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崇敬而不向往-----由《联大八年》看西南联大
性别:男-离线 绝世天骄
(启风居主人)

白衣伯爵
★★★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轩辕史话区)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西将军
好贴 5
功绩 197
帖子 4681
编号 43763
注册 2005-7-19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10-9-30 14: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崇敬而不向往-----由《联大八年》看西南联大

传说中的西南联大是一片自由乐土,学富五车的教授、独立思考的学生,乐也融融。知识界不停地鼓吹联大精神,使近几年有关联大的书籍格外畅销,其中尤以新星出版社六十多年后重出的《联大八年》最为知名。

联大在存在的八年时间里,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那风起云涌的民主运动,从纪念五四、两次倒孔,到“一二一”罢课斗争,使联大博得“民主堡垒”的美誉。同时,联大辈出的人才也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联大就这样被戴上了漂亮的脸谱。平面的历史必然不够真实,而一册《联大八年》恰将这所战乱期间屹立西南的名校立体化地呈现出来。

《联大八年》由西南联大的《除夕副刊》主编,那正是记录了联大师生在那段特殊岁月的一手史料。读过之后,我深深感叹,自由则矣,实非乐土。

战时条件的紧张,新生入学找不到寝室,只能暂住饭厅;没有膳位,只能在昆明下馆子。不遵循教育部令使用统一教材,是为人称道的联大自由精神。教授们指定的教材,很可能是多少年前出版,而后再无出版的名著,买书成了难事。新生不得以只能在校内“高价征求”,求不到的话,课上了半年书还没有也是常事。

联大学生的饭食有国家拨给的公费,但是在那物价飞涨的年代,学生也只有再自己贴上一部分钱,才能勉强温饱。饮食之差,仅举两例,那时学生们吃的公米是早先有人“发”过水的“黑米”,另外其中还要加上十分之一的谷子、稗子、砂子、泥巴,被学生戏称为“八宝饭”。至于配菜,据说有盐无油已然要谢天谢地,很多时候联大的伙食里面连盐都没有。其他各方面的困难都有,比如开始的时候没有电灯,八个人公用一盏油灯,要由女工来按时上油。联大在八年的时间里则从来没有浴室,甚至于热水都只是师院学生才有的特权。

生活上的艰辛迫使一些学生出去“兼差”(今天所谓“兼职”)。一位兼差做邮工的学生伤心地慨叹说:“眼见旁的同学正努力在充实自己,而我们则为了生活,捐出大部分时间,让大好年华白白地被耗费掉。这个,该向谁控诉呢?”另一位课余卖报赚取学费的同学则写道:“提起卖报,我就想起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这里面真不知熬含了多少眼泪。”

其实联大学生的课外生活也足称乏味,不兼差的话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冷眉在《我是联大一年级生》中写道:“大一同学的课外生活,是非常贫乏而可怜的。除坐坐茶馆,偶尔看看电影以外,简直不再有别的娱乐,如旅行开座谈会之类的也是不常有的,就是球类游戏和比赛等等也很少举行。”后来,联大学生们又盛行在茶馆中玩桥牌,其兴致大约类似今天大学生们沉醉于三国杀。

我们平常总是怀着崇敬的心理说,联大在极端困难的情势下,依旧培养出大批的优秀人才,至于如何困难,我们却不得而知。联大培养出黄仁宇、杨振宁不假,但时人对教育体制批判之激烈,不在今人之下。

何兆武在《上学记》中写道:“我以为,一个所谓好的体制应该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人的自由。”西南联大之所以能够培养出诸多杰出的人才,后人归之以“自由”二字。感觉上西南联大的教育模式简直是今天高校效仿的楷模。事实上,当时西南联大的教育制度也同样被师生所诟病。还是上面提到的那位冷眉同学,对大一那些“既无兴趣,又无实用”的知识深恶痛绝,同学们也只有在临近考试时才会想起看书,这种“为考试而读书的风气,始终不能改变”。“说的夸张一点,这是整个教育前途的危机,充分说明了目前教育制度非有所改善不可!” 闻一多先生也说,“我觉得在今天所有的不合理的现象之中,教育,尤其大学教育,是最不合理的。抗战以来八九年的教书生活的经验,使我整个的否定了我们的教育。”

西南联大的学生辈中的确不乏人才,但是比之其老师一代,那也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翻番《联大八年》最后的教授列表,单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一种是中国传统大文人,另一种则是留学归来的名学者,没有几个是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教授。我们赞叹民国学术,说到底还是在推崇联大的这些老师们,而不是他们的学生。相对于如此雄厚的师资,联大走出来的顶尖人才实在显得太少。指名道姓地数一数,也只有杨振宁、李政道、黄仁宇数人罢了,而他们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训练则又显然是在国外所完成。因此,我们不能不说,联大自由不假,但是战时物质上的困难与教育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联大培养人才的阻碍。

联大诚然是自由的,繁荣的壁报即是其重要表征,即便如上所说,有很多学生每日忙于应付考试,但同样也有很多同学视野远远超出课堂与书本,目光所及,达于天下。鼓动反孔游行,呼吁联合政府,青年论政,激昂慷慨。多达二十余种的壁报,犹如今天高校里的各种校园媒体,但那完全由学生们自行撰写、编排,不会有人事先审核。没有一个自由的思想环境,也就不会有青年人的进步。

联大是自由的,可惜《联大八年》却是偏颇的,其中所有涉及政治内容都只是左派叙述,没有国民党人的一丝声音。从不自由的《联大八年》看自由的联大,我只能感叹新星出版的宣传实在很到位,这样一本烂书都能包装成什么珍奇文献。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2-27 19:3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952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