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klause于2006-02-28, 16:34:48发表
記得有一篇文章說:康乾給永樂宣德提鞋都不配~
不過我個人認爲康乾時代可以說是最富足的時候,人口達到近4億,而明朝最多不過7千萬。
但康雍乾時候文法較密,學術僵化,經濟活動低迷,盛世是封建農業制度的迴光返照。
人口上不可比。
明朝接手的是个烂摊子。那么多年战乱下来。
而清朝极尽笼络镇压软硬兼施之能事,愚民之政达到极致,人口激增不为过。从平头百姓的短期利益的角度上来说,的确是一个回光返照式的“盛世”。
若从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角度,恐怕无法打及格。
但明代也不值得翻案太多,真正衰弱的开端就是从明代开始的。何况厂卫权宦猖獗一时,社会风气糜乱,文教不兴:单个的才子不少,国家却不能把之合理利用为发展的动力,于是乎,多风流才子、浮浪之士。出两个能政坛有举的李东阳、李梦阳之类,已算优秀了。难得出一个想有作为的张居正,也只能死不瞑目。
武备也迅速废弛,中期的孙镗、杨洪、郭登所谓名震一时、坐镇一方多年的大将,至多是面对没落铁骑只能防守反击的角色,至多在北宋西北张玉、张守约那种水平。王明阳这样的,也只能在那个莫名其妙的宁王面前甩甩智勇双全。(朱宸濠从成化开始经弘治到正德准备了那么多年,好像很严谨了,可是一旦实施起来,跟儿戏似的,好像朝廷用几个文官为将就搞定了)
明帝中性格阴暗着不少,即使宽厚如宣德、弘治,也至多是运气好的守成之君。
难说明朝中期不为盛世:物价平,物产盛,民安居乐业。
但矛盾在于,这种盛世,同样连同着整个民族内功的消耗,无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