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略说清朝兴衰(部分转文)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128
3/5
‹‹
1
2
3
4
5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略说清朝兴衰(部分转文)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1
发表于 2014-2-25 23: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5 08:18 发表
是谁非咬着清朝康乾时期对北方无人区态度是丧权辱国的,我拿明代类似的台湾被荷兰人殖民比较,你就反过来偷换概念跑到清末的?
ps:可能我把流求打成琉球了,但是古代对台湾的称呼好不?你联系上下文也该知 ...
流求是台湾岛的旧名.你写了错别字别怪人理解错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2
发表于 2014-2-25 23:1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5 17:31 发表
我之前跟你说台湾,你不理我,所以我只能说明代时期台湾的另一称呼 流求,结果你跟我玩文字游戏转到清末去了?行,我不跟你在这上面纠缠,我现在问你明时期,台湾被荷兰殖民的之前我说台湾的时候你怎么沉默了 ...
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乘明末农民起义和东北满族势力日益强大,明朝政府处境艰难之时,侵入台湾。不久,西班牙人侵占了台湾北部和东部的一些地区,后于1642年被荷兰人赶走,台湾沦为荷兰的殖民地。
要说清末,顾不上的地方多了,不止台湾吧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3
发表于 2014-2-25 23:1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5 17:45 发表
哎呀,你又出现了,我是不是昨晚太过火了?把你伤到了?竟然开始转变策略指桑骂槐了?
懂中文就回去看那句话,我是反讽你,“是不是所有对朱元璋的不利证据都是满人污蔑的”,你给我把朱元璋洗干净了再说。
这个文字狱的问题我已经帮忙查找了。朱元璋的文字狱,有名的人物都是捏造的,无名的人物,没有记载,真没法查。这个文字狱的记载都是民间的笔记可信度很低。
当然朱元璋杀的人太多,说他残暴是没错,不过死的多是当官的,百姓的日子还可以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4
发表于 2014-2-25 23: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5 17:43 发表
你干脆说明朝的负面描述都是满清污蔑的得了,大清所有的正面都是奴才歌颂的。我跟你竟然能说这么久我都服了,你早把这个中心思想说出来我就哈哈一笑不了了之了。
你有看我的跟帖吗?这句话你该吃回去的,我都举了所有能查的出来的人。这个我想大家看完贴就知道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5
发表于 2014-2-25 23: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5 17:28 发表
我现在和你说实际情况,以及那片土地对清廷的意义,你跟我扯那地方以前蒙古人放过牧,我让你拿出那地方丧权辱国的证据,你跟我说清朝谈判失利。究竟谁中文有问题?
那我可不可以说,明朝继承的元朝连蒙古都 ...
那片领土对于清廷的意义就是多了收贡品或者收税的对象。还有打仗的时候多增加兵员。说到丧权辱国倒不至于,不过在清强盛的时期都这样退让,所以以后俄罗斯才会想继续欺负清朝啊。
明和蒙古不是继承关系,像隋朝才是继承北周。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5 23:25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6
发表于 2014-2-25 23:2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5 17:42 发表
那是,在阁下看来,写诗就得白话文上,要么写反清复明要么写,我要推翻大清,不然怎么辩白都行,
你觉得不对就去和大清理论,这事我不管,清朝文字狱被说的宇宙最黑暗又能跟我半毛钱关系。
这事本来和你没关系的,因为你一直帮清朝文字狱洗地,所以就不能说没关系了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7
发表于 2014-2-25 23: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humi100
于 2014-2-25 23:23 发表
据法式善《清秘述闻》载,当年江西乡试三题为“君子不以言举人”一节、“日省月试一句”、“山径之溪间”一节,并无“维民所止”题。査嗣庭曾著“维止录”,其中记事有于雍正不利者,如首页云:“康熙六十年某月 ...
查嗣庭典试江西的试题之中,罪证主要有如下几点: 首题: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雍正帝的逻辑是,用此为试题,就是对朝廷保举人才之令有所不满。三题: “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雍正帝认为出此题实为居心叵测。策题: “君犹腹心,臣犹股肱。”雍正帝说查嗣庭不尊君为“元首”,分明不知君上之尊,有辱君威。《易经》次题: “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诗经》次题: “百室盈止,妇子宁止”。雍正帝认为,这是暗示人要把“正”和“止”两字联系起来思考,其中寓意暗合汪景祺《历代年号论》一文所说“正”有“一止之象”,都是指雍正年号,暗喻斩雍正帝之头。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8
发表于 2014-2-26 12: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07:22 发表
我让你证明那片是清朝实力控制以及有蒙古王公在那里牧羊的依据,你没有,行!我不要了。我现在就你这个高论,我让你找那时候那边的人口赋税以及曾经给过的贡品,拜托你给我个证据呗!
至于蒙古自雍正那次条 ...
在中东牧羊的是伊儿汗国,元朝不是隶属关系。
我让你证明那片不是清朝实力控制以及有蒙古王公没有在那里牧羊的依据,你有吗?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6 12:52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69
发表于 2014-2-26 12: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07:15 发表
哦....大明朝内部有农民军和后金不要台湾就有理了,清朝经历三番以及准格尔乱就被无事。说到底还不是双重标准!
一个是明末,一个是大清盛世,能比吗?一个成年人和一个老人比力气,你好意思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0
发表于 2014-2-26 12:5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07:04 发表
我跟你什么贴?转文又长又滥。凡事你自己回复的我哪个没跟?还是你语言表达漏洞太多开始转进第三人了?我说的你不正面回答以后我就不浪费键盘回复了
高启在《青丘子歌》有“不闻龙虎苦战斗”的诗句,又遭到了朱元璋的强烈厌恶。因为高启写这首诗之时,正是朱元璋率军与元军、陈友谅、张士诚三方强敌在“苦战、苦斗”之际,在朱元璋看来,你高启作为诗人不来呐喊助威倒也罢了,竟然表示不闻不问,你的政治、思想、行动与明政府是怎么保持高度一致的?另外,高启在诗中还有“不肯折腰为五斗米”的句子,表示对做官毫无兴趣,这也正是朱元璋所忌恨的。
朱元璋大概是要亲眼看着这位不合作、不给面子,多次用诗文来讽刺自己的文人是怎样一点一点死去的。高启事件是明初文人不依附朝廷必须付出的代价,可以说是朱元璋杀鸡儆猴的牺牲品。
准确讲高启的死不是因为文字狱,而是因为不合作,出言不逊。当然朱元璋确实度量太小了。
文字狱和改孟子是你并列着对比的,是你认为一样而不是我。你自己看下原文,如果不是差不多,那你怎么拿来并列呢?还有修改孟子对文化的损坏,估计只有外国人才可能这么无知吧。汉朝的孟子和战国出土的孟子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你说汉朝的人是不是改过孟子?
徐一夔(1319—1398),字惟精,又字大章,号始丰,天台县屯桥乡东徐村人。博学善属文,擅名于时。元至正八年(1348),为避兵乱,隐居嘉兴,与宋濂、王祎、刘基等结交,相与切磋诗文。二十七年,朱元璋平定江、浙,广征宿学耆儒,询安邦治国之计,四方名士云集南京。朝廷设置律、礼、诰3局,一夔入诰局,与著名文士杨维桢、朱右、林弼等撰写诰文。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
光天圣人出处,徐一夔和朱元璋同一年死.
僧人来复死因是因为牵连到胡惟庸案,详情请看元末明初名僧来复事迹考。引用书:清教录
张信(1373~1397),字城甫。他博览群书,尤精《尚书》《毛诗》。在历代的舟山籍四十四名进士中,他是唯一的状元郎。他家居城关陶家弄会源桥旁,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登应天府解元。二十七年(1394)高中甲戌科状元。
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编撰,3年后升侍讲,常直谏朝政得失。时太祖传旨诸王子各抄诗一首御览,张信授韩王书杜牧无题诗“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上呈,太祖览后不悦,由此记恨张信。三十年(1397)因会试“复阅考卷案”,被太祖处死。
“复阅考卷案”始发于明洪武三十年三月五日,会试发榜。皇榜上贡生有名者52人,从第一名的宋琮到最后一名刘子信,无一不是江南的考生,是为南榜(春榜)。北方举子开始议论纷纷。三月殿试又取福建闽县陈某为状元,这更加深了北方举子的不满。他们认为主考官翰林学士刘三吾、副主考官白信蹈因自己是南方人,就袒护南方人而压制北方才子。群情激奋的北方考生,将皇榜打得七零八落,随后又到礼部示威。锦衣卫赶来镇压。街头巷尾贴满了指责主考官偏袒同乡,必有隐情的传单。一时间,南京城里糊满了大大小小的纸片揭帖。
朱元璋接到奏报,震怒异常,亲自查问主考官刘三吾。刘已是85岁高龄,才学名满江南,是位老翰林,且被朱元璋委以东宫太子老师这一重任。刘三吾对朱元璋说:“元朝统治北方100多年,使其文化遭受极大摧残。近年来,北方远不如南方,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南北同榜,必然也会出现南优北劣的局面。”朱元璋听后却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刘三吾赶出皇城,也将副主考官白信蹈停职罢官,并亲自找到翰林院侍讲张信,命他主持复查。
张信带领侍讲戴彝、右赞善王俊华、司直郎张谦等12人,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十卷,增录北方人入仕。但经复阅后上呈的北方试卷仍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经过20多天的锁院查卷后,张信向朱元璋禀告复查结果:“臣已认真查核,发现南北考生成绩相差确实悬殊,就连最末一名的刘子信也比北方的优秀者高出许多,而且以文章定优劣,以成绩排名次,是国家的一贯制度。现在北方人的试卷仅能列为第五十三名,不应有地域照顾。现在北方举子成绩仅能列后,因此不能重新更动。”
朱元璋听后大怒,则认为是张信故意把成绩差的试卷拿给他看,随即安排刑部调查刘三吾等人的案情。这时,又有人秘告说刘三吾、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刑部先将刘三吾、张信、白信蹈等统统入狱,严刑逼供,但毫无结果,于是又抓了三方的家人几百,在严刑逼供下终于造出了一个600多人徇私舞弊的证词,上报朱元璋。
朱元璋竟然称考官及先前负责调查之人与十几年前的胡惟庸案、蓝玉案有牵连,于是朱元璋朱笔一挥,批道:刘三吾、白信蹈是蓝党,张信是胡党。将白信蹈、张信以及同科的试官二十多人,全部凌迟处死。刘三吾因年事已高,流刑充军,所选52名南方贡士全部罢黜,其中洪武三十年(1397)丁丑科新科状元陈 安阝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 安阝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下场极为悲惨。至于受牵连者不下千人。这年的四月底,将这二十多位考官绑赴刑场执法。
于五月初,朱元璋又亲自阅卷评点出61名贡士,第一名是河北的韩克忠,第二名是山东的任伯安,61名贡士中竟无南方举子一人。黄榜张出,北方举子欢呼雀跃,举国公案至此了结。
张信惨遭弃市后,亲友把张信的遗体从南京运回来葬在城北三里淡水坎之源。
你不会连数数都不会吧,一个?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1
发表于 2014-2-26 13:0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07:01 发表
你真能双面标准,朱元璋文字狱我给你列出来了,你除了其中一个能说清是假的,其余的连个依据都说不出来,然后给我结论是假的,你是说历史还是说相声?那我是不是可以说清朝文字狱杀的也都是读书人和百姓没关系 ...
读书人不是老百姓啊?清朝的时候老百姓就不准读书啊?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2
发表于 2014-2-26 13:1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07:07 发表
我擦,是谁之前说清朝丧权辱国的?现在又不是,清朝不要的那片无人区,你非要说人家怕俄罗斯,你家英宗被抓,你来找借口,你跟我说笑话还是相声?还是前后失意?
我哪里说过雅克萨丧权辱国?我只说雅克萨是康熙的硬伤。还有谈判让步那么多不是怕了是什么?清朝和俄国谈判为什么第三次让步的时候提出要尼布楚?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3
发表于 2014-2-26 13: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07 发表
阿哈!玩什么不好,竟然把皮球踢回来。无趣不?还三番四次说我中文有问题。你好意思?
我早在前面就说了,清朝康乾时那边是无人区。你非要说蒙古王公在那放过羊。然后又扯出一堆赋税人口贡品。说有人的是你我 ...
尼布楚不是无人区,就这点来说你中文就有问题。尼布楚只有写着在清朝初期属于中国蒙古族蒙古族茂明安等部的游猎地。
不是每个生活小事都有历史记载的。有的小事即使有记载也不一定能流传到现在。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6 13:20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4
发表于 2014-2-26 13: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18 发表
回去查查古代文盲率吧!就算到民国读书人也被划分为知识分子。和老百姓能一样?
你的中文真有问题,知识分子是和农工商职业并列的,不是和老百姓并列的。
“老百姓”这是中国(大陆地区)人(汉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自称,港台一般用“民众”或“公众”代替。战国以后用为平民的通称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6 13:25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5
发表于 2014-2-26 13:2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15 发表
干嘛不比,是谁一口咬死那边是清朝国土,清朝丧权辱国的?我可一直持有保留意见。结果你非要逼我找明朝对应的例子。我找个最恰当的你又开始转换时代概念。行!,我在让你一次。台湾我也不说了。明朝自英宗被俘 ...
我什么时候这么说过雅克萨是丧权辱国?请你找出来。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6
发表于 2014-2-26 13: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27 发表
是谁一口一个“割让”的?我早说那是中俄一次边境划定。因为因为那边人口稀少基本是无人区,清朝难以维持。你再看你74楼的高论,恨不得把中亚领土的流失都塞给乾隆。帖子还在那里,你可以选择否认和不承认!干 ...
那里是牧区不是人烟稀少的无人区,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方是。沙漠是。以你的标准,整个蒙古草原都是无人区了。中亚领土流失是乾隆时期清朝科技落后,导致实力不足势力收缩。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7
发表于 2014-2-26 13: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15 发表
干嘛不比,是谁一口咬死那边是清朝国土,清朝丧权辱国的?我可一直持有保留意见。结果你非要逼我找明朝对应的例子。我找个最恰当的你又开始转换时代概念。行!,我在让你一次。台湾我也不说了。明朝自英宗被俘 ...
我有说尼布楚丢失是丧权辱国吗?我说是康熙的硬伤。请你回答硬伤和丧权辱国是一个意思吗?可以说英宗被俘虏是英宗的耻辱。说到丧权辱国,日俄战争的战场在中国东北,清朝乖乖的当看客,这才叫丧权辱国
硬伤指在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常识性错误。也指非软件性伤害,一般就是指人为损坏或者碰撞等发生的硬件损坏。也指科幻小说中的技术设定上无法自我圆满解释或者与当前科学技术理论有冲突矛盾的描述。网络意义:弱点,缺憾。
和你辩论,常常要给出某个词的解释,所以我说你中文要努力提高没错吧。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6 14:01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8
发表于 2014-2-26 14: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43 发表
好家伙!以你的中文水准认为用‘割让’这类词不是丧权辱国的意思是吧?是伟光正?
这回你赢了,准确讲应该叫让,多了一个字。虽然也有的历史学者觉得是叫割让。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79
发表于 2014-2-26 14: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50 发表
能不能在无耻点!凭什么把中亚土地流失也算在清朝身上?还有你中文好给我解释下什么叫“流失”?之前清朝“拥有”的依据是什么?我说你明朝“流失”更多你跟我说明不是继承元。感情隔了两百多年清朝不但非要“ ...
背景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中俄东段边界得到确认,但是自额尔古纳河以西的边界尚无明文规定。中国方面从《尼布楚条约》签订﹑中俄划定东段边界起,曾多次建议俄国举行谈判,但俄国利用边界未划定的状况,蚕食蒙古的大片土地,一直拒绝中国的建议。清朝政府希望能够尽早划定该地边界,但是俄方认为拖延划界更为有利。
《布连斯奇条约》基本上是中俄两国在平等状态下签订的。中国方面主要成果是确定了两个边界,获得俄方送还逃人的许诺,切断了俄国对中国西北叛乱者的援助。俄国则取得了在北京和恰克图的自由贸易权利(参见阿勒坦布拉格),并获得了原未完全控制的色楞格河下游地区。
影响
《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使俄国得到了比《尼布楚条约》更多的利益。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0
发表于 2014-2-26 14: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35 发表
你懂中文不?我之前没说过清康熙时还有准格尔叛乱。蒙古不全服清朝,我对你的中文能力实在捉急。那我在迁就一下你,从新在仔细说一遍。
蒙古是在康雍乾三代努力花费70多年才“正式”全面臣服的。不是你说蒙古 ...
古代的某个草原有人口数据?如果说某个部落的大致人口数据还有可能有记载。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1
发表于 2014-2-26 14: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3:39 发表
你不知道读书人可以考功名吗?可以做官吗?士农工商用你说?你跟我卖萌还是秀幼稚?
一旦考上了秀才,马上就可以享受种种特权:除了自己还可以免除家里两个人的“徭役”(每年定期为政府无偿劳动一段时间,到了明清时往往都是改换为出某笔代役钱);见了地方长官只需拱手叫老师,不必像普通民众那样跪下来叩头喊青天大老爷——当大家都跪着而你能站着,那就是莫大的特权了;可以穿盘领长衫,头戴“方巾”(秀才所戴的一种脑后有两翅的帽子),脚蹬长靴,这是一般老百姓不得穿着的打扮;有了纠纷不必到衙门起诉、应诉,可以派家人代理出庭;即使被控有罪,也不能随便抓来审问,尤其是不能动用刑讯,必须要报省的学政批准,确实犯罪也不受体罚,不挨板子,所谓“例难的决”,只要拿钱赎罪就行;平时可以求见长官,递两指宽的“治生”帖子进去,即使见不到长官,至少也和长官有个联系通道。
只有考上秀才才有特权。而且有的放弃继续考试也可以转做其他行业啊。那些没考上秀才的,那些不想考秀才的人也不是没有啊。那些识字,会写文章的,没考上秀才,或者不想考秀才的人,就不是百姓?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6 14:48 编辑
]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2
发表于 2014-2-26 19: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5:01 发表
我让你解释秀才的功名好处了?不说清朝,就算民国时期,中国读书人字的能占有多少比例?何况清朝士子都是奔着考科举为皇帝办事的。谁没事就写“夺朱非正色 异种也称王”“复杯又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搁半边”“ ...
比如徐霞客,陶渊明这类人就不允许存在?难道每个人读书都是一定要为了做官?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3
发表于 2014-2-26 19: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4:37 发表
只要是大一统王朝都有各个地方的人口籍贯赋税等记录,如果有不难找,就怕你找不到。因为那片土地由始至终都是无人区。沙俄当时来的是一支探险队,侦查的就是无人区。直到后来发现清朝才开始明确划分双方势力范 ...
你给我找出清代蒙古草原人口籍贯赋税等记录。古代只有农耕地区才能找的出来吧。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6 19:35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4
发表于 2014-2-26 19: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19:26 发表
陶渊明不做管自然可敬,但是他是厌烦官场黑暗才隐退的,不然读书人大众思想来说。金榜题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最高梦想。
就算陶渊明这类人再多十倍又能有多少?
那就不许不想做官,不想要功名的人吗?那些大官的成就比得上徐霞客和李时珍?人生可以有很多选择的,不是必须当官的。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6 19:42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5
发表于 2014-2-27 00:0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6 20:04 发表
三个字,不。知,道!
我上哪给你查去?这个问题交给你了,能查到就查到,查不到拉到,又不是我纠结于那片地方的人口。
不过你可以查查蒙古那些部落位置。科尔沁部 · 扎赉特部 · 杜尔伯特部 (博尔济吉特氏 ...
其实,那个地方即使康熙时代被清朝保住了,鸦片战争以后肯定也会丢的。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6
发表于 2014-2-28 11: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5 17:42 发表
那是,在阁下看来,写诗就得白话文上,要么写反清复明要么写,我要推翻大清,不然怎么辩白都行,
你觉得不对就去和大清理论,这事我不管,清朝文字狱被说的宇宙最黑暗又能跟我半毛钱关系。
这个是立场问题,你是站在清朝统治者的角度来看待文字狱,我是站在普通大众的角度来看待文字狱。也许高压统治有利于统治者,可是对于大众来说,就是读书有危险,你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文盲才是安全的。
我来跟贴目的不是为了辩论赢楼主,而是让那些没学过历史的人了解平民大众在清朝的生活更难过,更糟糕。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7
发表于 2014-2-28 17:2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明清对比:
清代确实有满洲八旗贵族利益集团,
明代也有分封藩王凤子龙孙和官僚利益集团。
清朝也有龙子龙孙,也有官僚利益集团,不过还多了八旗子弟,多了那么多张嘴要养活,收的税还少了,这不科学。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8
发表于 2014-2-28 17: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8 14:04 发表
我都说了?清朝赋税是李朝历代最低的,相对于明朝来说要好很多,这点你要是有异议就找出证据反驳。不能因为文字狱就把百姓生活水平扯到一起吧?我发帖也不是和你灌水或者决胜负的。但是起码观点要明确一下 ...
汉文帝的农业税是免收的,这个清朝能比的上吗?文字狱断了很多人上进的路。 如果不是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那么中国的科技会一直落后下去,清朝的科技在洋务运动之前是比明朝还落后的。中国之所以近代落后挨打,清朝的功劳是最大的。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89
发表于 2014-2-28 17: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明一代,士人的言论最为自由,出现了想李贽、王阳明、黄宗羲、顾炎武(后两位应归功于明)等一大批思想家,人们谈论明代皇帝的专职和残暴就像美国人很爱批评自己的总统一样,而满清时代无人敢于批评皇帝、清代无人敢于像海瑞一样公开批评元首,难道还不能说明事实的真相吗?明代的士人以受廷杖为荣,一批评张居正为最大的荣誉,明代景宗贿赂大臣、明代神宗无法更换太子不说明了明代政治的制衡的开明吗?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cmy7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788
编号
75925
注册
2006-7-17
#90
发表于 2014-2-28 17:3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叫我东郭先生吧
于 2014-2-28 17:32 发表
明代王爷们都在地方基本上远离天子,清王爷基本在京没允许不能出去。祸害少了很多,可以看看相关明代王爷祸害百姓的记录。
八旗子弟是“兵员”。要当差上岗的,不是白拿工资。和明代的卫所相差不多,都是世代 ...
八旗子弟早期是兵员,中后期呢?别告诉我在北京遛鸟的都是兵员吧。祸害百姓的是八旗贵族,这个数量比王爷更多哦
[
本帖最后由 cmy77 于 2014-2-28 17:38 编辑
]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128
3/5
‹‹
1
2
3
4
5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9 14: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450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