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宋辽二十五年战争述评(一)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宋辽二十五年战争述评(一), 伐北汉兼阻辽援诸战(并前言)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1
发表于 2005-6-23 19:35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宋祖军事比较平庸,总战略上乱七八糟,战役准备不充分,二征北汉就是明证!
先看总战略,先北后南是周世宗的做法,北汉与辽本是一个问题,若伐北汉包围太原则辽必出援,若伐十六州堵住辽军则北汉必出兵。两相比较,把自军的侧腰放给那一方合适呢?受到过重创的北汉显然更容易对付。这是王朴的战略与赵匡胤的战略的不同点,也正是二人战略眼光的差距。当然王朴的君主是柴荣,他的战略策划远胜过当时的任何一人,只有他有能力利用时间差对北汉和辽军各个击破。来完成王朴这个有漏洞的战略。宋祖的战略准备无法跟前任并论。本应该利用外交稳住辽国,削弱北汉,积极进取南方。完成先南,之后以南方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与北汉和辽长期消耗战。(攻城就是消耗战,除非你能用间谍和心战出奇至胜)。宋祖急功进利,伐蜀之后看到北汉内部权力结构有变,认为有机可称,草率出兵。结果太原守城之坚在其想象之外,只能退兵。
而且此时的宋军实力较后周时已经在衰退,明显特征就在军纪上。陈桥兵变时赵匡胤的一声令下,禁军对开封秋毫无犯,这不能不说是周世宗的余威尤在,军纪还能保持在水准以上。到了宋军伐蜀时,这支军队变成了强盗,大肆抢夺。归根到底是宋祖对军队的纵容造成的。看看他对抢蜀大盗王全斌、王仁赡、崔彦进这三个的处理。“百官言三人法当死,帝特赦之”看看,依法当死的罪,他也赦免了,宋史里说他“绳赃吏重法”,这叫重法??后来宋军的纪律越来越坏,所以当他要征南唐时一再“戒之曰:“城陷之日,慎无杀戮。”,可是没士兵听他的,正史上你是看不到宋军在南唐的抢掠,但是在江陵地方上的纪录上明白的写着宋军的掠夺行为。(可想而知没见诸记录的还有很多)这支曾经纪律严明的禁军已经变成了一支半匪军。曹彬身为主将不得不装病来遏制抢夺,说明此时的宋军纪律已经不是杀几个人能克制地了了。军纪何在?将权何在?君威何在?没有纪律,将领不能管束的军队就是弱兵。以前我认为弱兵是从太宗开始的。如今看来正是从太祖时代开始的!!这样的弱兵是不可能和辽军主力正面对抗的。所以宋祖不能象周世宗一样先北后南是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二征北汉正是反映了宋祖用兵不知奇正并用的缺点,以攻心为奇,以大军力压为正。看到北汉内部不稳是知其奇,但是不做长期围城准备,致使攻城半途而废是不知用兵之正!知正为凡将,知奇为斗将,奇正并用是为名将,幻化奇正是为神。宋祖的战役指挥不过是一名斗将而已,看看他前任打寿州吧。一年的消耗战,把刘仁赡活活累死了,门户一开,淮南之地如摧枯拉朽。宋祖能力不足,不能把辽这个关键所在一举解除,又急功近利,没有好好的准备就前去攻太原。草草收场,宜也。如果不死,去攻十六州,坐驴车而回的会是谁呢??
关于宋祖迁都正是其平庸无能的另一表现。不过这与宋辽之战关系不大。不再评论。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2
发表于 2005-6-23 19:4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是有白甲军!但是那是地方上的军队进行掠夺,中央禁军是没有这种现象的,象旧五代史向训在退兵时还有百姓送粮相送的记载。然而宋朝的禁军就出现了和地方节度使相同的状况。这和宋祖的“仁义”有很大的关系!
说柴荣余威尤在是指他用杀树立出来的军纪还在,将领说的话一就是一,不象曹彬时侯还要装病。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3
发表于 2005-6-23 20:0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先北后南是否会失败,未可而知,没发生的事我不喜欢预测。以后,我会写一篇关于五代与辽征战的文章做为建昭兄的前传。大家讨论一下辽的发展历程。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4
发表于 2005-6-23 20: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过后周时对辽的外交并不好,辽军二度入侵。要是在先南后北途中陷入消耗战,辽军大举南下怎么办?即使耶律景是个没有南下之意的君主,理论上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的。那样一来就亡国了。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5
发表于 2005-6-23 22: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辽军军力真的很强吗?王佐兄是否注意到晋出帝和耶律德光的前二次大战胜负,此时的辽军是主力吧?而此后辽军的实力是否得到加强?后周的军队在整军之前与辽军对垒出现了不少问题,这是军队建设上的问题,整军之后双方主力都未做出直接交锋。无法做成直接的判断。但是军队的素质如何可以看其军纪和将帅的统率能力。一将无能自可害死千军。后周时的军队我认为素质是在宋军之上的,原因一是军纪,二是将领对其下的军队的把握和控制。如认为辽军比后周军强请拿出证据来。周世宗的战役准备能力在宋祖之上,攻城战在南唐已有过表现了,当时的方法就是围点打援。
以下为个人猜测,不能论证。
如果能在辽军主力之前包围幽州,再据以幽州北部之地限制骑兵的行动作战,胜负之数尤未定也。幽州守军不足为虑,因为统兵的萧思温是一庸将,他在后周军主力来临之时没有坚守待援,反而出兵迎击,结果此战草草了事。试想当时他与后周军主力会面,我敢预言必败。最好的结果是兵力受损伤回城。士气一旦受挫,恐怕就不敢再轻易出城了。可以用一部分军队围困,主力用来对付辽军援兵。另一方案是乘辽军主力未到,先谋取幽州,比如说假冒辽军增援骗开门,试用间谍离间汉人反叛。(发现自己越说越玄了……)幽州之战,第一关键就是要快,要比辽军的主力快,先到幽州者将占据战场的主动。周世宗战前隐藏作战目标,一意前进。我以为就是在抢时间。毕竟此时的十天将影响之后的几百年。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6
发表于 2005-6-24 19:14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王佐之才
于2005-06-23, 23:58:55发表
在周世宗时期,速战速决一举收复幽州的作战企图,很有可能达不成目的。旁观兄设想的是速战速决或者是围城打援。这在当时有可能行不通,首先后周军进攻幽州,辽国必然调集草原主力骑兵增援,睡王耶律璟即使昏庸,也不可能坐视幽州不救。后周军无论能不能迅速打下幽州,都要准备阻援与打援。
辽当然调兵了,问题是仓促的调兵能够有多少,调动的军队的实力到底如何?将领的领导能力如何?这些都不知道,如果将领能力低劣,控制能力差,那么再好的军队也是无济于事的。符坚淝水之战就是明证。此外调动的援军能否有二十万呢?请举出当时的详细数字。再说后周的军队也不止柴荣带出来的数万军队,原来防守辽的大部分军队如张藏英等也参加了进军。军力会不会远少于辽呢?阻援与打援都要看幽州的夺取是否顺利。看一下双方军队到达的时间。“癸亥,如南京。辛未,周兵退。”周军退兵后二天,辽军主力才到达。时机还是有的。军服与语言不难。既然萧思温出战,战则必有死伤俘虏,当时幽州的百姓正为辽人苛政所苦,其中难到不会有人通辽语帮助后周军的?然后可乘夜色,焚烧自己的军营,作出辽军乘夜来援的假象,如果骗开城门就有机会。就算此计仍然失败,当时幽州人心不定,百姓外逃,用间使汉人离反有何不可?后周的间谍行动有史为证的“ 契丹主遣其舅使于唐,泰州团练使荆罕儒募刺客使杀之。唐人夜宴契丹使者于清风驿,酒酣,起更衣。久不返,视之,失其首矣。自是契丹与唐绝。”攻扬州时,周世宗知道城防空虚,令韩令坤突袭成功。辽国舅肖眉古得和宣政殿学士李澣商议投奔后周,是怎么联系的?而且当时李澣说过“若战则必胜,若和则必得。”这是辽国内部的情报。关于赵普,原来在刘词手下做幕僚的,突然跑到南唐清流关教书?后来又指路。这是不是间谍呢?看看张永德对赵匡胤的建议,“可复使间辽”后周时的间谍发挥过什么作用,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知道了。
关于北汉的骚扰,我并不认为是问题,看一下后周军时李重进部是在何时出土门的?是在北汉开始行动并将之击溃后才前往幽州增援。北汉这支军队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大的战斗力了,后周还把李荣这支军队一直留在了后方,李荣长期防守北汉对北汉是极为熟悉的。北汉不是真正的威胁。
至于南方更是不用说,之前的夺取四州,淮南之战都是白打了?秦,凤二州险是摆设吗?南唐那陆续被消灭的十几万军队都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重建并且北上威胁中原?
“唐主遣其子纪公从善与钟谟俱入负,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不然,曏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它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谟归,以告唐主。唐主乃城金陵,凡诸州城之不完者葺之,戍兵少者益之。”这才是南唐当时的军事实力。三面受敌,决不可能。
请不要把幽州留守萧思温和王世允相提并论。他还不配,萧思温是个什么样的人“萧思温以尚主,为群牧林牙,在军中龌龊修边幅,僚佐皆知其无将帅才。后为将,果无功,事穆宗,无所匡辅,士论不与。至是以后戚蒙宠,居显要,寻加尚书令,诸勋戚皆不平。五月,从辽主猎闾山,乙卯,盗杀思温于盘道岭。”试问此人的才能在那儿能看出来呢?他出兵还是因为担心被辽主降罪而出兵的,毫无主见。
后周先南后北并不可行,就在于辽与后周的外交关系,辽军自周太祖时期就大举南下过,因为其差劲的战前准备未战就已先溃,之后在高平之战又南下为祸。此后不断骚扰南方,张藏英因此献策挖河对抗,在三征南唐后期再此南下攻击。如果南下用兵,万一主力被牵制在南面,辽军主力南下,试问如何?把后来北宋的外交形势来否定柴荣的战略意图,难道是时空隧道?
高平之战其实正是说明,军队军纪不佳,再好的将领也发挥不了全部能力,一开始樊爱能,何徽就临阵脱逃,即使有任何战术构想,也变成了泡影。主将只能上前维持右翼不致崩溃。之后是以赵匡胤从侧面冲击,张永德率弓手居高临下射击,阻止了北汉的攻势。通鉴上说此策为赵匡胤所献,但是宋史,旧五代史均没提及,一介宿卫将对殿前都指挥使指示?存疑。如果说传令倒还说的通。此后刘词的援军也是此战彻底击败北汉的原因,此后刘崇被后周的包围圈堵截,本来是会被生擒的,却因为防守高平西北的周将玩忽职守,擅自收军而放虎归山,如果刘崇被擒,太原的守志还能坚定吗?后来阻截辽援,周对辽的行动把握的很准,但是史彦超不从军令,带少数军队冒进结果战死。“人情惊扰”,才不得不退兵的。
三征南唐完全可以另开一个贴子。先去吃饭。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7
发表于 2005-6-24 19:3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超将军
于2005-06-23, 23:02:00发表
这个说法根本不对,宋祖攻打太原,并非草率和无能,没有拿下太原是因为瘟疫流行,士兵得病的太多,另外碰上了北汉名将杨业这个硬对手。另外战术不对头,汾水罐完城池一段时间后,应该把水放掉,这样城墙将无坚可言。正如杨业所言:宋兵以水淹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先涨水淹城再退水,则晋阳不复为北汉所有了。因为城墙经水泡,泥灰成浆,靠水的积压维持原形,水一退,城墙不少大片自动坍塌。
不就是对天气气候把握不到家嘛。战术也没运用到底。失误就是失误,没有必要把他美化为消耗北汉的实力。真正的消耗战是要把对方完全拖垮才对,给对方留一口气,算是消耗战吗?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8
发表于 2005-6-24 19:5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关于服装和说辽语的人选,我竟然忘了北复三关,兵不血刃,大批的衣服和辽军不是现成的吗?
忭梁易攻难守,被攻击容易,但是要攻击其他人也容易。这才是为什么要立都于此的原因。到周世宗时立都于此已经不仅仅是其军事上的原因,还有关于整个统治体制。
[广告]
真诚支持说岳,携手共创辉煌
旁观者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8
帖子
299
编号
35657
注册
2005-3-31
#9
发表于 2005-6-25 22:30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才高自可居天下”开封无险关,做为防守是不足的,但是如果这个政权的实力强于周围,他在战略上是以扩张为主的呢?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出兵和控制各地,以四战之地为大本营,不是忽视防守,而是以攻为守,此非大智大勇者不能居之。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3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 水泊轩辕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6 20:04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52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