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为何东北的喜剧产业如此强大!?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8-30 19: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第一点,“蹭赵家班”这个词很不合适,赵本山在鼎盛的那些年,对东三省施行的是演艺圈的黑社会政策,所有艺人只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拜他为师,所以很多人并不是想蹭,而是不得不加入,没加入还红起来的,只有几个为数不多的个例,闫学晶算一个,听说是他老公能量大,但闫学晶还是不得不认赵本山当干爹(最后这句只是听说,不确定真假)
第二点,真正横让赵家班的人大活的还是郭德纲主持的节目,其他的节目收视率都低的可怜,别说火了,郭德纲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是收拾的保障,这个没问题
第三,说节目效果,东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因为长期寂寞(冬天冷,没法干别的),导致只能屋里喝酒扯淡,所以对“让人笑”有高度磨练,很多年前姜昆去东北演出,演完以后和当地的体制内的人说是不是观众没看懂,怎么都不乐,当地的和他说,你看看我们的二人转就知道了,当时是赵本山和潘长江唱了一段二人转,姜昆笑的肚子疼了三天,这段事印象里是姜昆自己说的,记不太清了,但能看出来东北普遍的功力就比较深
反倒是那些所谓体制内的人,因为各种主动被动的限制,导致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让人笑了,德云社是因为郭德纲没走这条路子,用的是相声界一直传承的那些东西,才能做到那么体贴的迎合观众,而且能迎合到恰如其分的那个点上,反倒是体制内的需要符合这个精神那个旋律的,那些东西只有个别人,特别是有主宰权的官喜欢,大多数民众是不喜欢的,所以就乐不出来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8-30 19: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 橙炎陽 的帖子

现在各地方言都见衰,普通话冲击的太严重,像我青岛生青岛长得,不会说青岛话,小时候父母为了让我说好普通话,所以就没教过青岛话,所以到现在几乎是一句不会,除了个别只有青岛话里才有的词。不只是大陆,台湾的年轻人对闽南话,客家话也是这个现状,学校里只教国语了,所以会的就少多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4 21:4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6 橙炎陽 的帖子

你应该知道,大陆人一个普遍的观念,方言很“土”是给个人形象减分的,特别是北方方言,我上学小学或者中学的时候(具体记不清了),就有老师说过,看着一个年轻的女的,什么都挺好的,结果一张嘴全是土话,瞬间就觉着拉低了形象。在这种观念为普遍观念的环境下,很多人自然会放弃方言,所以造成断代,以方言为母语的人,再说普通话,很难能做到一点痕迹没有,最典型的就是东北话,怎么伪装都能听出东北味,能做到一点没有的都是极少数,所以就只能教孩子用普通话当母语,方言成了次要的,再学反而方言又成了不纯正的了,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14 15: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2 aappmn 的帖子

上海人可否将普通话XX?最后俩字没看懂什么意思,另外,上海话里人应该念宁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14 16: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3 橙炎陽 的帖子

你说的在理,但是当年大陆就是这么个情况,所有人都是这样被影响的,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多数人都是这种想法,这些年好多了,对方言的包容度好了不少
“打比方說你是中科院院士,或者國家領導人,巨富,一級運動員之類的絕高成就,只懂方言又咋地”这句不太同意,如果说是高端人口,那可以,如果只针对高官就不行了,自己都不响应自己的政策,那就不合适了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14 17:1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16 aappmn 的帖子

方言的专有词确实没法懂,特别南方语系的,构词规律都和北方话有区别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14 17: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 橙炎陽 于 2019-9-2 10:07 发表

像台灣官方語言沒有包括閩南語,所以就保育不了
像香港和澳門,官方語言有包括粵語,所以就能保育

这个倒是从没考虑的角度,没想过港澳的官方语言,不过确实是这么回事,那些年陈水扁倒是想在教学里加闽南语,结果被批是台独行为。学校不教确实是很大的原因,但是又不能教,教了闽南话,客家话又不爽了,要是放到大陆就更不可能了。但我不清楚,粤语再细分有多少分支?港澳政府官方认定的粤语怎么定义?像青岛话,就是单纯老青岛的那地图上都找不到的范围,都能细分出好几种,这种事在粤语里也是存在的吧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24 17:2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2 ☆慕容泪☆ 的帖子

没参加过选秀节目,只是根据正式消息和小道消息按照常理分析,天冷这个原因是张雪峰老师参加奇葩说第四季选拔的时候回答蔡康永的问题的时候说的,蔡康永问他怎么才能把嘴皮子练的这么溜,他回答在东北呆几年就练出来了,冬天什么都干不了,只能闷在屋子里吹牛。不是原话,大体意思是这样,毛子和东北人的区别是他们的文化和欧洲的严谨关系比较大,和汉人的随性融合的少,所以对“乐”的需求方向不一样,就好像根本不可想象西方人一见面的问候语是:孙子,还活着呢。
8,90年代的情况还要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那时候普遍对“笑”的标准就比较低,所以下点精力就能让人笑,所以现在反到是水涨船高,越来越难让人笑,《少林寺》放到现在还可能卖出10亿人次的观影量么,原理是一样的,其次才是你说的,有过接地气的生活经历,知道观众的喜好是什么,但是没有那种生活经历的一样可以有好作品,周伟,李伟健这些曾经的体制内的新秀都有这种作品,效果反倒也很好,这个主要是看能不能想榫卯一样去迎合观众的喜好,这一点现在德云社做的是最好的,反倒体制内的不思进取

最后还有一点忘说了,东三省的观众群体是很庞大的,节目制作方是不会放弃那么大的收视群体,会增加很高的收视量,所以才会有那么接东北地气的节目

[ 本帖最后由 hhp19910906 于 2019-9-24 17:34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24 17: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3 ☆慕容泪☆ 的帖子

首先一点同炎阳,福州是闽北,不是闽南。对于粤语,炎阳更有发言权,但我觉着粤语的辐射强,和曾经的粤语歌和粤语电影脱不了关系,特别是粤语歌,台湾的反倒少,一般进到大陆的绝大多数是国语片,在大陆能接触到的台式闽南语,我觉着可能除了布袋戏就没其他的了,至少其他的渗透力也是极弱,我对南方语系的了解很少,甚至对吴越语系至今还一头雾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26 21: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27 ☆慕容泪☆ 的帖子

发源地肯定不是广州,闽粤语系曾经是全中原的语言,衣冠南渡的时候带到南方的,北方语系是后来和游牧民族的胡语融合的的多了,才成了今天这样,据考证唐朝还是闽粤语系的发音,这个从唐诗的韵律可以作证
80年代还是方言兴盛的时期,还没开始衰退,但粤语衰退的势头比其他方言慢得多,这个和香港肯定有离不开的关系,如果没有香港的文化输出,很难说衰退的势头会和其他方言有本质的区别,当今的上海话都濒临灭绝,反不如粤语在广东普及,北方话更是如此,本身和普通话融合就容易的多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27 22:0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0 橙炎陽 的帖子

人对优质的文明都是有向往的,所以衣冠南渡的时候两广的土著人仰慕汉文化,导致和当时的汉语大幅度融合,是有可能的,更何况那时候荒无人烟的,土著都不一定有逃难去的汉人多,类比北魏孝文帝的融合,连姓都改成汉姓,所以说两广土著被同化,我觉着是说得通的。我用的词是闽粤语系,不是闽南语和粤语,一个语系可以有很多种语言,当然也不排除那些已经不用的,这个语系是最贴近的,这个基本上已经是公认的了,这一点你也没有异议
保留读音虽然录音机非常重要,但不是必须的,只要注音方式保留下来,也是可以的,例如英语的音标,中国古代虽然没有拼音这个模式,但也有以常用字类比的方法,但是相比音标和拼音,这个方法确实很坑,莱菔这个词《本草纲目》的注音是“来北”,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不是普通话发音的“来北”,莱菔这词指的是萝卜,再考虑到李时珍的口音,我觉着就是荆襄话的“萝卜”,但如果荆襄话失传了,那这就成悬案了。相比英语好像保留的好一些,莎士比亚那个年代的you,写成thou,发音按现代的音标还是能发出当年的音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28 21: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2 橙炎陽 的帖子

确实反切的坑也不小,钱文忠教授说过他小时候看古籍,“心宽体胖”的胖注音是“丹六反”,结果他怎么都和pang这个音拉不上关系,然后就按pang念,后来他的长辈给他纠正的,才明白是怎么念。毋庸置疑,录音是最好的方法,绘图不显示,极少有人能那么精确的控制声带和口型,同时还包括共鸣音,像前鼻音后鼻音,唱的东西还有脑鸣音什么的,完全没法绘图,甚至录音都不完善,还得有讲解,要不几千年后的人未必能注意到共鸣这些,还需要其他讲解
据说章太炎老先生精通各朝各代的发音,我不是太清楚,只是听过这么一句评价,不清楚他精通到什么程度,不过在民国的时候他的发音还是有权威性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29 21:5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5 橙炎陽 的帖子

这个传承的难度比录音大多了,而且需要懂得人做判断,换句话说,还是需要懂的人在,既然有懂的人,那传承当然没可以,而现在的问题是过几十年没人懂了,怎么办,就像一千年前的发音

回复 #34 橙炎陽 的帖子
这种方法可行的前提是最开始的那一两个必须是对的,否则满盘皆输,现实问题是怎么保证切入点是对的,我对发音唯一的了解就是当年古文老师说了一句,古汉语的发音没有z c s zh ch sh,这几个音是对应的从j q x里分出来的,所以这也是我唯一的认知角度,不过从闽南话中基本可以证实这说法基本上没错,细节方面需要商榷

[ 本帖最后由 hhp19910906 于 2019-9-29 22:07 编辑 ]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30 21:4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7 aappmn 的帖子

有些读音是近几百年的发音,并不全是一千年前的发音,我小时候看的《新华字典》里“崖”有一句旧读ye(二声),但是参考闽南话,读ai(二声),所以ye可能也不是最古的音,不一定哪个音是在哪个年代用的,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9-30 22:1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39 橙炎陽 的帖子

你说的方块字发音简单其实不是方块字的特点,而是单音节发音的特点,除了 瓩 这种后加的奇葩字,汉字都是单音节发音,所以你说的不灵光的问题是在这里,辽文就比较坑,两种字体,一种仿汉语,一种仿回纥语,后来汉语的这套就被淘汰了,因为辽语是多音节发音,天发音是“腾格里”,所以用回纥文更好一些
方块字最牛的不是发音,而是字义可以延续的更久,例如如果完全不懂古英语,就没法把thou和you联系起来,但汉字只要能认出是哪个字,字义就基本清楚了,这是拼音文字完全无法做到的,200年就能演变的面目全非。同时方块字基于图像,识别的时候更简便,英语的危险,dangerous,你得把字母看全,然后拼出来才知道什么词,虽然熟练以后可以加快识别的速度,但基本步骤是这样,汉字一个“危”就表达了全部意思,一眼就能识别完成,而不是撇,横折...组成起来是个危字,在紧急情况更占优势
中国人学字母语言从现实看,反倒不占优势,因为字母(或者拼音)文字因为前面说的识别困难,所以才会增加简便方法,例如英语的时态语态等(还包括你曾经说过的那件事,把pork故意说成pig meat),就是为了减短识别的时间,而汉语因为识别简单,所以这些意思直接融入在语境里,而非直接在文字上标注,所以中国人学字母语言其实更困难。而西方人学汉语的发音也很坑,例如英语只有升降两个音调,让他发普通话的四个音就很困难,所以说的让人感觉他们的汉语老师都是河南人,河南的方言倒是这个规律,只有两个音,其实都没有什么轻松的部分
闽粤语系学北方话确实有大舌头的问题,但北方人学闽粤语,入声不是一个鸿沟,其实在特定情况有类似入声的发音,不知道你听过没,如果没听过,网上找学生军训的视频就可以,军队的“一二一”这个口号的第一个“一”,基本上发音时间就是正常发音的一半甚至更少,有入声的意思,虽然不是很贴切。其实我觉着最难得还是同一个字的不同发音,我看霹雳布袋戏里,“脚”发音是“卡”,这个北方人想到死也想不出是这个字,还有一条我不确定,就是闽粤语是不是语法也和普通话有区别,这个正好你来解一下疑惑
对于古音这个问题,我觉着地域相差比较远的方言当中发音相近的部分,是古汉语发音的可能性比较大,就像闽南话和烟台话都把q(以及普通话的c,ch)的发音往k上偏,“提起”发成ti ki,我觉着这样的发音可参考的价值比较大
PS:我对拉丁语系只懂英语,如果我的观点在其他大部分拉丁语系的语言中有偏差,那我收回那部分观点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10-16 21:4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44 橙炎陽 的帖子

北方话没有去声可能和性格有关,比较豪爽,发音也给你发的足量,也就没有那种轻音的发音了,我突发奇想的观点,不严谨,但可以从北京话做反例,老北京话就是发音极其偷懒的那种“慵懒”的发音,能产生这种发音的可能,我猜测和八旗子弟的养尊处优有关,什么都不干,出生就有足够开销的俸禄,所以一切都是闲散,慢慢演变成说话都懒得发字正腔圆的音了,由这个反证,我那个突发奇想也不全是无稽之谈。北方人记不住,也可能就是因为没这个习惯,
另外还有一点,我不确定去声字是所有使用都发去声还是在不同使用可以发不同的音?
上一贴说的闽粤语的语法和普通话有没有本质的不同,这个问题请解答一下
顶部
性别:男-离线 hhp19910906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组别 羽林都尉
级别 骠骑将军
功绩 87
帖子 8716
编号 208026
注册 2007-8-28


发表于 2019-10-18 22: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回复 #47 橙炎陽 的帖子

我说的北京话不是国语和普通话,是那种不正经发音的北京话,举几个前几年网上很火的例子,“你好”听起来就是“鸟”,“厉害”听起来是“列”。你还可以找找那些网友恶搞的北京话十级考试。把发音象征性的哼一下,就是一个字,甚至几个字发一个音,我觉着这不是元朝开始的,而且在成祖迁都以后,因为把一些南京人迁到北京,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北京话是有南京口音的,肯定会抵消一部分元朝的影响
既然闽粤语和普通话整体语法一样,那就是我对发音还不了解,等着慢慢再对比一下
我说的北方人的豪爽是以现在说的,所以不排除豪爽的性格是从游牧民族融合来的。舌音鼻音是外来发音方式的可能性也很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4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19 08: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0689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