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读史方法浅谈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14 10: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12-14 01:09 发表
譬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出身,称“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再如其记载殷、周起源,称殷人始祖契为其母简狄吞玄鸟卵而生,周人始祖后稷为其母姜嫄踩大人足迹而生。
这种记载,乃情理之所无,不需相反的史料证明,即知其伪。
...

除了三红提到的图腾意义,这些记载还有意义可挖。至少能说明司马迁为公羊信徒,无可置疑。不管是三代始祖降生奇异,还是到刘汉,都在一个逻辑中,即传承有序,道统有彰。
后世言帝王降生有异兆的记载还有,但却归不到这一系里面来,那些多是故作鬼怪之说,引发人们对帝王的神秘和崇拜。但夏商周+汉高祖不在这个范畴里,虽然也有相同的用意,但不完全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间还有一个孔子。孔子母颜氏“野合”而诞孔子。现在大家基本认同是,“臻洧”之会,孔父与妻野外媾和,这在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惯常。但后世讳言此,认为是夫大妻小,梨花压海棠,所谓野合。这是曲解。
但司马迁的用意与上两种都不同,他要说的野合是,冥冥中在野外感精,于是诞孔子。

这样与黄帝夏商周三代帝王就接上了,孔子虽无实权的“素王”地位也就合理了,汉高祖其实为孔夫子作陪衬的。因为汉朝是孔子端门受命立定宪法而创。

所以到汉高祖为止,这是公羊家和谶纬说的有着独特用意的编造。

与后世帝王自我渲染的用意不同,一概斥之以荒诞虚妄,这些就看不到了。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14 13:1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sos2290 于 2010-12-14 12:38 发表
记得刘大夏也是被冤枉成烧了郑和的资料。

未必是冤枉
万表《灼艾余集》
严从简《殊域周咨录》
顾起元《客座赘语》


推荐贴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10-12-15 15:0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10-12-14 01:09 发表
《竹书纪年》偏说“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竹书纪年》之记载,旁书所无,是为孤证。那么到底孰真孰假?

竹书的记载颇偏法家,很有可能是刻意改造的。比如它记载伊尹放太甲,囚桐宫三年,太甲秘密潜回杀伊尹。

李学勤就认为,按照目前发现甲骨文对伊尹的祭祀、推崇和尊敬,如果上面这个故事如竹书记载一样,那就无法理解了。
推荐贴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6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2-5 04:1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0922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