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研究陈宫问题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8-15 19: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Roalfan于2005-08-15, 18:08:04发表
救过曹操没有不知道,不过看不惯曹操心狠手辣就可能了,陈宫背叛曹操的时候,曹操不正在徐州屠城么?

陈宫背叛曹操的史料证据,只有《典略》的“后自疑,乃从吕布”,阁下请指出支持你论点的史料出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8-15 20:1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姚亚于2005-08-15, 20:02:02发表
三国志魏书帝纪  谦将曹豹与刘备屯剡东,要太祖。太祖击破之,遂攻拔襄贲,所过多残戮。

这个同陈宫背叛曹操没有任何史料上的联系。

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会张邈、陈宫以兗州反,潜迎吕布。《三国志卷十 魏书 荀彧荀攸贾诩传》
看看吧,曹操刚去征讨陶谦不久,陈宫等人就叛变了。再说陈宫又怎么可能很快知道曹操滥杀徐州民众呢?

所以陈宫根本没表达过因为曹操残暴而离开曹操的意愿,反而是乘着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时在主子背后捅一刀。所谓“志气壮烈”的陈宫,其实是这种货色。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8-15 20: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雄GG于2005-08-15, 20:20:55发表
曹操和陶谦又不是只干过这一仗,之前曹操就在徐州干过屠城的勾当

另,曹操无辜杀害边让是促使陈宫叛变的一大原因

呵呵,兴平元年以前,曹操在徐州屠过城么?我怎么找不到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8-15 20: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雄GG于2005-08-15, 20:55:09发表
难道实干司马认为曹操在徐州杀得“泗水不流”,杀的都是武装士兵?

这是你说的,我可没这么说。

现在论的是陈宫背叛曹操的动机问题,而不是曹操如何残暴的问题。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8-15 21: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大雄GG于2005-08-15, 21:04:59发表
“泗水不流”的丰功伟绩可是曹操在你说的“兴平元年”的前一年秋天干的

下邳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徐州牧陶谦与共举兵,取泰山华、费,略任城。秋,太祖征陶谦,下十余城,谦守城不敢出。

初平四年,太祖征谦,攻拔十余城,至彭城大战。谦兵败走,死者万数,泗水为之不流。谦退守郯。太祖以粮少引军还。

指的是这个吧。我怎么没看见屠城、屠杀平民的记载?

不说这个了,说说你论点的史料依据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8-15 23:1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谢谢。楼上朋友的引经据典态度很好,推断也值得思考。

吕布之拾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宫说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兗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

张邈是曹操的把兄弟。曹操这么信任他,却这么对曹操,本就一无情无义的小人。背叛曹操只因为“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与曹操残暴无任何关系。而陈宫鼓动的语言也只字未提曹操的残暴,完全是一副挑动反叛迎接吕布的嘴脸。


英雄记: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事閤外,同声大呼攻閤,閤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兒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布问性,言“萌受袁术谋。”“谋者悉谁?”性言“陈宫同谋。”时宫在坐上,面赤,傍人悉觉之。布以宫大将,不问也。
反了曹操,又想反吕布。所以事实很清楚,陈宫反曹操根本不是因为什么曹操残暴,而是自己叛逆不羁的性格。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实干司马

南海郡公
★★

Rank: 20Rank: 20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2
功绩 1033
帖子 10365
编号 310
注册 2004-3-3


发表于 2005-8-16 23:1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xiaomatu于2005-08-16, 12:22:52发表

QUOTE:
原帖由实干司马于2005-08-15, 20:16:06发表
这个同陈宫背叛曹操没有任何史料上的联系。

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会张邈、陈宫以兗州反,潜迎吕布。《三国志卷十 魏书 荀彧荀攸贾诩传》
看看吧,曹操刚去征讨陶谦不久,陈宫等人就叛变了。再说陈宫又怎么可能很快知道曹操滥杀徐州民众呢?

所以陈宫根本没表达过因为曹操残暴而离开曹操的意愿,反而是乘着曹操率军征讨陶谦时在主子背后捅一刀。所谓“志气壮烈”的陈宫,其实是这种货色。

史料也就是陈寿写的三国志,当然给魏晋和曹操说好话。很多屠城也是春秋笔法写的。

在你眼中如果正史也不可信,那么说了也白说。我也不会同你讨论,古典板块更适合你。


回楼上朋友,请你看看我的回复。我可不想在诸如“曹操屠城”等无关主题的方面花费口舌。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2 10:0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89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