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关于借荆州,鲁肃和周瑜谁的战略更高明?
性别:男-离线 东海麋子仲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232
编号 17862
注册 2004-9-17




QUOTE:
原帖由燕京晓林于2005-05-21, 14:46:21发表
这个话题足以写一篇大论!
个人以为周瑜最高。因为只有全据长江,才是保卫东吴的根本大计,不见最后的时刻,灭亡吴国的强大水军,正是从益州顺流而下的吗?
如果不趁自己方面军力强大,益州疲弱之机达成这个战略构想,等曹操先下手夺取益州就麻烦了。当然我并不是说周瑜此时取益州时机最佳,但是这个战略构想是最佳的。
吕蒙就要差一些,他只能根据当时的局势,策划夺取长江中游自白帝以下的地区,来保卫东吴整个防线的安全。但是他至少明白一点:要确保安全,不能依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鲁肃在这个问题上犯了大错。他不能明白刘备的狼子野心。试图依靠刘备来保卫对东吴至关重要的长江中游地区。
一点浅见,抛砖引玉。

燕京前辈,我的意见是,战略是需要具体的战术来支撑的。周瑜的竟长江之极而有之的战略固然有气魄,而袁绍本初的南拒河以争天下岂非更加有气魄,而检验其正确与否的标准,则是有没有可行性。
周瑜伐蜀,则北有强大的曹操虎视耽耽,南有荆南的刘备骚扰其后路,内部则有山越为其内忧,东吴方自保不暇。蜀地有重山天险,峡口狭窄,易守难攻,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刘备大耳朵如果不是张松法正做向导,刘璋开门揖入,“独坐穷山,放虎自卫”,那么很大可能诸葛亮的隆中对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而已。况且蜀人排外倾向很强,孙氏在蜀中素无恩德,想别人象支持刘备那样支持他,也难。那么周瑜如果伐蜀,兵多了显然形势不允许,兵少了恐怕是连川口也进不去,或者即使进去了也是有来无还。所以说周瑜的战略方针气魄是有了,可是在很大可能性上是永远也无法实现的乌托邦。
以上一点个人浅见,请多多指教。


顶部
性别:男-离线 东海麋子仲

Rank: 3Rank: 3Rank: 3
组别 士兵
级别 忠义校尉
好贴 1
功绩 6
帖子 232
编号 17862
注册 2004-9-17


又想起一条周瑜伐蜀策略不可行的原因。
益州有重山天险,攻打固然不好攻打,攻下来后如何管辖也是一个相当麻烦的问题。益州相对荆州和扬州是相对独立的一个区域,无论是从地理上还是从文化上来说。地理上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则该地区容易发生独立倾向;文化上的独立,使该地区的人有普遍的排外倾向,不容易被别地区的政权管理,而孙权显然不可能把首都迁到成都,而且迁到江陵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江陵实际上离魏的统治中心区域有点近,容易引起大规模的火并,这对于一个弱势政权是很不利的。如果离首都过远,则蜀地即使能够打下来,要么是不好管理,要么干脆成了一个独立王国,最轻的后果也是将大大加剧孙吴政权的内耗。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5-14 07:37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918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