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fs7711于2005-01-01, 19:15:33发表
italiano兄:
骑兵数量与军队是有一定比例的,以骑兵盛行的十六国为例,骑兵的比例都不可能达到五分之一,李牧的骑兵在十分之一左右,这在没有马蹬的情况下已是很高的了。
关于战车,我的意思是赵奢用战车当交通工具,而非作战。
关于行军速度,不妨计算一下,赵军轻装前进,每小时就按6公里算(已经算慢的了,1分钟才走100米),二日一夜是60小时,就是360公里,去掉吃饭和休息,走到阏与的时间完全够用。
另外,独立的骑兵作战并非始于项羽,而是在武灵王时期,只是规模没项羽大,这点《战国策》中有记载。
骑兵应该是作为奇兵出现的。速度,冲击力,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震撼力,都是其他兵种不能所能比的。但在没马镫的年代,骑兵作为主力部队可能性不大(可参考克劳塞韦茨的《战争论》):其一,骑兵攻击力很强,但防守力极弱,后勤也无法保障,不可能作为独立部队;其二,装备骑兵的代价太高,在平时战斗中一个骑兵最少1.5匹马(在元这个比例更大),在长时间作战中,这个比例应该更高点,再加上马匹的草料,养一个骑兵够养十个步兵了。十个步兵在正面作战中,战斗力肯定不低于一个骑兵。有其一其二,骑兵只可作为奇兵出现,不可占的比例太高,况且太多也没用。作为奇兵,骑兵正好发挥,“以奇胜敌”的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