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樊城之战曹军先后投入的兵力
性别:未知-离线 巡阳剑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6
编号 282305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9-11-24 23:17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估计关羽兵力应该超过曹仁督的兵力总和(包括于禁的七军,庞德,吕常等人的兵),应该在6万以上,按资治通鉴记载,由于当时关羽兵势强盛,导致京兆金祎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和儿子邈、邈弟穆等有恃无恐的直接在许昌谋反,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巡阳剑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6
编号 282305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9-12-18 10:5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11-24 23:34 发表

魏王操使丞相长史王必典兵督许中事。时关羽强盛,京兆金祎睹汉祚将移,乃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太医令吉本、本子邈、邈弟穆等谋杀必,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

兵力强盛,这个字加的真好。另:这是于 ...

关羽强盛指的不是关羽军团难道是指关羽个人强盛不成?“仁使左将军于禁、立义将军庞德等屯樊北”于禁就算不在樊,也驻扎在附近一带,庞德也参加了平侯音叛乱
关羽6万兵力还是保守数字:魏王操自雒阳南救曹仁,群下皆谓:“王不亟行,今败矣。”侍中桓阶独曰:“大王以仁等为足以料事势不也?”曰:“能。”“大王恐二人遗力邪?”曰:“不然。”“然则何为自往?”曰:“吾恐虏众多,而徐晃等势不便耳。”(资治通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巡阳剑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6
编号 282305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9-12-24 19:22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12-18 11:37 发表

又是一个吹牛不打草稿的。曹操亲自南下救曹仁的时候,于禁都当鸭子冲进笼里去了。

----秋七月,以夫人卞氏为王后。遣于禁助曹仁击关羽。八月,汉水溢,灌禁军,军没,羽获禁,遂围仁。使徐晃救之。   曹操传

看到没有?徐晃来救时,曹仁仅数千人在樊,徐晃所督皆为新军,不可与之争锋。于禁3万人降羽,徐晃新兵,曹仁兵数千。这个时候关羽还要保守估计6万才“恐虏众多”?
更不用说当时关羽声势浩大到中原群盗为其支党,受羽号,威震华夏的情势。

曹操南下征羽的时候都已经是冬10月的事情了。那时候孙权已经跟曹操通好书信要把关羽干掉了。这个时候曹操所说的“虏”是指关羽还是他预想中的“关羽+孙权”还另说呢。

最好弄弄清楚情况再来说“关羽兵力强盛”这种大话。

当然,你把于禁降卒+中原群盗算进你保守估计的兵力里面,关羽肯定“保守估计”6万。

不打草稿的MS你自己
"时关羽强盛"就是关羽人多的证据,你要搞明白冷兵器时代和现代不一样,人多才代表强盛
关羽总兵力要没有六万以上,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是从哪来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巡阳剑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46
编号 282305
注册 2008-6-15


发表于 2009-12-25 20:13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12-24 19:57 发表

斩获招纳---- 于禁3万人,还不斩获招纳数万计?不打草稿的还是你。
哦,关羽还必须6万人以上才能斩获招纳于禁那3万人?
在俘虏了于禁,收了3万降卒之后,华夏群盗为关羽支党,受羽号。这算不算数万计?

还是说,你果然是把于禁那被“斩获招纳”的3万人算进关羽总兵力里?

陆逊给关羽写那封信的时候。于禁也老早被泡澡去了,看来,你依然不懂时间关系,吹牛不打草稿嘛。这些跟关羽原来总兵力有关系?

人多才表示强盛,你把魏书里说关羽骁锐的扔哪去?

哦,骁锐不表示关羽强盛,有远备不表示强盛,只有人多才表示?

“时 戎吴 强盛,数侵边境,遣将征讨,不能擒胜。”
----这句话的意思是啥?强盛是啥?人多?看来是明知戎吴人比自己多一倍还得派兵主动出击讨伐啊?

嘿,不打草稿?

人中疯,你还能跟着疯,强盛还能表示人多,冷兵器时代就没有精锐,骁勇,没有装备精良,没有强弓劲弩,没有霹雳车,没有良马战船的区别,只有人多?人多才是强盛,横扫强秦的项羽8000子弟兵那该叫啥?不强盛?丹阳兵就是比其他地方的兵强盛,你有本事说是因为丹阳兵多去?

陆逊"前后斩获招纳,凡数万计"哪包括了于禁的降兵,于禁的三万降兵被关羽送到江陵,要算功也要算在取江陵的吕蒙头上,除非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酒喝多了和你一样张冠李戴


人多不代表强盛莫非人少才叫强盛?按你的逻辑来翻译下"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必喜"这句,得出的是袁绍人少,但精锐,骁勇,还是袁绍装备精良,有强弓劲弩,有霹雳车?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13:2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7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