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战国无双之魂断长平(战国论——赵篇)加强版, 评秦赵长平——邯郸之战及赵国的战略得失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1 14: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里说一句,廉颇的战略虽然保守被动,或最后由于综合实力不足而落败。但是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总好过赵括冒险出击的战略。
   廉颇的军事能力也不是盖的,在当时的情况下,的确不利于出击,被动挨打虽然窝囊,但是虽然失败但不会惨败,而且可以极大的损失秦军的军力,以备再来。
  就因为于此,秦军不愿意对峙下去,反间换了冒动的赵括,在自己不利的情况下主动出击秦军,想找点打开局面,可惜赵括毕竟第一经历战例,有胆略却缺乏经验耐性,冒进给了秦军更大的机会。让秦军轻易得到胜利的果实。
  其实越是在最威胁的时候越是要沉着小心,局势不利,壮士断腕也要有所取舍。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1 16: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王佐之才 兄
  换了把你放在廉颇的位子,也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当时的情况赵军获胜的可能性不大了,速战不是不行就看你怎么速战
   就象我说的壮士断腕,也要有所取舍。那个时候廉颇还不甘于断腕,还试图逼退秦军,这也不是不不可能,秦军损失较大的时候,犯不着和赵两败俱伤,就算得到上党郡也得不偿失。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1 22:09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王佐之才兄
   当时赵军能不能获胜现在不可而知,不过廉颇当时要是以为可以胜利,会能不打吗?廉颇就是看不到胜利至少是当时还没有胜利的希望才这样做。
  不是我看轻赵军,而是赵军实力不如秦军是个事实。能不能以弱胜强,谁都不好说,后人只能从实力上分析。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1 22:16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1-01, 16:54:14发表

QUOTE:
原帖由yaolei于2005-01-01, 16:03:57发表
王佐之才 兄
  换了把你放在廉颇的位子,也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当时的情况赵军获胜的可能性不大了,速战不是不行就看你怎么速战
   就象我说的壮士断腕,也要有所取舍。那个时候廉颇还不甘于断腕,还试图逼退秦军,这也不是不不可能,秦军损失较大的时候,犯不着和赵两败俱伤,就算得到上党郡也得不偿失。

我觉得至八月底,赵军换将之前。赵国虽说面临军事不利的局面,但主力尚存,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获胜的可能。yaolei兄未免把赵国的军事前景看得太惨淡了。
我觉得秦国发动长平决战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沉重的打击赵国,歼灭赵军主力。秦国的战略决心与胃口很大。强秦发倾国之师,虚国远征,不达目的是不会轻易收兵的,秦国的战略目的也绝不是争夺一城一地,而是要彻底摧毁赵国的军事力量。(从战后坑杀降卒,也能看出此点)所以,幻想秦国因为力量不支而退兵言和是不现实的。当时的局面是,秦国大军箭在弦上、有进无退,即使与赵国拚到鱼死网破,两败俱伤也在所不惜。

再,意图归意图,实力归实力,秦军没有吃掉赵军的实力,或是吃掉后得不偿失,肯定退兵。后人看到是他胜利和的决心,但是要是秦军战败了呢?或两军损失都过半,秦军想不退都不行,秦军本来目的是得地,不过有这么好的机会歼灭赵军,当然不会放过。但是不能说秦军就是不顾一切的灭赵实力。
  如果两者都损失惨重,就不是秦有无争霸对手的问题,而是秦还能不能自保,不被别的国家趁火打劫的问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1 22:3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王佐之才兄
  我这里不是说赵军必败,或则没有取胜的机会。
而是说廉颇在敌人稍强的情况下没有找到合适的战机,防守无可厚非。
这个时候要是非要以稍弱的实力给秦军作战不是有点强人所难吗?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2 00:03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1-01, 22:44:26发表
[QUOTE=yaolei,2005-01-01, 22:16:30] 说秦军暂时无法消灭赵军是对的,但因此而论断秦军在相持阶段中会主动退兵,则未尽其然。秦国统治者当然明白此时谁先退兵,必为敌国所趁的道理,弄不好会全军覆没,满盘皆输。这种形势就如同刘项相持成皋,袁曹对峙官渡一样。

我说的是在秦发现占不了便宜或是发现得不偿失的情况还退兵,当然退兵也是一种战争艺术,不是想退就退的,不过两败俱伤,肯定都会罢战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yaolei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8Rank: 8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牙门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0
帖子 570
编号 18213
注册 2004-9-22


发表于 2005-1-2 00:05 资料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王佐之才于2005-01-01, 23:13:49发表
[QUOTE=yaolei,2005-01-01, 22:33:08] 王佐之才兄
yaolei兄:
 我记得有关这个问题我曾经与fs兄讨论过:(在重发一遍)

长平之战,秦强赵弱是显而易见的。但秦赵双方的兵力对比是秦军50余万对赵军45万。双方的实力并不悬殊,赵国完全有能力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以攻促守。赵军应深沟高垒坚守大营,另选精兵不断的反击来挫败秦军的攻势准备。试想,在廉颇坚守避战的消极防御之下,秦军完全获得了战场主动权与行动自由,可以随意选择进攻的强度、时间与频率。在秦军不分昼夜潮水般的进攻之下,赵军被动挨打,要想守住阵地这可能吗?实际上,由于廉颇错误的战术,赵军虽顽强死守仍然敌不住秦军的进攻。有许多阵地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名官兵。至八月份,赵军损失了六名尉官所部,丢失了两处重要阵地,连赵军的西营也被秦军攻陷了。秦军对赵军已构成了侧翼包围之势。赵军面临了危急的形势,廉颇给后继者赵括留下的完全是一副烂摊子。这显然是廉颇指挥失误所造成的。

这个是廉颇的指挥失误,不过我认为这是廉颇能力不及,不是战略失误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17:0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536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