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dreambe 于 2013-10-23 15:10 发表
历史书,如果写得不通俗,那就是学术著作或者专业材料,给同行看而不是作为普及性读物。
纯粹的史学著作往往写得不好看,很正常,因为大部分读者的阅读和理解水平都不够,达不到“完全看懂”的程度,尤其是那 ...
我对明事也没有兴趣,但它不像你说那样是“渣”,我认为万历十五年比明事更接近“渣”。
我个人感受是10岁以前看连环画,10多岁的时候读历史小说,20多岁时开始接触正史、名家评史。30岁以后必然会对历史的原因产生好奇,于是毫不犹豫的看了很多名家的哲学著作,然后发现哲学,以道德经、传习录和佛经为首,历史类已经没什么兴趣。但看到有人说明事是“渣”,还是忍不住要出来说两句。
要看懂历史吗?学哲学吧。历史学,尤其是西方史学家的视野,是跳不出就现象论现象的狭隘的,这个方面上一段回复已经说过了。道德经第十四章: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为道纪。
[ 本帖最后由 hahaku719 于 2013-10-24 14:3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