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大唐风云录》杂谈, 从最爱“倚天”中拆出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3:34:08发表
再也不许向我催稿件了,催稿是有强烈的负作用的,没看见金刚兄就是被nono催稿催得反而写不出来了。

呵呵,金刚兄其实是写出来了,但他担心这里全是我们这些人的贴子不好,所以暂时不发。金刚兄很会体贴人,佩服佩服。

不过,你既然不喜欢被催稿,不催就是了。我只是想着一开始在网上写贴子的新手,往往毅力不够强,催促一下,加点压力,不容易会中途放弃而已。既然MM已经成熟,能自己控制得住进度,我就不做这个丑人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2:39:53发表
世民出生世家,从小锦衣玉食,按常理看性格就算不软弱,意志力也就一般吧,因为坚强的意志通常是从艰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

这个不一定。你看过长孙MM的“说唐”系列吗?她那里分析得很清楚,李世民的家庭虽然是贵族,但属于那种军事贵族,从小就参与军事训练,而意志坚强肯定是军事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项。

这里转贴长孙MM那“说唐”系列中相关的段落,以供参考:

==========
  就李世民的成长经历来说,在李家起兵以前,出生“军事贵族”这样的家庭的他,显然是受过良好的战斗训练的。
  关陇集团,本来就是北魏强悍的六镇兵将的一部分,和关中陇西一带胡汉混居的剽悍豪族的组合。从整个集团而言,善战好武的风气是很强的。
  当然,这个集团也不是纯粹的武夫,实际上,有汉族已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影响,关陇贵族们自然也会向文化贵族的方向靠拢。就说隋杨,第一代的杨忠是极富盛名的大将,第二代的杨坚(也就是文帝)却是自小长于尼姑庵的,一辈子都没有上过战场的人。至于第三代的杨广就不用说了,他虽然好象做过几次主帅,却是个连起码的军事常识都不具备的人,当的只是空壳子主帅而已,这在前面已经提过。
  但总的来说,关陇的豪族,在隋末唐初,仍然是武风尤烈的。李家则是其中的典型,这一个是连女孩儿都可以站在战场上的家族,就是在那个风气如此开放的时代,也是很稀罕的景象了。
  有很多人认为李渊是个没用而懦弱的人,其实,李渊年轻的时代就和他儿子一样以骑射闻名,他的妻子就是他靠射箭赢回来的。但他年轻的时候,隋朝还很盛,文帝炀帝有得位“不正”和“太容易”的心病,对关陇的旧人都存有很大猜忌,所以李渊的军事才华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不过呢,李渊长期在边境重要的军事州郡做刺史太守,大仗没怎么打,小仗还是打了很多的。史书上就有他突袭突厥军队的记载,那也是以少击多,用快骑和强弓作战,把那支突厥军队打得抱头鼠窜的。李渊的个性会显得懦弱,那是长期在文帝炀帝猜忌下讨生活,一句话不敢说错,一步路不敢走错,慢慢被“压迫”出来的(笑,不过说老实话,李世民受的那些“压迫”比起他老爹来还是轻松多了,象他不高兴就和他老爹抬杠,其实李渊是够宠他的了,舍不下这个心来认真“压迫”他)。
    
  至于李世民幼年少年时代所受的军事训练是怎样的,最近正在上演的一部进口“大片”《怒海争锋》倒是蛮可以借鉴来看看的故事。《怒海争锋》讲述的虽然是英国海军的故事,但是英国是从封建社会妥协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在故事所发生的年代,旧有的封建社会气息还很浓厚,有大量的欧洲封建贵族的风范可以从中看出。欧洲的封建贵族,和中国中古以后我们熟悉的官僚阶层不同,中国的官僚阶层是文官文人的阶层,而欧洲的封建贵族,一直就是军事贵族的本质(都是“骑士”啊),因此和那个以军事贵族为主的关陇集团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电影里,有一个对现代的人来说可能觉得很难接受的事实,那就是那艘战舰上有不少“实习军官”,他们不是“青年人”,而是“孩子”。其中年纪最小的那个,最多也就十二三岁,小得很小学生一样。这些孩子都是贵族的小孩,也那么小小的年纪就被送到条件非常艰苦的远洋舰艇上来做一个下层军官参加实际的战斗,动不动就被打断胳膊腿儿也没有人觉得奇怪,就是他们的父母也可以如此“忍心”——其实是当时大家习以为常的事,并不以为这样是残忍。在另一方面,他们作为贵族子弟,又天生就是军官,即使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也自然被尊称为“XX先生”、“XX勋爵”,管着属于他名下的那几个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的平民出生的水手,神情口气态度,还真是似模似样。(那片子蛮好看的,没看强烈推荐去看)
    
  反过来回想李世民的幼年少年时代,他十六、七岁时已经显示出对临阵战斗的一套非常熟悉非常在行了,那么很可能他也一样在幼年的时代开始就真的在实战的军营里担任过类似“实习军官”的职务,注意那可不是现在想的玩玩儿似的,而是一遇到战事就要和真正的军官那样真刀真枪上去拼命的。那不能说他父母不爱他,而是当时的风气使然而已。李渊就对他的儿子们说过:我们这样的家庭,要功名还不容易(按当时的制度,李渊那么大的爵位,加上是皇帝的近亲,他的儿子们都可以很容易直接获得官职而不用参加任何考试考核推荐活动),但是没本事得了官位又有什么用呢?
    
  故而,从实际的历史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李世民对带几个人就跑出去做侦察,又或者对在战场上亲自冲锋都很有兴趣,而且干得都很不错,留下许多很炫耀的“战斗功绩”。特别还有一点,是在这些“冒险活动”里,李世民从来没有受过伤。说运气好那是一个方面,说他身边的亲卫可以舍生忘死保护他也是一个方面,但是真正临阵的时候那是刀枪无眼情况千变万化的,除非对非常具体的战斗的技术非常了解的人,就是有再好的亲卫也没有用。至于运气,我们知道在多次战斗以后那其实是对任何人都公平的一个概率。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2:39:53发表
而世民从出场开始,就表现出其非常“强悍”的一面,比如说在太原起兵的种种波折期间,世民就经常夜探敌情,常常忍受艰苦环境的考验,再经过多场艰苦战争的磨砺(虽然几乎每次战争都以世民的大获全胜而告终,但每个过程却惊心动魄,世民经常凭借坚强的意志力,刻意忍耐,坚壁清野,然后重镑出击,击溃敌军,并且要身先士卒,忍饥挨饿,连续几天几夜的疯狂穷追敌寇)以及政治场合中多次险恶角斗中培养出超强的意志力。

这部“大唐风云录”对李世民作为军事天才的形象之塑造是最成功的,胜过“大唐双龙传”。

“大唐双龙传”在这一方面的描写,与其它与李世民有关的作品(不算这部“大唐风云录”在内),应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但它的问题有二:其一,它所设计的桥段,其实偏“武侠”而不是偏“军事”,因此真正懂军事的人看了就觉得很假。其实我并不算是很懂军事的人,但因为对唐初史熟悉,看起来也觉得只是表面热闹,实际上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这一点铛然MM的批评是一针见血的。她说:“当然黄易在战争方面也算颇有功力,但总觉得那是泛泛的理论融入更多武侠式的圈套与变数,胜之奇,却未免失之真了。”其实黄易的“大唐双龙传”有很多地方明显是模仿了田中芳树的“银河英雄传”的,田中的“银英”在战争描写中的问题,以前我就请过对军事相当熟悉的Q君等人来作评论,都指出里面的战争描写从军事的角度来看相当假,不合理的地方一大堆。下面转一下我与Q君的一段有关的对话:

=========
nonono11
我想问你一下,以你这个军事专家的眼光来说,田中芳树的"银英"里对战术的描写如何?有人说他的描写有抄李世民的成分,你觉得呢?

q42474112
一句话不咋地。我个人意见,那里面的战争描写也是典型的日本风格,主帅的能力决定一切,士兵只不过是数字。用军事角度来看,那里得好些战争简直就是儿戏。什么集中火力直攻一点,所谓的杨威利的拿手战术,几乎就和战列舰决战中的做法差不多,只不过就算是日德兰海战也不能用这种办法。你集中火力人家也会,谁比谁傻
=========

回看“大唐双龙传”对战争的描写,其实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果说“银英”还有点战列舰决战的招数,“大唐双龙传”中就是更小家子气的武侠套路。

其二,“大唐双龙传”中对李世民所谓战术的描写,说白了,其实是“人海战术”。可是历史上真正的李世民恰恰是最擅长“以少胜多”的。而且,我和萧MM她们讨论武牢之战、隋唐两代的高丽之战,都说明一味人多是不可能打胜仗,其实是更容易打败仗(后勤和指挥跟不上)。当然,小说不必符合历史,但要刻画李世民的军事天才形象,到底是写他人多欺人少而胜利,还是写他以少胜多更能表现出来呢?答案是很明显的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2:39:53发表
最明显一处,就在于“杨文干一事”被李渊识破后,世民表现出绝对不服输,誓要斗争(当然这里指有策略的斗争)到底的勇气和气魄。世民在“杨文干事件”的反思时想起当初无垢给他念过的一首诗,那诗是暗藏劝戒世民放弃争位之心的意思,世民当初没有察觉出这番用意,而如今依然没有,因为他没有一时一刻想过放弃,从未有过服输的念头(此处世民的心态值得琢磨,因为杨文干事件是他刻意陷害建成,如今功败垂成,按普通人的来说,很可能会有到“存心不良,报应不爽,也就认了,图谋以后”的心态,而世民没有这种心态,反而深觉不平,这种不平从了有当初没有杀害建成的悔意之外,更大的不平来源于“这皇位本来就该是我的”)他只是感慨有人费劲心机地不愿为帝,而自己却正好想反。虽然天意弄人,但始终要力争到底。

这里分析得有意思。

的确,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在争权中有软弱动摇的时候,但他并不是动摇于自己是否应该争帝位,动摇于自己这么做是否野心勃勃,是不臣之心。他动摇的只是手段本身是否过份了。也就是说,他对于争权的目的从无怀疑,他坚信这帝位就是应该属于他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2:39:53发表
再看世民的政治对手建成显然没有坚强的意志力。魏征给他出了对付世民的上中下三策:上者为直接谋害世民,他显然没有胆量实施,而胆量也是坚强意志的一个方面的表现,显示出能够经历住大阵仗,负得起大责任,能够接受不想接受的恶果。当然,他不杀世民也有兄弟情分的因素在内。下策为自动放弃太子之位,离开是非之地,而建成显然不心甘,亦有怕被世民杀害的因素在内。中策为与世民展开长期的斗争。既然是长期斗争,必有种种波折和急剧的反复,这正是考验相争的双方的意志力的时候。世民面临任何打击都能做到败而不馁,甚至激发出更加骇人的强悍,建成能做到吗?如果建成看过世民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他还能这么兴高采烈地接受中策,并视为必胜的法宝吗?

李建成的问题是他没有太多的进取心,也缺乏冒险精神。像他不取上策,除了是因为感念兄弟之情之外,还有就是王圭的意见,怕会因此而惹怒李渊,动摇人心。相比之下,李世民在“杨文干事件”中决定不杀李建成,除了同样有感念兄弟之情外,恰恰是他想借此成就史无前例的“重用前废太子”这一功业,是出于进取心(好名之心),同时也是甘冒风险的(长孙无忌还是谁跟他剖析过其中的风险了)。

总之,对比两兄弟在听到手下谋臣请求诛杀对方时的相同反应,以及这相同反应背后的不同动机,是相当有意思的,也是很能出性格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2:39:53发表
另外,顺便谈一下非政治人物的吉儿。显然吉儿的基本性格是刚烈,但她的这种刚烈并不能经受住强烈的打击(因为在太强打击的情况下,吉儿会选择死而不是抗住压力,顽强地生存),算不上真正的坚强。她的刚烈来源于遗传以及强烈的自尊,另外她的刚烈非但不能加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在某些情况下,还会极大程度的削弱自身的生存能力。吉儿的刚烈只能带来某种审美意义上的快感。

吉儿是典型的“刚者易折”,但李世民也并非完全没有这个问题。像“杨文干事件”后李渊要将他拿下,以长孙无忌等人的劝告,是希望他忍辱负重的,但他在宫中的表现显然只会激怒李渊,而完全与“忍辱”沾不上边。如果不是突厥刚好发兵,他早玩完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2:39:53发表
另一个女性人物无垢也有非常坚强的一面,正如nono以前所说:无垢的性格准确来说是柔韧,但正是这份柔韧可以带来非常时期的坚强,尽管内心有惧意,却能沉住气,迎难而上。最能显示这一点的是无垢在玄武门事件前夕的表现。当无垢坚定的声音响起:“这次去玄武门,可能有死无生,大家都想清楚了,真的愿意去吗?现在要改变主意,还不算晚,我不会勉强大家的。” 众人都说:“愿为王妃一死!” 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不错不错。李世民是坚强而刚烈,长孙无垢是坚强而柔韧,所以小说最后安排李世民发现自己与她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夫妻,是有合理性的。二人合作,刚柔并济,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彼此之间也没有发生像李建成和冰儿之间那样的矛盾。

玄武门事件那次,我倒觉得更能表现长孙无垢的坚强的,是她主动要求跟李世民一起进入玄武门。你引的那段,更多是表现长孙无垢得人心。这也是政治才干的表现,善于笼络人心,这一点李世民也是超强的说,小说中有大量的细致描写。小说对长孙无垢在这一方面的才干没有大量直接的描写,但通过这一小段就已经暗示得很清楚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20:56:34发表
原来金刚兄写文是给你一个人看的,呵呵。

我没有看,他只是告诉我已经写出来了,但不会那么快地发出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2:39:53发表
ps:我准备每一小节写世民性格的某一面以及合其他相关人等性格的对比(痛扁李世民一顿,你老兄的性格咋那么复杂呢?),到最后一个小节来总结世民性格各个方面以及各个层面的联系。不过,这样子写下来,一定成为超长的流水帐,不知道还有没有观看的价值。

期待啊期待,MM不愧是学理科的,层次感很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18, 14:25:23发表
李建成

kesin交稿很快啊(给MM逼出来的?  )

kesin的评论也很有层次感啊,分了三个阶段来分析李建成,我都从来没想过分得这么细致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18, 14:25:23发表
小说里的建成是个比较简单的人物,元吉说他“表面上仁厚沉稳,其实内里狭隘急躁;而且不善计谋”,燕儿则说他“率情任性,但也太好恶分明了,好之固爱之,恶之却欲死之”,咱们的happy mm则将其特点高度概括为“千古第一蠢材”,甚是有理。

这里的概括比较好。而这恰恰说明为什么后面说李建成的形象变差了是不妥当的。这小说中的李建成是一个圆形人物,但对他的描写是层层揭示的:一开始时对他的描写比较少,因此他表现出来的面貌就比较单一,看起来都是些不错的方面;但随着故事的展开,与他有关的情节不断增加,他的形象也就丰满起来,作为读者的我们对他的了解也越来越多,不再仅仅只有较好的一面,也看到他性格中的另外一些不够好的方面。

这一过程,就有如我们不断地与一个人交往的时候,对他的认识越来越深,对他的性格的不同方面了解得越来越多,到最后关于他的印象与最初时形成已经大不相同,甚至是截然相反,这是不奇怪的。重要的是,这发展的过程,作者是否提供了足够合理的解释,这才是判断对这一人物的塑造是否成功的关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18, 14:25:23发表
第一阶段从太原起兵到攻破长安。这时他和世民没有利益冲突,而是性格冲突。他生性谨慎、仁厚沉稳,世民则是满腔豪情、风风火火。

这个总结很妙。确实如此,在最初的时候,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主要是一种性格上的冲突,而与利益之争无关。这说明了为什么李建成没有显出太多的与李世民相争的态度,因为纵观李建成的性格特征,其中一点始终贯彻着的是他其实没有太强的进取心和冒险精神,所以如果他与李世民之间并无利益冲突,仅仅是性格不合的话,他并不会因此而与李世民展开积极的竞争(包括在战争的决策上,乃至对燕儿的争夺上)。

说起来,他与后来的李承乾其实有点类似,只是因为他天生是长子,自然而然就是太子,不得不维护这个权位,于是不得不与李世民争。但他的性情也好,能力也好,都是不适合参与政治斗争的。他最后的失败,与这其实是有密切的关系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18, 14:25:23发表
第二阶段从李世民败于西秦军到为承乾命名。这期间,建成因为世民败后,长安处于兵临城下、朝不保夕的危境之时,他请求出战遭拒,已经隐隐感觉到世民对其有威胁,开始下意识的疏远世民,并与其作对。在李元吉、刘文静事件上他都不自觉的站到世民的对立面,可是并没有采取主动打击世民的措施,只是借机发挥罢了。因其敦厚而显得愚蠢。

这个阶段李建成的表现,更多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妒忌,至于说愚蠢,倒还不至于。说到底,仍是他那种不太积极进取的个性决定了的。这时因为还没有冰儿的介入,所以他显得很被动,从来不怎么主动地创造机会或策动计谋来打击李世民。当然,更重要原因应该是,当时李世民留在长安的时间还很少,二人经常见面,直接冲突的机会不多。而这时毕竟天下还没统一,李世民的夺权态度还不明显,所以李建成这种反应,其实是挺合理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18, 21:12:32发表
我分的4个阶段不是3个哈。

不好意思,一时眼大看过头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kesin于2004-06-18, 14:25:23发表
第三阶段从为承乾命名到“勾引”燕儿。这时因为李渊将世民的嫡长子命名为“承乾”,透出要传位于世民之意,使得双方的冲突开始表面化,建成一方开始主动采取固本培元、深自封植的措施。这期间建成的“内里狭隘急躁;而且不善计谋”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命名宴上,得知侄子被取名”承乾“,居然还跟着凑趣而不自知,愚蠢阿愚蠢。回来后,冰儿说要骂他,他马上就来气了,狭隘阿狭隘。后面出的计谋,笼络尹德妃和张婕妤,派元吉随世民出征搜集证据,收服魏征这样不可多得的决断之才,种种奇谋妙策,皆出于太子妃冰儿之手。建成没拿出一条像样的谋略,无谋阿无谋。好在有冰儿和魏征,还能占据上风。

第四阶段从疯狂“讨好”燕儿到玄武门兵变身死。这段时间建成最真情率性,也蠢到不可救药,不愧“天下第一蠢材”之称。happy mm写的好“在权利争斗场上,燕儿是一块抢手的政治筹码,拥有着无以伦比的利用价值。正因为此,冰儿才会为建成出谋划策,助他全力争夺(换成建成自己想办法,一万年也追不到燕儿吧)。一切照冰儿的预想顺利进行着,而行动的主角却出了差错。燕儿,这个堂堂的突厥公主,这份丰厚的政治资本,在建成眼里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自己为之心醉的女子,勾动了建成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情愫和全部的热情。建成从此陷入了情网,在燕儿面前象初恋的少男。”建成从此忘了自己处在权利斗争的中心,一心一意的沉醉在爱情当中。人说处于热恋中的人都很弱智,这位本来就没什么谋略的建成太子就显得更加弱智了。他要全力讨好燕儿,可惜他根本不明白燕儿需要什么,居然狠心自毁长城(表面仁厚的太子,原来如此心狠手辣),使冰儿含恨而去。让人读到玄武门之变这里,再也生不出对他的半点同情之心。

PS:作者可恶阿,把我心目中的那个宽厚有干才的建成全毁了,建成身上不多的优点都被冰儿给分去了。

这两个阶段冰儿出现,的确是衬托出李建成的急躁和无能。但仔细地看,其实与前两个阶段的描写并无矛盾。

首先,所谓的“急躁”,其实主要是指他听不进逆耳之言。这一点其实在前两个阶段已经有点苗头的。像李世民在进军长安路上“哭谏追师”那一段,李世民与李建成争论是否要找李渊起来听他们的意见时,李世民的语气比较无礼,他就不高兴了,撇下李世民一人自己在帐外等,自个儿去睡觉了。他的主张本来与李世民是一样的,但李世民语气不善,他就不乐意;则后面他与冰儿意见不合时被她讥讽,就更忍不下来了,这不是很自然吗?

其次,说到“无能”或“愚蠢”,这恰恰是敦厚的另一面。就像我们说“狡猾”是“聪明”的另一面一样。因为他无能,再加上没有进取心,所以很多时候面对难题或挑战,他只能坐等别人来想办法解决,他自己没有行动。这又跟前面李世民主动地在帐外号哭以激起李渊的注意,而他却尽管不同意李渊意见也勉强接受命令,反映出来的是同一类型的性格对比。

至于后来杀冰儿,确实是显得太狠辣了,与他以往并不积极进取的一面不太一样。这一行动是由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一,是他受了李元吉的挑拨;其二,是他长期被冰儿骂得抬不起头,心里早有不满,那时到了临界点,突然爆发出来;其三,对燕儿的爱使他盲目。小说中也写到他想到要毒杀冰儿时心中对自己有此想法而觉得震惊,但终于还是下手了。

不过,这里李建成的性格转折是否急了一点,的确可以再议。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21:21:47发表
这期间你一定要写些东西出来。
明天再交一篇稿,题目自定,如果想不出,就写长孙无忌。

哇,你不让别人催稿,自己却催稿,这怎么行啊?那不是对自己自由主义,对别人马克思主义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9:24:33发表
(续)李世民性格系列谈

野心、智商与超强学习能力

呵呵,MM对李世民的挖掘果然是方方面面都做到了。关于“学习能力”那一点,说实在,很适合我们大家都学习学习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9:24:33发表
先简单地谈一下高超能力的内涵:一横向比:要远超过一般庸众,起码和对手达到同一水平,否则最好自动出局;二纵向比:要不断的超越自我,否则对手在进步,自己不进步,只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是要有跨专业的水平,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重新迅速地学习所需要能力,否则环境一变,任你有多高的本领,一样完蛋。拿李世民举例,从卓越的军事家到合格的阴谋家再到高水准的政治家,跨专业的能力一流。

高超能力的形成不外乎三个方面的原因:一自身的动力,对世民,冰儿,武媚来说就是那异乎寻常、让人骇异的强大野心,这是他们不断培养与加强自己能力的源泉。二是智商,也就是所谓的天分,这个是必要条件。显然三大野心家天分都不错。三是后天的不断学习与努力,再聪明的天才没有后天的努力也是白搭。而一个人的努力程度除了与本身动力有关外,还与本身的性格有关,而坚强这一特质是努力的最好帮手。上文提过,三大野心家个个意志坚强。

厉害厉害,这一段充分表现MM的理科底子,先作定义,再进行对比,最后细分成因。MM这个段落可以拿去做毕业论文了。(一笑)

跨专业水平,我有点庶几近之吧?(死,又来自恋了。)

这段似乱弹还严肃,看得我笑破肚皮的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9:24:33发表
比如在太原时候他准备在晋祠伏击太原两位副留守(小规模的军事行动),就冒了不必要的风险,反而不如李渊先发制人的手段来得老辣。

太原起兵那一次,李世民的意见倒不一定就是冒了不必要的风险。他的主张比李渊更冒险是肯定的,但也不一定就不必要。李渊的计谋是要冤枉王威二人,如果不是后来突厥真的来了,坐实了这冤枉,是会造成军心猜疑的(这一点在后来突厥真的来了时,通过李世民的分析暗示了的)。而李世民的计谋并没有冤枉王威二人的成分(他们确实是想谋害李渊)。这里的描写是要对比两父子当时的个性,即李渊小心谨慎,也比较狡猾(想到诬陷一招);相比之下,李世民就更大胆,但也更直接了当(直接利用对方的确就有的不轨之心)。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19:24:33发表
武媚,天资聪颖,却从未象世民和冰儿那样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自身好学不倦,终于成确大才。在隆冬的天气中早起,认真倾听地世民以及众大臣的早朝,她的早期政治智慧就是从这里萌芽,发展与巩固的吧。而之后武媚也从一流的野心家步入了合格政治家的行列。

小说中写武媚旁听李世民君臣议论那一段很妙,既刻画了武媚的野心,又暗示了她后来的主政何以明智。这小说中没有平空产生的天才,虽然聪明的角色不少,但不经学习都不可能直接有大成,这也算是相当写实主义的风格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总结:

今天MM和kesin的评论都做得不错,而且都是侧重于比较理性严谨的分析。kesin一出手就不凡,MM开始显露出能把握体系性分析的能力。

期待两位的进一步下文,请再接再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我好像比较爱惜kesin,比较鞭策MM,呵呵。

kesin量力而为吧,不要觉得有压力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8, 21:57:14发表
写李世民很郁闷耶,发现那些成功的特质我一条都没有的说。

不是啊,我看你写的两部分,都是讲成功的特质啊。他的负面性格,你还一条都没总结过哩。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9, 9:15:51发表
负面的特质放在后面写,因为负面的特质是世民情况的变化,环境的恶劣慢慢暴露或添加的。

我的意思是说成功的特质我一条都没有(包括我想到的还未写的),看来我与成功无望了。

nono起码有第二条吧,不过nono的动力来源于个人的兴趣,另外智商一流,跨专业能力也一流哟。

至于第一条,nono的性格大概是温和与坚韧吧。

哦,原来你说的是自己,不是说自己的评论。

MM很渴望成功吗?如果是这样,那确实会觉得郁闷的。我以前也说过了,再没有比志大才疏更不幸的事了。这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没有自知之明,只知志大,不知才疏,那就屡屡碰壁,还不知道问题所在,以为是自己运气太差,这也是痛苦的;另一种是有自知之明,志大,但又知道自己没有相应的才干去实现这些大志,那也很痛苦,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永远不能如愿。(MM是否属于这类?)

最幸福的人,应该是才大志疏之辈。以前有一个师兄是这种人,天纵奇才,但就是志向甚少,最大的愿望只是与女朋友过甜蜜的小日子。以他的绝顶聪明,这样的小志自然是容易之极就达成了。但旁边的人总替他不值,觉得太浪费了他的才华横溢。

成功的人,自然是才大志也大之辈了,但是否幸福,呵呵,看看这小说中的李世民就知道啦。成功背后的苦涩,甘苦自知啊。

至于我自己,志向是很小的,也只是想过过小日子。至于这些杂七杂八的所谓的“才”,也与我的正职无关,所以是帮不上忙的,也就只适用于在这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过把瘾而已。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9, 9:54:17发表
三是来源于偶尔的嫉妒心,看见别人尤其是身边认识的人成功了,会有嫉妒心。而且这种身边人(成功了的)由于距离自己近,难以产生崇拜感,知道对方有才,但也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好象也不比自己强很多嘛。(事实上仔细分析能成功必有我还没看到的优点啦)

这个我能理解,所以我们只会崇拜而不会妒忌远离我们的名人,却会妒忌而不能崇拜那些就在我们身边成功的人。

但是,你总结的那些成功的特质,是要超级成功的人才需要完全地具备的,一般事业有成那种成功,要求不会那么严格。再说,运气有时起的作用很不一般,智商与成就也并不完全成比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9, 10:07:59发表
不蛮nono说,这种人我最喜欢的了,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老公人选耶。

如果你是有志向的MM,那其实这种老公你是不会真的觉得满意的。你真要弄清楚你是否真的是不追求成就的人(看你自述,你还是会受旁边的人的想法影响而觉得应该去追求成就的)。

我有一个中学时的女性同学,她是一个有志向也有才干的人,她就总是觉得自己的老公太没有上进心了,觉得很不甘心,总是责备他。其实他们之间什么都好,就总是为了这一点而烦恼,有争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9, 10:30:42发表
至于你举的中学女同学的例子,我身边也有相同的情况啦,不过是另一个女性长辈的故事。她和他老公感情很好,但就因为他老公不够上进,时常会有小的争执。而且她对我很好,她觉得我有一定的资质(汗!),应该好好努力,追求成功(再汗!)

呵呵,这种人肯定都这样要求身边的人的。跟这种人一起,压力大大的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哇!MM这篇东东简直是对吉儿的心理分析报告,又如对李世民和吉儿“离婚”CASE的调查报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9, 20:14:58发表
正妻,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更体现出一种尊重(包括家族、社会以及丈夫本人的认同与承认),古代男人可以随便找小妾,但正妻的地位是不能随意更动的,会受到家族以及社会道德的谴责。而且正妻一般要管理一定程度家族事物以及经常参与家族的聚会,这样正妻就有机会与丈夫的交际圈重合,更利于与丈夫的沟通(好象得宠又能干的小妾也有这种机会)。

呵呵,看了这段,简直要怀疑MM是学社会学专业的。

不过,好像当时作为正妻的长孙无垢并没有起到这种作用和具有这种地位。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nononono

乐望侯光禄大夫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平东将军
好贴 3
功绩 509
帖子 2408
编号 6418
注册 2004-4-2




QUOTE:
原帖由happytime于2004-06-19, 20:14:58发表
如果说第一次的处于几乎封闭的环境中(独居城外)是由于特殊情况的被迫外,那么第二次吉儿的封闭就与自身的性格有莫大的关系。吉儿是比较高傲的人,表现在不容易融入周围的环境,颇有点孤芳自赏的味道,估计她日常的生活也就是带带孩子,自己做点自己爱做的事情消磨时光以及与世民相处,不太和其他人交往,生活是比较封闭的。所以她与世民的相处方式几乎是第一次的翻版,仍然是对世民缺乏了解,对世民的爱缺乏增长的条件,并且还没有建立起对世民比较牢固的信任,而且此时的吉儿还加上了对世民几乎神经质的怀疑。世民在玄武门之前处境之糟糕吉儿是一点也没察觉到的,就秦王府里的人来说,相信包括最普通的丫头在内,虽然大家不可能向无垢那样知道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但那弥漫的危险气息不可能不察觉到,我几乎可以想象也许大家在下面暗暗地地讨论(甚至有流言在传播),胡乱揣测事情地发展动向,担忧自己的前程,因为他们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已经与世民捆绑在了一起,而吉儿对这些几乎是没有知觉的。

我想,这一次的封闭,也不能全怪吉儿,李世民仍然是从来都不跟她提自己在事业上的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吧。当然,如你以前提到过的那样,吉儿强烈的道德感和李世民同样强烈的自尊心是造成二人缺乏交流的根本原因。

政治斗争中要不择手段才能至少立于不败之地,这对有强烈道德感的吉儿来说是难以接受的。这一点在李世民“勾引”燕儿失败的事上表现得很充分。李世民见识了吉儿这次的大发雷霆之后,以后怎么还会跟她谈这类事情呢?

而“杨文干事件”的真相曝光后,小说对李世民的描写也是饶有意味的。李世民本来是下意识地先到吉儿的寝殿前的,但他没有进去,因为他觉得现在自己这个样子、这种状态,不可以面对吉儿。但当他转到长孙无垢的寝殿前的时候,却觉得心中温暖,觉得只有在她面前才不需要扮作坚强的样子。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8 13: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92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