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国无双之魂断长平(战国论——赵篇)加强版, 评秦赵长平——邯郸之战及赵国的战略得失
性别:未知-离线 yuri0202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3
编号 185174
注册 2007-7-5


发表于 2007-7-5 16:41 资料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感觉有些问题。
廉颇的坚守政策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差劲,大家只看到赵军的损失,怎么没人注意到秦军强攻坚垒造成的损失?按照这种伤亡比率,秦赵谁先坚持不住?
赵兵的素质也不像前面几位说得那么高,不然怎么可能被秦军攻克众多的要地,甚至丢掉了西营?“秦军以众破寡”之说也不成立。既然公认廉颇善守,难道立下防线的时候会忽略彼此间的呼应?既然秦军在如此坚实的防线面前都能取得那么大的战果,很容易理解秦军无论士气还是士兵素质都超过了赵军,这种情况下进行决战显然是个愚蠢的主意。
至于“积极防御”之说也有很大问题。纵观战史,能被敌方精兵骚扰的都是平凡或无能之将,好的将领从来不会遇到这种问题,或者说立下营盘与安排后勤线路的时候就已经断绝了“袭扰”的可能,此时的秦军主帅不像是无能之人。而且既然是“精兵袭扰”,某种意义上也是“孤军”,只要我方的侦察兵与部队间的联络搞好,完全可以趁敌方精兵来袭时反袭击,将这只部队吃掉。这样一来,派出精兵不仅不是什么“妙招”,反而在徒劳的损伤自己的兵力与战斗力。
因此廉颇采用的战术就是层层布防消耗秦军的兵力与士气,既然秦军是利刃,就用不断的流水销蚀掉它,直至它失掉锐气开始生锈之时,再一举歼灭。这是可能获胜的最好办法。
当然,赵国无力支撑大军打消耗战的客观因素确实存在,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也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不能由此就贬低廉颇的能力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7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12 00:1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57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