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说说秦腔《斩单童》和京剧《锁五龙》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说说秦腔《斩单童》和京剧《锁五龙》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1
发表于 2010-4-15 10:19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秦腔花脸是秦腔生旦净丑行当最火爆的(不了解秦腔的朋友千万不要以为秦腔所有行当都像花脸的发声一样)也是最不容易被初听秦腔的人接受的。我最初听秦腔也不喜欢花脸但听久了才感受到秦腔花脸的魅力。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可强求。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2
发表于 2010-4-15 10:26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主说秦腔好就好在粗野,这只是从花脸角度而言的,并非是全面客观概述。小生,旦角就不粗野。看来楼主对秦腔了解的不多。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3
发表于 2010-4-15 10:5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给大家推荐几段秦腔生角旦角唱腔,可以试着听听。1《藏舟》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 ... 27887398&cid=23
2《火焰驹》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sfWEvMXN-Y/
3《周仁回府.夜逃》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2002134o1p8.html
4《三滴血》
http://you.video.sina.com.cn/b/23110216-1595111800.html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4
发表于 2010-4-16 12:08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看戏不像数学一是一,二是二。更像是吃饭同样是火锅你喜欢吃川味的,他喜欢吃京味的。无法完全分出优劣,只能因人而异。京剧有京剧的演法,秦腔有秦腔的程式。所以无须为一出戏争个高低。至于粗狂豪迈还是柔和也是相对而言。谭鑫培的声腔与越剧比起来那肯定是高亢,但当初还有人说他是靡靡之音。就这出戏而言,我更喜欢秦腔,我觉得在有些处理上秦腔更有特点,但也不排斥京剧,金少山是大家我很喜欢。我觉得秦腔京剧各有长处在发展过程中也是互相借鉴的。当然完全不接受秦腔那也无可非议,毕竟此事不能强求。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5
发表于 2010-4-23 11: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9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西皮是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汉班将西皮调带进北京。秦腔对徽班的影响已到乾隆年间了。很多人都以为是魏长生让秦腔在清代流传大江南北,其实不全是。秦腔在当时主要通过以一下方式传播:1战争主要是农民起义战争也包括一些官军镇压少数民族的战争 2艺人传播 3移民。西皮的产生就和清初陕西人移民湖北有关。4陕西商帮的兴起。在明清两朝陕西商人非常活跃,明朝十大商帮,陕商位列第三。清初又开拓了四川的市场。而陕西商人活动的扬州,成都等地正是“秦腔”盛行的地方。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6
发表于 2010-4-23 11:4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8 张洋 的帖子
任何一个剧种或者说艺术样式都不可能被所有人接受。京剧虽然在政府的支持下形式上统一全国但也并未打破地方戏曲割霸称雄的局面。西北五省喜欢秦腔的多,各地的河南人喜欢豫剧的多,四川重庆喜欢川剧的也比京剧多。山西以喜欢山西四大梆子的居多。就是在江浙越剧的势头也盖过京剧。能认为京剧就符合大众口味吗?秦腔在极盛的时候,也远播全国,对全国很多剧种都产生过影响。三种不同的红色提到了京剧西皮与秦腔的关系,其实除了这些,京剧的很多剧目也都来自秦腔。如《下宛城》《武家坡》(秦腔叫《五典坡》)等等,恕不一一罗列。现在这个时代,戏曲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再盛行的剧种也不可能超过流行歌曲,大片的影响。为某个剧种争来争去也没意思,众口难调各吃各的就完了,大家都没必要轻视自己,高抬别人,也没必要看重别人,轻视自己。我觉得此贴应该到此为止,再争论难免谁会说出不理性的话,贬低京剧,贬低秦腔都不好,我此番话若有不周处,也望张洋朋友海涵。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7
发表于 2010-4-23 20: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2 张洋 的帖子
谢谢张洋兄!您的说明印证了我的观察,我以前就发现山东人对本地的地方戏不大感兴趣,倒是对京剧情有独钟。要说地方戏曲中生命力最顽强的,还属秦腔和豫剧。1949年渡海赴台的大陆人群中只有陕西甘肃人建立了秦腔业余剧团(台北秦腔实验剧团),河南人建立了豫剧团。要说到秦腔和山东还颇有渊源。山东梆子就是由秦腔派生出来的,是清代时陕西的两个艺人(一个姓蒋,一个姓徐)传播过去的。秦腔的第一部音乐著作《秦腔音乐》是山东牟平人安波写的。另一部40年代完成的秦腔音乐研究著作《秦腔曲调的几个问题》是山东单县人梅丝写的。像秦腔界的一些著名演员也是山东人。所以说一切都得靠缘,这些山东人就是和秦腔有缘。在各个剧种里面我除了和秦腔有缘,还和蒲剧,京剧,昆曲有缘。尤其是京剧,希望以后能聊聊京剧。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管成子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9
编号
369713
注册
2010-4-15
#8
发表于 2010-4-23 22:2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24 张洋 的帖子
前辈当不起,我比您大不了几岁。请教不敢当,互相交流。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4 19: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87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