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试论姜维误国二三事
性别:女-离线 清澈秋水

Rank: 5Rank: 5
组别 女官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08
编号 2180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3-11-18 08:5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Yahoo!
哼哼,蜀汉的灭亡从荆州丢失的时候,

(本来想说是关羽死亡的悲壮瞬间,现在想想不对,
是在吕子明白衣渡江的瞬间,为什么荆州的百姓,
在十年前跟着刘备逃亡,十年后却弃云长于门外?
这说明建立蜀汉政权的一帮人,事实上早已经堕落了……)

就已经注定了这个畸形的政权四十年后必定灭亡的命运。

我认为,孔明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和刘备的约定,
正如,伯约也只不过是为了完成和孔明的约定。

在那种危急的时刻,加上阿斗那样一心想着安乐投降的君主,
还能够化守势为攻势,孔明/伯约,真乃天人也。
他们所谓的战略上的“短视”也好“浅见”也罢,
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是所有不好的可能中选择最好的一种而已。

在天下必将归于一统的趋势下……
如果明明知道一个企业必定要在垄断巨头的竞争下压垮,
有的人选择了逃避,有的人选择了消极应对,甚至有的人选择了卖主求荣。
逃避的人,就是刘禅阿斗之流;消极应对的,就是蒋菀费伟之流
(对不起两人的名字找不到);至于叛变的……当时的蜀国还好没有这种人。

当然,能够挺身而出,有着拯救大家的意识的人,
姑且不说他人是否需要这样的拯救,也不说他是否会成功,
首先,这种英雄主义的意识……现在,已经太缺乏了,甚至,
已经绝迹了。

然而,我们的时代,还是期盼这样的英雄出现……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清澈秋水

Rank: 5Rank: 5
组别 女官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08
编号 2180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3-11-18 18: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Yahoo!


QUOTE:
原帖由秋雨冰风于2003-11-18, 01:06 PM发表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时是种好品格,可若过分了,不分条件、不分时段烂用了,可就变成蛮干,何况还致其他一切于不顾,更是不可取。

那么逆境之下,大家都学刘禅同志好了~
或者说刘璋也行,总之可以保得小命一条。呵呵。

无疑,没有理想的人生,从他人看来是可悲的。
姜维最大的悲哀就在于,没有其他人愿意背负和他一样的沉重
……夏侯霸除外。

刘禅,其实在亡国的时候,他也觉得很幸福吧。
事实上刘禅从来就没有真正依靠过除了孔明以外的任何一个人。
孔明的死,我没有流泪;直到看到阿斗大哭的时候,我也禁不住大哭起来。
原本就在一线之间的事情,现在变成了彻底的绝望。
黄皓,巫师……所有的花天酒地,不过是自我逃避,自我欺骗和自我安慰。
剩下的,什么也没有。
背负着自己也不想承担的责任,这样的人生太痛苦了。
不如,就这么,淡淡地,隐去。

我不讨厌阿斗……真的不讨厌。有些时候,我倒是觉得自己有点像他。笑。

只不过,苦了姜维一个人。殉葬品。
如果说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灭亡,需要一个人的死亡来象征它,
那么姜维就是当之无愧的了。
祭祀的牺牲。

虽然很伟大,很让人心折……但是,现在的人却很难感同身受地理解。
但是我知道,如果让姜维,或者孔明重新选择,
他们必定还会选择,相同的道路,和相同的策略与手段。

毁灭的唯美主义……蜀汉政权。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清澈秋水

Rank: 5Rank: 5
组别 女官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08
编号 2180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3-11-19 15: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Yahoo!


QUOTE:
原帖由秋雨冰风于2003-11-18, 07:43 PM发表
什么叫过犹不及?为什么思考问题一定是非此即彼呢?逆境中就只有北伐才算是自强不息的表现吗?不北伐就一定要象刘禅那样乐不思蜀吗?请仔细看看帖子,“休士劝农,待机而发”,可没说就马放南山,刀枪入库。

前一句说得很好,可后一句就不见得。人生的理想应该是蜀汉之安危,而不是北伐之本身,更不是为北伐而北伐之虚名。
为将之道,不知进退,不懂一时之退让,寻求再次的奋前,不能称之为负责、有识。刘邦若不能暂时委屈入蜀,何来汉家三百年之基业;拓拔珪若盲目出兵中原,早就灭于强燕了。只懂做扑火之飞蛾,去寻求那一刻灿烂的,固然美丽悲壮,可于事何补?

No No No  你没有理解我的意思

你的assumption是基于“蜀国还有救”这个大前提上的
我的assumption是基于“蜀国必定灭亡”这个大前提上的

然而,蜀国之灭亡与孔明,姜维无关,
它灭亡的种子早在关羽失荆州的时候就埋下伏笔,
而在刘备伐吴失败之后变成了必然。

问题是,统一是天下趋势,

与其窝窝囊囊地生
不如轰轰烈烈地死

阿斗
姜维

这两个人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和不同的文化观点
我也不能说  我更偏向谁

但是我要说
我们的民族  更需要姜维这样的英雄
而不是阿斗这样的随波逐流大智若愚的人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清澈秋水

Rank: 5Rank: 5
组别 女官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08
编号 2180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3-11-19 15: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Yahoo!
事实上,我认为,没有人
资格去批评姜维。

因为,如果任何人,处于他那个位置,
都不会做的比他更好。
顶部
性别:女-离线 清澈秋水

Rank: 5Rank: 5
组别 女官
级别 裨将军
功绩 48
帖子 308
编号 2180
注册 2003-11-15


发表于 2003-11-20 08:0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Yahoo!


QUOTE:
原帖由秋雨冰风于2003-11-20, 3:06:16发表
那个单词好难懂啊,大致意思是猜的,恐怕是你误解了我。
统一是大势,这是历史必然,我可没说蜀国就会有救,光从国力比较而言,其灭亡只在早晚的事。但是军事上没有绝对可言,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历史上起死回生比比皆是,当然前提是弱小一方不犯错,而强大一方却错误不断。

可是姜维的蜀国呢?自己都无法保证自己,怎么能等来对方犯错呢?再说,即使魏国不犯迷糊,要是自己不出差错,起码可以延缓灭亡的脚步,注意,只是“延缓”而已。

assumption:基于……的假设。

我的意思是,我们要承认这么一个大前提
1。天下势必归于一统
   那么,不是你消灭我,就是我消灭你

2。当时的蜀国有实现“天下一统”的可能性吗?

如果有,那么,我认为应该采取像勾践(够贱)
一样卑微的养精蓄锐的态度,“扮诸吃老虎”。

如果没有的话……(这是我的假设),那么
还不如轰轰烈烈地去死……延缓这个死亡,说不定
还是阻碍历史潮流的体现呢。(笑,其实这是诡辩~~)

事实上我认为,北伐根本起不到战略上扭转劣势的作用,
除非控制了长安一带。妄想利用战术的胜利来逐渐积累成为
战略的优势,除非司马家族死光光,否则就是妄想。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24 20:20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825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