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狐仙讲红
性别:女-离线 人在江湖

魏国公主枢密直学士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安东将军
好贴 8
功绩 909
帖子 3320
编号 1477
注册 2003-10-16
家族 江湖


第一次读红楼是在小学四年级时,当时不知有真有伪,只是将一百二十回一气读完,然后便是说不出的难受,小小年纪,却也觉得不对劲。而后反复重读,及至年长,又找了许多研究性的书来看,才知道后面的竟是假的,就像一部悬案,郁郁胸中近二十年。
我没有很多的研究,但因喜爱,且读的遍数多了,就有感觉。
从文字方面说,我觉得后四十回是有残稿在里面的。
后四十回文字水平相差悬殊。如果均为高作,应当说后四十读来是一气的,但现在读起来感觉是磕磕碰碰,时高时低,好时太好,差时太差。
另一个原因,红楼梦百十回大梦,作者写了十年,可能还不止,试想如果我们在写文章时,即使写个短篇,也必前后有个几稿,何况如此巨著。作者肯定是有通篇的考虑和大纲,再来一次次修改。即使后面的因碍语太多,不愿流传,也难保不在刚开始写一稿二稿时被人借阅过。
我感觉红楼梦有过全稿,但不是定稿。
我试图从一个作者的身份来考虑,如果我要写一个长篇,必然要列提纲,分回目,然后开始写。但在写作过程中,由于思路的整理甚至转变,可能很多地方就有变动,当一个地方的细节有变,那么与之关联的章节也要跟着改,这样的写下去,这部大书就会很乱,有很多前后不一的地方。
最后,所有的章节都基本完成了,要定稿了,会从头至尾审核勘定,修改成一气,才算完稿。
我们看到的前八十回中,都有很多不见得就是定稿。
因为即使前八十回,文字也有不一的地方,遣词造句有细微差别,感觉得到作者在不同时期的文风。
其实高鄂真的还是有功的,至少他保证了一个悲剧的框架,不管后面延世泽等诸回有多世侩,但起码他没有让宝玉和黛玉结婚,然后中举,夫荣妻贵,真是谢天谢地。
这也是我坚信后四十回有片断遗稿的原因,我们是看注解看脂批知道后面是悲剧,但如果无解无批,但凭第五回的诗曲,可能能推测,但高也可不管它,直接写成红楼圆梦了。
应是真的有遗稿,他也看到了,受到影响,把这些残章拼起来,所以才会产生这样的后四十回:
1、悲剧框架还在,只是似是而非。
2、文字水平参差不齐,时好时坏。
3、书中人物性格与前八十回大异。黛玉劝学八股,宝钗笼络圆房,是最不堪的地方。
4、宝玉出家。这一回的文字我极为疑心,是雪芹最开始的设计的结尾。是不是他刚开始时设计黛死钗嫁,贾府抄家后,宝玉失玉证前缘,就悬崖撒手了。因为这其中拜别贾政那一小段营造的意境,真的不像高鄂能写的出来的。
说来说去,红楼梦究竟梦境如何,也许随着科学进步,有了时光机,我们亲自去问问雪芹,也就知道了。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6 01: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83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