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6-8-17 11:04 发表
笑, 要是荆州兵不散, 那不人人都成关羽了. 古代忠义为什么被提倡, 就是因为忠义者本来就少. 让你选你会宁愿为你朋友去死也不去跟家人团聚是吧?
陈寿要打算吹, 也不用干巴巴的就一句评价其善养士卒了. 魏延还不 ...
楼上所说看似有理,以现代人的心态或是说以你本人在21世纪的心态去考虑古人
田横八百士等等可以说和关羽不在一个时代,不论。“男女七八千人相枕而死,莫有离叛。”这段同样记录在三国志中的话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那时代的人远不像楼上这位朋友这么聪明,主人只要对他们好一点,他们可以抛弃一切的,包括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而且所谓的士兵们担心自己的亲人被害也纯粹是别有用心的羽迷们杜撰出来,用以欺骗那些没有看过三国志的人。
“於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羽人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於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
根本就是关羽手下的士兵们知道了亲人们非常非常的安全,不仅安全,还比在关羽治下过的好得多得多,于是才背弃关羽的。
荆州只在吕蒙治下几天,居然“道不拾遗”,吕蒙仅几天的功夫就把关羽N年做为一笔勾消了,而实际吕蒙所做的那几件事,不过就是不让士兵们骚扰百性,关心一点百姓的生活而已。可见关羽平时是如此对待荆州百姓和荆州士兵的。
把三国志、三国演义翻烂也没有只言片言说是士兵们因为怕亲人受害而投降,却都清楚的写明大家是因为知道亲人们的生活比以往改善了许多才逃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