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求解:为什么陈宫要联合吕布?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4-20 14:3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当阳侯说的其实已经很清楚了。我可以再往下“细说”一下。但是历史这东西,越是细说,就越趋近于“分析”、“推测”。稍有不慎,就沦为“意淫”YY。

一、陈宫是怂恿张邈跟曹操作对,“迎”吕布。应该不存在谁投奔谁的概念。陈宫是曹操留守之将。连和张邈谋叛。说张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吕布也许是个被利用的棋子。或者是陈、张、吕三人合作中的一方。“迎”吕布,不是“投”吕布。

张邈,当初在酸枣之盟以数万人马参与,单以实力论,在曹操之上,未必输袁绍多少。袁绍之为盟主,是其他原因造就。后来事情的发展,大家都知道,张邈并未创下一块强盛的势力。(也许个性、能力方面不是那块料吧)

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同时俱起,众各数万,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曹操行奋武将军。


二、张邈居于曹操、袁绍夹缝间,跟那二人都是芒刺在背型的“老朋友”。张邈时时感到害怕。

起初,张邈责袁绍骄矜。袁绍曾让曹操杀张邈。曹操未从。

高柔曾说:“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

陈留是张邈起家的地盘,今归曹操,张邈身处嫌疑之地,张邈自己想不想主动向曹操下手,不得而知,但谋士总会分析到这一点,把张邈看成不稳定因素。虽然高柔之说未被采信。只是一时的表面和平而已。张邈迟早会怎么怎么一下的,以曹操后来表现出的铁腕凶残,迟早也会下手除掉他。两人的关系是这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4-20 15: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以,我的看法:

1、张邈跟曹操的奇怪关系导致张邈跟曹操翻脸。是此事的主要脉络。

2、陈宫,张邈的带兵作战能力大概会比曹操差很多,所以吕布流浪来此,是一个必要条件和触发关键,否则的话,陈宫此议很可能根本就不会提出,或者是商议之后终于不成。

3、陈宫当年也曾说地方迎曹操入兖州,是有功之臣,最后却叛变曹操。原因应该是综合的,一方面是外因,导火索。曹操杀边让,注意边让也是陈留人。陈宫性刚直壮烈,内亦自疑。另一方面,所谓内因、恐怕是吕布的加入使陈宫有信心合张邈的人望、吕布的善战、陈宫自己的智谋,加起来可以搞定曹操了吧?对比荀彧、程昱等人对曹操的忠诚,陈宫显然是比较反复了。而且识人之眼光好象也不怎么样。再就是善战方面,吕布后来并不令人失望,智谋方面,陈宫就逊了一些。到后来陈宫根本都控制不住吕布。

不管怎么说,1、2项大于3,第3项就牵涉到揣度陈宫心理的问题,如楼主所问问题,这个近于YY。既不妥当,又无必要了。如果一定要YY的话:陈宫反复、没眼光、没足够多才情,没能力驾驭吕布...整个是一眼高手低、志大才疏的野心家...死不足惜。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廖化将军

白衣伯爵太中大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4
功绩 274
帖子 5299
编号 25294
注册 2004-11-21
家族 轩辕丐帮


发表于 2005-4-20 18:0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不管怎么说,1、2项大于3,第3项就牵涉到揣度陈宫心理的问题,如楼主所问问题,这个。。。。近于YY。既不妥当,又无必要如果一定要YY的话......


  这几句蓝字、红字是必须申明的。


PS:补充一点,关于陈宫为何选中如同流寇般的吕布?这个措辞显然是低估吕布了。吕布和张、陈连手以后,袁绍是很担心的。曾使人说降曹操投奔邺,曹操几欲应之。


袁绍对吕布的态度:
吕布将士多暴横,绍患之....绍....阴图之。布....密亡去...。明旦,绍闻布尚在,惧,闭城自守。布引军复归张杨.....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


曹操、袁绍、张邈的关系:
初,张邈少时,好游侠,袁绍、曹操皆与之善。及绍为盟主,有骄色,邈正议责绍;绍怒,使操杀之。操不听,曰:“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奈何自相危也!”操之前攻陶谦,志在必死,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还见邈,垂泣相对。
...
邈畏操终为绍杀己也,心不自安。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8 13:4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50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