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易代风气下的《红楼梦》, 全文更新完毕!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7 18:3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易代风气下的《红楼梦》


见第二页修订版

章一 明季风气
● 欲望的天朝 ---------------48楼
● 乱天下之聪明 ------------49楼
● 荔轩何心 -----------------50楼



章二 咏红述事
● 红 -------------------------51楼
● 咏红述事 ------------------52楼
● 人如退谷遇香山------------53楼



章三 华夷之辨
● 不予夷狄而予中國為禮-----54楼
● 红楼内证 -------------------55楼



章四 第一张骨牌
● 才人之厄 --------------------56楼
● 扩大了的主旨----------------57楼



章五 沉郁
● 于今不是唐 ------------------58楼
● 沉冥放废 ---------------------59楼



后记----------------------------60楼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11:42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8 14:1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居然没人回,我点名啦,弓骑步兄,贺兰拍马兄,桓大将军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10 17:3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我是以考证索其隐,并不偏废,mm没见我这么多的考证么

曹寅当然不会付诸实践~~只是心里有这么一种思潮,尽力帮助一下明遗民已经是他最多能做的了

曹雪芹并没有直接有过和他爷爷的接触,只不过心里存有这么一念,如此而已

不是说此题为红楼梦“主旨”,也不是红楼梦“主旨”的因素,而仅仅是推动形成红楼梦“主旨”的因素而已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10 22: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其实我所想要说明的只不过是一个背景,一个“可预期的希望开始从绝望里剥离出来”的背景,相比清朝,晚明的微弱的希望让人振奋,不是么?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11 17: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6-10-11 14:47 发表


虽然对楼主此帖的不大赞同,不过南飞对楼主这个签名是举双手的。南飞最近觉得还原脂评也许是条好路,南飞觉得脂评中掺杂不少后来抄书人写的。不知楼主以为如何?

古抄本混杂不多,大抵是诸公之评和脂砚之评的混杂,我支持你进行辨析
对于其他问题,我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事实上在我最早接触红楼梦时,我也是极端反对索隐,并认为他们毫无道理,几近于疯子胡话。但这几年,看多了,想多了,越来越深入,反倒觉得索隐派的观点虽然荒诞不羁,但其总有一种莫名的价值在支撑着一种正确的内涵,不是表面那些没有道理的拉扯论证所能掩埋的。嗯,大家一起探讨,才有进步。
做此文的目的,其实也就想论证,满汉易代对于曹家一系的影响,这关系很大,曹雪芹家世不搞清楚,红楼梦是看不明白的。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11 21: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0-11 18:48 发表
洪昇.

没看懂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11 23:2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呵呵,我懂了
我不赞成洪升说哦,呵呵

至于回帖寡,你知道,这里第一批来的都是三国琅琊过来的人,我也是弓骑步兄从琅琊拉过来的,本来就是三国盛,其他都衰的局面,红楼哪里有占位,我勉强冒一下头,已经很不错了

弓骑步兄,再次呼唤你~~~~桓大将军~~~~~~慕容~~~~~~

PS:能不能申明下。。。索隐和我没关系,我是考证,有时运用索隐方法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0-11 23:56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20 22: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全部更新完毕,并成一楼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21 01: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0-21 00:48 发表

撤荐加精!

要回帖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21 13:2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加后记一篇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0-27 19:3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嗯?第二页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1-17 16: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文章不讨好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00: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无敌张辽 于 2006-11-21 17:47 发表
各位如果想研究红楼梦,建议最好手头配一本浙大出版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评析》,两相参照,如果对应着红楼梦中诗词曲赋的暗语,实际上从第27回以后已经或多或少的偏离了作者原意(最明显的、也最为人知的莫过 ...

你这提法也算石破天惊了,俞平伯斩了续作,到死了还念叨。。。。。。。。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2-13 00:40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6-12-13 01:0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孤狼在途 于 2006-12-13 00:40 发表

蔡元培先生的学问,俺佩服的紧,只是其倡导的索隐之解读法,俺不能完全敢赞同,用他自己的话说用的是三种方法:一曰品性相类者,二为轶事有证者,三是姓名相关者,但是蔡先生并未完全一如既往的贯彻自己的三条 ...

索隐的方法本来也不能说不对,因为中国人本身就是这么个传统,我们现在觉得荒谬我倒觉得是西方逻辑学习后的结果。郑伯克段于鄢的例子我举过很多遍,就一个克字,就要推导出段不忠不义,背叛郑伯,所以郑伯宰了他。可如果这不通过左丘明写实了,恐怕现在还会有争议。同理《史记》通篇都是后人的“索隐”也是一样的。
文本的构建和索解,实际上已经遵守住了这么一个传统,曹雪芹的办法也不会跳出,他的本事绝对不是胡适先生从美国带回来的实用主义。
因此,要索解还必须回到索隐上来。但索隐的前提是考证,没有考证的索隐自然是寻章摘句,捉风捕影。虽然人们觉得他荒谬,但是在文本索隐和本事考证中,他们只缺了本事考证,或者说本事考证还不足。局面就变成了,不管怎么荒谬,却总会存在一些正确的东西。而胡适的方法不啻为有一分材料说一份话,这固然小心严谨,但是真要解决起中国的事情来,恐怕就不那么灵验。这也是周汝昌先生为什么能敢于猜曹宣的名字,而这种事放到胡适先生身上绝对行不通的根由所在。
所以,我认为,红楼梦的解读必须建立在文本索解和本事考证上,只有扎实的考证才能正确的索解,而这个工作极其艰难。我们看刘心武的揭秘,事实上他不可靠的地方全是他想的,没有考证的地方,凡是他做了考证的地方,都还是有理由的。
俞先生自然是文革之后的惊弓之鸟,实际上我觉得他经历了这种政治运动后,或许发现一个悲剧的结局已然是不得了了~~我只能说他把人想得太善良,他以为在政治风暴中,高鹗是大功臣,至少留了个悲剧的结局,但他没想到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续写本来就是一场阴谋

[ 本帖最后由 悼红狐 于 2006-12-13 01:10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 13: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本文不涉及高鹗续书~~~

本文正在大修改,到时候把成品拿出来给大家挑错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6 17:5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7-4-4 18:34 发表

唉……狐兄的结论南飞着实不敢恭维。如果万言考证就为了确定区区"反满因素的客观存在",在下窃为狐兄所不取。文学有那么难吗?一定从这个角度求证吗?

无心之语,狐兄请原谅。

现在翻倒年前那 ...

后撰回目恐怕不是新发,我记得二十年前就有人论述过,散见于各家书中,南飞兄可搜来一观

除了反满,你还少说了一条改革

我本文不探讨反满和改革的内容,只探讨易代风气对红楼梦的影响,而这个易代的风气,却不是万言可考订的,更何况是不多及前人,所以范围更狭小,只是易代风气影响下的红楼梦前人无论及的部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6 17:55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脂批多数系原批,夹有曹雪芹自批
这基本理念不同,本文的认同会出现很多问题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12 20:2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这样的主题对于文化没什么影响,是两个层面里的问题
我就认为红楼梦仅仅是写曹家事,但这个空间和取材的狭窄却不会影响丝毫红楼梦的内涵广度和意义,因为对于曹雪芹而言,他想要表达出来的东西,不会受限于取材的内容,而采用本家史实更能让他得心应手

至于脂批,若站在脂与曹相识的角度上,那么这些批语甚为精当,文中所引及的几条“特例”,最可供玩味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16 23:2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批语分两类,金圣叹批水浒西厢,俯仰顿挫,嬉笑哭骂,笔到之处,尽成风流,才子人品才子书,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还有一类,就是我认为的脂批,批语不甚高雅,调笑充斥其间,时而或卖弄,见解多尚浅,但偶发警句,脂砚(湘云)与雪芹至亲,从这角度来说,不管其见解如何,都是极其珍贵的史料,一鳞半爪都弥足珍贵
其间的奇句更是追寻真相的key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16 23:2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甲戌开宗明义 至脂砚斋抄阅再评仍用石头记

曹雪芹不但认可脂砚斋评,还将书名最终定名为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并写入第一回

这足可说明脂批之珍贵

脂批多讳言西,又却知道“传出云板,连叩四下”,“恐先生堕泪”,盖曹寅号西堂也。

28回,庚辰本有眉批道: 大海饮酒,西堂产九台灵芝日也。批书至此,宁不悲乎?壬午重阳日。 甲戌本有侧批写道: 谁曾经过?叹叹。西堂故事。

其中渊源已不可测矣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4-24 21: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乌鹊南飞3 于 2007-4-24 20:27 发表
难道狐兄不觉得这类“调笑充斥其间”得脂评只占全部批注中的很少一部分吗?大部分都是诸如“奇、绝、妙”或者“不知如何想来”之类毫无意义的批语。第一个抄本,无疑出自脂砚斋之手,后来又加入了一些亲 ...

我也梳理过脂批“奇、绝、妙”或者“不知如何想来”之类的批语并没有占大部分,甚至只是有限的一部分,南飞兄未免“过正”了
事实上脂砚斋批评,首要价值在于史料价值,其次才是文本品题价值
不管曹雪芹是否希望此书流于后世,但既然作者本人认可脂砚斋批评,那么只能说这些批语曹雪芹是点过头的,至少曹雪芹不认为不恰当
我们可以看一条批语,第二十六回,贾芸造访怡红院,宝玉正在看书
【甲戌侧批:这是等芸哥看,故作款式。若果真看书,在隔纱窗子说话时已经放下了。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一笑。】
这条批语,可以说格调不高,但是他所透露的雪芹的信息却是十个大才子金圣叹也批不出来的,南飞兄可以说它不怎么样,但我看,真是很精彩!
同样是二十六回,林黛玉叫门不开,批
【甲戌侧批:想黛玉高声亦不过你我平常说话一样耳,况晴雯素昔浮躁多气之人,如何辨得出?此刻须得批书人唱"大江东去"的喉咙,嚷着"是我林黛玉叫门"方可。又想若开了门,如何有后面很多好字样好文章,看官者意为是否?】
若放到一般人批出来,这条批可以说是无聊了,但脂砚斋批,则明显可以看出与曹雪芹的和唱为文

至于脂砚斋可以说对红楼梦有代笔之功,曹雪芹写文章,洒洒脱脱,一挥而成,文不加点,这就有许多细节需要脂砚斋处理,第五回的判诗,前面用的引导词各不相同,词曰,诗曰,道是,便是……可以看作脂砚斋的功劳
至于六十四六十七回,也基本可以看成是脂砚斋的代笔
还有许多回在分回后的结尾,脂砚斋做了补缀的工作

我的观点还是这样,脂批的价值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与曹雪芹直接相关的重要史料,它揭示了很大一部分红楼梦成书的源流,它有目的的对红楼梦进行注释,提点出红楼梦的与众不同,如对刘姥姥,“姥”的注音,对《芙蓉女儿诔》植物出处的标注
脂砚斋还参与了红楼梦的写作,以及对曹雪芹构思提出意见
她是曹家李家族人,她熟悉曹家李家的历史,所以她对曹雪芹文章的敏感度,在细小方面上更有价值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6 12:07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甲戌现存十六,但根据现存篇最早可推至二十八回
乙卯现存四十四回半
庚辰现存七十八回
列藏蒙府戚序都是脂本系统,均存七十八回以上,另后四十有明文载明照程本抄补
郑藏两回
杨藏百二十回,前七十八回系有人手订,如果不是对着程本改脂本,那唯一的可能就是脂本付印为程本时的手削稿
---
总的来说,脂本体系保存完整,传承脉络尚属清晰。批语在各回都有分布,以乙卯年等年份较多,根据记载,脂批提及的天气与此呼应。
又,根据同时期人裕瑞等记载,脂砚斋与曹雪芹熟识,无异议。
综合一下,此人的批语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除非南飞能举出反例,比如两人不认识,批语系“随手添加”等,毕竟明文载入已是事实,不能因为猜测其为“随手添加”就认定其为“随手添加”。
---
还有脂前程后,也无异议。程甲本有未及删除的脂批五条,可供内证。


脂本先于程本
脂砚斋是曹雪芹亲友的可能性最大
脂砚斋批评曹雪芹首肯
脂砚斋批评中出现了涉及曹生平

总此四点,南飞兄可以详加考察
-----------

至于情榜,那是明清小说的通例,雪芹沿用并不奇怪,但他能用出什么新奇处来,我们遗憾不能得知了
根据脂批,情榜延至三四榜之后,所以学界的猜测有三十六人三榜一说,六十人五榜一说,和周汝昌先生提倡的一百零八人九榜说。
根据脂批,即榜前有名定,皆情开头,形如“情*”
根据小说回目,我们可以看见已经拟好的名头,如第三十二回金钏为“情烈”
那么综合脂批林黛玉为“情情”
又九榜之外可能会有外榜,专录男人,故四十八回拟薛蟠“情误”,脂批拟宝玉“情不情”
--------------
现在的各种情榜都是靠以上推断而来,因正榜十二名已经有现成的,所以争议比较小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8 00:58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章一 明季风气


        中国社会的风气,自使都是开放且兼容的,及发展到了明朝末年,气象愈发不同往代。整个明末社会呈现出一种亢奋的情绪,这种情绪由下而上,蔓延在大明王朝的各个角落。万历朝前期由张居正内阁主导的一系列强势改革,整饬吏治、厘仗田地、推行税法,让明帝国的元气开始恢复到他最强盛的时代。但这只是另一个时代注定将要到来时,两千年一统而来的中华帝国奏响的疯狂先声。
自正统以来,土地兼并,大量农民丧失田地,流入城市。(谢国桢《明末清初的学风》)嘉靖以降,市民空间加速膨胀,商人阶级不断壮大,海外贸易持续繁盛,一批内承宋末非君思潮的学者崛起。一种可预期的变革开始从集权帝国体制里剥离出来,不断积聚着改天换地的强大力量,就在一夜之间,明帝国在他覆亡前的几十年时间里,这种变革的希望映射到了各个领域的各个层面上。如政治、商业、工业、意识、技术、科学,一切可能诱发这个改变的因素,一项一项的接踵而至了。


欲望的天朝


明朝末年的中国,分权体制经过两百年的施行初见成效,皇权下的政府对社会干预越来越少,《剑桥中国明代史》总结这种景况道,“政府继续衰落,虽然不那么令人注目:衰落是逐渐的,但是是继续不断的。”就连显赫一时的东厂,此时,庭院里也长起了高高的杂草,无人打理,因而甚为清冷;官商阶级对土地的圈占,驱逐了传统上以保有土地为生的乡民,但他们很快就有了新的身份,“吴中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顾炎武《别本菰中随笔•卷二》);明末的思想界,在阳明学发展了几十年后,也出现了突破,明末学者吕留良对千古以来君臣关系的看法一扫沉疴,颇为洒脱,“君臣以义合,但志不同,道不行便可去。”(吕留良《四书讲义•卷三七》)后来的黄宗羲把话说得更加直白,“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明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性革命”。书刊公开刊刻贩卖,于是大量色情书籍泛滥开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以男同性恋为题材的小说《弁而衩》在这个时代诞生,春宫图的创作进入了高峰,房中术的探讨越见细致,性用品的花样层出不穷,乃至大户人家的侍女们也会成群结队的购买成人用品,这个场景通过画家细致的笔触留了下来而成为实证。荷兰汉学家高罗佩注意到了这种变化,他说:“从明朝中期开始,中国人的性生活开始出现一些变化,即男子开始注意调动女人的欲望,让她们得到纯粹的感官上的刺激和快乐。”(高罗佩 《中国古代房内考》)

欲望得以施展,伴随着个性的充分发挥。比如皇帝们,万历皇帝贵为天子却极喜欢敛财,天启皇帝对木工极尽钻研,这大约不应该一味归咎到帝王病的范畴里,而是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社会开始转变时所展现出来的风气影响所致。
这种欲望还表现在求知欲上。明朝虽然延续着中国固有的传统,但面对西来的新事物,明朝人还是乐于去接受,而反对的声音显然并不太强烈,即到了灭亡前夜颁行的《崇祯历法》依然完整地接受了第谷的天文体系。亦有人查考历史后得出当时江南一带女子多有研习天文的结论。(高彦颐《闺塾师》)

而以徐光启为代表的一群士大夫对西方文明的大胆吸纳,前人论述已然篇幅累重,可自行检索得之。
西来文化的陆续传入,如对实测精神的倡导,中西医药学会通,天主教的“补儒易佛”,“朋友一伦”观念流布、再加上传统文明此刻的革新发展和新兴市民阶层的勃兴壮大,整个社会的风气开始了深层次的变革,这便也是明末一大批领先世界的科技著作出现的原因。
机械操作领域以宋应星《天工开物》为其代表,医药生物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其代表,农业技术以徐光启《农政全书》为其代表,地质地貌以徐霞客《徐霞客游记》为其代表,数学数理以程大位《算法统宗》为其代表,音律计量以朱载堉《乐律全书》为其代表,物理学科以方以智《物理小识》为其代表。此外,明朝人还翻译引进了几何学经典《几何原本》、冶炼著作《矿冶全书》、人体解剖学著作《性学觕述》、工程机械著作《奇器图说》《泰西水法》、逻辑学著作《名理探》等等。那时候的中国科技总体上领先于西方,并且颇有创新,所发展出的理论亦极其重要如《乐律全书》中提出的“十二平均律”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亦为乐器制造飞跃变革的基础。这个时期,生产方面也出现了机械化、程式化等现代生产模式的萌芽。
来华的传教士们惊叹,“仅在常州城(Xanuchi)及附属广大地区,就有20万台织布机。……差不多所有的妇女都从事这种行业。”(曾德昭《大中国志》);面对中国的铸炮技艺,西班牙人感叹道,“中国人使用着与我们同样的武器。他们的大炮十分精良,炮筒比我们铸造的更精致,更坚固。”(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而此同一时期,西方铸炮十有成二三者就能称之为铸炮的“国手”了。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00:45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9 20:2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乱天下之聪明


明朝末年的中国,阳明学突破了程朱理学的框架,流行朝野,嘉靖时期的内阁首辅徐阶就受学于阳明弟子;李贽把孔子还原为了一个讲学的糟老头,于是成为全国风靡的讲演者。传统到了那时沦落为大众调笑的对象。早在正德时期,社会的活跃和对传统的戏谑,便让王阳明至为忧心,其在《传习录》里就曾经直言,“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徒以乱天下之聪明,涂天下之耳目,使天下靡然争务修饰文词,以求知于世而不复知有敦本尚实,反朴还淳之行。”(王阳明《传习录•答徐爱问》)
王阳明虽然对这种情况忧心,可他大概未曾料到,在正统理学家眼里,心学恐怕也被归入了“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的范畴。桂萼曾上疏嘉靖说,“守仁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欲立异以为高,则非朱熹格物致知之论;知众论之不予,则为《朱熹晚年定论》之书。号召门徒,互相倡和。才美者乐其任意,庸鄙者借其虚声。传习转讹,背谬弥甚。但讨捕畲贼,擒获叛藩,功有足录,宜免追夺伯爵以章大信,禁邪说以正人心。”(张廷玉《明史•列传第八十三》)

“邪说”倡导者王阳明忧心这股风气说的话和桂萼攻击心学说的话,几有异曲同工的妙处。这股风气便让人兴趣顿生。不妨从一则笑话入手,有以银钱夤缘入泮者,拜谒孔庙,孔子下席答之。士曰:“今日是夫子弟子礼,应坐受。”孔子曰:“岂敢。你是我孔方兄的弟子,断不受拜。”(冯梦龙《笑林广记•卷二 腐流部》)

笑话是讥人夤缘混功名的,但把孔子和孔方称兄道弟,说起来却顺风顺口,似乎习以为常。实际上,如我上文提到的,晚明社会传统已沦落为大众调笑的对象,而紧跟在正统理学屁股后面的朝廷,无疑也成了一同嘲讽的靶子。
万历二十六年,内阁首辅沈一贯在其《请修明政事收拾人心揭帖》里说,“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张廷玉《明史•吕坤传》转引自刘志琴《晚明史论》)

明代表彰贞节烈女数量之巨为前代所无,仅徽州所立牌坊就愈千成万,有意思的是与此对应的广泛流传的民间歌谣唱的却是老妇思春、尼姑思凡、大姑娘私奔。
而明代成化年间唱本《花关索出身传》根本就是以“忠义”为核心的《三国演义》的颠覆恶搞版,故事说的是,当年为决心追随刘备,关羽张飞约定互相屠尽家人,以绝后患,杀到手软后,张飞一时不忍便放走了关羽怀孕的老婆,生下关索,关索长大后就到荆州去找关羽认宗,可关羽死活不认,于是关索就破口大骂关羽是“落草做强人”,并威胁要投奔曹操,捉拿五虎上将。

这样一出和中国伦理道德哪里也不相容的唱本,居然也“编成剧本,有说有唱”(刘志琴《晚明史论》)还被带进了墓穴,真是奇哉怪也。
伴随这些市民文化的泛起,思想界的革新也到来了。唐甄在其著作《潜书》里和黄宗羲遥相呼应,要求天子的生活要与平民相同,“入则农夫,出则天子”。(唐甄《潜书•去奴》)
明末,一切都从陈腐中开始展露出新的气象。可惜,我们却看不到他的结局。1644年,甲申,顺治帝北京告天,崇祯帝煤山掩面,接着,李自成战死九宫山。历史的车轮滚入了暴政铁幕里。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00:47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9 20:2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荔轩何心


在满清高压统治下,那些曾经兴盛的造船冶金开矿纺织行业被扑灭,著书立说的人躲进了山林。死寂沉沉的人们又开始不厌其烦的注经释经,这是既安全又最能体现价值的学术活动。
吴三桂擒杀永历帝后,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了满族朝廷的客观统治,他们也拖上了大辫子,穿上了他们祖先四千年来都鄙夷的衣服。
孔家是圣人之后,剃发易服令颁出后,孔子裔孙、原陕西河西道孔闻謤上书搬出孔夫子的大招牌,拒领不受,结果得到的答复是,“剃发严旨,违者无赦。孔闻謤奏求蓄发,已犯不赦之条。姑念圣裔免死。况孔子生之时者,似此违制,有玷伊祖时中之道,着革职永不叙用。”(《清世祖实录》 二年十月初三日孔闻謤揭帖)孔子第六十四代孙孔尚任年轻时,侍清帝,得破格录用。后十年成稿《桃花扇》,寄情于南明,剧中笑骂清朝留辫易服是“开国元勋留狗尾,换朝逸老缩龟头。”(孔尚任 《桃花扇•余韵》)为康熙深忌。书成即遭罢官。

洪昇,家为世族。祖、父二人宦仕清廷。升成《长生殿》,虽志不在反清,但所描摹“胡人”安禄山借剧中人口骂,“恨子恨泼腥膻莽将龙座淹。癞蛤蟆妄想天鹅啖。生克擦直逼的个官家下殿走天南。”并骂降臣,“平日价张着口将忠孝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受新衔,把一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洪昇 《长生殿》 第二十八出《骂贼》)亦深为清廷忌讳,白头不录。
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集南北名流为盛会,独让升居上座,演出全本《长生殿》,历三昼夜始毕。
曹寅,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曹雪芹祖父。先祖为明将,后被清俘,至此后,内务府包衣奴才。周汝昌先生在《红楼梦新证》里曾考证,寅与明遗民交往深厚。这是曹寅自身的见识卓越使然,但也是康熙委派其秘密监视江南文士的任务。而实际上,曹寅又为明遗民们提供着尽可能的便利。

杜岕是明遗民中“孤介峻厉之士”,曹寅和他兄弟两人的关系都很密切,康熙二十四年,曹寅自江宁还京师任内务府郎中,杜赋长诗送别,诗说,“彼乃闻道人,所友非佻达。又有魏陈思,肃诏苦行役。”周先生考证“曹寅等人当时之实际政见何若”。杜岕撰曹寅诗集序说,“与荔轩别五年,同学者以南北为修涂,以出处为户限,每搔首曰:‘荔轩何为哉?’既而读陈思《仙人篇》,咏阊阖,羡潜光,乃知陈思之心即荔轩之心,未尝不爽然自失焉!”
“魏陈思”,“陈思之心”是周先生的突破点。接下来,周先生找到了有用的信息,曹寅《南辕杂诗》第十一首的小注。诗是七绝,四句为:“不遇王乔死即休,吾山何必树松楸。黄初实下千秋泪,却望临淄作首丘。”小注是:“子建闻曹丕受禅,大哭。见魏志。”曹丕代汉,明朝人张溥评论,“论者又云,禅代事起,子建发愤怨泣,使其嗣爵,必终身臣汉,则王之心其周文王乎?余将登箕山而问许由焉。”(张溥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

先生的结论是,“杜老微词闪烁地所谓‘陈思’的‘君子’的那‘之心’,就是这个‘臣汉’‘之心’了。”
臣汉之心,这当然是曹寅不能表露的。上面罗列的考证证明了,曹寅内心潜藏最为隐秘的价值取向。亦可大胆的猜测,如此家学之下,曹寅对他的子孙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明末社会发展出的学术,前期它是变革的先声,后来却不得不转入山林,高举起反满的旗帜。但它却始终指引着一条道路,虽然始终没有机会开始它的实践。可它却以闪亮的光辉一直启迪着中国人,这就是为什么到了1912年,革命家们要“驱除鞑虏”时,他们依靠的理论有一部分仍旧是黄宗羲、顾炎武们的著作。梁启超称赞道,“卢骚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明末风气下的“非君抑尊”、变革思潮,在满清入关后,转而为反满的诉求。总的看来,变革和反满正是明清易代之际社会最为主轴的思想。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00:48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10 20:59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章二 咏红述事



        上文引周老之文,详述曹寅,身仕清廷,却存“臣汉”之心,周老文末道,“说曹楝亭必有此心,则凿;然而说杜苍略必无此意,则固。”虽然汝昌老小心翼翼不敢贸然论定,但在书里他还是又列举了若干条颇可玩味的诗句,或曰“身世悲深麦亦秋”或曰“垂老文章恐惧成”,不一而足。然而不管如何,有些事实却值得寓目。《红楼梦新证》里就曾提及,故明宗室朱赤霞便是曹寅幕府。《楝亭诗钞》里存有三首标目里言明此人的诗。

        又如秉镫其人,涉明清交时史,多可获猎。明社既覆,澄之举兵抗清,与满清互为仇雠。澄之“颇负文名,诗文有法,吐辞俊快可喜……四十以后与海内名流酬酢,辈行日尊,篇翰亦富。”(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曹寅与澄之相交甚密,澄之还将其子女托付曹寅。曹寅结识此人为其在江南稳定文士人心,获益不少。
        曹寅对故明文士多方维护,及亡,张伯行有文悼曰,“沈下僚者蒙迁擢,罹文网者获矜全。”(张伯行《正谊堂文集》转引自王春瑜《论曹寅在江南的历史作用》)

        最为有趣的是明遗民里的名士顾景星居然是曹寅之舅。顾景星,字黄公,蓟州人。明亡后隐居,“顺治庚子,征天下山林隐逸之士,大吏强之,不起。康熙戊午,又以博学鸿儒征,有司敦迫就道,辞不赴”(孙静庵《明遗民录》)关于这段亲缘,一直是学术界不解之谜,周汝昌曾大呼奇怪云,“我至今闹不清,大明蓟州顾氏和大清满洲曹氏,是什么时候,什么缘由而结成姻亲的?” (周汝昌《曹雪芹家世生平从话•鹭品鱼秋》)

本文意虽不在曹寅,但猜度曹寅存“臣汉”之心,却是为剖析曹雪芹之思想至为必要。暗含于曹寅内心深处的这一“心”,大约是从建安曹氏一脉、北宋曹彬以来的诗礼簪缨独立士大夫家族传统到如今厕身包衣奴才的境地强烈冲突的结果,汝昌老说,“曹楝亭如索隐派所解于雪芹的是有反满复明的思想,那也许是个笑话;而把他只看作满洲豪华公子、八旗达官贵人,则诚恐又失之太简单” (周汝昌《曹雪芹家世生平从话•鹭品鱼秋》),确为的论。亡国丧家之痛会让曹寅深为感触,但即未亲身遭甲申之变,又蒙康熙帝寓之青目,这种感情至多也就如此而已。



曹家家世壸奥如此,对后来《红楼梦》中思想影响甚巨。若依用蔡元培先生在其大著《石头记索隐》中说,“书中红字,多影朱字。朱者,明也,汉也”的等式(蔡元培 《石头记索隐》)那曹氏一脉皆极嗜红,则可大发人想。若不然或不尽然,那仅就红这一主调也够让人咀嚼再三。
《红楼梦》里红即为正色,卷题曰红楼梦总其名也,雪芹的居停唤“悼红轩”,宝玉的大观园居所叫“怡红院”,而府内居所则作“绛云轩”,“小时候的营生”唤为“绛洞花王”,于是前世神瑛所居便叫了“赤瑕宫”,所配之玉虽然呈五彩,但“灿若明霞”。凡举宝玉之特有,无一不脱红。
再看,宝玉的窗叫“茜纱窗下”,所以脂批说“茜纱公子情无限”。脂批的下一句是“脂砚先生恨几多”,脂,红也。怡红院题匾“怡红快绿”,就连怡红院的丫鬟红玉、茜雪、晴雯、“花”袭人、芳官其名字里总不脱开红意。

        雪芹受其祖父影响很大,家学渊薮很深。《红楼梦》中遣词调句,处处可见楝亭的影子,楝亭有“千花一笑总成空”,雪芹便有“千红一哭”;楝亭有“瑛盘托出绛宫珠”,雪芹便有“神瑛”和“绛珠”;楝亭有“娲皇采炼古所遗,廉角磨砻用不得”,雪芹就有“女娲氏炼石补天……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周汝昌《红楼十二层•说“红”》)

        据此看来,雪芹如此钟爱红,乃祖之处必有蛛丝马迹寻得。事实上,曹寅《楝亭诗别集》里就有一首五言排律叫《咏红述事》,甚为人瞩目,因其句句暗用红色典故,周汝昌曾经评价说“悱恻迷离”,又说“句意微茫,古今罕见”。香港已故学者宋淇也曾经注意到过这首诗,大为惊奇,并它把归结为曹雪芹重用“红”色调的发轫。

最早的研究《红楼梦》是索隐一派,执“悼明之亡,揭清之失”宗旨,将与明清王朝和《红楼梦》里的相似意象,任意牵扯,左右互证,极力证明《红楼梦》的存在反清意识。现在看来,这种方法操之过急,而辨析过于毛糙,得出的结论,不但草率而且容易授人以“猜笨迷”之柄。平心而论,索隐的方法并不见得荒谬,甚至或许才是真正能够触及到《红楼梦》精神本里或者揭开假语,洞晓真事的途径。因为在材料有限的情况下,考证究竟不能对小说进行严格的历史探求,更何况索隐本事是中国学术的传统,曹雪芹是中国人,他所接受的方法和隐秘的技巧绝不是胡适之先生从美国带回来的。以实证主义来限制《红楼梦》的研究,不是吹毛求疵,根本就是走错了路。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11:37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10 22:5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咏红述事



那么这首五言排律,到底隐含了些什么典故。周汝昌当年望洋兴叹,俟求方家注解,一代大家尚且不能全然通晓曹寅笔底下的迷关,我班门弄斧,难免让人讪笑。然而多番查找,又蒙友人相助,虽不说能句句落实,但一些前人未解读出来的句子,还是找到了它的典故出处。然而究竟如何,尚待检验,故承海内外高贤之目,此文后企望教诲或谪指误处。
        先将全诗录左,

咏红述事
曹寅
谁将杜鹃血,洒作晓霜天。
客爱停车看,人悲仗节寒。
昔年曾下泪,今日怯题笺。
宝炬烟销尽,金炉炭未残。
小窗通日影,丛杏杂烟燃。
睡久犹沾颊,羞多自倚栏。
爱拈吴线细,笑润蜀丝干。
一点偏当额,丹砂竞捣丸。
弹筝银甲染,刺背□□圎。
莲匣鱼肠跃,龙沙汗马盘。
相思南国满,拟化赤城仙。



较浅显的诗句,如首句用李商隐《锦瑟》“望帝春心托杜鹃”写杜宇啼血,次句用晏几道《临江仙》“晓霜红叶舞归程”说霜天叶红,第三句用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说枫林秋红、第六句用薛涛《牡丹》“泪湿红笺怨别离”意、第八句用白居易《问刘十九》“红泥小火炉”又如杜安世《临江仙》“金炉红兽炭” 意、第九句如卢祖皋《渡江云》“日影酣红,记晚妆慵整”、第十句用叶绍翁《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十一句用寿阳公主典、十二句如晏几道《临江仙》“羞脸粉生红”、十四句用周邦彦《月中行》“蜀丝趁日染乾红”意、二十一句用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等等,就如周先生和宋先生都曾指出的那样,这首排律句句切用沾带有红色意象的典故,曹寅是否搜肠刮肚不得而知,但说费尽思量恐怕确实。

在查找典故的过程中,有两句的来龙去脉甚有意趣,不妨示以众人,第四句“人悲杖节寒”和第七句“宝炬烟消尽”。第四句是我反复查询始终不知道如何暗写了“红”,第七句则是总会自觉把说宝钗“宝婺情孤洁”和《红楼梦》第二回回前诗的“香销茶尽尚逡巡”一并连起来考虑。
先说第四句,“杖节”一句是用苏武牧羊的典故,称赞苏武的气节。杖节有旄羽,《周礼•司常》注云“九帛之旗皆用绛”。九旗之属众说纷纭,孙诒让曾著《九旗古义述》,有人说“九旗”为常、旂、旜、物、旗、旟、旐、旞、旌等九种,而旂旐旌等屡现于文献,《诗》有“孑孑干旄”“孑孑干旌”“建旐设旄”之语,故应当算是“九帛之旗”。所以也自然也是“皆用绛”。《宋书•卷十四•志第四•礼一》记载说,朕承唐、虞之美,至于正朔,当依虞、夏故事。若殊徽号,异器械,制礼乐,易服色,用牲币,自当随土德之数。每四时之季月,服黄十八日,腊以丑,牲用白,其饰节旄,自当赤,但节幡黄耳。

        按,虽然这一条是《宋书》的记载,南朝的事,但征引的却是魏文帝的诏书,曹魏是受汉朝“禅让”而非“革命”之,所以并不奉水德,而是“随土德之数”。汉王朝奉的德变了几次,但从魏文帝的诏书看,汉从火德,所以蜀汉政权也是奉火德。史料说“依虞、夏故事”那么承德也应当照着规矩来,从这里推断“牲用白”指的就是殷商。吕不韦在其《吕氏春秋》里说,“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木气胜’,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金气胜’,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火气胜’,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吕不韦 《吕氏春秋•应同》)可见商代被认为金德,尚白。那紧接着“其饰节旄,自当赤”就是说周代,与《周礼》吻合。

        后来偶然在马端临的《文献通考》找到一条记载,说是,“汉初节旄纯赤,武帝以卫太子持赤节,乃更节加黄旄。”(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百十五•王礼考十》)
        这样这句红色的暗指大约算是清楚了,原来是说苏武持节杖上的旄羽为赤色,知道了这一点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历代诗人咏他都要着重说一说他的节杖上是光秃秃的了,如王维《陇头吟》说“节旄落尽海西头”,贯休《战城南二首》说“摧残苏武节”,卢照邻《雨雪曲》“节旄零落尽”等。
这是字面上的考证。那么曹寅到底什么意思。如果周老考证思汉之心千转百绕,那么这个苏武的意象却并非那么困难。曹寅自己编刻的《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八》里收录了陈羽的《读苏属国传》,全文如下,

天山西北居延海,沙塞重重不见春。
肠断帝乡遥望日,节旄零落汉家臣。



        继续深入,更可以发现,节旄所能联系的意象除了“汉家臣”还有汉家几千年不变的传统,这在很多史书词句里面并提,如“由衣冠而秉节旄”(刘昫《旧唐书•卷二十•本纪第二十》)、“忠贤拥节旄”(姚合《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大约气节一词之节,即是由此而来。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00:54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11 20:3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人如退谷遇香山



而另一句“宝炬烟消尽”则不用寻得那么远。这一句从字面上很明显就看出了“红”,它和后一句都与“火”相关,后一句是“金炉炭未残”。大红蜡烛和烧红的炭是这两句“红”的落脚。这很容易“看破”,但要找到纸上的典故,却未必容易。首先可以判定,红蜡烛未必需要有故事情节的典故,因为这是极浅显的;而后,古代,这个意象在现代人的观念里,不外乎节庆、祭祖和婚礼用之,也是很容易被联想的。
        依据以上两条,所以搜检不以史料为其方向,转而求向诗词。梳理各代诗词并不容易,曹寅虽广博,但不一定我能检索得到的他都能读过并且记住还要用上的,反过来他看到的又未必是我能见所得到的,但不管如何,第一步先把有关蜡烛的全部找出来。结果非常有意思,历代诗词中,不乏“红烛”“凤烛”“蜡炬”这种词汇组合,但是与原文诗句扣得最密切,即“宝炬”和“红”结合得最好的,出自一位叫孙承泽的人的诗。

        孙承泽,字耳伯,号北海,又号退翁、退谷。顺天府人。生于万历十九年,卒于康熙十五年。崇祯四年进士,与吴伟业同科,官给事中。在李自成大顺政权中曾任四川防御使。清朝建立,任吏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顺治十年,因荐人越位与顺治意见相左,便官场隐退,著书立说。顺治十一年,又在西山樱桃沟营造退谷别墅,建“退翁亭”,始号“退翁”。精于书画器物,收藏极丰,是藏书大家,又于明清易代之际苦心搜罗前明内藏文物,所著《庚子消夏记》鉴裁精审,叙次详明,一时无两,为著录古代书画经典。
        孙承泽的这句诗,出自《元夕赐观灯》。“赐”字甚为重要。这首诗收录在了《列朝诗集》里,编选它的人是前明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钱谦益此人在明清易代过程中,几番往复,终究盖棺不能论定。其夫人柳如是更是闻名遐迩。特别是陈寅恪先生巨著《柳如是别传》为这名奇女子做了大注脚。

        《列朝诗集》是本,蒐集有明一代278年,1600余家之作。不录殉明作者,据说是因为“为忍视一线滇云为厓山残局。以此书留未竟之案,待诸后起者。”(道隐《列朝诗集传序》)照这么一说,钱谦益此刻反倒有思明之心。又按,该书《甲前集》对宋元易代之时诗事,极尽表彰,可供玩味。
康熙初年,钱氏绛云楼(此楼名与《红楼梦》“绛云轩”有暗合)付梓,但旋遭禁毁。《四库提要》评价此书,“以记丑言伪之才,济以党同伐异之见,逞其恩怨,颠倒是非,黑白混淆,无复公论。”这样强烈的抨击,恰恰看出了清朝对此书的深深忌讳。

        按谢正光先生考证,清初时人对钱氏迎清多有回护之词,上文所引是遗僧道隐的词句。另有如吴祖修、潘问奇等。牧斋门生故友则多褒扬其学术,而讳谈操守。其中包括黄宗羲、尤侗、冯班、吴绮、杨炤等。《牧斋有学集》收同时人著述序文等不下八十篇。其中有遗民,傅青主、归庄、王猷定诸人;士清廷,施润章、周亮工诸人。(谢正光《探论清初诗文对钱牧斋评价之转变》)
        说来有趣,清初第一个跳出来指责钱谦益失节的人,恰是顾景星。之后曹尔堪、王士禛对钱牧斋也有指斥,而以彭士望攻击最为烈。
        从钱牧斋这里看,故明遗民与改仕清廷者之间,并无激烈冲突,然究竟是遗民之志摇,还是后者之思故尚存,则可自做思量。或曰,并行而不悖也。实际上,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孙承泽身上。不举别例,顾炎武与孙承泽就交情甚好,而且顾炎武和许多改仕清廷的文士都有打交道,这其中就有朱彝尊。

        这里再容我蔓枝一笔,顾亭林是顺治十四年北上的,之前总在南京、苏杭、昆山一代往来,(周可真《顾炎武年谱》)而顺治十三年,曹玺去任大同知府转而官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这一去一来,正好错过,此节虽然于文无用,但也颇增易趣。
        孙承泽居退谷后,宾客时有往来,上面提到的钱谦益、周亮工也是他的座上之客。康熙九年,孙承泽邀朱彝尊、顾炎武,三人齐会退谷,是为重阳之会。
        值得一说,孙氏藏有剑三把,孙对此珍爱无比,其中一把孙认定为即为鱼肠,倒是和这首《咏红述事》又牵扯上了关联。
        回过头看孙氏《元夕赐观灯》诗,诗无足观,但是却很有意趣。不妨全录,各位一观,

元夕赐观灯(三首)
孙承泽
海宇升平日,元宵令节时。
彩云飘凤阙,瑞霭绕龙旗。
歌管春声动,星河夜色迟。
万方同燕喜,千载际昌期。

禁苑东风暖,青霄月正中。
鱼龙千队戏,罗绮万花从。
云峤祥光丽,星桥宝炬红。
太平多乐事,此夕万方同。

象纬临天阙,瑶空集万灵。
云霞纷掩映,星斗迭晶荧。
宝地春应满,金门夜不扃。
千官陪宴乐,拜舞在明庭。



        谜底已经悄然揭开,诗的契合,果真是喜庆的场面,是明庭的崇祯皇上赐饮“千官”的元夕宴!当时明廷内忧外患,孙氏还特别在诗的结尾一表忠心,现在看来已不觉只是应制那么简单的颂圣,可以看出朝廷内外的气氛悄然地变化。找到了这首诗,于是突然想起上文提到的《红楼梦》第二回回前诗。真是绝大的讽刺,这里的君臣尚元宵乐宴,但真是“一盘输赢料不真”。几年之后的甲申年,赐宴的崇祯皇帝已吊死在老枯枝上,而赴宴的孙承泽却仍在位列新朝的朝堂之间。世事变幻,不由后人不掩卷叹息。
        即考订孙氏诗句何其交友,曹寅这两句诗纵算不能说有的放矢,但也绝非毫无深意,结合“陈思之心”,里面的意味,越发觉得并不简单。
        关于孙承泽和曹寅的关系,对以上的考证有直接的证明作用,我还从下面两个方面划定。曹寅晚年编纂《楝亭书目》,里面即编入孙氏书两种,即《古学典》(明北平孙承泽辑三卷附汉学典二卷三册)、《益智录》(明退谷孙承泽序辑二十卷七册)标首为“明”而非“清”。至少,曹寅是识得这位孙先生的。

        接下来,我们再考察曹寅和孙承泽的交友范围。
其一、朱彝尊。根据《朱彝尊年谱》记载,康熙六年访孙承泽。孙回访朱彝尊寓后,对人说:“吾见客长安者,争驰逐声利,其不废著述者,惟秀水朱十一人而已。”(李元度 《国朝先正事略》卷三十九);康熙九年八月,自济南入都,重访孙承泽,嘱题“竹垞”二字。
康熙四十八年四月,至扬州。又至真州交所辑《两淮盐荚书》于通政使曹寅。曹寅捐资刊刻《曝书亭集》。

又一、纳兰容若。康熙九年朱彝尊、陆元辅等在京,于孙承泽处观《九歌图》。康熙十年是年秋,曹尔堪、龚鼎孳、周在浚、纪映钟、徐倬、梁清标等集京师孙承泽别墅秋水轩,赋“剪”字韵《金缕曲》,是为秋水轩倡和词。(冯统一、赵秀亭 《纳兰性德行年录》)
康熙十一年中举人。正、副考官为蔡启墫、徐干学。其同榜有韩菼、翁叔元、王鸿绪(榜名度心)、徐倬、曹寅等。康熙二十一年正月十五上元夜,性德与朱彝尊、陈维崧、严绳孙、顾贞观、姜宸英、吴兆骞、曹寅等共集花间草堂,饮宴赋诗。康熙二十三在江宁为曹寅作楝亭图。十一月初,南巡至江宁,性德会曹寅。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初,曹寅至京,性德作《满江红》词为题其《楝亭图》。

再一、周亮工。周亮工是孙承泽“退谷”的座上宾,孙氏待客之道,潇洒慷慨,既收藏内廷珍密,也大方示人。而周亮工与曹家的渊源也并不浅,康熙六年,周氏官江宁,监察十府粮储,与玺有通家之好,常抱寅置膝上命背诵古文,为之指摘句读。(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史事稽年康熙六年条》)

再一、徐乾学。谢正光在考证顾炎武时,可以说句句扣题,可就在说到孙承泽罢官后,顺治赐书褒扬一事时,突然引及说“一如日后徐乾学罢官,康熙帝赐予御书之例。”(谢正光《清初的遗民与贰臣》)两人事迹相同,提出来着重一说。而徐乾学是纳兰容若和曹寅的老师。(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史事稽年康熙十一年条》)可最令人觉得有意思的还是,徐乾学还是顾炎武的外甥。

梳理到这里,不禁掷笔长叹,这些盘根错节的联系尽是为巧合还是背后总有隐秘着的关联,心里着实不敢就下了定论,但辨析雪芹真意这总归是前路也是铺垫,也还能看出些东西。孙承泽晚年退居西山樱桃沟,数十年以后,曹寅的孙子,曹雪芹也选择了这个幽静的地方,在这平静的地方思绪千百,勾写着旷世巨著《红楼梦》,这似乎又是一个巧合,可真的仅仅是一个巧合么?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00:56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12 20:4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章三 华夷之辨



还是曹寅的《咏红述事》,曹寅为康熙刻《佩文韵府》、刻《全唐诗》,自己也会搜集一些有意思的书籍加以复刻。曹寅自己的刻书,不少是利用了扬州诗局的人力物力,标准很高。他自己的《楝亭集》字迹端秀,刻工爽朗,纸白墨黑,是刻本里的精品。看其影印本,其工整清秀比当今的电子排印还要悦目。
        但就是这样精致的本子,在这首《咏红述事》里却出现仅见的挖空,以致到现在这首诗中的某句仍然残缺两字,如引文所示,在当时,出现刻版失误而至挖改,那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再填补回去,也并不困难。可曹寅却放之任之,没有进行补缀。让人费解。
        而根据我目及的资料,这首诗只存在于《楝亭诗别集》的初刻版里,也就是说往后的再版里都没有收录这首“悱恻迷离”“红”诗。现在看来,曹寅显然有所掩盖。

        不妨看看被曹寅挖去两个字的那句诗是怎样的。前一句“银甲弹筝染”,是说手指弹筝渍出血迹,“银甲弹筝”是个常用的搭配,以老杜《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最为出名。接下来就是那句挖空诗句,“刺背□□圆”典有刺背,应该说的是岳武穆,再往下是结尾的四句,对于红的影射都并不太冷僻,
莲匣鱼肠跃,龙沙汗马盘。相思南国满,拟化赤城仙。
放下挖空的那句诗,先看一下这最末的四句。

        “莲匣”一句。鱼肠,是名剑。春秋时吴国公子姬光刺杀吴王僚的凶器。龙沙,《后汉书•班超传赞》曰:“坦步葱雪,咫尺龙沙。”章怀太子注曰:“谓葱岭、雪山、龙堆、沙漠也。”《四库提纲》在方式济《龙沙纪略》的书目下考证说,“自刘孝标有《赋得龙沙宵月明诗》,李白有‘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之句,始误以龙沙为一地,而诗家遂沿为塞外之通称。”此外《四库提纲》的撰写人清楚,诗里凡提及“龙沙”的,皆为中原对游牧蛮荒的用兵事,所以为了避免满清统治者来源的尴尬以及“虏”“胡”等的忌讳,《提纲》的撰写者说,方式济错了,他用龙沙来写东北是“沿用旧文之故”。是因为东北“白山、黑水之间”“自唐以来,渤海大氏奄有斯土,已久为城郭宫室之国。”
        把满族拖进了“文明社会”,自然就不是“胡虏”了。
        “相思”一句。用王维《红豆曲》,但相思南国直接看字面还是很大胆的笔触。因为后金叛乱攻打大明时候,已经公开称呼明朝为“南朝”,而自己是“北朝”(《崇祯长编》第1611页“内言南朝万历时节屡次着王喇嘛讲和”),相思南国,在满清文字狱制造者眼里,那和王维就无甚关系了。

        末句,赤城,孔灵符《会稽记》曰:“赤城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句“势拔五岳掩赤城”,宋代杨冠卿有一首《壬寅仲冬晦日同吴监丞游延祥宫延祥盖和靖所》里面提到了“赤城仙”,我截录几句以供参详,
柳塘和靖居,宫殿若化成。
霞裾赤城仙,笑语相逢迎。
……
吾皇香案臣,笔力雕阳春。
危亭倚高寒,意气干青云。
饮酣视八极,神驰白玉京。
日月看跳丸,羲轮忽西倾。

        我不能确认这些意象一定有所联系,但是作为相同的文字,应该作为参考,至少明白它之前本就含有的意蕴。
        那句挖空的诗句虽然缺了两字,但仍看得出说的是岳母刺背的事。岳飞抗金,金国,那是满清认的老祖宗。如果这层含义不难知晓,那么再连上后几句的弑君、驱虏、思南朝。纵算是无心之作,恐怕文网恢恢,也在劫难逃。曹寅的不察觉或者疏忽,或许是慌忙挖去两字和后来不再选入此诗的原因所在。
        问题在于,为什么挖去的不是最关键的“刺背”二字,而是后面那两个似乎不关痛痒的字眼。如果那两个字有犯讳,那么也可以把四个字一并挖去,为什么又没有如此做?


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



        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回归到本题。曹寅的喜好取向、文人风格,有多少遗留给了他的子孙,更直接一点,有多少被曹雪芹所认知和接纳。考辨曹寅对雪芹的影响的文章已经是很多了,从诗文的契合,从《红楼梦》的描述,从祖孙二人的自述,各个角度,曹寅带给曹雪芹的影响千丝万缕,周汝昌先生还曾饶有兴致得猜测,雪芹在书中表现的杂学旁收,来源就是其祖父的同样爱好和文物遗留,曹寅曾经刊刻自己藏书《楝亭十二种》,从声画法书、琴墨砚笺、亭台楼阁到糖果戏曲、民俗风情、旧史趣闻,真是包罗万象,称得上闲适文化的典范辑录。
        要弄清楚的是,曹寅内心中最隐秘的“汉臣”“思汉”有没有也连同这些一起到了曹雪芹那里。
        然而在这之前,我要先厘清从文章开头到现在一直需要搞清楚的另一个关键词,反满。
        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以宋元易代、明清易代最为特殊。到了下一个政权鼎革之时,依旧要扯起前代的大旗。朱元璋之于宋如斯,孙中山之于明亦然。

        华夷之辨是古代中国一个重要的思想,这个思想经过历代阐述,其内涵已经很清晰了。韩愈在其名篇《原道》中说,“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其核心不外乎一个“礼”字。中国人基于文明道德的优越,将居于山野或荒漠的地方生民看作蛮夷,久而久之,以礼区分遂湮灭为地域之别。而中原自然顺理成为了辖制天下的力量,所谓“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轲《孟子•梁惠王上》),那么“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丘明《左传•定公十年》)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中国文明又讲究并行而不悖,就算自己觉得文明优越,也决没有强迫别人也要优越起来的意思,大不了将其叫做“化外之地”,互不侵扰,各自相安。然而北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一遇到草场退化,或曰地球冰河期来临,就要南下。南边是汉人农耕之地,游牧民族马匹羊牛一到,免不了颗粒无收;反过来看,若遇上干旱或涝,中原人却绝不会跑去北方草原里和游牧民族争食。因此理亏的总是北方。而游牧民族未必稀罕这套“理”,自己也乐得于逍遥,任你汉人咬牙切齿得叫蛮夷并不在意。故中原就很讲究“华夷之防”,依此对历代评价大约也可作一区分,程颐就曾语,“礼法既亡,与夷狄无异,故五胡乱华……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程颐《二程遗书》)唐之盛时,尤被说得那么不堪,可以想见在程颐眼里,北朝是个什么地位。

        姑且把这个叫文明的冲突,然两种文明,以中原所建立的文明秩序,代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因而草原民族凡南下,所带来的往往破坏高于建设,且这两者的比例极不对称。受此教化下,在宋元易代时,汉人的损失极大,史载,厓山海战后,跟随南宋政权而来的百姓,以及南宋宗室将领军士纷纷投海殉国,“浮尸出于海十余万人”(脱脱《宋史•本纪第四十七》)今人写诗感叹,“山河染血余晖里,国运飘摇破絮中。浮尸十万出碧海,丹心万古照苍穹。”(凌沧洲《怀古•崖山》)

        因此朱元璋定鼎中国后,发出的诏书说,“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予恐中土久污膻腥,生民扰扰,故率群雄奋力廓清,志在逐胡虏,除暴乱,使民皆得其所,雪中国之耻”。(朱元璋《奉天讨蒙元北伐檄》,《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
        关键在于朱元璋紧接着说,“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这便回归到了“华夷之辨”的结核。
        继而到明中期,华夷之辨从礼而非地域、民族的区分进一步回归到互不隶属的认识上。

        正德嘉靖年间一直做到兵部尚书的王廷相在《慎言•五行》中说“天,一也;天下之国,何啻千百,天象之变,皆为中国之君谴告之,偏矣。以为千百国皆应之,而国君行政之善恶,又未必一日月而均齐也。”
        又,朱舜水说,“世人必曰:‘古人高于今人,中国胜于外国。’此是眼界逼窄,作此三家村语。”(朱舜水《与陈遵之书》)朱氏在明亡之际逃到日本,对日本文化影响甚巨,他做此语,又观其行,可见其见识。
        明朝的瞿太素说,“其人而忠信焉,明哲焉,虽远在殊方,诸夏也。若夫汶汶焉,汩汩焉,寡廉鲜耻焉,虽近于比肩,戎狄也。”

        所以有人说,“华夷之辨的实质不是国家之辨,民族之辨,地域之辨,而是文明与野蛮之辨!……从来排斥的不是其它文明中优秀的先进的东西,恰恰相反,排斥抵制的是野蛮的落后的东西,对文明,哪怕是来自再遥远的地方的其它文明,中国都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来接纳和吸收的。”(杜车别《从王夫之的文明多元起源论看华夷之辨的实质》)这就不难理解顾炎武和孙承泽等人的交往,因为孙氏等人虽然宦仕满清,但其人并非夷狄类,非但不是夷狄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化水准。顾炎武大可不屑他们的政治操守,但却没必要和孙承泽们的文化过不去,和孙承泽们的藏书过不去。

故,反满反的并不是满族。若以为我们的祖先以血统民族来论华夷,那真是“眼界逼窄,作此三家村语”。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01:00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悼红狐

白衣伯爵光禄大夫

Rank: 17Rank: 17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春秋文艺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10
功绩 407
帖子 6098
编号 118
注册 2003-8-24
来自 悼红轩


发表于 2007-5-13 23: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红楼内证



那么曹寅之于曹雪芹的问题,就可以稽考《红楼梦》书求解答,其实曹雪芹的态度本来也很明白。
“华夷之辨”是清朝统治者的大忌讳,而且伴随着统治地位的稳固,这种讨论变得愈发严禁。雍正帝在《大义觉迷录》里尚且口口声声讲道理,“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到了乾隆,言论便全面紧缩,“华夷之辨”已然成为最严格的禁区,不但不能非议现实,还不许研究古史,连自己老爹颁行天下的书都全数缴回,一并销毁。这一连串禁毁、抽改的动作,满清朝廷画地自陷把自己归入蛮夷的位置。在这种大背景下,曹雪芹想要光明正大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不但是危险的而且是愚蠢的。所以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办法,就是诸如见缝插针、千里伏脉、草蛇灰线这些看家本事。

珠联缀合词句,扒剔梳理书缝的功夫,前人已多做贡献,我择扼要言之。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曹雪芹借一个小戏子,演绎出一大段直言“华夷”的文字,其中颇有暗关可循。原文如下,
宝玉听了,喜出意外,忙笑道:“这却很好。我亦常见官员人等多有跟从外国献俘之种,图其不畏风霜,鞍马便捷。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芳官笑道:“既这样着,你该去操习弓马,学些武艺,挺身出去拿几个反叛来,岂不进忠效力了。何必借我们,你鼓唇摇舌的,自己开心作戏,却说是称功颂德呢。”按,雪芹开宗明义谓不涉时事,但触及这一话题总归是敏感至极。满清朝廷夷狄出身这是举国皆知的事情,不管如何粉饰说“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亿兆不朽”,其出身总是如斯。表面上以夷变夏,实际上面对华夏文明却表现出极度自卑,况且其亡汉人之国的来路也不如蒙元来得正,不过是机巧运合捡了便宜。

不管如何,当时的社会风气是很紧张的,文网甚严密,根据《清代文字狱档》,从乾隆六年到五十三年,有文字狱53起,打击范围遍布大江南北。身处天子脚下的畅销书作者曹雪芹,居然在其作品中直言,“犬戎名姓……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真是骇人听闻。而一向以“闺阁昭传”为主旨的《红楼梦》此刻却怎么也要碰一下这个禁区,亦让人觉得不解,无怪乎引起后世百般猜测,聚讼纷纷。
曹雪芹说,“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这个当今之世在脂批中有所规限。第十三回,庚辰有眉批云,“不云国名更妙,可知是尧街舜巷衣冠礼义之乡矣。直与第一回呼应相接。”曹雪芹的高明就在一边反复告诉你我这是胡编乱造并无年代可考,另一边却引着你把全书所有的细节事变都想去照应一下有清一代的风俗政事,还时不时地暗插几笔“警句”。烟雨模糊,似是而非。这里一个“衣冠礼仪”把文明也说了,把气节也说了,把听者该有意的意全说了。

更而况,这烟云模糊,还模糊在汉人只辨华夷,不辨狄夷,是不管你契丹耶律族姓、蒙古孛儿只斤姓还是后金爱新觉罗姓的。其实,细说起来契丹属东胡,与山戎异。犬戎属北狄,其集居处同后来匈奴族出没处甚远,是也未必同匈奴有亲缘。贾宝玉蛮横得把东胡、匈奴,一概并入北狄,立意显然:化外之人,非狄即夷,非胡即戎。总之是,可狄、可夷、可胡、可戎、可匈奴。这好比把麻雀苍蝇一并归入老鼠类———反正不是人,是为祸人间的四害,还分门别类那么许多作甚?

第一回甲戌眉批,“武侯之三分,武穆之二帝,二贤之恨,及今不尽,况今之草芥乎?家国君父事有大小之殊,其理其运其数则略无差异。知运知数者则必谅而后叹也。”这段脂砚斋的话再明白不过,曹雪芹对于明清易代,华夏陆沉只能“谅而后叹”,纵有武侯武穆之权柄,亦不过“二贤之恨”,雪芹身在满治之下,家业沦亡,虽“恨今不尽”,但不过“草芥”,又能如之奈何?
继而由此绝望。七十七回又借海棠之萎说,“孔子庙前之桧,坟前之蓍,诸葛祠前之柏,岳武穆坟前之松。这都是堂堂正大随人之正气,千古不磨之物。世乱则萎,世治则荣,几千百年了,枯而复生者几次。这岂不是兆应?”进一步肯定诸葛、岳飞,而且说“世乱则萎”。 把“世乱”和康乾所谓的“盛世”两厢一对照,真是一个大大的黑色幽默。

曹雪芹对明清的态度和他的祖父大约相类,然而却平添一种绝望,我想这种绝望,在书里能深深的感到,便是所谓“悲凉之雾,便被华林”(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清之人情小说》),这也是他为什么做一部“大旨谈情”小说的根由。他是在寻找一种可解脱之道,他在书卷首的诚惶诚恐,告诉大家“不干时事”,可他又不甘心得在书的角角落落布下机关暗谜。他追求一种开放而非禁锢、自由而非拘禁的生活却不可得。他背负着百年旺族的落寞和其中的苦楚。他知晓他的祖先并尊重他的家族、民族。他目睹从他的经历中挖掘出的值得珍惜的美好事物一一毁灭。各种复杂的情感,托载在他身上,于是便细心得用一部小说来慢慢告诉我们。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小说终究不得不涉及很多“碍语”,在“碍语”不断的累积之后,这部书也注定了不能完璧示人。

内在情感的延绵,不仅是曹雪芹这一方,在他死后四十九年,一位名叫曹纶的人攻占了满族人的宫殿。他是天理教徒,宗旨就是推翻清王朝统治。这时的满族公贵,污蔑雪芹说“曹纶即其孙也。灭族之祸,实基于此”。(汪堃《寄蜗残赘》)更有人辱骂道,“老贡生槁死牖下,徒抱伯道之嗟。”(梁恭辰《北东园笔录》)甚至诅咒,“每传地狱治雪芹甚苦,人亦不恤。”(毛庆臻《一亭考古杂记》)他们对曹雪芹的仇恨,竟也是如此。这些话语,说是道学家言可,则说为夷狄立言,甘愿做其奴隶亦可。
曹寅的《咏红述事》最后终保留了下来,尽管已经残缺;雪芹的《红楼梦》也得以存留,同样是残缺的。文本残缺,不代表他们惧祸怕死。保留一定的残缺,是减少无谓的牺牲。他们所要表达的一切,是从来不曾残缺的。更何况谁又能说,曹寅挖空了这两个字,不是故意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谜底或许永远不会揭开,可大家都在猜测,又不晓得谁能猜中。


[ 本帖最后由 孤狼在途 于 2007-7-8 01:01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5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11-29 11:52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30604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