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国无双之魂断长平(战国论——赵篇)加强版, 评秦赵长平——邯郸之战及赵国的战略得失
性别:未知-离线 潇湘秋雨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29687
注册 2005-1-6


发表于 2005-1-6 12:1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fs7711于2005-01-01, 19:14:57发表
王佐兄:
秦在与赵对峙后,肯定是想速战速决,因为长期作战,对秦军更为不利。如果此时赵军进攻,则正中秦军下怀。一般来说,在战争初期,处于防御的一方不应过早地向敌人发起进攻,因为此时敌人准备充分,士气高昂,一但决战失利,就会一溃千里,六国攻齐的济西之战就是个例子。由防御到相持,再由相持到反攻,这需要时间,不能急于求成。事实证明廉颇的战略是正确的,否则秦军不会希望赵括来当主将,此时秦军就有些坚持不住了。赵国不怕消耗,怕的是秦国,因为身边还有5个国家盯着它呢,赵国垮,五国肯定会出手,而秦国垮,六国肯定会合而攻之。另外赵国有一些损失也是正常的,要想不受损失,谈何容易。李牧在抗御王翦时,也无法进行积极防御,道理是一样的。
至于统领大兵团的能力就不好说了,廉颇除了在长平指挥过20万军队外,在抗燕时又指挥过25万军队,而李牧则没有指挥超过15万的军队。

李牧没指挥过超过20W的军队,是当时赵国就这么多军队。
但是李牧的军事指挥才能确实高于廉波,可能后者老啦,李牧正值中年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3 07:1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37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