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史上那些令人扼腕的夭人们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6 18: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有可能改变历史的、早死的猛人们,最牛气的应该是柴荣和朱标吧。
当然,要是李建成活着李世民就肯定完啦。他们两人估计谁当皇帝都差不多。

那些战死的和被算计死的,不应该算在这里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6 18: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7 问天贱 的帖子

没错。
所以说我在柴荣和朱标后面提他一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6 18: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9 一步天履 的帖子

扶苏不算,因为他是听到一道赐死圣旨就自杀的,还拒绝了人家的提议。这种人,就是当了皇帝也坐不住。

李建成是真心去对付李世民啦,而且很可能取胜。只是他没有想到李世民居然能下这样的狠手,连李渊都敢动(据说射的箭都射到李渊屋里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9 09:3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就这个“对现代军备竞赛的客观规律掌握不足, 以为一朝建成北洋水师就能一劳永逸”我说说看法。

从当时军舰的发展史看,当时军舰的发展处于一个特殊时期。

18世纪70年代后期最先进的理念是蚊子船,所以北洋购买了“七镇”。
超勇号是1880年建成的,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军舰。
但是仅仅几年之后,超勇号就完全被淘汰,日本购买了在超勇号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浪速。
北洋毫不示弱,接着购买了可以对抗浪速的济远、经远和超越浪速的致远。
1888年,当时最优等的镇定二军舰服役,清政府颁布北洋海军章程,北洋海军正式成军。
而在此时,8年前才建成的超勇扬威,已经是完全的垃圾。
甲午战争之前,李鸿章奏折说过,他的海军仅有镇定经济致来平靖八军舰,超勇扬威是旧船,蚊子船仅能守卫海口,其余的根本不能打。
谁能想到啊,15年前世界最先进的军舰,就变成了垃圾?
而镇定两军舰,在先进的吉野级别的军舰面前,也只是挨打的货(当然皮厚,一时半会打不死,但是燃烧的大火当场就差点要了定远的命,不是邓林二将军拼死相救,这仗就难看啦。)
这是第一。

19世纪90年代,依赖速射火炮的技术兴起,日本则大规模装配此种火炮,而北洋水师则基本没有装配。只用了不到5年,速射火炮就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
至于大口径火炮,当时也是以实心炮弹为重要手段的,是靠实心炮弹打穿水下船舷或者水线为主要手段的,而日本在甲午之前创造性的发明了下濑火药,大量使用开花炮弹。
这是第二。

19世纪90年代之前,撞击和乱战是海战的绝对制胜战术,因为1866年奥地利用这个手段干掉了意大利舰队,称雄一时。所以当时的军舰,主炮都在前面而且设有撞角。到90年代之后,法国人鉴于速射中口径炮威力的日渐巨大,复兴了船舷炮和线性战术。而甲午则是这种战术的第一次使用。北洋根据自己军舰的情况,依然使用了乱战撞击的战术,而日本根据速射炮的长处,毅然使用线型战术。结果,中国舰队受限于速度,导致人家的两条线围住你转,干挨打。邓世昌在军舰没救了的情况下使用超量燃烧煤炭的方式(类似于梁羽生写的“天魔解体大法”,就是向锅炉超量加煤以短时间提高速度,后果是导致锅炉的短时间内迅速报废或者干脆当场爆炸,这是萨苏的考证)玩命冲撞吉野,要打乱人家的纵队,结果被击沉(沉的说法有三,一是被火炮或者鱼雷击沉、二是致远自己的鱼雷引爆,三是锅炉爆炸。至今没有明确结论,现在多倾向于自己鱼雷引爆。----感叹一下,北洋水师不是没有勇敢的将领和水兵,也不是没有聪明的将领啊)。
这是第三。

1890年开始,日本开始拼命发展海军,海军进入大发展时期。而清政府户部却在此时下令海军的发展暂停。仅仅用了5年时间,日本则占据压倒的海军优势。日本1891年后服役的军舰多达9艘。不仅如此,因为日本新军舰多,中国旧军舰多,带来了一个巨大的问题----当时的锅炉技术,过一段时间就要换新的,否则影响动力效率,妨碍航速。而中国军舰,甲午战前正好需要更换,而日本军舰正好不需要更换。但是,清政府户部恰恰就在这几年内,要节省开支,不允许更换,只允许超期服役......
当然,日本新军舰多,带来的后果是----士兵操作技能不熟练。北洋水师的士兵操作技能还是相当厉害的,萨苏(或者是陈悦,记不清啦)写道,他在日本看见战后日本军舰标明自己挨打位置的图纸,中国人的炮弹密密麻麻,几乎全部集中在水线附近,可就是打不穿。----实心炮弹打不穿当时的装甲是正常的,应该注意到,当时干掉对方船的常见情况是大火或者引爆,而不是击穿导致下沉。

当时这个海军的发展,不是一个常态化的速度,而是一个变态的速度----类似于计算机技术的初步形成和发展那种速度----1990年的计算机,从硬件上看,到2000年早就是垃圾,2000年的计算机,从硬件上看,到2010年也早就是垃圾。


所以说,想要让清政府作出如此高明的判断,坚持不懈的与日本开展军备竞赛,是不太容易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9 11:0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9 09:4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6 颖颖 的帖子

可是一战、二战后好长一段时间的军舰发展,并没有那样快。这个装备的发展似乎有一个规律----短时间内的井喷式发展和稍长时间的稳定发展互相交错。

很不幸,北洋水师恰好在这个井喷式发展的时候被“捂住”啦。

原子弹也是这样。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相继迅速出现,但这以后就稳定了些,没听说搞出什么新的革命性的核武器来。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9 09:48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9 09:5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49 天宫开发商 的帖子

陆军就更不用说啦。
不过陆军的发展,当时还不是那样井喷的,其实清政府可能追上的。

从装备上,陆军的装备,中日双方是差不多的。
但是,最大的区别是制度问题。
清朝正规陆军(八旗和绿营)60万,全是垃圾,可是还要养着,这个姑且不去说他。
练勇(就类似于民兵啊)45万,因为清政府的疑忌,解散的解散(看看曾国藩家书就知道,曾国藩解散湘军都解散红了眼啦,可以知道当时他受到的压力),不训练的不训练,能打仗的只有北洋。而北洋有多少人?渤海湾沿线四万,直隶一万五。这还是全部驻军。真正能机动的野战军,两万五。就这样一点兵!而且用的是营上设军的制度,只看首领,没有制度(民兵特点嘛),没有司令部,没有统一指挥,没有后勤保障制度,没有战争救护制度......
日本呢?全面义务兵役制度,军事院校教育,7个师团12万,全部投入中国战场,编成的每个军3万以上,全是精锐......

不用说12万打两万五,就是人家一个军三万多打这两万五,陆军还有胜算吗?所以即使李鸿章集中所有机动兵力对日军一路军进行决战,基本也没有胜算啊。

说是中日甲午战争,其实基本上不就是北洋一家斗日本一国吗?(当然非北洋系统参加战斗的也不少,不过软件上还不如北洋呢,基本就是上来打酱油的)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9 10:0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9 10:4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1 颖颖 的帖子

不是热门兵器,而是基础层面上的科技发展能直接影响的兵器。所以这兵器的发展不是你关注就一定能发展的,而是必须在基础层面上的科技有发展后,才会支持兵器的发展。

比如说单兵作战武器,汉阳造是甲午战后的东西,在抗战的时候还能用,ak系列是二战后不久的东西,结果现在还是能用,日本的九二步兵炮是二战前的东西,可是越南人用来打法国和美国毫不逊色(不是我说的,英国人的一本武器图鉴上说的,具体书名忘记啦)。大家不是不重视这单兵武器的发展,关键是支持这个发展的基础层面上的科技有没有新的突破。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9 10:5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9 16:0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55 飞风划过 的帖子

还有呢。趁这个歪楼再说----比如海军。
都知道丁汝昌是北洋水师提督。可是这个提督到底值多少钱一斤?
北洋水师军械补给他管不了,归天津军械局管。
燃料他管不了,归矿务局管。
舰队训练他管不了,归总兵管。
舰队指挥他管不了,也归总兵管。
总兵就是两个,第一林泰曾,第二刘步蟾。
他管啥?管人事后勤以及舰队活动方针的总体部署。可是手下的将领,他管不了,需要报朝廷;后勤上除军械和燃料之外,还有什么要紧的?还偏偏这两样他管不了。
这哪里是海军舰队的司令啊,无非是个海军舰队特派员兼任前敌总指挥而已。

就这样弱的一支舰队,打起仗来,清政府还给分权,搞个提督、左右翼总兵的三权分立。
这怎么指挥?怎么打?就这样,丁汝昌半道还给参啦,拿交刑部治罪啊。只不过因为李鸿章力保,威海也没法收拾啦,才没抓,不过还留个尾巴----打完仗就抓。怪不得打到最后各路兵马都不听丁的。
你就是拿掉丁,让刘步蟾(林泰曾已死)递补也好,结果还提出了个三人名单,其中没有刘步蟾,最后才决定让刘步蟾代理----你说刘步蟾他敢干嘛?在那种危急情况下,这也就是干掉丁汝昌后再让刘步蟾负战败的指挥责任,最后也就是一死而已。
主将都这样啦,这仗怎么打?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9 16:1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9 2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颖颖 于 2014-6-9 20:21 发表
原子弹之前, 基本就是海战比谁舰大, 陆战比谁坦克大。 ...

我直接无语啦。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09:2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60 cmy77 的帖子

海军是可以学习的。
要是陆军出身就不能学习海军,那么学生出身就更不能学习海军啦----毕竟陆军还是军队嘛,学生算什么啊?
这句话严格来说,应该是----陆军对海军是外行,而不应该说陆军出身对海军是外行。
丁汝昌到底学习过没有?
1836年,丁汝昌出生。后来可能参加过太平军,但是最终是在刘铭传的铭军当兵。他肯定当过水兵,因为李鸿章举荐他担任北洋水师提督的时候,就说过他出身于长江水师。而要是在这种场合说出身水师,只有一种可能----他在长江水师的地位不低。铭军是在对付东捻军的时候改水师为马队的,所以他又有当马队军官的经验。
1877年,他41岁。当时已经是提督级别的军官,被调入新购买的蚊子船(小军舰装大炮,叫蚊子船,当时是一种很前卫的发展方式)“飞霆”进行“讲习”,学习“西国船学操法”,与“中西各员联络研究”。
1880年,他44岁,率领人员去英国接受“超勇”“扬威”。整个接舰过程秩序井然,英国人十分好评。在返航途中,他参与了制定航线和指挥返航的工作。
此后,他一直在北洋水师负总责。
1888年,他52岁,北洋水师正式成立,他被正式任命为北洋水师提督。
他的任务,正如我说的那样,主要担任人事、后勤(不包括军械补给和燃料补给)、舰队活动方针任务。具体舰队训练和舰队指挥,是左右翼总兵林泰曾、刘步蟾的工作范围。
丁汝昌不是“福建帮”,与刘步蟾关系不太好,与林泰曾关系尚可。但是丁汝昌得到中下级军官和水兵的尊重,特别是与外国教官和技师关系良好。

刘步蟾、林泰曾等是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的,1872年毕业,学期5年。此后一直在水师实习。1876年,被派赴英国学习海军,1877年,到英国军舰实习,1879年回国,1880年由丁汝昌统率去接“超勇”“扬威”。综合学期1年,实习2年(这里跟电影上说的不一样----他们去英国的时候,都二十五六岁啦,而不是小孩子,这批人,可以理解成类似现代的正式海军学校学生的年龄和经历)。
也就是说,他们的学历是国内5年,留学1年,国内实习4年,国外实习2年。
1888年,刘步蟾、林泰曾分别被任命为右、左翼总兵,当时林泰曾38岁,刘步蟾37岁。
总兵,按照当时海军的通用军衔看,是少将军衔,也就是说,他们二位分别出任清朝北洋水师的少将第一副总司令(林)和少将第二副总司令(刘)----副参游都守千,分别对应校尉级别的三个等级。考虑到当时的军队编制小、军衔低,现在类比这个职位可以挂靠海军中将啦。
看他们二位的提拔,不可谓不迅速。对这样的大力培养和知遇之恩,说个实话,真打起仗来,不过成功成仁两条路而已。好在他们二位都没辜负。

根据丁汝昌担任职务的需要,和丁汝昌在海军的经历,对比刘步蟾和林泰曾的学习经历,我觉得实在不能说他是个海军外行。

[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4-6-10 10:00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er1970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20Rank: 20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1
功绩 326
帖子 16056
编号 48417
注册 2005-9-10


发表于 2014-6-10 14: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64 cmy77 的帖子

正因为更新快,所以在岗位上学更直接一些。
而且丁汝昌的职位要求,并不是要求他指挥训练和打仗,而仅仅是管理方面啊。
要是讲海军经历,丁汝昌从1877年就开始啦,虽然没有刘步蟾他们1867年长,但是到1895年总算也快20年啦。20年的时间,看也能看会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13 20:4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386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