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42474112 回复日期:2004-3-28 14:39:31
中国古代的将领实际上一直有两种流派,数量派与质量派,应用的好的话都可以纵横天下.
总体来说,统帅实力超强的喜欢质量第一,这样可以使指挥协调控制与后勤补给的难度大大降低.对手统帅实力超强,自身实力稍弱的,往往喜欢发展数量.靠数量与后勤压力压倒对方而非在战场上打败对方.
王翦就曾经说过,要灭楚国非得60万大军不可.并且在秦王问他的时候讲出了一番大道理,说的秦王哑口无言,只得依了从了他才灭掉了楚国.楚汉相争的时候,也是数量与质量的鲜明对比,刘邦一直需要比项羽多好几倍的人马才能勉强与项羽相持下去,甚至还有彭城之战几十万人马被项羽的几万精兵一个突袭杀个片甲不留的时候,逼的老刘同志嫌自己的马车跑得慢,三次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女儿丢下车去减轻重量,幸亏有灌婴还是那位将军三次都救上来,可见老刘都已经多么狼狈了.不过,项羽的精兵补充困难,没有稳固的后方终于还是在越战越强的刘邦面前垮了下去(垓下之战与西方的扎马战役是同一年)两位东西方的霸王几乎都是败在相同类型的对手与战术之下.
李世民的军队应该算是一支质量型的军队,其组织性,纪律性,都不是当时其他的军阀所能比拟的,当时的瓦岗军,王世充,窦建德的精锐部队论勇猛可能都不比李世民的部队差,但是论到长时间的保持纪律性的能力,与不折不扣的贯彻最高统帅意图的能力可就差远了.李世民又非常的善于发扬自己的长处,所以,李世民一而再再而三的采用同样的方法打败敌人也就很正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