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唐风云录》杂谈, 从最爱“倚天”中拆出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3:09:56发表
世民的个人良知底线设定地稍高,于是在争权斗争中险象环生,并在之后引发了良久的感情折磨,并间接地影响到关系国家社稷安危的继承人选择问题上。但也正因为世民有着较好的个人良知(与其他政治家相比),再加上个人的超强能力以及花费了很多心力等因素,终于成为了千古名君。

这小说的主题是“沉沦与拯救”,因此把李世民的个人良知设定得比政治斗争所需要的较高,是必然的,否则就没有“沉沦”的必要性了。重要的倒是,这小说还有“拯救”的过程(这就与“唐太宗”一书不同了),于是在后面,李世民的个人良知底线还是得再次提高,于是“玄武门事变”之后的痛苦与良知受折磨也是必然的。

这小说对李世民在“玄武门事变”之后良知受折磨的描写,很多是直接从历史抄过来的,因此使我不由得要感到,这小说对李世民的个人良知的设定,恐怕是最接近真实的历史上的李世民的情况的,没有特别地美化,也没有特别地丑化。所以,作者如此设定,不仅仅是为了表达有关的主题。确实,作者在自述中也提到她写这小说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虽然我不认同这一目的可以成功,但我个人认为是成功的。我所说的不能成功是指不能得到所有读者的认同,但我个人是认同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0:11:24发表
小说里关于李泰的情节太少,很难判断他日后的作为,所以这一点争论很难有结果。
我是倾向于他不会杀的,如果他为帝,承乾和李治对他并无多大的威胁。

唔,我多多少少是受了对真正的历史的了解的影响,所以有此判断。不过史书对李泰的记载,这小说基本上都照抄过去了,所以我觉得这小说的描写与真正的历史应该没有什么区别。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续)李世民性格系列谈

个人生活的遗憾与伤痛

李世民在政治生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个人生活上却满是遗憾和伤痛,具体包括吉儿的离去,无垢的早逝,承乾的背叛,以及燕儿的错失。

这本来就是这小说的一个小主题:成如容易却艰难,成功背后的代价,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知道了,还有多少人愿意去支付这样的代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先从世民儿时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说起。显然儿时的世民是个相当幸福的孩子,母亲最宠爱他,父亲最喜欢他,和兄弟姐妹们处得关系也不错,也就是说世民从小是个不缺爱的孩子。

在这小说中设定中,李渊最喜爱的是李元吉,不是李世民。不过,这与真正的历史有出入。但不管怎么说,李渊在李世民少年时代的时候,还是相当宠爱乃至器重他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再看世民所受的教育。建成是嫡长子,背负长大以后打理整个家族的任务,因此他的教育是传统而严格的,任务是培养出做事精细,处事沉稳的合乎规格的世子。而世民为嫡二子,并不需要背上如此的包袱,他所受的教育更加灵活(可以根据世民本身的性格特点而因才施教),他的个性也没有怎么得到约束。结果很明显,经过多年的培养,建成是人才(世民评价他是做官的一把好手),而世民却是天才;建成沉稳,而世民具有强烈地冒险精神。当然形成如此的结果和建成,世民天生的性格与才智有着更大的关系,但教育方式也是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妙极妙极,这一段的分析很精彩。

说实在,我看史书时,看到李世民选定了李治为太子之后,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他做皇帝的道理,我不知道李治这种性格的人会觉得怎么样,反正我是觉得很烦的。也许是因为我的个性比较独立,不喜欢别人来教我怎么做,而是喜欢自己来思考应该怎么做。我也确实见到过有些小孩被如此“严密地”教导,但没有表现出烦,而是很接受,效果也确实是家教一流。所以可能是不同性格的人需要有不同的宽严尺度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0:17:07发表
黎民百姓更是不关心皇帝落谁家,只要新的皇帝能好好治理国家,人们就会感激他。所以,调查民情的时候可能也不会有百姓骂他。

小说中描写李世民受降颉利,被捧为“天可汗”时,对这一点的刻画很明显啦。

小说故意地安排从吉儿的视觉来看,从吉儿的角度来作出负面的评价,我觉得是别外生面的,其实作者的用意无非与李碧华那本“诱僧”是同一用心,即都是想表达一种先锋性很强的主题,也就是“失语”乃至“失忆”的问题。这两个术语好像很难理解,但其实无非就是一种“成王败寇”的现代化或先锋化了的感慨。那一段落的描写全都带着很浓厚的先锋意味,像那“个人崇拜”式的描写,放在那古代的语境里确实是有点予人以古今“错位”的感觉。而吉儿与燕儿谈话中提到再也没有人会记得曾经有过一个叫李建成的太子,这是典型的对“失忆”状态的描写。不熟悉西方现代文学的普通读者,是不容易明白作者在这段描写中的用心的,便会误以为是对李世民的历史地位的“不敬”,或表现吉儿的道德癖及政治白痴症。

其实李碧华那“诱僧”表达这个主题并不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浪费了这么一个大好的设定。所以我现在没有什么欲望去评她这部小说,即使评,我也不会花什么笔墨去评这小说本身,而是会主要谈如果我来写这部小说,有这么“有利”的设定之下表达这类先锋的主题,会怎么去写。(我心里参考的蓝本是奥威尔的“1984”。)

事实上,我总觉得李碧华的作品(不止是这一部)全都带有很明显的“伪先锋”的味道,表面上是“先锋”,其实骨子里媚俗得很。她的表面先锋,恰恰是故作姿态,本质是还是为了媚俗(假装不媚俗,却正是为了骗取俗众的敬畏)。

所以,我一开始有点奇怪萧MM会喜欢“诱僧”,却完全无法接受“大唐风云录”,后来想想,也没什么奇怪的。“伪先锋”的“诱僧”其实媚俗得很,能满足如她这一类的读者(赶紧声明一句,没有对她不敬或贬低的意思,看惯了通俗文学,这是很正常的)。但“大唐风云录”是相当彻底地不肯媚俗的,难以被带着通俗文学的定向审美思维的读者包容,很可理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0:27:27发表
两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前者比较规矩,不容易出大错,后者搞不好就问题大大。

前一种方法适合把中人之资的人教成人才,后一种方法适合把天才开发出来。所以MM总结李建成被教成人才,李世民被教成天才,妙之极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凡是有得必有失,世民的先天性格没怎么受到约束,有助于其才能的培养,但也会有一份遗憾。如此成长的世民很少受人压制,养成了积极主动的行为方式,但这样一来也很少会考虑到身边其他人的心思。(受到一定压制的情况下,有助于从他人的角度来看问题,无垢善于考虑以及揣摩他人的心思,就是因为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估计世民与大多数人的沟通方式为其他人主动与世民交谈,而世民则斟酌考虑,采纳良好的意见和建议。再加上世民野心勃勃,事业心极强,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忙他的大事,这样一来对身边人不闻不问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在我形象之中,天才几乎都是甚少关注身边的人的。他们关注自己,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东西。只不过我们通常谈到天才,想到的是艺术方面的天才,所以他们只关注自己所从事的东西,也就是他们所从事的艺术,大家觉得是天公地道,是献身于艺术的表现,不会觉得是自私,对身边的人冷淡。

既然是天才,当然做的也是大事(在那个领域中来说),旁边的人都像星星拱卫月亮一样围着他们转,大家也觉得是理所当然。只是,我们通常从遥远的角度(时间或空间)来看这些天才,觉得他们光芒万丈,他身边的人为他而默默牺牲,不觉得有什么。但如果我们就是那天才身边的人,亲尝那种苦涩,可就是另一回事啦。

这部小说,是一部把天才拉下神坛,或把我们拉近到天才身边去感受的小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不少人都认为无垢与世民相濡以沫,共经患难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但在我看起来却很可怕,他们的沟通程度很深,但完完全全是单轨道,单方向的。只有无垢对世民的百般理解和体贴,而世民呢,何曾了解无垢的一点心思。单方向的沟通是很让人疲惫的,无垢在弥留之际吐露了对世民的爱意,也模糊地表达了对妻子这份职业的倦意。最让世民震惊的可能不是忽然发现自己对无垢的爱意,而是发现无垢对自己的如此深的爱意,“我以为她对这一切都是不在乎的”。

这段分析让我觉得很伤感。尤其是说长孙无垢对为妻的倦。

不过,我想李世民所说的“我以为她对这一切是不在乎的”这一句的意思,不是指不知道长孙无垢原来如此在乎他对她的爱,而是指不知道她原来如此在乎他没有把他对她的爱清楚地表达出来。也许你的理解是对的,各有各的感受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不必强求一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0:42:38发表
而吉儿和燕儿是世民身边亲近的人,熟知世民为人,更何况他们一向衣食不愁,也不会从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来看世民。

哈哈,这句把我笑倒。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0:42:38发表
我到没有想那么多。
我觉得这段描写地很自然,站在不同的位置,对同一件事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

你说的当然没错,但问题就在于作者为什么要这样从非常不同于一般人已经习惯了的角度来进行描写(即大家都自然而然地认为李世民就是名君,受到这样的崇拜是应得的),而要从这么一个令很多普通读者觉得“反感”的角度来写(因为他们会觉得这是把李世民写“逊”了)。不媚俗不等于非要反其道而行之,非得从普通读者“反感”的角度来进行写作。我这里是指出,作者此处是为了要表达“失语”、“失忆”的先锋性主题,因此固然不媚俗,但也不是故意要令读者反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世民和承乾之间的悲剧与世民和无垢之间的悲剧大同小异,最初都是由世民对对方的不闻不问引起的。世民发现错的又是自己,而且又是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错,世民又感受到了良心的急剧折磨和不安。

这个,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如果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垢是无意的忽略的话,那么李世民对李承乾更主要的是刻意的回避。当然最初的时候,即他登基为帝之前,却确实主要是无意的忽略。因为他在事业上屡受打击,自顾尚且无暇,就更顾不上去考虑李承乾一个小孩子心中转着那么复杂的念头。这后一点倒是很值得现在那些事业成功,但也忙得一塌糊涂的父母引以为戒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4:58:41发表
有一点,之前提过,世民除了对事业和吉儿处在有意识状态外,而对剩下的一切都处在无意识状态下,从来没有仔细思考和反思过。冰儿的绝情绝爱是有意识思考和权衡的结果,所以冰儿对于家庭生活中不如意早已做好心理准备,而世民虽然表现出来对家人不在意,但潜意识中对家人却是很在意的,所以他在失去家人时,确实是十分痛苦。

嗯,这个分析非常有道理,补充了为什么李世民会比较“善良”且“软弱”,而冰儿比较“狠辣”而“坚强”。如果都计算清楚了,对后果完全预计到了,是会比较容易面对后果的。而如果对后果没有预计到,即使后果比预计到时没那么严重,但心理上感受到的冲击却是会比较大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0:53:24发表
刚开始,无垢也和普通女人是一样的,她会问“世民,你为什么不给我写信?”,后来她连这种问都没了。

那是因为她认为已经弄清楚了李世民的心意,那就是他不是不好色,而是不好她这样的色。她对于李世民会爱她这件事,是绝望了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就可惜遗漏了魏征(秦王集团旗下的人事招聘部门应该好好检讨一下)。

呵呵,效率再高的招聘部门,也难免会有漏网之鱼的吧。这不能怪秦王府的招聘部门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驾驭人才的方式不外乎诱之与利,动之与情,两种方式搭配起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利不单指指金钱和美女,而是根据个人喜好的不同,给与不同的利。

“诱之以利”似乎说得俗了点,当然,如果你把“利”定义得很广,那也是可以的。真正有才的人,往往自尊心也强,更希望得到的是能人尽其才,体会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快感。李世民笼络人才的手段,最厉害的应该是能够让这些人感到人尽其才,感到自己对他是有用的,重要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这类一等一的人才。这类人才个个都有经世治国的本领,就算表面不显,心里面都是自负的。吸引这类人才要以自己的深厚实力为基础,因为他们想追随的一定是最有可能成为明日之君的那一位。世民和长孙无忌等的相处,是双向选择的结果,在未成事之前实质上更类似于一种合作关系,虽然他们表面上对你恭恭敬敬,心下不一定以你为然。要驾驭这等人才,在不失威严的情况下需要保持真心的尊敬,合理的采纳他们的建议是对他们最好的赏识。

呵呵,这就是儒家最推崇的那种“君臣相得如鱼水”的境界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二瞿长孙,尉迟恭等这类人才。

其实小说的描写给我的感觉,是瞿长孙比尉迟恭要强很多的,前者比后者有头脑得多,不仅仅是一勇之夫,更给我一种“儒将”的感觉。很喜欢这个人物,觉得他要比长孙无忌那三人都棒,但又没有他们那样的阴暗心理和不免有些私心杂念的性格。(想想他为那小兵求情的情景,不惜以自己的职位性命来保存一个小兵卒,这是何等的胸襟和仁厚!)只可惜小说中对他的着墨不多,他又死得早,叹!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16:24:11发表
(续)李世民性格系列谈

驭人之术

MM这一篇少谈了一种最重要的人才——小人之才(以侯君集为例)。这小说中对李世民驾驭侯君集的描写精彩之极,不写可是浪费了。另外,对李靖的驾驭,也是一绝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1:08:46发表
原来如此呀,我对儒家是基本上是一窍不通的。

不会吧,身为中国人,对儒家总有点认识的,即使没有怎么看过儒家的经典。(你读中学时学古文没学过儒家的典籍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1:10:26发表
不错,忘记了,太可惜了。
写得太快,都写昏了。

忘记了无所谓,最重要的是会补回来。(你会补回来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1:14:31发表
我对语文一直不重视,当时我发现无论花的时间多或者花的时间少,考试结果都差不多,所以就对它不重视了。

哈哈,MM真是“考试导向”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1:14:31发表
nono看我写文就应该明白,我的词汇量很少的,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词。

其实文章写多了,都会有这个感觉。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1:18:04发表
以后有机会补。
对大唐,我好象只能写到这个地步了,没什么新的想法了。
世民的负面特质还有哪些呀,写着写着,我怎么觉得他为人还不错呀。

什么叫“以后”?不要给我一个无限期的希望与期待,我要的是精确如罐头上的保质期。

这小说中的李世民本来就不错,是MM你前段时间脾气暴躁,要狂扁人家才觉得他不好。

顺便问MM一句,其实你会喜欢这小说中的李世民,还是那个“玄武门”中的情场高手、花心大少李世民?我想知道,是不是女孩们都是这样“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觉得好像是这样,要不为什么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如此深情可悯,那帮李世民的FANS反而不受落;“玄武门”中的那个真正是坏的李世民,她们却提起来就嘻嘻嘻哈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1:34:17发表
我当然不会喜欢“玄武门”里的李世民啦,没有质感。

幸好还有你这样的MM啊(抹把汗先),否则我们这种老实头就没门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2, 21:42:18发表
我觉得大多数女生都不会喜欢这种男人,女生都是很实际的,对“玄武门”的李世民这种男人不会真心喜欢的,只是看看小说觉得好笑罢了。

哦,这个倒也可以理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22, 22:19:55发表
大唐里的世民本就是个除了感情一切如意的人物,当然没多少缺点。缺点大部分就是在他处理爱情、亲情的时候暴露出来的。

嗯,kesin这一句真是一针见血啊。

不过,李世民那私心杂念的一面,在道德上总是一种缺陷吧。只不过相对于他所从事的“肮脏”政治来说,这点私心杂念显得很可谅解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3, 8:59:49发表
不过,如果身处古代,盲婚哑嫁,一不小心嫁给了他,我想我会慢慢爱上他的,毕竟他是一个有质感的男人。

很好奇MM所说的“质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看来我们要努力做个有“质感”的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3, 9:20:37发表
所谓有质感就是内涵丰富,内在的闪光点很多,耐嚼,可以让人长久地喜欢。

其实现在很多夫妇相处,过了十年八年后,就对对方一点感觉都没有了。除了是因为潜在的性格冲突显露出来,以及家庭琐事的烦恼外,所爱对象的质感不够也是一大原因。

内涵够丰富的话,可以让爱他的人挖掘一辈子,相处得越久,越是觉得不忍分离。

哦,原来如此,那跟看小说是一回事啊。所谓有“质感”的作品,就是内涵丰富,百读不厌,每一次重读总能有新的感受和启发的作品。(就像金庸中后期的作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23, 9:43:04发表
这是他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如果没有“私心杂念”,他还混个啥呀。

政治家有用专门的政治道德来衡量,在对付政治敌人时候,所谓的道德要放宽;
但在处理国家大事的时候,要求比常人严的多,比如说普通人痴迷于爱情没问题,甚至可以归纳于“深情”的美德,但政治家痴迷于爱情就不行,象那个李隆基为爱不理朝政,典型的没有政治道德的人。还有那个建成,希望做了皇帝可以随心所欲,政治道德也不行啊。

应该说,是他这一个性决定了他适合从事政治。当然,从事了之后,政治这一职业本身又更加强了这一个性的地位。所谓“异化”就是这么一个强化的过程。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8 21:5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663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