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逍遥飞将 于 2009-11-16 14:13 发表
人中吕 鬼中羽兄本有一贴道及双方兵力,我之所以另开一贴,既是本着百家争鸣之意。但兄台上门出手,我不得不接招。
第一,《三国志 吴主传》中说得清楚:“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可以明确的是,被俘虏的是三万,而不能肯定其总兵力就是三万。
第二,《华阳国志》确有“魏王遣左将军于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汉水暴长,皆为羽所获。”但同时注明在这里缺了七个字(《函海》注云:“李本阙七字,有空格。”)而接下来说“羽久不拔城,魏右将军徐晃救樊。羽退还,”徐晃当时不是右将军是肯定无疑。所以,《华阳国志》的这段记载可信度要打个问号。我们再以常理推之,三万人被水淹,全部被俘,没有逃或死的,可信度有多少呢?
第三,说“关羽顿兵坚城,士气原本已经低落,加上先前遭遇大水的袭击,损失了不少的军资。还把部队分散在樊城、襄阳、汉水,别说是名将徐晃,换上谁,解围都没问题。”当真不知从何说起,关羽挟大胜之余威,何来士气低落?直到曹军把孙权自效的信射给关的部队,士气才出现下降。“遭遇大水袭击,损失军资”更是你揣度之言。部队虽一分为三,但襄阳三面是水,隔绝汉水之关羽部队即完成了对它的三面包围,再派遣别将(见《资治通鉴》)围南面。所费军力不多。
第四,曹操为什么要调如此多部队,而且亲自坐镇摩陂?因为关羽威名太盛,而且许昌以南皆“遥应羽”,徐晃身处不明之情势,所带又是新兵,不解围当是意料中。假设按兄所言,在十二营来前只有3-5千的话,其他将领还要呵责徐晃进攻,他们不是脑子进水了吗?
第五,陆逊在写给关羽的信中将其败于禁一战比为晋文公城濮之战,以及韩信背水一战破赵一战,按此两战尽为历史公认以少胜多一战。
所以拔高关羽一说只是某些人揣度之言。
本人以为,尽量按原始史料,而且前后对照甄别,才最接近历史。
既是争鸣,自然要上门来出手,难道要象学术刊物那样,你一篇我一篇?
第一,《吴主传》告诉我们的是,于禁兵力不少于三万,不是两万一万。
一个说三万,另一个说不少于三万,正好就说明,兵力正是三万。
第二,呵呵,《华阳国志》注明的,不是什么“这里缺了七个字”,而是这里缺了一个字“七”,并且留下了一个空格。而且,注明说的是“李本”这一个版缺了一个字。后人根据别的版本,已经把这个空格补上了“七”这个字。徐晃当时不是右将军,但是书中以后来的称谓称当时的人物,也是有的。即使《华阳国志》在“右将军”这一称法上有错,但前面的“三万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有什么错。
至于你所谓“以常理推之”,所犯的问题在于你理解史料上的“七军皆没”时,受了《三国演义》的误导。
其实,除了后世文字中的一些想当然的材料,《三国志》及裴注,没有任何一处提到魏军有被淹死的情况,即使算上后世的材料,也没出现大规模成千上万被淹死的情况。
按常理推测,三万人都能找到高地躲开大水,偏偏这五千或一万人找不到高地了?
所以,按常理,可能只有那些无人看护的重伤员,才会眼睁睁看着水位慢慢上升,无法逃生。这类人员,是很少的,只及三万人的零头。
因此,于禁军数目为三万,这个结论既有《华阳国志》史料明载,而且合情合理。除非你硬要夸大魏军的军力,否则,无法否定于禁军三万。
第三,关羽“大胜”,是军事天灾,是提升不了多少士气的。反而,由于这次意外的“大胜”,使关羽把原定的军事目的扩大了,这会使士兵的负担加重,损失士气。另外,“按常理推测”,大水不长眼睛,陆地上已经汪洋一片,关羽的步骑一样要遭受损失,这是必然的,不仅仅是“猜测”。当然,如果满脑子都是《三国演义》的情节,甚至这场大水是关羽放出来的,那么,说关羽的步骑会受大水的损失,自然不能理解。
关羽的部队被一分为三,徐晃有一两万的兵力,自然是可以各个击破,至少是可以发动解围了。
最后,没看明白你说襄阳三面被围想证明什么。而且,其实也很难说围的是三面,极可能是四面都围上了。襄阳虽然靠着汉水,但未必就是你想象的那样,城市直接毗邻汉水。
第四,所谓“威名太甚”,就必须多派军队的说法,显然不如实际军力不足,才派张辽支持更有说服力。
12营到来之前,徐晃只有几千人。这几千人不够解围,其他将领还要呵责徐晃进攻,他们脑子进没进水史料上没说,但史料〈赵俨传〉明载:晃所督不足解围,而诸将呵责晃促救。
其实,诸将为什么要“呵责”徐晃呢?下文就作了解释,赵俨在否决诸将之议后,说:如有缓救之戮,余为诸军当之。可见,这是诸将感觉樊城危险,怕担责任,要求尝试解救罢了。
第五,众所周知,陆逊信是忽悠关羽的,为了渲染自己谦下自托之意,信中对关羽进行了拔高。这个与“今置水军八十万”相仿,是不能拿来说事的。
[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9-11-16 17:1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