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汉民族的形成和分支发展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汉民族的形成和分支发展, 八大分支民系的部分历史以及附华夏族历史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1
发表于 2008-11-21 19:55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一般认为,自有汉以来,汉族就正式形成了。LZ把汉族的正式形成延至几百年后的隋代,不知是以什么作为依据的
那个“三种命运说”明显有北方汉族胡化论的色彩。
事实上两晋南北朝时期,即使在北方天灾人祸战乱严重的时候,北方汉族人口依旧大大多于南方。
另外,“了相语”是何处的方言?
[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08-11-21 20:19 编辑
]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2
发表于 2008-11-22 02:13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1 emony007 的帖子
构成一个民族应具备4个基本特征,即: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使用汉语,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流域,以农耕经济为主,尊崇经汉儒发展的儒家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大一统”、“独尊儒术”和“三纲五常”)这四点在汉代确定下来后,在隋代前有什么根本变化?不过是汉族的活动聚居地域更加扩大,一些从前的异族也融入了汉族中。
《折杨柳歌辞》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胡人称“汉儿”,或者说汉人把胡人对自己的称呼翻译作“汉儿”,以汉为族名还不明显么。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3
发表于 2008-11-22 12:52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LZ所引晋书文帝纪的“八百七十余万口”并不能作为准确的数据。
裴注解释魏书文帝纪中“款塞内附”为:“皆叩塞门来服从”。
从晋书中后文看:“或委命纳贡,或求置官司”,“内附”也并不等于“内迁”,只要纳贡称臣,要求中央派驻官员都可以称为“内附”,那八百七十余万口,有多少是真正内迁的,有多少是献给中央的土地人口本册上的数字,无从得知。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恨地无环
(情僧云水)
代国公
京西南路经略使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0
功绩
3057
帖子
5220
编号
15324
注册
2004-8-13
来自
竹桃小筑
家族
云水兰若
#4
发表于 2008-11-24 19:44
资料
主页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6 emony007 的帖子
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也好,风俗习惯也好,都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只要这种变化没有根本性地影响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那就是该民族正常的发展变化。
文学上,无论是骈文、散文还是诗歌,唐宋文学都有对前代文学明显的继承和学习,比如“古文运动”更是旗帜鲜明地效法先秦和汉代散文,成为当时文坛大家的正宗。
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是有很大区别,中古汉语和近古汉语也有很大区别,但是这些区别一没有影响文化的传承,二也没有影响当时全国汉族使用同一种官方的语言文字交流,所以不能算两种语言,只是一种语言的发展变化。
另外,您说的开口音为主和闭口音为主,据俺所学,这并不是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主要区别,元代周德请的《中原音韵》中, 闭口音-m依旧存在,-m消失大概是元代后期的事情,比北方方言中入声的消失还要晚。不知您能否详细解释下。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9-12 08:0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764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