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康雍乾盛世:中国史学界最无耻的谎言, 转自百灵社区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2-28 18:4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oblivion于2006-02-28, 17:23:50发表
葛剑雄《中国人口史》里面明确提到明末人口已经增长到2亿,

不知道此时满清八旗有多少人,不知道此时满清和大明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有多大。清朝在一堆无能皇帝的领导下才能发展到后来被误以为是盛世的局面,那么请问明末满汉双方力量对比如何?可是事实是明朝被清朝灭掉了。
即便是明朝再伟大,可不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
因为清朝末期的腐败和无能,而殃及前期和鼎盛期的作为,那么我请问,我们汉族被这么一个无能的民族和朝代统治了那么久,而且后来如果不是外族入侵也未必就能转变过来,那么我们汉族是不是更无能呢?

与其去埋怨前朝的无能与腐败,不如抓住现在,认清现在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再怎么回味,那个天朝上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相当一段时间内,也看不到再次出现的曙光。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2-28 18:5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莫非楼上认为一个伟大的朝代被一个一贯无能的朝代统治了数百年,而且那些同样伟大无比、富有创造力的人民也(多数)都乐于接受这么一个无能的朝代的统治是正常和合理的事情?盛极而衰这种浅显的道理都不用承认了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2-28 19:1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oblivion于2006-02-28, 18:53:30发表
楼上的筒子,存不存在“康乾盛世”跟清朝是不是无能难道是一码事吗?历史上除了唐代其他朝代都没有“盛世”,难道其他朝代都很无能了吗?

您既然有了后面的结论“历史上除了唐代其他朝代都没有“盛世””,何必还来论证前面的“不存在“康乾盛世””呢?是不是有点多此一举呢?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2-28 19: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首先,关于盛世的概念,我想大家的观念需要先统一,是只有开元盛世那样的才算盛世呢?还是比如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样的就可以算是盛世了。否则如果直接就说不如唐时,所以就不算盛世,那我相信没人会反对,没几个中国人会以为清朝堪比唐朝的。但原文的目的更像是在论证清朝相对于明朝(甚至中后期)都不如。

至于楼上的,无论是盛世怎么理解,你那种在逻辑上叫以因为过,是错误的论证方法。可能你对历史更为爱好,但是本人其实是对逻辑更为爱好,对于清朝
本无任何好感,只是从逻辑上认为,一个朝代如果前期都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的话,是不可能统治很长时间的,何况清朝当时还算是异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1 21:5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太二于2006-03-10, 13:49:40发表

QUOTE:
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2-28, 18:42:28发表
不知道此时满清八旗有多少人,不知道此时满清和大明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有多大。清朝在一堆无能皇帝的领导下才能发展到后来被误以为是盛世的局面,那么请问明末满汉双方力量对比如何?可是事实是明朝被清朝灭掉了。
即便是明朝再伟大,可不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
因为清朝末期的腐败和无能,而殃及前期和鼎盛期的作为,那么我请问,我们汉族被这么一个无能的民族和朝代统治了那么久,而且后来如果不是外族入侵也未必就能转变过来,那么我们汉族是不是更无能呢?

与其去埋怨前朝的无能与腐败,不如抓住现在,认清现在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再怎么回味,那个天朝上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相当一段时间内,也看不到再次出现的曙光。

明是亡于自己人之手。清兵入关属于窃取。故他们没有刨明朝的祖坟。还祭明陵

我从逻辑上谈,如果你要从史料上谈呢?拜托拿出史料证明,要不就亮出身份证明表明你是一言九鼎的历史大家也行,别这么冒出一句“明是亡于自己人之手。清兵入关属于窃取。”,似乎就是结论一样。远的不说,南明算不算明朝?

退一步讲,就算明是亡于自己人之手,表明明朝后期的政治已经腐朽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政治腐败带来的经济危害导致明朝政府摇摇欲坠,此时接手或者窃取宝器的清朝政府如果不是做到政治清明(所谓的康雍乾盛世),怎么能够延续数百年呢?

"他们没有刨明朝的祖坟。还祭明陵"这个归功于清政府前期的宽容(特指某方面宽容)更合适吧。
本朝破四旧的时候可没有说是因为那些是我们的敌人才进行的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1 22: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悼红狐于2006-03-11, 3:16:15发表
明末的几位皇帝备受批评,明清两代二十四帝同居一宫,贬明可以说无形中抬升了清帝的正面形象,这是不公平的。如正德皇帝此人,他第一个打破每日必朝的制度,在他的率领下明朝可是痛击过北元,怎么说也算是给土木堡一役挽回点面子,不过因为情性肆意些,便被认作异端,不但正史多有贬黜,就连民间也诽谤不绝。在我看来,他算是很有个性的人物,在死气沉沉的明朝中后期,很是耀眼。反观满清倒是有一两位所谓的弘才大略的皇帝,可惜比明帝还不懂时务,康熙算是最开明的,但见识太浅;光绪算是有见识的,却又懦弱无能。有清一朝所谓盛世背后实在比明朝还不堪回首。

这段颇有道理,其实专制独裁体制下,帝王领袖有才能未必是好事。才能是多方面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的才能可遇而不可求,那么就要对应王朝相应的时期来提供相应的才能,开国之君必备的是要有政治和军事才能,守成之君呢,经济文化政治都可以考虑,最重要的是君主要有器量,能用人容人。没有器量的君主再在不合适的时代出现,那就倒霉了。隋炀帝是典型。更多的例子可以想想刘禅和诸葛亮,明朝张居正等等。

满清诸帝就君主的个人品德和素质在历代中算是比较突出的,可是受其外族身份限制,见识短浅,缺陷是致命的。(这个即便是换成汉人皇帝也未必就有好的表现,最多明末重演一遍罢了。)
虽然清帝的缺陷对于汉民族造成的危害极大,但是就此说他们甚至不如明朝皇帝,忽略其前期的政治表现,个人觉得是不公平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2 00:2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对于楼上的第一点,我早就说过,我仅从逻辑上来谈论,具体史实不懂也不提。而且康雍乾既然是史学界公认的,那么这种论据你真想知道也该自己去找.

楼上接连说清帝自卑,自卑是心理因素,明显是自己假想的。要说自卑,不知道该谁自卑呢?满清10万铁骑灭亡大明万里河山,千万军民。
别人只说清帝目光短浅,是从分析其作为得到的结论,怎么和自卑扯上了关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2 02:3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oblivion于2006-03-12, 1:24:20发表

QUOTE:
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3-11, 21:52:22发表
[quote]原帖由太二于2006-03-10, 13:49:40发表
[quote]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2-28, 18:42:28发表
不知道此时满清八旗有多少人,不知道此时满清和大明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差距有多大。清朝在一堆无能皇帝的领导下才能发展到后来被误以为是盛世的局面,那么请问明末满汉双方力量对比如何?可是事实是明朝被清朝灭掉了。
即便是明朝再伟大,可不也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吗?
因为清朝末期的腐败和无能,而殃及前期和鼎盛期的作为,那么我请问,我们汉族被这么一个无能的民族和朝代统治了那么久,而且后来如果不是外族入侵也未必就能转变过来,那么我们汉族是不是更无能呢?

与其去埋怨前朝的无能与腐败,不如抓住现在,认清现在国际形势和国内现状,再怎么回味,那个天朝上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相当一段时间内,也看不到再次出现的曙光。

明是亡于自己人之手。清兵入关属于窃取。故他们没有刨明朝的祖坟。还祭明陵

我从逻辑上谈,如果你要从史料上谈呢?拜托拿出史料证明,要不就亮出身份证明表明你是一言九鼎的历史大家也行,别这么冒出一句“明是亡于自己人之手。清兵入关属于窃取。”,似乎就是结论一样。远的不说,南明算不算明朝?

退一步讲,就算明是亡于自己人之手,表明明朝后期的政治已经腐朽到了不可救药的程度,政治腐败带来的经济危害导致明朝政府摇摇欲坠,此时接手或者窃取宝器的清朝政府如果不是做到政治清明(所谓的康雍乾盛世),怎么能够延续数百年呢?

"他们没有刨明朝的祖坟。还祭明陵"这个归功于清政府前期的宽容(特指某方面宽容)更合适吧。
本朝破四旧的时候可没有说是因为那些是我们的敌人才进行的吧。 [/quote]
“窃取”一说可以去看顾诚顾老先生的《南明史》,里面从史料和逻辑上对这点论证得清清楚楚
清帝的个人素质很突出?呵呵,我可不这么觉得,无非清朝美化得比较好而已,同样的事明帝做了就被骂得狗血淋头,清帝做了就是风流佳话。最典型的就是正德皇帝微服私访了一次江南,而且还是打着平叛的旗号去的,就被骂成昏庸无能喜好玩乐,还有隆庆一天到晚被关在宫里实在关得无聊了,就向徐阶打报告要出去游览游览,被徐阶连着打回来三次,史书上就说隆庆无心朝政昏庸无能;而康熙没事就跑出去围围猎一天打三百一十五个兔子,乾隆大张旗鼓下了六次江南,倒也没人拿这些事说他们奢侈昏庸的,还被编出了一溜的戏说故事
顺便,这个帖子是在论证康乾时期到底算不算得上“盛世”,而“盛世”的标准可不单单是什么政治清明,是要在所有指标上远远超越其他朝代全盛时期,至少就俺列出来的那些史料和数据看,康乾时期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都没有超过明朝全盛,哪来的“盛世”?给他个“康乾之治”的名头就很给面子了 [/quote]
写南明史的都这么说,那也不用查看了,估计他是论证马哲原理一切变化起主导作用的都是内因来者,那其实可以推论的,所有朝代都是自己灭亡的,继承者只是窃取,原理吗?当然最大...   

第二段,楼上把因果颠倒了,因为政治的相对清明才会让别人在判断同样的事情得到不同的结论。其实我个人觉得随便出游都是不务正业的,不过既然楼上认为这个也是个人素质的一点,姑且存疑吧。

第三段,还是之前的那句,盛世的定义究竟如何,如果像楼上所说,盛世就“是要在所有指标上远远超越其他朝代全盛时期”,那么之前史学界得到康雍乾盛世的说法是怎么来的?莫非他们否认汉唐盛世?因为汉朝在前,出现盛世;而唐朝在后,超过了汉朝,同样可以称盛世,所以按楼上的逻辑,汉唐盛世可以并存,但是就不能够再出现康雍乾盛世了。
有几个可能的因素,史学界关于盛世的判断标准并不唯一,如康雍乾因为持续了比较长时间的相对开明的政治统治,所以被称为盛世。或者史学界当初本就是一团糊涂,官方既然支持,那就开涮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3 12:08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Hawk_cn于2006-03-12, 18:21:03发表
像你这样的人多了,我们普通的怎么敢自称懂史实呢?  
其他的就不跟你说了,跟一个fans评论是非常愚蠢的,无论他迷的是什么。

研究历史自然有研究历史的方法,于是像另外那位曾提起不赞同(很少提起)康乾盛世的历史学家钱穆虽然不赞同这种说法,但是他也只是不赞同,出来否认和打倒原有的说法,他也并没有能够完成。推翻一些史学界公认的看法是需要实据的。当然在公认的看法之外还可以存在历史大家的一家之言,随着更多史料的发现和推证,一家之言也可能会成为史学界所公认的。
历史是人写的,从子不语怪力乱神时起,史记就和一些后来发现的早期文献如竹书纪年有不符的地方。可是并不代表历史就可以由后来的人随便再改写,想要改写之前的说法,是需要付出比前人数倍的精力的。

是,是,是,正解  

我请你举出点史实,可没叫你懂很多历史,偏偏你连一点点都说不出来,只会搬出公认两个字  

根你这种人,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quote]
我的说法你看不懂吧?那我仔细解释给你听:
因为论坛里你这样逻辑不通、史实不求甚解的人多了,我可以不去了解史实就能够游刃有余。比如这个,我本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康雍乾盛世,但是逻辑学知识告诉我本贴主贴是反驳盛世的说法的,本贴自然会针对盛世的原因来进行反驳,所以我根本不需要自己去了解。可惜你这样的,居然还好意思追问说没有康雍乾盛世的史料......
仔细看看主贴,难道还找不到称为盛世的理由吗?“康熙之所以可以得到"千古一帝"的名头,吹捧者无非是吹嘘他的文治武功.其文治方面,在用人方面,除健全科举取士外,开博学鸿词科,破格荐用人才。又开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去除评价性文字,“其文治方面,在用人方面,除健全科举取士外,开博学鸿词科,破格荐用人才。又开明史馆,编纂《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书籍。这为乾隆时期开四库馆打下基础。因此,康熙统治时号称治平。继任者乾隆皇帝沿着康熙路线向前推进。这就是历史上称道的康乾盛世,康熙是这一治世的主要时期”。“另一半所谓赫赫武功,更是不堪回首的记忆.他戎马倥偬,在西南平定三藩之乱,在东南统一了台湾,在东北打击了沙俄,在西北平定了噶尔丹之乱,随后进兵新疆和西藏 ”这些还不是史料?至于下面原贴的分析与批判性文字,对于文治部分的我个人也认为清帝有不少错误,但是总体是功是过,不是我等能够评价的。武功部分就不说了,原贴明显主管因素太强。就说最简单的,明朝是被自己人托跨的,为什么那些当时的老百姓反抗了明朝的暴政却宁愿忍受清朝的暴政?别说清朝比明朝的专制更残酷,要知道,清朝人仅凭满族人的力量是远远弱于汉族人的。

下面说你对历史不求甚解,比如那个清朝和封建论,不知道你到底懂得多少,略一搜索就看到封建制度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据我所知,这种制度的划分部分也是为了和国际认同的惯例接轨。清朝灭亡了明朝你有意见?另外那位也只能说清朝“窃取了”明朝,他是否否认“清朝灭亡了明朝”?从双方的力量对比和历史时间来说,说窃取并无不可。但是直接灭亡了明朝的,还算是清朝(南明算明)。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3 12:2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oblivion于2006-03-12, 17:55:47发表
呵呵,“史学界公认”?我其实很想知道这个“公认”到底是怎么个“公认”法,到底有多少史学权威承认这个盛世的存在了?(不承认这个“盛世”的存在的现当代史学权威我可以拿出一堆来,比如钱穆、梁方仲、吴慧、翦伯赞、顾诚,承认这个“盛世”的又有几个拿得出手的权威?)别以为教科书或者评书里瞎扯了几句就成为整个史学界的公认了,就像你说的什么“汉唐盛世”,史学界从来不承认这么个时代的存在,为什么你会认为有这么个时代呢?  
开元盛世可是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后仍然为正统史学界所公认,康乾这个什么“盛世”除了清朝吹吹,也就我朝拿来唬唬人了  

首先主贴说史学界之前存在一个极大的误区,这种算不算公认?其次我去翻了你很推崇的《南明史》,前言里怎么说的,想必你很熟悉。对于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一些是存在着主流意见的,另一些则是目前有争议,还有些是目前没有结论的,康雍乾盛世的说法算那种?你以为呢?

至于下面的,如果你追究“汉唐盛世”的字眼(史学界如何定义盛世,谁知道?),那我无话可说,我也从没认为康雍乾能够比得上汉唐。

最后那段就存属搞笑了。清以后,是短暂的民国,战乱没怎么来得及研究历史,再往后就是本朝,“康乾这个什么“盛世”除了清朝吹吹,也就我朝拿来唬唬人了 ”,莫非你还想要明朝承认不成?PS:你自己都这么承认,那你还否认之前的公认??
公认不代表全部承认,我想对于任何问题,几乎都没有全部承认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3 12:3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金庾信于2006-03-12, 18:30:13发表
没法没法,我虽然不了解明史,但我也觉得明代皇帝要节俭的多,看看清代皇帝铺张浪费的情况,实在是叹为观止。康熙到乾隆修三山五园,修避暑山庄,那个工程量,投资量,只怕要以亿计,而当时一年的岁入才多少,我觉得弘历修园子的钱肯定不是从正常财政渠道来的。。。。

从逻辑上来回答你这个疑问:
清朝比明朝富裕
明朝皇帝不务正业,有钱也不一定就肯花
明朝皇帝不管政事,钱都被下面的人贪污了

要知道有一个相对公平的参照系,就是老百姓,老百姓被欺压到了一定程度就会造反的。像我是汉族人,对于清朝本没什么认同,但是如果说清朝前期就已经到了如此程度,怎么想像清朝能延续2百多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3 15: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还真厚道,拿永乐那会和慈禧比财政,永乐时元朝暴虐,洪武、建文、永乐,根本就没有时间恢复经济,能有什么钱?
慈禧的时候有钱了就不多说。(当然她钱花的不是地方,那是另外一回事。)


之前有人拿史料说明朝税收大于清朝,这里又说明朝皇帝甚至吝啬,那请问钱都去哪了?总不是老百姓吃饱喝足了起来造反完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3 19:5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klause于2006-03-13, 18:59:16发表

QUOTE:
原帖由crayfish于2006-03-13, 15:05:26发表
楼上还真厚道,拿永乐那会和慈禧比财政,永乐时元朝暴虐,洪武、建文、永乐,根本就没有时间恢复经济,能有什么钱?
慈禧的时候有钱了就不多说。(当然她钱花的不是地方,那是另外一回事。)


之前有人拿史料说明朝税收大于清朝,这里又说明朝皇帝甚至吝啬,那请问钱都去哪了?总不是老百姓吃饱喝足了起来造反完吧。

洪武年经济恢复就已经达到比较好的水平了。

另外,你证明清的存在是有道理的,但是没有必要爱屋及乌把康乾治世说到太高的高度,所谓盛世,一定是军事经济吏治民生都要吻合的,唐朝2个盛世,一个皇帝被四夷作为天可汗,一个兵锋直指阿拉伯,清朝显然逊色,甚至不如永乐的武业。

还有,你说慈禧有钱,哈哈,足下哲学判断历史不免片面。慈禧的钱,就拿她修颐和园之前来说,国库只能拿出800万左右,剩下的2000多万,是挪用的海军经费(大概4年的)而这海军经费,则是李鸿章拿海关税作保找英,法,德,美,借的。 所以说乾隆之后的清朝根本没什么钱,太平军兴时几乎就是借钱过日子,后来海关条例出来后才有了大笔的新收入~

我本无意拔高清朝前期,只是看到主贴和另外对应的那贴把今日中国之落后的现状就归于满清人头上觉得不公平而已,至于爱屋及乌,那更是谈不上,N年前我还因为拒绝阅读二月河的小说和一位长辈闹得不开心,清朝相关的影视剧里也仅仅特意去找了三部纪晓岚来看,连那几部受好评的都没看过。相关的历史,也基本上就近取材,就上面别人的发言、论据演绎而已(不少放大的地方被你和另外那位慧眼如炬的指出不少....   ),因为本来也不想争出个胜负对错来,所以连文献检索都懒得进行。
隐约觉得清朝地位的拔高是毛主席的意思,当然还有其旗下文人,如郭等(大概是以前看过别人文章的影响,我个人对郭是尤为B4的,这也是不愿意去查找相关文献的原因之一)。但是对于历史的态度可不能过犹不及,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没什么好处。中华民族的代表汉族本来就不是一个团结的民族,想要把它团结成为大和、日尔曼那样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的希望渺茫,而且这种凝聚的过程中所带来的民族内耗和各民族间的争斗都是目前我们所不能承受的。

TO:oblivion,看得出来,你对这段历史是有点爱好的。但是我想请你去找找网上流传的那篇《南明史》的反驳文章。虽然反驳者史学地位可能远不如原作者,但毕竟是另外一种看法。比如作者有意识的将清初的南明政权和地方农民起义武装统一在一起合称南明,这个就是将满与汉对立起来的做法,可是事实如何呢?别人反问的好“为什么清初那么多明朝的将领都投降”?
   

另外那位,拜托把思维理顺,断句搞清楚再来发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3 20: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是因为我们现代人习惯把历史和历史评论混在一起。历史记载需要客观,历史评论则允许主观。李主要是针对顾文中的一些记载有主观因素,评价部分则更有强烈的把满汉对立的因素来驳斥,自然不需要相近的历史文献来充实。

那些南明政权虽然都在抗清,但是他们之间也是对立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3-13 20:32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比如我说你上面那句话有主观因素,你同意吗?肯定同意,因为每个人在发表各种看法的时候都带有主观因素。随便摘抄一段。

一曰“民族征服”论。前已指出,此论即指满洲贵族对汉民族及其他民族的武力“征服”。一般来说,“征服”乃暴力的代名词。当我们使用这个词汇时,往往含有贬意或否定的意思,如说日本军国主义“征服”中国、希特勒“征服”全世界等,自然也包含“侵略”的意思。大抵用于国与国、民族对民族(也是异国民族)的暴力政策、侵略战争,而对非正义的一方的暴力概指“征服”。《南明史》明指满清为“征服者”的一方,汉族及其他民族为被“征服”的一方,其意甚明,就是否定满清参与国家的重新统一。近几年,报刊发表的某些文章,直斥满族为“异族”,清军入关是“异国大军压境”。


比如这个,你觉得还需要加上详细的文献说明吗?因为这些是直接针对南明史而来,文献出处多数当然就是南明史。同样的历史文献,加上不同的主观评价出来就是不同的文章。
其实我个人的观点和他们的又有所不同。当时的满清和以后日本并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满清已成为我们一部分的今日,再去追究当日的满清和当日的汉族没什么意义,只能分裂我们现在。
其实这些观点都是细微处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4-4 20:3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似乎颇为博学,给你个建议,去看看马嘎尼来华时的英国国民生活情况,门多萨写书时其时该国国民生活情况,对比一下。
要知道那些描写很明显是文人的感概之辞,而产生这种感概的自然是因为他们的对比坐标系(也就是他们各自的参考对象,他们自己国内人民的生活现状)有不同。


一点疑问而已,比如我国现在生活水平相对于古时候当然是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如果让国外那些发达国家的人来参观,古代的人为认为东方遍地是黄金,今天呢?显然不会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4-5 10:2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楼上说得没错,这种横向比只能说明中华民族在明朝到清朝期间的发展速度远远不如国外那些欧洲人,但是不能说明明朝就比清朝要好(得多)。
至于为什么发展速度远远不如,一个是彼方的突进,另一个就是我方的进步缓慢或者原地踏步或者倒退,但是后者究竟是缓慢进步还是倒退呢?深究其实没什么意思,都是中华文化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的弊端,原因也都是内部原因。发现这种原因是好事,但是归咎与明朝或者清朝就大可不必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4-5 11:11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前面不少人说明朝在实际横向比较中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本朝大概还没有这种前列的地位吧,但是我们不能说明朝在文化、经济、军事等方面比本朝还强吧。

虽然我朝距离明朝的时间远大于清初距离明朝的时间,但是靠前面人列举的国外看中国的例子,从逻辑上来看,确实得不到明朝好过清朝的结论。

A<<B,C<<D,但是因为同时B>>C,我们得不到A和D的大小比较的。
A清朝
B清朝时期的欧洲
C明朝时期的欧洲
D明朝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4-5 11:17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是你混淆了各自比较的具体内容,如果说本朝和明朝在国际上的相对地位,那么自然是不如。但是其实他们比较明清的(主要)是明朝和清朝的经济总量,比如你能说我们今日的GDP不如明朝吗?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crayfish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组别 校尉
级别 右将军
功绩 12
帖子 1200
编号 2011
注册 2003-11-10


发表于 2006-4-5 11:2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金庾信 于 2006-4-5 11:20 发表

你要横向,就横向,要纵向,就纵向,不能同时又纵向又横向,那就乱了。
而且由于人类进化的缘故,纵向比远没有横向比有意义,拿本朝的原子弹比明朝的佛郎机很光荣吗?能证明我党领导的先进性吗?
而且就是纵向 ...

不是我比的,我都不看历史怎么会比较他们,呵呵

是说前面他们用明清时期国外对国内的看法不同来比较明清的经济不符合逻辑罢了。

拿原子弹和佛朗机(这是什么东西?恕我孤陋寡闻)比当然不光荣,但是却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进步吧,明朝和清朝类似,清朝就算比明朝进步一点点进步,也并不算光荣,但是我们却不能在没有充分的理由的情况下就直接认为清朝相比较明朝没有任何进步。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19 11:23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853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