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关于借荆州,鲁肃和周瑜谁的战略更高明?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关于借荆州,鲁肃和周瑜谁的战略更高明?
lzp111
组别
百姓
级别
破贼校尉
功绩
1
帖子
56
编号
41003
注册
2005-6-15
#1
发表于 2005-7-8 22:1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公元221年7月至222年8月进行的吴蜀夷陵战役,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有关此次战役的许多情况,已经有很多的论著。本文主要就实际参战兵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双方参战的兵力到底是多少?
吴军方面——由两部分军队组成:
1、 孙权所派遣由陆逊统率的抗蜀军:将领——大都督陆逊,兵力50000(《资治通鉴》、《三国志吴主传》、《陆逊传》均有记载),部将有:
振威将军、固陵太守——潘璋,兵力5500人(本传记载本部兵加甘宁军——2500人);
虎威将军——朱然,兵力5000人(本传记载督5000人,驻守江陵);
建武将军——徐盛,兵力无记载;估计5000人左右;
建忠中郎将——骆统,兵力5000人(本传记载本部兵3000加上凌统军);
将军——鲜于丹,兵力5000人(本传记载226年本部5000人);
偏将军——韩当,兵力2000人以上(本传记载曾统兵2000);
平戎将军——步骘,兵力数千(本传记载为本部1000人加交州义士万人);
安东中郎将——孙桓,兵力无记载;以其皇室亲族身份独守夷道,估计5000人以上;
将军——宋谦,兵力无记载;估计5000人(曾击破蜀军5营),属于资力较老的将军;
加上陆逊本部军(至少5000人,可能有万人以上)。
可能还有史书未记载的其它将领,但估计不是重要将领。
2、原在巫山、秭归一线的防御部队:将领——将军李异、刘阿,
兵力无记载;由于此二将均不是很有名,估计兵力各数千——总兵力约5000人。
所以,吴军参加夷陵战役的总兵力为5.5万人(第一阶段损失若干)。
绥南将军领南郡太守诸葛谨的部队估计驻扎于江陵,为战役预备队,没有参战。(原驻于公安,《三国志》本传中没有参战记载。由于江陵的部队抽去参加本战役,诸葛谨临时移驻江陵较符合正常的军事部署,其在整个战役中的作用与蜀军赵云部相当)
蜀军方面——应由四部分军队组成:
1、 冯习为大都督的前军兵团:总兵力4万多人,将领有:
中领军吴班、护军冯习、前部督张南、将军刘宁、杜路、胡王沙摩柯(可能后加入)等;
根据资治通鉴卷六十九记载:“七月,……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兵四万余人。”这时刘备的中军还未到秭归(六月决定东征)。
2、 刘备统率的中军兵团:兵力无记载(估计2.5万左右);将领有:
治中从事黄权、将军(水军)陈式、将军赵融、傅彤、辅臣、廖淳(即廖化)、从事祭酒程畿、侍中马良等;
此军乃刘备的精锐,黄权、程畿、马良开始均不是带兵的官。其中,马良、黄权后来分兵到南北两个方向。马良主要是去发动蛮夷部族,所以兵不会很多,估计千人左右。黄权军乃用于监视魏军,防止魏军从北面偷袭,兵力估计5000人左右。
3、 700里沿线的留守部队:兵力无记载;将领仅为低级军官;估计5~7千人(见另一文《为刘备七百里连营正名》);
4、 江州一带的后军接应部队:兵力无记载,将领为翊军将军赵云,估计3000人;
所以估计蜀军的总兵力在7.2万左右(不包括赵云军),其中在夷陵地区作战的有5.9万人。
蜀军这个时期的总兵力分析:
在另一文《刘备攻蜀之战》中,已经分析过,刘备在占领益州(不含汉中)后,军队可有11.4万人,再减去与刘璋作战的伤亡数千人,大致在11万左右。这时是214年5~6月。
接着215年5~7月,刘备率军东进与孙权争夺荆州,但是没有发生战斗。
215年11~12月,刘备率张飞、黄权军击败张郃军(包括朴胡、任约等)于三巴。
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刘备主要工作是稳定民心,整顿内务和保护现有的地盘。
其后,217年10月开始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直到219年5月才结束。这个战役,刘备虽然逼退了曹操,占领了整个汉中,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损失也是很大的(在另一文《汉中争夺战》中有详细分析):不仅牺牲了三员大将吴兰、雷铜、任夔,估计阵亡也在1万多人(其中吴兰、雷铜、任夔军是基本“尽没”,陈式军在攻击马鸣阁道时也损失惨重,加上与夏侯渊、张郃精锐部队的血战)。
这其后,有两年的恢复期,估计也就恢复到11万左右。在这两年里,蜀军有两次大的作战,襄阳战役和上庸战役。襄阳战役的损失与益州的总兵力无关,暂且不提。上庸战役损失的刘封军则是汉中战役后由汉中派去的,人数估计5000左右(因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又是孟达的上司,而孟达有兵4000人)。因此,大约两年恢复了2万的兵力。
221年战役开始时,蜀军的分布大致为:
汉中:3万人。考虑到汉中直接面对魏军的威胁,蜀军在汉中一直保持3万以上的部队防御,即使在姜维最不重视的蜀国末期,也有2万多人。
成都和其它郡:1万以上,成都至少留兵5000,李严抽调郡兵平息叛乱也有5000人的记载。
夷陵、江州一线:7万人。
或许蜀军总兵力超过11万,达到12万或13万,那么在夷陵一线的蜀军可能有8~9万人。但是
在《资治通鉴》和《三国志》中,没有任何蜀军兵力大大超过吴军的记载,连吴军主帅陆逊多次给孙权的军情报告中,也根本没有提及“敌众我寡”之类的问题。相比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均有明确的记载或话语表明双方兵力有较大差距。所以,实际上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和陆逊的兵力是很接近的,属于基本实力相当。根据前面的分析数据,可以大致得出:
在夷陵之战最后决战时(222年闰6月),刘备在夷陵战场上有5.9万人,陆逊有5.3万人左右(两方均不包括远离战场的部队以及后军部队)。
其中,吴军所有兵力均集中于夷陵地区,蜀军则有1.3万人分散在其它地区(700里后路防守7000人,监视魏军的黄权军5000人,南方马良的1000人)。
蜀军中,张飞的原部队1万人当在前军之中,刘备的中军2万是他开始自荆州带来的精锐,数年来跟随其南征北战,训练有素、忠心耿耿、战斗力很强。
二、战役的详细过程是如何的?
我经过归纳、总结和分析,认为战役的实际过程是:
1、 221年6月,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决定东征孙权,赵云、秦宓和群臣劝谏皆不听;
2、 221年7月,蜀军前军4万余人由吴班、冯习率领进攻吴军的巫山、秭归地区,击败吴将李异、刘阿的部队,推进至秭归一线;
3、 同月,孙权遣使求和,未准;命陆逊为大都督统兵5万迎战;
4、 221年8月,孙权为防止两线作战,向魏国称臣;
5、 刘备的中军随后到达这一带,但是刘备没有继续进攻,而是离开了秭归,原因不明;
6、 222年1月,吴将宋谦在秭归地区攻破蜀军5营,斩杀了蜀将;刘备马上回到秭归,命令吴班、陈式的水军推进至夷陵;
7、 222年2月,刘备率陆军沿长江南岸向东进攻,推进到夷道、猇亭一带。黄权建议刘备的中军应留在后面,以免前军不测时便于机动,刘备未采纳。蜀军分兵:黄权部向东北推进至临沮一带,马良向南进入武陵号召蛮夷军响应。陆逊将大军也后撤到夷道、猇亭一线,其中孙桓据守夷道城,出战被蜀军张南击败;
8、 222年3~6月,两军相持于夷道、猇亭一线,吴军坚守不出,刘备使用诱敌之计也未能成功,蜀军自巫山到夷陵连营700里,50余座军营;
9、 222年闰6月,吴军开始反击:先试探攻击蜀军一个营垒未成功;接着,陆逊部署以火攻同时进击蜀军各营,首战即切断蜀军前军,将其基本全部歼灭:冯习、张南、沙摩柯等战死,刘宁、杜路投降,40多个军营被攻破,士兵死伤、投降数万;
10、同月,刘备率中军主力退守马鞍山,被吴军四面围攻,蜀军崩溃,战死万人以上。刘备连夜突围,派人烧毁铠甲阻断道路来延缓追击,断后的将军傅彤以及从事祭酒程畿均战死。(中间在涿乡还进行了一次主力会战,刘备战败)
11、222年7月,刘备退至秭归,由于三峡逆水撤退水军困难,乃遗弃所有船只,率军沿陆路撤退到鱼腹县(后改名永安)。途中遭到抄小道赶来的孙桓的截击,刘备越山岭而走。吴将李异、刘阿追击而来,屯军南山。黄权军被隔断在江北。江州的赵云军赶到永安接应。
12、222年8月,吴军撤回巫山一带。黄权率部投降魏国,马良在武陵被吴将步骘击败而死。战役全部结束。
以上即为吴蜀夷陵之战的简略过程。其中有几点需要说明一下:
a、 221年7月进攻巫山、秭归的蜀军4万人,应是前军,而不是总兵力。刘备6月决定东征,这时他还在成都。其后又有许多大臣提反对意见(处置了秦宓),而后再率中军开向江州前线。
b、 《细说三国》认为222年1月,刘备是从前线回到秭归,有误。当时蜀军只推进到秭归一带,秭归乃是前线,刘备回来后才部署继续推进到夷陵一线。《三国志先主传》记载的:“先主军还秭归,”应当是刘备从后方又回到前线。
c、 此战蜀军的前军是差不多是全军覆没,所有将领非死即降,因为被吴军切断了后路的缘故。仅有吴班好象逃回,大概是由于前面刘备用诱敌计失败后,可能跟随刘备回驻在中军了。
d、 刘备的前军由于被切断退路,无法机动,大部分在营垒中被消灭(当然也有一部分翻山越岭逃回)。刘备的中军位置靠后,虽然营垒也被攻破,但其主力均撤出了营垒,跟随刘备进行机动作战。这就是为什么四十余营垒均被攻破,前军死伤殆尽,而刘备的中军能够跑的马鞍山坚守,且损失相对小一些。
e、 刘备的中军将领除了断后的傅彤以及不听劝告而死的程畿外,基本都跟随刘备逃了回来。其中陈式、廖化还在以后参加了其他战役,但是毕竟是刘备的精锐,前后战死1.3万以上,没有什么投降的。
f、 刘备实战经验丰富,突遭此等大败,还是比较沉着——先是集中其中军主力撤离起火的营垒,随后转移到有利地形马鞍山一带坚守,在遭到吴军四面围攻时又及时突围,而且突围时部署也很正确:不仅利于夜暗的掩护进行,又安排勇猛、忠心的傅彤部断后,还烧毁铠甲阻挡追兵;接着又果断遗弃难以撤退的船只,快速撤向永安。大约比曹操的赤壁撤退水平稍差,但是远远强于袁绍在官渡(不顾一切的自己逃命)、关羽在襄阳的撤退(方向性错误)。
g、 此战蜀军的损失为:前军的3万多(原有4万,吴班带到中军0.5万,零散逃回若干),中军在马鞍山损失的1万,突围时断后军3千,黄权的5千,马良部1千,估计在5万左右。另外,所有军需辎重全部损失,战船全部遗弃,好象也来不及烧毁,大约全部给了陆逊。有名的将军或谋士战死6人,投降3人。大约是仅次于官渡战役的大败仗了。至于《吴书》所说8万大概有些夸张吧。
h、 刘备带回的军队有;中军剩余的11000人左右,700里沿线的防守部队7000人,零散逃回估计2000人,大约2万人。到永安后,赵云的部队也加入近来,刘备在永安有2.3万兵防守。
关于在陆逊发起总攻之后,刘备是否带领主力兵团进行横渡长江的行动,我以为是完全不可能的。由于面对强大敌人的攻击,进行横渡长江之行动,等于是自杀。敌军可以很轻松地半渡而击之。相信有着多年作战经验的刘备不会如此愚笨。此问题与许多现代战史观点相左,将专题研究。
最后的结论:
1、 夷陵之战基本是一场兵力相当的交战,而不是以前所认为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2、 蜀军战前总兵力大约有11万人,战后仅有6万多了。
3、 以前有认为蜀军兵力为4万或10万,好象缺乏依据,不很合理。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三国志》、《中国战争史》。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8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1-22 11: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49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