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N个碳原子构成了烷烃有几种同分异构体?, 有无计算方法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9-28 19: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应该是没有公式吧。
更一般的问题就是N个结点的树共有多少种,是图论悬案之一。上大学的时候见有人解决了N=1?(具体十几记不得了),拿这个做了他的博士论文。


顶部
性别:男-离线 重阳

高阳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前将军
好贴 2
功绩 585
帖子 1775
编号 50
注册 2003-8-21


发表于 2005-9-30 08:3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Caley的解决方案是怎样的不晓得,想来不会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数学公式。找到一篇文章,节选相关内容如下:

波利亚----组合数学

  1935年,波利亚对化学中同分异构体进行了研究,表现了他对对称性的极大兴趣.自从19世纪初发现了同分异构体后,关于同分异构体的计数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直到1874年,同时出现了三篇有关的论文,其一是德国籍化学家W.孔那(Korner)的,讨论苯的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其二是荷兰化学家J.H.范霍夫(Van’thoff)的,讨论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其三是英国数学家A.凯莱(Cayley)的,运用树图并引入母函数来研究同分异构体的计数问题.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化学家又在这方面做了更多的计算.但是这些方法都是针对个别情况而缺乏普遍性.在前人研究同分异构体计数问题的基础上,波利亚在1937年以“关于群、图与化学化合物的组合计算方法”(KombinatorischeAnzahlbestimmungen fr Gruppen,Graphen und ChemischeVerbindungen)为题,发表了长达110页、在组合数学中具有深远意义的著名论文.在这篇论文中推广了伯恩赛德(Burnside)引理,给出了普遍适用的一般计数方法.实际上,第一个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一位工程师J.H.雷德菲尔德(Redfield),他在1927年发表的论文“群化分布的理论”(The theory of groupredu-ced distribution)中解决了某种矩阵的计数问题.由于雷德菲尔德所使用的数学名词不普遍,因而这篇论文几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波利亚的工作更全面、更丰富,其主要定理现已称为“波利亚计数定理”(Polya’s enumeration theorem)写入组合数学的教材中,它提供了强有力的和巧妙的(对于那些仅有初等数学知识的人来说又是易于理解的)方法,对图及化合物进行计数.

还有这个:
  1986年,正在四川大学数学系读研究生的陈永川见到了蜚声中外的数学家陈
省身教授。陈永川至今一直牢记着陈教授的话:“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帮助,没
有帮助不可能茁壮成长起来。即使你是一个天才,在荒漠里也很难发挥。要成为
一流的人才,就要在一流的环境里,跟一流的导师在一起。人是需要动力和机会
的,这才是天才成长的需要。”在陈省身教授的帮助下,1987年,陈永川正式进
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受教于美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大师偌塔教授。
    在美国学习期间里,陈永川这个不怎么起眼的中国学生就在美国最高级别学
术刊物《美国科学院通讯》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树的计数》的论文,引起学术界
极大的关注。在此之前,许多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甚至生物学家都对树的计数
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但谁也没有像陈永川那样,用一种最简便奇异的方法,把
以前能著成一本书的内容仅用两三页纸就讲清楚。偌塔教授对自己学生的建树给
予很高的评价:“《树的计数》统一了许多已知结论,并使一些难题迎刃而解,
这一算法已引起广泛重视,被认为是一次权威性的工作。”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8 08: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24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