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被“俘斩万计”辨析, 结论是:难以否定,堪为信史。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5 19: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不想和你在辩了,YY成这样,基本事情都已经叙述了,看样子,明帝纪是不是还要吧诸葛亮传,赵云传,王平,马谡传一起写进来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5 20: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实在的,阁下早就不该在这里胡搅蛮缠了。
阁下连基本的史料都不清楚,还把《汉晋春秋》中诸葛亮说赵云兵多于曹真兵当作是《后出师表》。
我要不是因为是帖主的身份,早就不理你了。
====================================
到底是谁胡搅蛮缠,明帝纪第一次已经记载了大致过程,你跑来算字数,到司马懿破诸葛亮那里连大概都没,谈个什么细节,这也能佐证,你佐证什么呀,你就告诉我,就是佐证了都受了封赏,诸葛亮退兵,连个败,破等字都不成出现,这个吧里的人都看着,到底是谁喜欢YY,一个劲的细节细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5 21: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真想不到这里还会有怎么YY的人,明帝纪明明记载的大概了,至少张合破诸葛亮,曹真督军,平定三郡,这些事件都无遗漏说了,而且字数都比张合传多了,到第四次,连个基本记载都没,司马懿击破诸葛亮既然都变成细节了,一个劲的细节细节,你不会连事件和细节都分不清楚吧,小学语文水平要加强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5 23: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曹真平定三郡的几句话,《明帝纪》当然不需要记载。别人的细节,《明帝纪》记它作什么呢?谢谢支持本人的观点。

第一次北伐事情,张郃传字数远远超过明帝纪,而且记了很多细节,如对手的情况,《明帝纪》也找不到;别人的细节,《明帝纪》记它作什么呢?这正是本人的观点。

第四次北伐事情,《明帝纪》不记载司马懿的细节,也是一样的道理。

而且,第四次北伐比第一次北作的重要性下降,所以,《明帝纪》中第四次北伐的总字数,少于第一次北伐。更加造成不可能去记载司马懿击破诸葛亮的细节。

如果司马懿事迹,全部能在别人的记载中找到,《三国志》不写司马懿传,原来是因为不需要写了。重大发现啊!
由此推断《三国志》只需要写几个皇帝的传记就够了,何必还要去写什么《曹真传》《张郃传》啊。
====================================
我真要骂你,细节是细节,司马懿破诸葛亮也是细节,你胡说八道吧,事件变细节,你明白着偷换概念。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5 23:26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白一点吧,张合军队击破诸葛亮军队就写了,这叫事件概述,其他的,张合在那里击败诸葛亮,击败的是诸葛亮本人还是他手下,张合自己是多少人,又击败了诸葛亮多少人,这些东西事件细节,你到好事件细节,概述全没,还一个尽的细节细节,你小学语文老师怎么教你的呀,细节的地方可以省略,概述都省略了,就好比把你头砍了,你还能活。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5 23:3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真受不了,这里这么还有这么一个无理取闹的人,一个尽的说第四次北伐当然就更不会提司马懿是如何击退诸葛亮的细节。现在明帝纪连,司马懿是如何击退诸葛亮这个事情都没说,还说细节细节。你细什么节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5 23:3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反正给这里看看,真太守不了了,本体都无,还说老说什么细节。明显是想混淆视听,偷天换日。YY无敌。

[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07-3-15 23:34 编辑 ]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09: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后来,他不讲这个问题了,讲第二个问题:《三国志》为什么不记载“斩俘万计”。
我的回应也很明确:
一、《三国志》没有司马懿的传记,而”斩俘万计“属于细节,应该记在司马懿的传记中。
二、《宣帝纪》是司马懿的详尽传记,因而才会有该记载。
=========================================
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斩俘万计是细节,可以不记载
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这就是事件概述了,不是什么细节,像这样的事件概述,明帝纪就应该完全记载,不要老在这里混淆视听,偷换概念.现在重点是到底有没有击破诸葛亮这会事,连击破这会事都没确定,还谈什么斩了多少人。听懂了吗,小学水平怎么学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09:4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在说一句,qu ni ta ma 的细节,老是在这里YY,明帝纪怎么就记了别人张合破诸葛亮,怎么就不记你司马懿破诸葛亮,司马懿还是晋朝的第一个皇帝(理论上的),待遇还不如张合,我看陈寿是不想混了,还一个劲的YY细节细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5: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宣帝传》这个层面,可以这么说,但在《明帝纪》这个层面,就只能是属于“司马懿具体是如何击退诸葛亮的”这类细节。
《明帝纪》记载的是明帝本人事件的概述及细节,对于“抗四伐”,根据这件事在明帝生平中的重要性,陈寿只记载了事件的概述:
一、诸葛亮犯天水
二、宣王拒之
三、诸葛亮被击退。
===========================================
蜀大将诸葛亮寇边,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亮。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右将军张郃击亮於街亭,大破之。亮败走,三郡平。丁未,行幸长安。夏四月丁酉,还洛阳宫。赦系囚非殊死以下。乙巳,论讨亮功,封爵增邑各有差。

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不雨,辛巳,大雩。夏四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兒禅诣幽州贡名马。复置护匈奴中郎将。秋七月丙子,以亮退走,封爵增位各有差。

自己看看去,第一次和第四次对比,张合怎么就写的怎么详细,有是街亭大破,又是以讨亮功,到了第四次,明帝纪清清楚楚写的是诸葛亮自己退走,就不知道你从那里知道是被司马懿击退的,怎么同样是破敌,差距怎么就怎么大,司马懿还是晋朝的第一个皇帝,窝不窝囊呀.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6:4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个我已经反复N遍解释了,你只顾满口脏话骂人,就不能动点脑子或花点时间看对方的帖子?
由于第一次北伐战果大,第四次北伐战果小,所以,《明帝纪》中,对第一次北伐笔墨多,对第四次北作笔墨少。因此,《明帝纪》对第一次北伐的记载更为详细,里面提到了街亭;而对第四次北伐则只记载了前面所列的“一、二、三”。

司马懿窝囊不窝囊,你可以用你的可笑逻辑去问陈寿啊:司马懿还是晋朝的第一个皇帝,你怎么敢不为他作传呢?你到底还想不想活了?
===================================
到底是谁脑子有问题,明帝纪可以简略记载,但必须记载上司马懿破诸葛亮这样的字样,因为这是皇帝的功绩,而且明帝纪已经写明是诸葛亮自己退走的,最后陈寿写这是三国志,你白痴还是傻子,司马懿是晋朝人,不是能算是三国人物,做什么传,你什么时候看见隋史上有李渊传李世民传的,元史上有朱元璋传的.没知识也得有点常识吧.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7:5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整个战役的过程:
一、诸葛亮寇天水,围祁山
二、宣王统张郃等“讨亮”
三、诸葛亮趋天水“芟麦”
四、宣王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五、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六、帝攻拔其围,亮宵遁
七、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八、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
《明帝纪》记载了上述之一、之二、之八,交代了战役时间地点及参战双方,战役结果。有必要专门记载第七步的细节吗?
====================================
你傻呀,第七步是细节吗,你小学语文过关了吗,3,4,5,6这么多事情铺垫,也就是你说的细节,不就为了要说司马懿击破诸葛亮这件事吗,这就是战役结果,怎么能不记载战役结果呢,没听说过战役结果还可以省略的,先前的说的在好,你没了第七个,谁知道诸葛亮是自己撤退还是被司马懿击退的.语文水平差不是你的错,这样还水平那出来现就是你的不对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8:0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在第四次北伐中,宣帝没有在正面交战中“破”诸葛亮,你怎么能要求陈寿照顾“宣帝”的面子,硬要胡绉呢?
诸葛亮进攻魏国,先围祁山,后进至上卦,然后还保祁山,最后才撤回汉中。宣帝只是在第三阶段,即诸葛亮从祁山往汉中退兵的过程中,追击,造成八万多蜀军被“斩俘上万”,这完全是“击退诸葛亮“这一很长的战役中的一个局部细节,〈明帝纪〉还非得记上?
======================================
按晋书上说的司马懿在交战中击破诸葛亮,不知道你所谓的什么在叫没有在正面交战击破诸葛亮,难道打仗还跟你一个对一个的,正面搏杀,偷袭不算,所以陈寿不记载偷袭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8: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四次北伐,从宏观上看,诸葛亮被击退了。作战过程很长,而俘斩万计只是下述的第七个步骤中的一个细节。
======================================
我现在要的不是俘斩万计,而是破之,你连我说明的是什么都没搞清楚,有没搞错,破之是司马懿和诸葛亮交战的战役结果,没听过战役结果还可以不记载,不记载第七个,谁知道到底是诸葛亮主动撤退,还是司马懿击退的,你还是小学语文多请问老师吗,事件结果都能省略,你给写篇这样的文章来.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8: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是军事上的说法,你不懂的话,体会一下就行了,反正这些道理,不可能几句话讲得清楚。
晋书上面记载的是: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
并不是:亮来了,司马懿迎战,破之,懂了没?

而第一次北伐时,正是:亮来了,张郃迎战其前军,破之,亮遂退。
=========================================
就更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了,诸葛亮撤退,司马懿追击,破之,怎么就不算正面交战了,你把正面交战的意思给我解释清楚,老忽悠,跑这来YY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8:4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司马懿在诸葛亮退兵过程中追击,取得了“俘斩万计”的战果。其实,司马懿不追的话,诸葛亮也是退回去了。这只是抗第四次北伐收尾时额外取得了便宜。这个相对不重要的便宜是如何获得的呢?《宣帝纪》写了细节,是破之,而不是由于诸葛亮军队逃跑,落水,等造成。
这下,明白了没有?
===============================================
说白了还是诸葛亮开溜,司马懿追击,诸葛亮没跑赢,被直接击败,战斗结果还不一样是诸葛亮军败退,明帝纪怎么就不需要记载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19:1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司马懿在诸葛亮退兵过程中追击,取得了“俘斩万计”的战果。其实,司马懿不追的话,诸葛亮也是退回去了。这只是抗第四次北伐收尾时额外取得了便宜。这个相对不重要的便宜是如何获得的呢?《宣帝纪》写了细节,是破之,而不是由于诸葛亮军队逃跑,落水,等造成。
这下,明白了没有?
============================================
最搞笑的是杀敌一万变成不重要了,又在YY了吧,知道古代军功是什么吗,就是杀敌人数,俘虏人数,杀俘了一万还不重要.

查《明帝纪》,仅在抗击第一次北伐和抗击第四次北伐之后,有过封赏有功人员的记载。这就表明,抗第一次北伐和抗第四次北伐,魏国均取得了较为重大的结果。
===================================
不知道这有是谁说的,既然这一万人不重要,怎么皇帝搞起了大封赏.你到底自己解释清楚,这场战役重不重要.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21:1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哈哈,又开始胡搅蛮缠了,没理讲了,则硬撑也不会捞回点什么。如果你觉得非要说最后一句话才够虚荣的话,本人满足你的这一愿望。
那么,本人以后就不再答理了。
估计阁下也提不出新玩艺了。
============================
不知道是哪个胡搅蛮缠,搞不新花样了,杀敌一万,怎么的也是大功劳,明帝纪却只字为提,自己老是忽悠什么细节细节的,击退诸葛亮,杀敌一万都是细节,我看你小学语文什么水平,别人张合破诸葛亮能写上,司马懿平辽东也能写,就司马懿破诸葛亮就不写了,反正轩辕的人都知道谁是最喜欢YY的.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8 21:1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诸葛亮跑还是跑了的,只是跑得有八分之一的损失。
明帝纪只记主要的。
诸葛亮被击退是主要的,整个战役由八个过程构成,《明帝纪》记载了最重要的信息:交代了战役时间地点及参战双方,战役结果。
没有必要专门记载第七步的细节。
==========================================
智商问题不怪你,击破敌方总大将变细节,就你YY出,看来以后敌军撤退都不应该追击了,都是细节.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19 19:04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那个人的帖子摆在上面,他是不是胡搅蛮缠,大家心里有数,他是在认真辨析事件吗,譬如辨析一下张郃被箭的时间?连那个人自己,不也不敢以真面目出现,使用了临时注册的马甲的吗?阁下不加以批评也能理解,何必还要推波助澜,唯恐那人不闹翻了天呢?前次我都没理你了,这里你又曲意发表不实议论,则反映了你的道德水平多么不堪。
我按他的逻辑,《汉晋春秋》不记张郃中箭这么大的事,足以说明《汉晋春秋》与《三国志》矛盾,是个垃圾,你同意否?
==============================================
一个编年体,一个记传体,少在这里偷龙转凤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2 15:00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冬,复出散关,围陈仓,粮尽退。魏将王双率军追亮,亮与战,破之,斩双,还汉中

同样是诸葛亮自主撤退,咋诸葛亮赢了,就会被后主传记载,你司马懿赢了,明帝纪却连半个字都不提,因为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2 19:51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此外,我正告你一句,司马懿打赢了这场战争,明帝纪记载得极为明白。不是什么“半个字都不提”,除非你是文盲,才会有这个错误观点。
=======================================
打赢了,连个破之,大破之类的的记载都没,我看也就你YY的出来,整本三国志我是重来没过这样的地方,明帝传记载了什么,就是司马懿拒之,然后诸葛亮粮尽而退,最后就是封赏,司马懿破敌诸葛亮的记载你给我冲三国志里面找出来,就这样去佐证晋书.啼笑皆非.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2 23:5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耍皮子功夫倒是有一点。
三七二十八的倒真有一个,不知从哪弄出一篇YY的东东来充数,不巧的是,大部分论点(其实,根本就没多少论点)我的主帖已经反驳过了。看来,不是阁下没有看过主帖,就是阁下三七二十八得太过瘾了。
================================
像马甲说的,别人什么战役都能记载,就不记载你晋书上写的,张合破诸葛亮写了,司马懿破辽东也写了,还一口一个细节,不知道是谁YY,战役结果都是细节了,小学语文没学好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结果都能省略,你也真能YY.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3 23:5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使用了赵云的疑兵之计,但是,魏国没有中计。这可以用战史来说明:曹真只用很少的兵力去摆平赵云,主力五万则由张郃率领击破诸葛亮去也。
魏明帝确实就只集结了五万兵力,交给了张郃;但是,长安城本身还是有少量郡兵的,也不算是空城。魏明帝到长安,既不攻城,也无需守城,要那么多兵,作仪仗队用?
=======================================
你的战史是汉晋春秋上诸葛亮的那句话吧,这句话说诸葛亮自己屯兵祁山,可是诸葛亮那是明明在陇右三郡,根本不在祁山.还有那5万兵力是和魏明帝来的,如果曹真带的不是主力,关中兵力消失不见了,曹真破赵云本传也不见记载,不要告诉我又是细节,曹真战后也未加任何封赏.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4 00:0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司马懿等人因这次胜利“封爵增位各有差”。
===========================
这是晋书的记载,三国志只记载了封爵增位各有差,所以你自己就YY,这就是佐证了晋书这件事情.司马懿退诸葛亮就是功劳,就可以封赏,你的这种佐证根本不成立.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6 00:3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所以跟你们没有军事常识的人讲话费劲呢。你自己从魏延的分析中看看,关中有什么兵力!长安尚且如此,别处能有什么兵可想而知了。
再看看你的意淫 ,想不笑都不行。
夏侯懋兵多,会吓跑吗?
=====================================
刘邦彭城五六十万,人不少把,项羽就三万,怎么碰到项羽一触溃败,就立刻溜,你不要在轩辕老YY了.自己YY当别人白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6 02:28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少鬼扯吧。刘邦是被打败了才跑的。
如果你真认为刘邦自己有五六十万人,听说项羽三万人来了,就吓跑了。那离白痴也不远了。
===================================
刘邦当时一触即败,魏延怎么就不能做一会项羽你,是你在这里鬼扯吧,我的意思就是要魏延既然能说那番话,怎么就不能学项羽一样,根本不能去证明你的长安兵多论,说白了,魏延的偷袭和长安兵多少根本没什么直接关系,是你在这里YY到一起吧了.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7 01:42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你总不能先假设西线有“大军”,再根据史书上找不到这只“大军”被裁减“或”调走“的记载,就算西线确实有”大军“了?
你这类论证方法,很典型,就两个字:“YY”
=======================================
你不是也跑这来YY的吗,先认定晋书上的俘斩万计是真的,然后在其他史书找不到这里的反对的记录就,认定晋书上说的是真的,这句话到应该回给你自己,还有曹操此等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曹操对汉朝的贡献就是把皇帝的皇后,妃子等亲戚全部杀光,然后把自己女儿嫁过去,典型王莽二号.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7 09:4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俘斩万计,那是二十四史上记载的,不是我先假设出来的。这是最根本的区别,懂吗笨蛋。
===================================
孤证不立白痴.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humi100

Rank: 10Rank: 10Rank: 10Rank: 10
组别 士兵
级别 征东将军
功绩 9
帖子 5487
编号 120385
注册 2007-3-13


发表于 2007-3-27 09:5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正是因为长安的兵力空虚已经是蜀军确实查明了,所以,魏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奇袭的建议。
史书记载的他的话里面没有提双方军力问题,史书毕竟不是军事史书,不会完整地记载军事方面的具体分析。试想一下,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魏延怎么会只讲那么短短半分钟的时间都不到的话呢。

试想一下,郝昭只有一千兵,都没有跑。如果夏侯的兵很多,则虽然其人性格上有些弱点,但其兵力充足,足可弥补,又怎么会听说魏延来了,就吓跑了呢?
=============================================
你这不是在YY吗,刘邦六十万在彭城,项羽只有三万都敢打,打的刘邦连儿子女儿都要扔,魏延一万打兵多的长安怎么了,标准的YY.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2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7-23 17:35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976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