兄弟在轩辕也附个议。

《鲁肃传》的原文是“备遂到夏口,遣亮使权,肃亦反命”,和《江表传》所言到刘备樊口才派遣诸葛亮完全就是对立的。

如果按照你其中一种逻辑思维,《胡综传》可以否定《江表传》,那么《鲁肃传》一样可以否定《江表传》。

再按照你另一种逻辑思维,我集合《武帝纪》、《刘表传》、《先主传》、《诸葛亮传》、《吴主孙权传》、《周瑜传》、《鲁肃传》七个人的传记否定不了《江表传》,那么你《程昱传》、《胡综传》更没有资格否定《江表传》。

至于面子问题,呵呵,有人曾经说得我心服口服,比如魔力的真髓、朱佑棠,不过说到燕京兄的水平,似乎还没有能力在史学讨论中下我的面子。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4 13: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1-04, 11:53:32发表
——江表传曰:备从鲁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策薨,权为讨虏将军,以综为金曹从事,从讨黄祖,拜鄂长。(胡琮传)
这是江表传写的。不会又认为是东吴的专美之辞吧?而下一个记载表明鄂县当时是孙权的地盘。
连诸葛亮也这样对孙权说: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注意豫州遁逃至此。

这不是什么无政府主义,试想,刘备投靠袁绍、曹操,哪次是先请示,得到同意再去的?因为是惨败之后遁逃、投靠,就不是无政府主义了。
请想一下:鲁肃为孙权拉来了英雄刘备,还有大将关张,外加上万人马,注意是来投靠,也就是做孙权的部下,孙权哪有不喜欢之理?
何况,本来鲁肃是奉命去联合刘备,现在变成投靠,你说鲁肃算越权和叛逆吗?

至于燕京兄理解“豫州遁逃至此”是逃到吴地,更是让人感到好笑无比。

孙权在柴桑坐观成败,知道所有战况,诸葛亮还需要跟他说“豫州遁逃至夏口”?

孙权问诸葛亮“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诸葛亮说“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既不肯为曹操下,安肯为孙权下?

孙权说“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诸葛亮说“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然后“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试想刘备为孙权下,哪里会是三足鼎立呢?

刘备投靠曹操、袁绍、刘表,都是身自亲往,这才是投靠。《武帝纪》云“绍使刘备助辟”,《李典传》言“刘表使刘备北侵”,却没见过“孙权使刘备”之类的记载,燕京兄胡乱揣测的老毛病又犯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4 19: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4-12-25, 14:26:13发表
我们假设,历史的经过是这样的:刘备等人逃到夏口后,在那里观望局势;发现曹操正准备东进攻打夏口,于是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对策;会上诸葛亮提出去东吴求救;刘备同意并确定诸葛亮出使;(注意此时诸葛亮还未走)此时鲁肃建议刘备进驻樊口(其意义后面说),刘备考虑之后同意;由于自夏口去柴桑要经过樊口,因此,刘备与诸葛亮、鲁肃同船到达樊口;而后刘备与诸葛亮才分手,诸葛亮继续东行去柴桑求救。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那《三国志》记载的就是夏口会议的派遣,而《江表传》记载的则是两人实际分手时的派遣。这样的话,两个史书的记载其实是不矛盾的。我们不会说,《三国志》记载曹操从邺城经过两个月行军到达新野,一路上不可能有停留,因为《三国志》没有记载停留。因为这些停留并没有什么事件发生,没有记载的价值。但是停留必定是发生了的。因此,我认为:《三国志》与《江表传》关于刘备在夏口派出还是在樊口派出诸葛亮,其实并没有矛盾之处。
还有一点:《三国志》记载刘备在夏口派遣诸葛亮,并没有立即派遣之词,而《江表传》记载的则是“即遣诸葛亮随肃诣孙权”。可见在樊口是一到即派遣了诸葛亮。这样大的事情,怎么也要讨论一番吧?怎么可能一到即遣?必然是在夏口已经开会确定了,到这里(樊口)只是正式分手(遣出)而已。

因此,在这两个地方都有派遣诸葛亮的可能。除非有更有力的证据来否定。相信当代史学界人士也会注意到这一点,但是由于并没有更好的证据反驳,自然要采纳。

你这个假设很搞笑啊,曹操九月份到新野,然后一直在江陵安抚荆州吏民,直到十二月才从江陵出征。刘备是从哪里听到风声要进攻夏口的?

《江表传》自始至终也没有提过刘备在夏口召开了军事会议,何况诸葛亮在夏口就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还能从容得到樊口去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谁去?何况《江表传》说的是鲁肃在长阪与刘备定计,然后就去了樊口,一个字也没提到夏口,你前面那一大堆揣测没有任何史料依据可以支撑。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4 19: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1-04, 14:42:59发表
好笑吗?如果刘备遁逃到其他地方,关孙权什么事情?比如刘备逃到苍梧,要孙权救他,孙权能搭理他吗?要看诸葛亮说话的语气,不要对刘备不利就不敢承认。孙权既然知道所有情况,那诸葛亮废话一堆干什么?什么5000骑兵一日夜追击300里,孙权能不知道?等等!要知道,刘备可是投靠过曹操又叛变的!!!这种情况刘备好意思再投靠?哈哈,这是诸葛亮的一厢情愿而已。以自己的那点实力,已经事急求救于人,又遁逃至此,还幻想与孙权平起平坐?其实仔细读读三国志,孙权部下后来对孙权提的建议以及孙权的回答,与当年刘备在曹操那里是何其相像!!!当然,前面,刘备去投靠曹操、袁绍,基本是没有兵马的,因此完全没有一点发言权,是完全意义上的投靠。而这次之所以不去亲自见孙权,就是因为手里还有那么一些人马。明白吗?否则怎么刘备收复的四郡,孙权派来太守?又随便分割?

呵呵,既然承认文言差,就应该去补课嘛,何必继续制造无聊的噱头呢?

至于说刘备光杆司令,这等黄腔也只有燕京兄敢开。

“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说的是增加他的兵力。

“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本兵是什么意思?

“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益其兵是什么意思?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4 19: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1-04, 15:02:00发表
“远布腹心,求见拯救”,是说派遣心腹从远方来,请求孙权的帮助,这个不错。
冒昧问个距离问题:夏口到樊口,樊口到柴桑,各相距多远?
当时孙权在哪里?“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和樊口固然不远,和夏口又何远之有?
“远布腹心”之远字,不过是个形容而已。

后来周瑜的意见是:“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
此后,“刘备在樊口,日遣逻吏于水次候望权军。”
再紧接:“进,与操遇于赤壁。”
这里没有再提及夏口,直接从樊口写到赤壁。这是否表示古人写史和选用史料,并不太刻意把夏口和樊口之间的区别做出明确标识,并不太刻意寻求两地间不同的意义呢?
尤其是:“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这是否表示当时视夏口为前线,樊口为二线。谈孙刘共同的前线时(起初是刘备单方面的前线)措辞用夏口,谈及刘备大本营事务时用樊口呢?
这个上下文的联系,虽然不能证明刘备一定到了樊口,至少可以表明,单就江表传自身逻辑上来看还是说的通的,并没有什么自相矛盾吧?

呵呵,按《江表传》所言,刘关张俱在樊口,那么刘琦应该在夏口还是樊口呢?周瑜说进住夏口,莫非是想替刘备做先锋?

《资治通鉴》也是剪裁《三国志》及裴注,并非另有所本,所以建议还是拿原始资料来讨论比较好一点……

另外,我也不知道江西九江与湖北武汉相距多远,兄既然关心,何不自己查查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7 18: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马超将军于2005-01-07, 15:37:08发表
史料上一会夏口,一会樊口,是否是说一个地方呢?

所谓口一般是陆地支河流入大江的入口,或者江河入海的入口之处,因为泥沙的淤积或者洪涝天灾原因,口的地理位置是经常变迁的。

夏口是那条支河的口?樊口又是那条河的口?看三国地图夏口在江北,樊口按记载应在江南,和夏口一江之隔,遥遥相对。

夏口是夏水与江水汇流处,即汉江与长江汇流处,樊水是今天的什么江啊,在哪与长江汇流?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10 12: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要说明一点,研究历史是从现有史料和考古依据中推断事实,也就是由论据推导出论点。

燕京兄始终如一的先提出自己的论点,再来假设论据如何如何,如果史料不能得出便说别人教条。

我说你是一贯搞笑,一点都没错。历史规律是你先设定好了再发生的吗?还是先发生了你再推导出规律?

曹操发书给孙权,孙权合群下会议,怎么记载了?涉及到求援的事,没有一个传记提到刘备举行会议,所以就麻烦你不要假设一下不存在的东西,OK?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10 18:0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什么时候告诉你只需要看《武帝纪》就可以得出曹操不开会的结论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21 12: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原来燕京兄是属于死不认帐那种人啊,那兄弟便没什么办法了。要不再举行一次投票,看看群众为什么受我蒙蔽而不正视你的所谓可靠的东东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21 12: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原投票地址: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36126&st=0

这次可以让燕京兄来发起投票,务必要让你找不到任何借口否定投票的公正性,无所遁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1-25 12: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1-25, 8:07:37发表
哈哈,本来搞这种投票就没有什么意义。
而在投票过程中,歪曲另一方意见(比如故意把两种观点对立起来,非此即彼),这本身就已经误导了不少人。
难道马忠兄不敢承认这一点吗?

所以了,现在让你先来误导,再看看你能否赢得投票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巴西马忠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护军
功绩 4
帖子 408
编号 781
注册 2003-9-14


发表于 2005-2-23 19: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燕京兄的观点一向瞻前不顾后,雷锋是施恩不望报,孙权是施恩望报而不得,这就是没雷锋精神有雷锋行为?呵呵,神了,看来我得重修逻辑学了。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4 21:4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08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