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老人来扶你”时受伤,你该不该赔偿, 70岁老太逛超市扶人后摔伤 法院判决超市无责受助者赔2.6万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7-10-30 12:54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7-10-30 11:54 发表
想到个互砸点儿的问题,如果见义勇为者下水救人,人没救上来,自己反倒淹死了。那落水者的家属该不该给救人者家属补偿呢?

我认为这种情况不应该给补偿,救上来给。

不然,有人想自杀,看到这种情况,又想给家里留点钱,跳水里,不去救人,把自己淹死了。这就是讹诈。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人量力而行。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7-10-30 12:5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见义勇为都应该如此处理。

让人量力而行的原则。

象主贴适用于更细致的原则,比如这老太太把人扶起来了,也摔伤了,受益者可以赔偿,但给个五十,一百就可以了,不用多给,毕竟人家只是摔一跤,除非能证明,不扶起来,人家会受重伤,会花上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才能给高额赔偿。

也就是说,要考虑成本与收益。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7-10-30 13:0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KYOKO 于 2017-10-30 12:59 发表
1.人不是随时都能碰上落水者的,咱就一次没见过,没机会见义勇为。光哥您碰上几次?  

2.补偿、补偿、补偿,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补偿的金额不大,救上来也就3、5w,救不上来能留多少?  

3.如果真想寻思又想给家里留点钱,其它比这(相对)有效的办法多的是

1、碰上,我也不救。我这个水性,还救人?

2、法律所说的三五万,实际上要比这个多得多。

3、这个自杀的人当然不会为留点钱而自杀,而是恰好碰上。有点类似,但不完全一样,在北京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司机正开车前,前面桥上突然掉下一个人来,他反应不过来,把人压死了,最后还负了10%的责任。

这件事,大家分析,应该是那个人想自杀,从桥上向下跳,死了,家属开始讹人。这机率虽然小,但法律也不应该留有漏洞。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落叶聚还散
(风月词人)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校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44
帖子 5422
编号 499284
注册 2014-3-17


发表于 2017-10-30 14: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綠炎陽 于 2017-10-30 13:23 发表

這個估計整個立法理念要更改了
您意思是說自己粉身碎骨,但功勞很小,就按功勞計算
那如果自是只是舉手之勞,但是功勞很大,按甚麼算呢?

舉個例子自己只是伸手拉了一把,比如恰巧開著部拖車,遇到一家人差點把 ...

见义勇为不是做生意,讲究什么收益。

你举手之劳,人家愿意给感谢费,就给,不愿意,就不给。如果你付了成本较小的成本,自然就只会赔偿你的成本。

这也不会打击什么见义勇为,我相信见义勇为的人,在救人时,脑子里不会盘算我因为能得到多少收益。

如果这种赔偿很高,会刺激人有意的见义勇为。

比如一个孩子在河边,有人为了得大额报酬,趁人不备,把孩子推河里再救,这就不是鼓励见义勇为,而是鼓励谋杀了。

还有就是法律不能保障道德。

[ 本帖最后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7-10-30 14:23 编辑 ]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0 01:1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41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