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六)常理的重要性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18:3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六)常理的重要性

(六)常理的重要性

  武评文章有时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推测和想象,同样的文字,不同的人却有可能做出不同的推测和想象,有时得出的结论甚至相反,所以本文重点是强调推测和想象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有人读了书中一段情景:天空忽然暗了下来,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不一会,         。然后问我们:天气接下来会怎么样?
  A根据“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按常理推测“大雨倾盆而下”;
  但是B出于某种目的作出了不同的猜测“不下雨”,并反驳说,谁说“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就一定会下雨,还“大雨倾盆”;
  A强调说,都已经“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了,难道接下来还不下雨;
  B说谁主张谁举证,你找个“下雨”的词语我看看;
  A说那你找个“不下雨”的词语我看看;
  看了AB的争论后,C说“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
  ……
  这就是我们武评争论中经常发生的一幕。
  C那样的推测有等于无就不再多说了。根据我的日常生活经验,“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之后,十有八九会下雨,但是确实也有少数时候没有下雨,因此所有的推测都不是绝对准确的,我们应该在自己按常理的推测性结论前加上“很可能”、“某某可能性很大”的字样,而不要用“肯定”、“一定”等字样。
  我们应该相信最有可能的推测,最有可能的推测就是按常理的推测!常理是指我们日常经验积累得到的常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等,常理是我们大家都认可的,这是我们讨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共识。如果和一位将“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之后,十有八九不下雨”反而看作是常识的人讨论,能形成共识才是怪事,因为双方都会视对方的常理为反常。
  提问的人继续读下去:不一会,大雨倾盆而下。ABC都心道:“意料之中的事。”;在另一处的同样情景下,提问的人继续读下去:不一会,风渐渐停了,乌云也慢慢散去了,竟然没有下雨。B猜中了当然最高兴,但他的心理和AC一样:“奇怪的天气!”
  一切推测和想象止步于事实;事实未知的情况下,如果一定要推测和想象,应该按常理。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2 18:33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2 19: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常理的论述我基本同意,比如汝南之战时,本人就根据常理推断刘备军实力远逊曹操军。

关于“乌云密布、狂风大作”与“下雨”的关系,人们之所以认同两者的逻辑关系是基于大量的事实经验。

但如果甲兄想在“恐有失”上去套常理恐怕就行不通了,首先在三国演义武评兴起之前,基本没有这样的论调,这个论调是怎么来的呢?也已经无据可考,但现在确实在各大论坛中有很多人在使用。如果大家都能接受,可成为公理(公理跟常理也不一样,比如吕布第一可为公理,但不是常理)。

但我们知道论坛的舆论导向是很容易被左右的,比如有些论坛中嘉靖本远优于毛本恐怕已经成为共识了,但是否嘉靖本真的就确定优于毛本了呢,并非如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19:2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下面来谈点“恐有失”!
1、单挑处于下风的一方,会造成本方人员恐有失,采取其它措施:鸣金、助战等;

2、单挑处于上风的一方,本方人员在等着优势转化为胜势,不会恐有失,不会采取其它措施;

3、单挑双方均势,双方出于对胜利的渴望,都会继续等待,等待本方接下去的、可能的上风出现;

4、以上为常理,不排除有反常!
按以上常理推测:如果一方出现恐有失,鸣金等行为,很有可能是本方武将单挑下风!书中明确的有其它原因的除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19: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论调是怎么来的呢?也已经无据可考
========================
可以参考周泽雄先生的《话说不分胜负》:

罗贯中可没有那么婆婆妈妈了,《三国演义》中虽不乏"不分胜负"的结局,但除了个别几场厮杀(如太史慈酣斗孙策,许褚裸衣斗马超,葭萌关马超大战张飞),其余种种,我们皆可从罗贯中随机点敷的文字中,看出"不分胜负"外的胜负消息。

个人觉得“恐有失”也可以作为不分胜负之外的一个胜负消息。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2 19:3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2 20: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甲乙丙jyb 的帖子

甲兄不能无视这么一个事实,在大量的击败战例中,失败方并没有提前“恐有失”,比如徐晃战颜良,为何曹操不恐有失?出现“恐有失”时,都是在长时间的战平战例中。

如果真是下风,助战能算应对措施,但鸣金算什么措施呢,要撤退场上武将自己就退了,强制撤退只会干扰场上武将,这跟拳击赛可不一样,一仍毛巾对方就不打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2 20:0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甲乙丙jyb 的帖子

甲兄引用的例子显然不好,后两个例子都出现了恐有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云飘扬

Rank: 6Rank: 6Rank: 6
组别 校尉
级别 军师将军
功绩 10
帖子 967
编号 279814
注册 2008-5-29


发表于 2009-3-22 20: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不认为"恐有失"是下风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3-22 20: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关于常理的问题,我想说一句话:别TM吧作者当成白痴!
我的语文老师曾告诉我,一篇好的文章要拒绝废话,假如作者不是想写“接下来将要下雨”那么他写“乌云密布”云云的东西就完全是废话,这是下三流作家干的事情。假如作者真的要突出“乌云密布之后又云开雾散”那么他绝对不能只写乌云,后面空在那里什么都不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作者完全就是骗稿费的白痴。

所以很多人对一些文章的推测根本就是无聊之举,因为作者写了“乌云密布”这种事情之后,如果上下文没有透露出“云开乌散”的意思,那么就可以100%肯定下雨了。当然,假如作者是白痴,就另当别论了。

但是,作者的所谓“恐有失”的论调是不对的,因为恐有失和乌云下雨完全不一样,乌云下雨的事情是日常知识,但是并没有什么日常知识说明“恐有失”之后就必败。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关羽会玩“拖刀计”那么当他决定玩的时候,肯定要假装出不敌的样子,否则敌人怎么会追来?那么关羽不敌的时候,刘备这边的人会不会出现“恐有失”这样的忧虑?如果刘备这边的人对关羽的套路非常熟悉,也许就不会担心,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熟悉吧,即使是刘备,也可能不知道关羽到底是真的失败还是装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装的,那么敌人也很容易发觉),那么这时候刘备这边压阵的人因为害怕关羽真的输了,出现“恐有失”的情况,甚至鸣金收兵,难道关羽就真的不如人了?

还有,关于张飞单挑马超,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平局。作者的目的就是想突出一个双方都一样强的场面,否则就不需要大那么多场,还让张飞也玩起了射箭(你什么时候见过张飞射箭),作者的目的明显就是说双方都使出了全力,但是都无法胜过对方,这才是常理推断的结果。至于刘备的“恐有失”,非常明显,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总不能无限的打下去,总要出现一个什么原因双方罢兵,所以刘备出来了。同样的情况如果是马岱鸣金也很正常。但是马岱指挥马超很明显是不合适的,而刘备指挥张飞则很合理,所以是刘备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点,张飞现在是什么身份?刘备都快当皇帝了,张飞类似亲王(而且年长)。而马超不过是一个光脚的年轻匹夫。张飞这样的身份和马超拼命有什么好处?这样的仗打赢了作用不大,万一张飞有点损伤,那么刘备方可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假如我是刘备,100回合就鸣金了,何必和“光脚的年轻匹夫”去拼命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js2223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左将军
功绩 13
帖子 1321
编号 262456
注册 2008-1-8


发表于 2009-3-22 21:1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3-22 20:44 发表
关于常理的问题,我想说一句话:别TM吧作者当成白痴!
我的语文老师曾告诉我,一篇好的文章要拒绝废话,假如作者不是想写“接下来将要下雨”那么他写“乌云密布”云云的东西就完全是废话,这是下三流作家干的事 ...

这位大哥言之有理,确实没必要钻牛角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23: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因为从“恐有失”推下风是反推,下次我换个题材!呵呵,先随便举一个吧。
1、小孩放羊,如果狼来了,他一定会喊,否则羊就被狼吃了,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一喊农民就来帮忙;

2、一天,小孩喊狼来了,请推测:狼有没有来呢?
我不能肯定每一次狼都是真的来了,但我敢肯定大多数放羊小孩如果喊了,狼都是真的来了,即可能性较大;
于是我按常理反推:狼很可能是真的来了。

3、我不排除有反常,例如曾经有个放羊的小孩爱羊心怯,来了一条狗,竟然看成了狼;还有个小孩撒谎等等;总不能因为有个小孩看错过,有个小孩撒谎过,就认为小孩喊狼来了,狼没有来的可能性反而较大吧。

4、武将单挑如果某武将出现下风,该方恐有失而有所行动是正常的,否则该武将处境将更危险,甚至被杀,这是该方不愿看到的结果。
反之,如果该方出现恐有失后急鸣金等行动时,很可能是该方武将处于下风。不排除有反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2 23:4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因为从“恐有失”推下风是反推,下次我换个题材!呵呵,先随便举一个吧。
1、小孩放羊,如果狼来了,他一定会喊,否则羊就被狼吃了,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结果,一喊农民就来帮忙;

2、一天,小孩喊狼来了,请推测:狼有没有来呢?
我不能肯定每一次狼都是真的来了,但我敢肯定大多数放羊小孩如果喊了,狼都是真的来了,即可能性较大;
于是我按常理反推:狼很可能是真的来了。

3、我不排除有反常,例如曾经有个放羊的小孩爱羊心怯,来了一条狗,竟然看成了狼;还有个小孩撒谎等等;总不能因为有个小孩看错过,有个小孩撒谎过,就认为小孩喊狼来了,狼没有来的可能性反而较大吧。

4、武将单挑如果某武将出现下风,该方恐有失而有所行动是正常的,否则该武将处境将更危险,甚至被杀,这是该方不愿看到的结果。
反之,如果该方出现恐有失后急鸣金等行动时,很可能是该方武将处于下风。不排除有反常。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zhouhuan
(神鸟)

光禄大夫
白衣伯爵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虎豹骑
级别 安南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3
帖子 2822
编号 89468
注册 2006-10-30


发表于 2009-3-23 00: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以为,太精细的武评是很无聊的,所以这篇文章也是很无聊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3 08:2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 甲乙丙jyb 的帖子

什么叫处于上风,什么叫处于下风?演义中有明显下风迹象却还在继续战斗的只有一个例子,就是马超战曹洪,因为曹洪要救主,所以勉力支撑,而那些击败战例中均未出现下风的描写。硬要在一个平手战例中分个高下本来就依据不足。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3 12:5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上风方对于鸣金收兵是奇怪的要问个究竟的,太史慈对程普、黄忠对李严;
均势对于鸣金收兵同样是奇怪要问个明白的,夏侯渊对黄忠;
只有下风对于鸣金收兵是没有疑问的,原因当然是恐有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3-23 14:2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3 12:50 发表
上风方对于鸣金收兵是奇怪的要问个究竟的,太史慈对程普、黄忠对李严;
均势对于鸣金收兵同样是奇怪要问个明白的,夏侯渊对黄忠;
只有下风对于鸣金收兵是没有疑问的,原因当然是恐有失。

也有上风不问的,例如
——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操即鸣金收军,召谋士议曰:“杨奉、韩暹诚不足道;徐晃乃真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当以计招之。”

如果按君的说法,许褚应该来一句:正欲以力并之,何故收军?然后才是曹操的解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3-23 14: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恐有失是一种主观判断,比如韩玄吧,一开始黄忠第一天打关羽时,韩玄恐黄忠有失了一把;在等到觉得黄忠可能通敌时,马上变成了汝前日不力战,必有私心!可见主观程度不小。所以“恐有失”和论坛武评时常见的“我觉得……我感觉……”差不多,举个例子,今年春晚黄宏的小品中,老黄把奥运开幕式门票藏哪都觉得不安全,可实际上门票很安全,老黄恐门票有失不能说明门票真的有失。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luke19821001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69
帖子 5330
编号 44493
注册 2005-7-29


发表于 2009-3-23 15: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甲乙丙jyb 完全无视我的回答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3 19:4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4 甲乙丙jyb 的帖子

甲兄的判断没有任何依据性的东西,凭啥夏侯渊对黄忠是均势,程普对太史慈就是下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4 12: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luke19821001 于 2009-3-22 20:44 发表
关于常理的问题,我想说一句话:别TM吧作者当成白痴!
我的语文老师曾告诉我,一篇好的文章要拒绝废话,假如作者不是想写“接下来将要下雨”那么他写“乌云密布”云云的东西就完全是废话,这是下三流作家干的事情。假如作者真的要突出“乌云密布之后又云开雾散”那么他绝对不能只写乌云,后面空在那里什么都不写,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个作者完全就是骗稿费的白痴。

所以很多人对一些文章的推测根本就是无聊之举,因为作者写了“乌云密布”这种事情之后,如果上下文没有透露出“云开乌散”的意思,那么就可以100%肯定下雨了。当然,假如作者是白痴,就另当别论了。

但是,作者的所谓“恐有失”的论调是不对的,因为恐有失和乌云下雨完全不一样,乌云下雨的事情是日常知识,但是并没有什么日常知识说明“恐有失”之后就必败。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关羽会玩“拖刀计”那么当他决定玩的时候,肯定要假装出不敌的样子,否则敌人怎么会追来?那么关羽不敌的时候,刘备这边的人会不会出现“恐有失”这样的忧虑?如果刘备这边的人对关羽的套路非常熟悉,也许就不会担心,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熟悉吧,即使是刘备,也可能不知道关羽到底是真的失败还是装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是装的,那么敌人也很容易发觉),那么这时候刘备这边压阵的人因为害怕关羽真的输了,出现“恐有失”的情况,甚至鸣金收兵,难道关羽就真的不如人了?

还有,关于张飞单挑马超,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平局。作者的目的就是想突出一个双方都一样强的场面,否则就不需要大那么多场,还让张飞也玩起了射箭(你什么时候见过张飞射箭),作者的目的明显就是说双方都使出了全力,但是都无法胜过对方,这才是常理推断的结果。至于刘备的“恐有失”,非常明显,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总不能无限的打下去,总要出现一个什么原因双方罢兵,所以刘备出来了。同样的情况如果是马岱鸣金也很正常。但是马岱指挥马超很明显是不合适的,而刘备指挥张飞则很合理,所以是刘备出来了。  另外还有一点,张飞现在是什么身份?刘备都快当皇帝了,张飞类似亲王(而且年长)。而马超不过是一个光脚的年轻匹夫。张飞这样的身份和马超拼命有什么好处?这样的仗打赢了作用不大,万一张飞有点损伤,那么刘备方可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假如我是刘备,100回合就鸣金了,何必和“光脚的年轻匹夫”去拼命呢?.

1、难道关羽就真的不如人了?【不会,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作者一定会有相关交代】

2、何必和“光脚的年轻匹夫”去拼命呢?【不拼不行啊!】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4 12:5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3 19:47 发表
甲兄的判断没有任何依据性的东西,凭啥夏侯渊对黄忠是均势,程普对太史慈就是下风?

我换一个说法,没有处于下风的,被急鸣金收兵的回去后,作者一定会有交代,处于下风的如被恐有失的鸣金收兵回去不需要再交代,恐有失就是交代。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3-24 13:3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0 甲乙丙jyb 的帖子

我换一个说法,没有处于下风的,被急鸣金收兵的回去后,作者一定会有交代,处于下风的如被恐有失的鸣金收兵回去不需要再交代,恐有失就是交代。
——————————————————————————————————————————————
甲乙兄,你这套在法律上就是诡辩!说穿了,那就是死无对证!你就算去问罗灌水,他也答不出什么子丑寅卯来!
1、三国演义中可有任何有关下风的描写?
就好象用刀近距离杀人身上一定会有喷溅的血,在法庭上你能够说符合这个条件的人就是杀人犯吗?你最多只能证明受害者被杀时你在场!
2、你首先把‘恐有失—鸣金——下风’当作了真理,除非罗灌水详细交代才把他列入特例!
真理是不需要证明的,关键问题是你这条理论你怎么证明其正确性,三国演义可没有任何言辞证明你的理论!你可不能以一个和平时代的学生或老百姓的心态揣摩你死我活战场上古人的心态!
除非你可以通过大量实践、案例证明你这条理论的确凿性!
你的理论基础不牢,否则你的每一条排名我都能找到相反的、是似而非甚至强词夺理的例子(因为大家的理论立场基础都不是公认的!)来反驳你!

甲乙兄,说话比较尖锐,请别在意!我们只是在讨论问题!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4 17: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甲兄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循环论证。

甲兄的观点是把所有恐有失的一方判定为下风,然而甲兄在推断这个理论时先就已经确定了上下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4 18:0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这个等过几天我写些完整的东西出来。
你们的思维真奇怪,正常恐有失鸣金的当然是恐单挑有失,不是恐单挑有失的会有说明;
正常下风的人才会让人担心,不是下风也担心的鸣金收兵,那还上什么战场、打什么仗。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4 18:07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将军高览

Rank: 4
组别 士兵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3
帖子 349
编号 310576
注册 2009-2-11


发表于 2009-3-24 20:45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4 18:06 发表
这个等过几天我写些完整的东西出来。
你们的思维真奇怪,正常恐有失鸣金的当然是恐单挑有失,不是恐单挑有失的会有说明;
正常下风的人才会让人担心,不是下风也担心的鸣金收兵,那还上什么战场、打什么仗。

甲兄的思维才更加奇怪。恐有失难道就代表下风?那单挑中的武将处于下风为啥子不赶紧回阵,反而还在继续单挑?难道这些武将非要要等到对方把自己给做了?难道这些武将是在慢性自杀?

甲兄认为不是下风就代表没有危险,是吗?俺们却认为上风下风都会有危险。就这么简单!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4 21: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甲兄先要解释一下单挑中的下风是一个什么东西?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与不分胜负及击败是什么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甲乙丙jyb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24
帖子 1409
编号 277862
注册 2008-5-9


发表于 2009-3-25 12: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马岱 于 2009-3-24 21:35 发表
甲兄先要解释一下单挑中的下风是一个什么东西?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与不分胜负及击败是什么关系。

下风是介于绝对平手和被击败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过程。表现形式只能靠想象:例如攻少守多,然后渐渐演变至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 本帖最后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5 12:3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dddzz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前将军
功绩 43
帖子 1696
编号 33797
注册 2005-3-2
来自 长江以南


发表于 2009-3-25 12:50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5 12:31 发表

下风是介于绝对平手和被击败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过程。表现形式只能靠想象:例如攻少守多,然后渐渐演变至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下风是介于绝对平手和被击败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过程,确认单挑进入了该过程必须要有演义原文直接描写,如*法散乱、气力不加、遮拦不住等等;通过观战人物眼睛的间接描写,可以较强支持的推测单挑进入了该过程,如八路诸侯见……*法散乱、**见**力怯……等等;通过观战人物的主观心理描写与借一步的行为,只能较弱支持的推测单挑进入了该过程,如恐**有失令**接应、恐**有失鸣金……等等

[ 本帖最后由 dddzz 于 2009-3-25 12:55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马岱

衡山郡王知枢密院事

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Rank: 27
上柱国(正一品)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31
功绩 2443
帖子 19416
编号 10
注册 2003-8-20
来自 深圳


发表于 2009-3-25 17: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3-25 12:31 发表

下风是介于绝对平手和被击败两者之间的一个中间过程。表现形式只能靠想象:例如攻少守多,然后渐渐演变至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

第二个问题,谁会先察觉到本方处于上(下)风?是有先后顺序,还是差不多一样的时间。

1、旁观者,2、两个交战的当事人。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3-25 17: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其他古典小说中下风是否就将败了的描写

这些天来我发现甲乙兄对下风以及武力高下的关系的定义相当模糊,且三国演义中没有直接描写,我从清乾隆嘉庆年间的神魔小说《六部春秋》(又名《列国演义》)的第六部《锋剑春秋》中选出相关情节给你看看:
【第四回 王翦恃强逢劲敌 孙燕破剑闯重围】
【王翦……一挺丈八蛇矛,分心就刺。孙燕用银戟磕开,火速还马,打有十余个照面。
此时燕昭王与燕丹公主,已到易州城上。闻得孙燕与王翦见阵,遂一齐在城上掠阵,见孙燕与王翦在阵下,如二虎争食,大战有六七十个回合,】
不分胜负
【燕昭王便对燕丹公主道:“御妹,……那秦将的枪法如此纯熟,还不能占他一些便宜。孤看他二人,到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燕丹公主道:“……王翦的枪利马快,孙燕年少,只有招架之功,还手便有些慢了。
燕昭王道:“依朕看来,皇孙磕开矛杆,见他两膀不动,似有不甚用力之象……。】
担心
【孙燕于回马时,见易州城上有一柄黄罗御伞,就知是燕昭王在城楼上观战,祖母亦必在此。心中暗想道:“王翦果然猛勇,有千合之勇战,我且再耐他几十合,然后再展威风不迟。  
……章邯闻言,传令备马,忙披挂上马,带领众将出营阅敌。见王翦与那员小将来往交手,甚是锐利,便也传令擂鼓助威。王翦在阵上听得本营鼓响,知是元帅掠阵,越抖精神,喊叫如雷,往上冲杀,更觉较前威勇。

对方上风
【昭王与公主在城上,见王翦比前越加猛勇,又只见秦营中来了无数人马,也播鼓催战,心下大惊道:“我国并无一将可能出去帮助,如何是好?皇孙必不能取胜了。”
恐有失(第一想法是助战而不是鸣金)
往下看看孙燕,只见他坐的白龙驹,也欢跃起来,王翦的蛇矛来得快,他银戟杆也格得快,龙心不觉大喜。对燕丹公主道:“御妹,孤说皇孙必是柔斗,你看他这回也紧起来了。”……果然孙燕见王翦惯力勇战……便一串银戟杆,把枪法解变,真有神鬼不测之技。这几十合,只杀得王翦呼呼气喘……
获胜!



[ 本帖最后由 emony007 于 2009-3-26 10:00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emony007
(Eymon)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后将军
功绩 14
帖子 1429
编号 287111
注册 2008-7-17
来自 广东
家族 轩辕学院


发表于 2009-3-26 10: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另外一篇

我再贴一段出自与张国良先生《三国评话》—《长坂坡》中的细节,这可是源远流长的品种!

【赛猿精想,我一只手要赢他,尽足够矣。因此便把左手这柄铜人放到背后,起右手那柄独脚铜人左右一荡,用力往子龙面门上打去:“呔!赵子龙,你招打!”“呼”风声起,打过来。子龙便起手中长枪招架上去,喊一声:“且慢!”
  只听得“嚓──当──”赛猿精的铜人盖在子龙枪头之上动都不动。“哈哈!”番将放声大笑,对左右曹兵看看,怎么样?我说曹将都是饭桶,你们看,我一家伙下去,赵云他动弹不得。这许多曹将都被他枪挑,岂非叫人好笑!】

对方单手上风
  【子龙心里明白,番邦贼将是个勇而无谋的家伙。我一下子要将他枪挑是不可能的。先要将他的精力盘去,然后给他吃枪。蛮力往往一上来大,但是经不起多盘的,所以子龙将长枪点住他的铜人,并不十分用力,让他使劲地用力盖住自己的枪。两柄武器互相挺住。互不相让,两只战马来回打转,从前马战,上面大将归大将打,下面马归马跑。等到子龙觉得番将钢人上的分量略为小一点,便用力一掀,只听得“当啷”一声,赛猿精的铜人被子龙掀开,赵云便连手一枪,直刺他的咽喉。赛猿精的铜人荡出去以后,一下子来不及收转,见长枪刺过来,怎么办?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左手看看,心想,我这条手到现在还不用,难道叫我等死吗?让他一只手,不要让出了一条性命,还是识相点好。因此起左手擎起铜人,望准刺来的枪上,用力招架上去:“且慢!”
  “当啷!”一条长枪直荡地荡出去。“啊!”子龙不防他背后突然起铜人招架。赛猿精迅速收回右手铜人,往子龙当顶又打了下来。这样,他左右开弓,连连出击。子龙想,既然你有两柄家伙,那我暂且只招架,不还手。所以重新收转长枪招架。等到招架了右手铜人,再招架左手铜人……这样反复多次地一来一往持续了一段时间。】

对方双手上风(先别看红色部分赵云的心理活动)
  【……就这样,赛猿精狠狠地一下连一下地打着子龙。不出子龙所料,番将越打越无力,力气渐渐减退。前后大概打了近百下。子龙觉得枪头上吃着的分量,与起初要小得多。赵子龙起手中长枪,招架连同回手一齐来,用足平生之力,往他击来的右手铜人上“当啷”招架上去,赛猿精右手铜人荡出去;要想收转左手铜人,子龙很快收转长枪,往他刚想收回的左手铜人上用枪尖一点,然后掉转枪头,直刺赛猿精的咽喉,喊一声:“贼将去吧!”银枪“嗖”地一‘声,向他颈项刺来。这时,赛猿精的两柄铜人都被子龙在一刹那之间招架,他见长枪刺来,无法招架。“啘嘿!”晓得上当了,要紧把自己的身体在马上往后一让,让得快,子龙的长枪没有刺,和他咽喉,就在他额尖之上,象八级钳工师傅的锉刀,重重地锉了一锉,戳得穿冠断发,额角上锉去了一块皮,血流满面。这家伙吼叫连连,圈马便逃。】

获胜

甲乙兄,你如果不看赵云的心理活动,在获胜前,硬搬你那套理论,就会得出赵云肯定比赛猿精武力低得多的结论!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5:1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613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