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feiyue1206 于 2011-3-23 11:38 发表
前面说灭绝多正义,个人感觉并非特例,金书中人物大多很复杂,或者说”泛温情化“,纯粹的坏人比较少。比如前面提到的何太冲,道貌岸然、色厉内荏、恩将仇报、伪君子,很让人鄙视,万安寺里,连断数指也不投降元 ...
恩与仇本就不是《倚天》一书的主旨,实话实说,我并不认为金庸最后让张无忌退隐江湖是出于我文之观点考虑的。
其实我只是借助“倚天屠龙记”这个平台来阐述一些本人关于恩仇的感悟,感觉还是蛮合适的。
大恩如大仇是中国人于人情世故冷酷而又精辟的至理名言,古今同理,中外一也,放之四海皆准。
这个道理与我们表面上的人之常情相悖,很有些深邃难懂,它是受制于人无法解脱之后扭曲疯狂的表现,是最深处的人性彰显。一些少于世故又不善思考的人是很难接受的,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这个体会!
古人讲究恩怨分明。“恩”和“仇”是相互对立的,恩将仇报是社会所不能够允许的。有仇不报非君子,那么有恩不报的话,也会遭到人们的唾弃。
就拿阁下的头像(武松)来说吧~
《水浒》中武松在服刑时,靠施恩(这个名字当真神来之笔)的帮助不过免了一百杀威棒、吃了些好酒好肉,只此滴水之恩他便要涌泉相报,替人卖命夺财,直至杀掉罪不至死的欺行霸市的蒋门神与市公安局长张都监,亡命天涯、最终落草为寇。作者施耐庵也不无讽刺地将始作俑者命为“眼光长远的恩人”(金眼彪施恩)
受这点“蝇头小恩”武松便要舍命相报,那如果是“救命之恩”又当如何呢?报不了怎么办?
我想,施老先生讲述的,并不是什么传奇,而是一个教训。
[ 本帖最后由 只爱河边草 于 2011-3-24 01:1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