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六)常理的重要性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18: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六)常理的重要性

(六)常理的重要性

  武评文章有时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推测和想象,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却有可能做出不同的推测和想象,有时得出的结论甚至相反,所以本文重点是强调推测和想象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有人读了书中一段情景:天空忽然暗了下来,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不一会,         。然后问我们:天气接下来会怎么样?
  A根据“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按常理推测“大雨倾盆而下”;
  但是B出于某种目的作出了不同的猜测“不下雨”,并反驳说,谁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就一定会下雨,还“大雨倾盆”;
  A强调说,都已经“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了,难道接下来还不下雨;
  B说谁主张谁举证,你找个“下雨”的词语我看看;
  A说那你找个“不下雨”的词语我看看;
  看了AB的争论后,C说“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
  ……
  这就是我们武评争论中经常发生的一幕。
  C那样的推测有等于无就不再多说了。根据我的日常生活经验,“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之后,十有八九会下雨,但是确实也有少数时候没有下雨,因此所有的推测都不是绝对准确的,我们应该在自己按常理的推测性结论前加上“很可能”、“某某可能性很大”的字样,而不要用“肯定”、“一定”等字样。
  我们应该相信最有可能的推测,最有可能的推测就是按常理的推测!常理是指我们日常经验积累得到的常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等,常理是我们大家都认可的,这是我们讨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共识。如果和一位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之后,十有八九不下雨”反而看作是常识的人讨论,能形成共识才是怪事,因为双方都会视对方的常理为反常。
  提问的人继续读下去:不一会,大雨倾盆而下。ABC都心道:“意料之中的事。”;在另一处的同样情景下,提问的人继续读下去:不一会,风渐渐停了,乌云也慢慢散去了,竟然没有下雨。B猜中了当然最高兴,但他的心理和AC一样:“奇怪的天气!”
  一切推测和想象止步于事实;事实未知的情况下,如果一定要推测和想象,应该按常理。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2 18: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19: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下面来谈点“恐有失”!
1、单挑处于下风的一方,会造成本方人员恐有失,采取其它措施:鸣金、助战等;

2、单挑处于上风的一方,本方人员在等着优势转化为胜势,不会恐有失,不会采取其它措施;

3、单挑双方均势,双方出于对胜利的渴望,都会继续等待,等待本方接下去的、可能的上风出现;

4、以上为常理,不排除有反常!
按以上常理推测:如果一方出现恐有失,鸣金等行为,很有可能是本方武将单挑下风!书中明确的有其它原因的除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1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论调是怎么来的呢?也已经无据可考
========================
可以参考周泽雄先生的《话说不分胜负》:

罗贯中可没有那么婆婆妈妈了,《三国演义》中虽不乏"不分胜负"的结局,但除了个别几场厮杀(如太史慈酣斗孙策,许褚裸衣斗马超,葭萌关马超大战张飞),其余种种,我们皆可从罗贯中随机点敷的文字中,看出"不分胜负"外的胜负消息。

个人觉得“恐有失”也可以作为不分胜负之外的一个胜负消息。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2 19:3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23: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为从“恐有失”推下风是反推,下次我换个题材!呵呵,先随便举一个吧。
1、小孩放羊,如果狼来了,他一定会喊,否则羊就被狼吃了,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一喊农民就来帮忙;

2、一天,小孩喊狼来了,请推测:狼有没有来呢?
我不能肯定每一次狼都是真的来了,但我敢肯定大多数放羊小孩如果喊了,狼都是真的来了,即可能性较大;
于是我按常理反推:狼很可能是真的来了。

3、我不排除有反常,例如曾经有个放羊的小孩爱羊心怯,来了一条狗,竟然看成了狼;还有个小孩撒谎等等;总不能因为有个小孩看错过,有个小孩撒谎过,就认为小孩喊狼来了,狼没有来的可能性反而较大吧。

4、武将单挑如果某武将出现下风,该方恐有失而有所行动是正常的,否则该武将处境将更危险,甚至被杀,这是该方不愿看到的结果。
反之,如果该方出现恐有失后急鸣金等行动时,很可能是该方武将处于下风。不排除有反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23: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因为从“恐有失”推下风是反推,下次我换个题材!呵呵,先随便举一个吧。
1、小孩放羊,如果狼来了,他一定会喊,否则羊就被狼吃了,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一喊农民就来帮忙;

2、一天,小孩喊狼来了,请推测:狼有没有来呢?
我不能肯定每一次狼都是真的来了,但我敢肯定大多数放羊小孩如果喊了,狼都是真的来了,即可能性较大;
于是我按常理反推:狼很可能是真的来了。

3、我不排除有反常,例如曾经有个放羊的小孩爱羊心怯,来了一条狗,竟然看成了狼;还有个小孩撒谎等等;总不能因为有个小孩看错过,有个小孩撒谎过,就认为小孩喊狼来了,狼没有来的可能性反而较大吧。

4、武将单挑如果某武将出现下风,该方恐有失而有所行动是正常的,否则该武将处境将更危险,甚至被杀,这是该方不愿看到的结果。
反之,如果该方出现恐有失后急鸣金等行动时,很可能是该方武将处于下风。不排除有反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3 12: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上风方对于鸣金收兵是奇怪的要问个究竟的,太史慈对程普、黄忠对李严;
均势对于鸣金收兵同样是奇怪要问个明白的,夏侯渊对黄忠;
只有下风对于鸣金收兵是没有疑问的,原因当然是恐有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4 12: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3-22 20:44 发表
关于常理的问题,我想说一句话:别TM吧作者当成白痴!
我的语文老师曾告诉我,一篇好的文章要拒绝废话,假如作者不是想写“接下来将要下雨”那么他写“乌云密布”云云的东西就完全是废话,这是下三流作家干的事情。假如作者真的要突出“乌云密布之后又云开雾散”那么他绝对不能只写乌云,后面空在那里什么都不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作者完全就是骗稿费的白痴。

所以很多人对一些文章的推测根本就是无聊之举,因为作者写了“乌云密布”这种事情之后,如果上下文没有透露出“云开乌散”的意思,那么就可以100%肯定下雨了。当然,假如作者是白痴,就另当别论了。

但是,作者的所谓“恐有失”的论调是不对的,因为恐有失和乌云下雨完全不一样,乌云下雨的事情是日常知识,但是并没有什么日常知识说明“恐有失”之后就必败。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关羽会玩“拖刀计”那么当他决定玩的时候,肯定要假装出不敌的样子,否则敌人怎么会追来?那么关羽不敌的时候,刘备这边的人会不会出现“恐有失”这样的忧虑?如果刘备这边的人对关羽的套路非常熟悉,也许就不会担心,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熟悉吧,即使是刘备,也可能不知道关羽到底是真的失败还是装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装的,那么敌人也很容易发觉),那么这时候刘备这边压阵的人因为害怕关羽真的输了,出现“恐有失”的情况,甚至鸣金收兵,难道关羽就真的不如人了?

还有,关于张飞单挑马超,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平局。作者的目的就是想突出一个双方都一样强的场面,否则就不需要大那么多场,还让张飞也玩起了射箭(你什么时候见过张飞射箭),作者的目的明显就是说双方都使出了全力,但是都无法胜过对方,这才是常理推断的结果。至于刘备的“恐有失”,非常明显,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总不能无限的打下去,总要出现一个什么原因双方罢兵,所以刘备出来了。同样的情况如果是马岱鸣金也很正常。但是马岱指挥马超很明显是不合适的,而刘备指挥张飞则很合理,所以是刘备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点,张飞现在是什么身份?刘备都快当皇帝了,张飞类似亲王(而且年长)。而马超不过是一个光脚的年轻匹夫。张飞这样的身份和马超拼命有什么好处?这样的仗打赢了作用不大,万一张飞有点损伤,那么刘备方可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假如我是刘备,100回合就鸣金了,何必和“光脚的年轻匹夫”去拼命呢?.

1、难道关羽就真的不如人了?【不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作者一定会有相关交代】

2、何必和“光脚的年轻匹夫”去拼命呢?【不拼不行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4 12: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3 19:47 发表
甲兄的判断没有任何依据性的东西,凭啥夏侯渊对黄忠是均势,程普对太史慈就是下风?

我换一个说法,没有处于下风的,被急鸣金收兵的回去后,作者一定会有交代,处于下风的如被恐有失的鸣金收兵回去不需要再交代,恐有失就是交代。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4 18: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等过几天我写些完整的东西出来。
你们的思维真奇怪,正常恐有失鸣金的当然是恐单挑有失,不是恐单挑有失的会有说明;
正常下风的人才会让人担心,不是下风也担心的鸣金收兵,那还上什么战场、打什么仗。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4 18: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5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4 21:35 发表
甲兄先要解释一下单挑中的下风是一个什么东西?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与不分胜负及击败是什么关系。

下风是介于绝对平手和被击败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过程。表现形式只能靠想象:例如攻少守多,然后渐渐演变至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5 12:3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3-26 10:17 发表
甲乙兄,你如果不看赵云的心理活动,在获胜前,硬搬你那套理论,就会得出赵云肯定比赛猿精武力低得多的结论!

1、就会得出赵云肯定比赛猿精武力低得多的结论【这句话说的很对,如果没有其它交代,这就是我正常判定的结论。】

2、我也举个例子:关兴对越吉,关兴急走到前面,尽力纵马加鞭,正遇断涧,只得回马来战越吉。兴终是胆寒,抵敌不住,望涧中而逃

不看红字,关兴就是单挑失败,有交代的当然另当别论。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2:2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dddzz 于 2009-3-25 12:50 发表
通过观战人物眼睛的间接描写,可以较强支持的推测单挑进入了该过程,如八路诸侯见……*法散乱、**见**力怯……等等;通过观战人物的主观心理描写与借一步的行为,只能较弱支持的推测单挑进入了该过程,如恐**有失令**接应、恐**有失鸣金……等等

同意,只能较弱的支持,一有其它证据或交代,这个依据恐有失的下风推断就可以被推翻;但是没有任何其它交代的情况下,这个较弱的支持,还是能够支持“该方武将单挑下风可能性更大”的结论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2:3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5 17:14 发表

第二个问题,谁会先察觉到本方处于上(下)风?是有先后顺序,还是差不多一样的时间。

1、旁观者,2、两个交战的当事人。

一般说来,武将自己肯定是清楚的。
旁观者存在几种可能:
1、武将料敌不过,但是场面没有任何下风的迹象,旁观者没有看的出来;
2、武将被打成下风,旁观者也同时发现,恐有失鸣金;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3: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emony007 于 2009-3-26 12:41 发表
甲乙兄,我大概能明白你的理论基础来源,你认为:
“如果出现不符合你的定律(恐有失—鸣金—下风—武力扣分)的情况,老罗一定会附加说明!”

假设旁观者不知道你的定律对错。
无论你定律对错,旁观者看到 ...

我是按常理推测,除恐有失以外还有助战,在我最新的武评中,我同样默认:

某一方有人助战,通常也是下风!

估计你们又会反对,有人助战也可能是为了速胜,并非本方下风等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3: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3-26 13:04 发表
楼主自己的逻辑本身就是混乱的,本来楼主就是想证明恐有失=占下风,但是楼主在证明的过程中竟然使用“正常恐有失鸣金的当然是恐单挑有失”这样的证据,也就是说你自己的证据就是恐有失=占下风,你的论据和论点是 ...

我不需要证明,我认为这是常理!

我只是希望能够将这个常理阐述的更清晰一些。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3: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再举个例子,病人去医院看病!
1、进入牙科的当然是看牙病,进入眼科的当然是看眼病;【这是我所认为的常理】

2、现在有一个人进入了牙科,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交代,我当然推断:这个人是来看牙病。

3、你们说我的推断是错的,因为曾经也有个人进入了牙科,但是他不是来看牙病的,因为他问牙科医生:眼科在哪里?

以上就是你们目前反对我由“恐有失推断下风“的思路!

而第3种情形分明是一种有补充交代的反常情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4: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3-26 13:22 发表
问题就是常理这东西并非阁下一个人说是常理就是常理的,乌云下雨为什么会是常理?因为这是人类已经掌握了规律的东西,并且这个规律长期以来都是可以证明的,即使是现在有了科学的解释下雨的方法,看乌云而辨下雨 ...

嗯,现在我们知道问题所在了,因为我所认为的常理,不被你们所接受;

好吧,无人认可我所说的“常理”,辩论到此结束!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4:0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感谢所有和我辩论“恐有失推下风”的网友,你们的反对让我很有收获,过一段时间我会写出更深刻的《常理的重要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9: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将军高览 于 2009-3-26 14:27 发表
甲兄你这个比喻根本不贴切。进入牙科看病通常是牙病,这当然是常理。但是,演义里的战例和您举得完全不靠边。

俺也举个例子:甲兄的夫人下班很晚还没有回家,甲兄担心夫人,于是赶紧打电话。难道说甲兄给夫人打电话就代表甲兄的夫人一定有危险乎?

如果高将军夫人和别人拿着大刀和长枪在生死决战,高将军的夫人很晚没有回家,就很可能有危险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6 19:0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以我向来认为击败战例中的回合数差距属于量的差距,不宜严格类比。
============================================
正常情形应该都可以严格类比,除非原文中有明显的其他交代!例如:
张飞>武安国>方悦>穆顺,有谁有意见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7 12: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将军高览 于 2009-3-26 22:13 发表

呼呼大笑,这就是阁下理解的水平咯。
如果寡人的夫人和甲兄的夫人拿着大刀长枪在打斗,即使把甲兄的夫人打得香汗淋淋,寡人也会招呼夫人赶紧回家的。谁知道甲兄的夫人会使出什么压箱底的手段捏?

高将军你完全错了。
你根本就不会同意你的夫人进行这样的单挑,即:还没有打,你就恐有失,急鸣金收兵了!呵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7 12: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6 22:54 发表

问题是有战例中双方都急鸣金---魏军恐庞德有失,急令鸣金收军。关平恐父年老,亦急鸣金。二将各退。

这个问题显然不是双方下风,肯定是庞德场面下风,魏军担心的正是庞德的下风;而关平并不是担心关羽的上风,而是担心处于上风的关羽继续打下去由于年老可能出现的意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7 18:1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7 14:38 发表

在关羽占上风的时候,关平仍担心关羽可能出现意外,这就说明了恐有失不仅会发生在下风时,也会发生在上风时,那么就不能因为恐有失而断定处于下风。

1、这是一个特殊情况,刚好关羽年老,刚好又遇到一个能和他战到百合的对手;而张飞对吕布显然刘备不存在年老这个因素。

2、如果是关平由于恐父年老先鸣金,这倒是可以看作关羽未必下风的证据,因为恐父年老有失,并非恐单挑下风有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8 13: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7 19:22 发表
接下来还有一个例子,庞德败走了,关羽追击,已经占上风了吧,但关平怀疑庞德是诈败而恐有失。

因为庞德才打了50合。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8 13: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碧空之歌 于 2009-3-27 21:16 发表
恐有失是一种关切的表现,关心自己人的心情,奥运会我看中国队比赛的时候80%怀着恐有失的心情,结果我看的项目80%是中国人夺冠的...

你会不会因恐有失而鸣金收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8 14: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渝狂徒 于 2009-3-28 14:02 发表
如果体育比赛规定可因观众鸣金中断,说不定就有人会鸣金!但这鸣金的结果未必有利于已方。
恐有失,确实很少在客观情况上风时出现,但可以在平手胶着状态时出现,也可以在客观情况上风但观战者看不 ...

本来准备重写详细的文章,这几天有点忙,先交代一下核心观点:
1、恐有失判下风是一个可能性大小的问题,假设敌我双方情形完全一样,分3种可能:
(1)本方单挑武将占上风,本方人员先恐有失;
(2)本方单挑武将与对方完全均势,本方人员先恐有失;
(3)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本方人员先恐有失;

2、请先不要引入其它因素,例如:什么本方有人看见对方有伏兵、本方人员对场上单挑武将关心过度,我不反对那些,但那些不过是一些特殊情况,我们先排除特殊情况来讨论敌我双方情形完全一样的情形,我认为:必然是第三种情形的可能性最大

3、在此基础上我反推:如果出现一方恐有失,那么很可能是本方单挑武将处于下风!

4、将某个情形解释成特殊情形是需要理由的,即使书上的所有情形,都被解释成特殊情形,那也不会影响以上判断的合理性!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8 14:31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9 08: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8 20:47 发表
现在甲兄终于把下风(当恐有失时)当作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必然。

这就跟我的观点已经差不多了。

差不多,不会吧!呵呵。

其他因素相同的下风方被本方人员先恐有失的可能性最大,我看做为常理!正如来牙科的病人看牙病一样。可是你们不赞同,总是举一些特殊情形来反驳这个常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9 08: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渝狂徒 于 2009-3-28 21:56 发表
甲兄也承认恐有失至少有三种可能,而不是一种可能,足见客观.但甲兄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最大,然后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得出结论,那么甲兄的这个推理就犯了基本错误:
如果P(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那么Q(本方人员先恐有失)
Q,所以,P
甲兄这个推理明显犯了逻辑学中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的基本错误.这类推理只有两种法则:肯定前件式,否定后件式!即:
如果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那么本方人员将先恐有失
现在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
故本方人员已恐有失

如果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那么本方人员将先恐有失
现在本方人员没有出现恐有失
故本方单挑武将没有占下风
这样的推理,才是逻辑学中的最基本的法则.
况且,如果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那么本方人员将先恐有失这个命题,是不是真命题都要打个问号,那么以或然真的前提,推的结论或然率就更低了.
"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只是"本方人员将先恐有失"的充分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的前提.就连甲兄自己,也没有否认.
因此,这一次,真的是甲兄错了

看的头晕,呵呵!

1、我改一下,在我的假设情形下,只有第三种可能是成立的,其他都不成立;

2、现在好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9 08: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9 08:44 发表
1、下风是恐有失的充分条件吗?
答:否,下风时并不一定就会恐有失。

2、下风是恐有失的必要条件吗?
答:否,均势甚至上风也可能会恐有失。

3、那么下风与恐有失有什么关联关系吗?
答:看起来好像没 ...

我把三种可能,改成只有第三种情形一种可能,好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9 12: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9 09:04 发表
甲兄已经陷入了为维护自己观点而进入的“为辨而辨”阶段了。

本方单挑武将占下风时,本方人员经常就不出现“恐有失”,何来先“恐有失”?

好吧,我就是为了辩论而辩论,呵呵!你们的反对会使我的观点描述的更清晰准确,这也是我喜欢辩论的原因。

修正观点:在没有明显的其它会造成恐有失的因素前提下,恐有失的原因一定是单挑下风!

这回似乎好多了,呵呵!

现在可以运用于”刘备恐张飞有失“了:
(1)我看不出明显的其它原因,所以我判:很可能是因为张飞单挑下风;从而得出:张飞低于吕布!
(2)有人看出明显的其它原因:很可能是刘备对张飞关心过度;从而得出:张飞与吕布高下难判!
如果第二个观点不用很可能,显然就无法和第一个观点抗衡了;都用了很可能,那就只能由网友判断那个更可能了!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1:49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24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