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国无双之魂断长平(战国论——赵篇)加强版, 评秦赵长平——邯郸之战及赵国的战略得失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6-9-10 18: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天宫公主 于 2006-9-10 03:36 发表
战国的一个转折点应该是孙庞斗智。他们俩这么折腾,基本上把三晋的底子给打空了。与此同时,秦国正在进行商鞅变法。魏庞涓死,秦变法毕,并在东征的时候禽拿公子昂。六国局势顿时逆转,在商鞅,孙膑,庞涓退出舞台 ...

秦国的位置本来就是个好守的地方,东方六国的争斗很难消弱秦的实力,孙庞斗智掏空了三晋,乐毅伐齐,齐国也被削弱了,燕国最终也没捞到什么好处,楚国不知为何后来变的很痿,大概是偏安一方吧。一直很纳闷,秦国强大起来之后,其它国家都很水了,历史也许太巧合了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伟君子
(野驴楚才)

Rank: 8Rank: 8
组别 校尉
级别 平西将军
功绩 24
帖子 2397
编号 36946
注册 2005-4-16


发表于 2006-9-11 17: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王佐之才名不虚传呀,好文章。

只是此篇文章的争论焦点在于廉颇的做法是否得当。文中说两军对峙的消耗战,对赵不利,因为赵国可能 军粮不济,这个说法未必正确吧。何况两军相峙,时期长了,很可能带来其它国家的援军。

至于持久战中消耗敌人,怕也难实在实行呀,对方趁胜之师,出战必不利。只能待其锐气销。

我觉得赵国错在备战不足,外交不成功,其它五国错在不懂平衡之术,当然这点看法没超出王佐。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9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00: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1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