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tiger1970 于 2014-6-10 17:27 发表
另外,我总觉得我们没必要得出一个确定的结论。
正如我练太极拳,我从来就觉得太极拳是张三丰还是陈王廷创造的,对于研究太极拳的技术毫无用处。
春秋也是这样,它反映的思想是孔子还是鲁国史官的,甚至是再后人的,都无所谓。只要能从阅读春秋中得到知识和启发,就很可以啦。
从1921年开始,顾颉刚、钱玄同相继在《论孔子删述<六经>及战国著作伪书书》、《答顾颉刚先生书》、《论<春秋>性质书》以及《答书》等文中对《春秋》的性质进行了讨论。顾、钱二人敏锐地认识到:前人之所以视《春秋》为经,是因为他们认为其中蕴涵着作者孔子的“微言大义 ”;但如果能证明《春秋》根本与孔子无关的话,则《春秋》为经之说就势必不能成立,而《春秋》为史学著作的看法也就顺理成章了。用钱玄同的话来说:“我现在对于‘今文家’解‘经’全不相信,我而且认为‘经’这样东西压根儿就是没有的;‘经’既没有,则所谓‘微言大义’也者自然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了。……《春秋》乃是一种极幼稚的历史,‘断烂朝报’跟‘流水帐薄’两个比喻实在确当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