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注册
|
登录
会员
|
搜索
|
统计
|
帮助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影音经典
» 说说秦腔《斩单童》和京剧《锁五龙》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20150519版)发布
(2015-5-19)
论坛营运现状公告
(2014-8-10)
三国志12pk版下载
(2013-4-20)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对外开放
(2013-1-16)
岳飞传解密剧本发布
(2011-4-12)
招募各版斑竹和网站管理技术人员
(2006-4-19)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打印
|
推荐
|
订阅
|
收藏
|
开通个人空间
|
加入资讯
标题: 说说秦腔《斩单童》和京剧《锁五龙》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1
发表于 2010-4-7 02:13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说说秦腔《斩单童》和京剧《锁五龙》
偶作为西北人,自然从小就是生活在秦腔的耳濡目染之下的。但是象如今绝大部分的年轻人一样,偶也是从来都不喜欢秦腔,甚至对它还有些鄙夷,总觉得过于粗野,所以在戏剧上,我听得比较多的是京剧。当然,京剧我也是丝毫不懂的,顶多就是觉得好听不好听的水平。
长大后第一次觉得秦腔好听,是前几年在某电视剧中,电视名字偶都忘记了,但里面某人吼的一句秦腔“喝喊一声绑帐外,不由得豪杰泪下来”,却着着实实惊心动魄,令偶心旌动摇。——这句就是今天要说的《斩单童》。
单童就是单雄信,《隋唐演义》中说他名单通,字雄信,不过秦腔中称之为单童。所以大家也就都知道这戏说的是什么故事了,在京剧中,这出戏被称作《锁五龙》。
说起秦腔《斩单童》,曾经有个很传奇的故事,说左宗棠同治年间平定陕甘之乱,生擒甘肃汉人匪首董福祥,左宗棠要把他在校场之上斩首。董福祥极好秦腔,于是就在法场之上唱了起来,——唱的就是《斩单童》,据说当时数万大军不敢仰视,当唱到“雄信本是奇男子”一句时,左宗棠遽然色变,亲为之解缚,称:“不知先生乃豪杰也。”董福祥感左宗棠之恩,遂降之。后追随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官至甘肃提督。这事情估计是后人附会,因为根据《清史稿》的记载,董福祥是其父亲董世猷主动投降后,才率众降清的,而且在如今的秦腔《斩单童》中并没有“雄信本是奇男子”一句。不过董福祥的确雅好秦腔,却也是历史事实。
话说,这几年偶虽然觉得《斩单童》非常好听,但也只是零零碎碎听过几句,并没有完整的听过一遍(这主要是因为CCTV11总是播放京剧而绝少放秦腔)。所以平时听得最多的,还是京剧《锁五龙》。
今天晚上没事干,无聊之下从网上下载了个《斩单童》看了一遍,感觉果然是好。前面偶说偶曾经一直嫌秦腔粗野,其实秦腔好就好在粗野二字。象《斩单童》这种悲壮惨烈的故事,也还真只有这种粗、这种野才能唱出那种动人心魄的感觉。
《斩单通》和《锁五龙》相比,第一个差别就是在唱词的篇幅上。
《锁五龙》中,无论是单雄信自抒胸臆还是痛骂别人,都是寥寥数句,骂罗成的那段唱词最长,也不过才十句,可《斩单童》中唱词却达数百句之多。《锁五龙》中从单雄信上法场到被杀,不过五六分钟,而《斩单童》中则长达四十多分钟。唱词篇幅长,则包含的内容就多,所表达的情感必然更加丰富。而这点也是《斩单童》比《锁五龙》更加打动人心的地方。
《锁五龙》中,李世民敬酒祭奠,单雄信唱道:“
一口怒气冲天外,大骂唐童小奴才,我胞兄被你父箭射坏,兵发洛阳为谁来?今生不能食尔肉,你坐江山爷再来
。”只有寥寥数语,而且并没有骂到点子上。单雄信和李世民家仇国恨,解不开的仇疙瘩,岂有这么轻描淡写的?何况“兵发洛阳为谁来”一句,未免过于搞笑。
而在《斩单童》中,骂得就痛快了许多:“
枪刀密密弓上弦,各样的祭礼摆周全。唐营的国公往前站,听某把唐细对你们言。曾不记儿父征南蛮,张殷二妃跪马前。儿的父一见纳宫院,禽兽为君都一般。三王子怀里抱儿娘娘,儿的娘以抱元吉眠。愧不将儿羞杀了,儿还敢人前卖浪言
。”这几句骂虽然没有骂李世民本人——根据《隋唐演义》及戏剧本身的立场而言,李世民本就是真命天子,自然是私德无亏的。——但这几句骂从李渊一直骂到李元吉,直是揭了李家的老底。太祖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革命就是暴风骤雨。这一段骂,果然是暴风骤雨,《锁五龙》和《斩单童》相比,实在是太温良恭俭让了,不是革命的样子。
接下来骂徐茂功,京剧的处理很直白,一开口就是骂:“
休要提起来结拜,提起了结拜恼胸怀。你在那唐营为元帅,俺在洛阳为将才。叔宝咬金被你拐,点手又唤罗成来。锦绣江山被你卖,你是个人面兽投胎
”。仿佛单雄信对贾家楼弟兄情分全无一般,但我们都知道事情不是这样的,单雄信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京剧并没有把握住单雄信的性格特点。何况从这段唱词来看,单雄信和徐茂功并没有私怨,两人之冲突,不过是各为其主而已。单雄信因此而骂徐茂公“人面兽投胎”实在没有道理,反而显得他自己气量狭小。
《斩单童》中,徐茂公端酒上前,单雄信却不是开言便骂,而是“
徐三哥端杯酒把单童祭奠,好一似万把刀把我心来剜
”,想起了贾家楼结义,到如今却落到如此地步,怎不令英雄落泪?然后请徐三哥站到近前,开始痛说革命家史:“
俺单童生世来不道人短,这也是只逼的无可奈何。徐三哥不得时江湖游转,在大街摆下了八文金钱。俺单童背小子大街游转,你也曾与为弟掐算流年。你把弟生死八掐算一遍,你言说抱兄仇还得几年。弟爱你文字好八卦灵验,命人役搬你在二贤庄前。你言说二贤庄难以立站,修一座贤侠府兄把身安。这七月二十七秦母寿宴,我弟兄同拜寿同在宴前。我弟兄三十六一处会面,人弟兄贾家楼同拜香烟。我弟兄拜罢香无处立站,你一心上瓦岗改地换天。老杨林率领着雄兵百万,他也曾领人马前来洗山。徐三哥闻此言心惊胆颤,修小书叫罗成离了燕山。小奴才年纪幼末经大战,他不该在山上口骂浪言。实想说拿杨林要把功显,莫料想打败仗回上燕山。俺单童听此言气炸肝胆,不用兵不用将单身上前。狼牙朔杀得他闻风逃窜。,莫料想将为弟断在后山。无奈何跨下马天下游转,洛阳城王世充点赘招男。彩棚下大英雄也有千万,绣球儿飘打在为弟身边。洛阳城招罢新身荣贵显,为朋友落下了这个其间
。”这段唱词则详细讲述了单雄信和徐茂公之间的个人恩怨:单待徐恩重如山,徐待单却刻薄寡恩。杨林兵临山下,徐茂公心惊胆战,罗成战败无功,单雄信自己单人独马杀败杨林,却被徐茂公断在山后,不能回山,不得已流落天下。“为朋友落下了这个其间”一句,唱尽了单雄信的悲愤。他一生最重朋友,可最后断他生路的,却恰恰正是他的这一班朋友,事到临头细细思量,怎不叫人心碎。
所以,他要徐茂公仔细想一想:“
我待你这些好一概莫算,徐三哥待弟好当面一言
”,我对你的好桩桩件件,可你对我的好在哪里?到了此时,单雄信再发出“
你是牛弟和你同卧牛圈,你是马弟和你同槽来拴。咱二人死阴曹同游十殿,上刀山赴油锅冤仇才完
”的诅咒,才算是水到渠成,比京剧中“你是个人面兽投胎”的咒骂有力了何止百倍。
接下来是骂罗成。单雄信和罗成有仇,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两人仇恨最早可以追溯到他俩见第一面的时候。所以无论在京剧还是秦腔中,单雄信的这场骂都很直接,但两者也有不同。
京剧唱词曰:“
见罗成把我牙咬坏,大骂无耻小奴才!曾记得踏坏瓦岗寨,曾记得一家大小洛阳来。我为你造下了三贤府,我为你花费许多财。忘恩负义投唐寨,花言巧语哄谁来?雄信一死名还在,奴才呀!奴才!怕的尔乱箭攒身尸无处葬埋
”。这里主要骂的是罗成投唐,即所谓“忘恩负义投唐寨”。不过这就有了一个逻辑上的问题,当初受过他恩惠,随后却又投唐的不止罗成一人,还有秦琼和程咬金,为什么单雄信单单仇恨罗成一个人?
秦腔的处理则比较细致,在唱词中详细列举了罗成病中自己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随后罗成的感激和誓言:“
罗成,我把你这短命的奴才!我一见罗成气炸胆,骂一声罗成短命男。曾不记你病在洛阳小县,命人役搬你在二贤庄前。我夫妻为你病生情破面,他说我为朋友惜爱银钱。俺单童听一言莫可怠慢,在大街请来了金府医官。你嫂嫂每日是病房来看,早煎药晚煎汤不用丫鬟。你嫂嫂那些好一切莫算,你有个侄女名叫金莲。她虽然年纪小倒也灵便,叫一声罗叔叔细听儿言。出门人谁没有七灾八难,无七灾和八难赛过神仙。小奴才你病好良心大变,你不该回燕山祭奠祖先。临行时你对我盟下誓愿,若投靠短阳寿二十单三。到如今你还敢把我来见,难为你披人皮流落人间
”。谁知誓言言犹在耳,罗成却反悔投唐,这已经不单单是忘恩负义的事情,而且说明罗成无信义廉耻,“到如今你还敢把我来见,难为你披人皮流落人间”,这是对罗成的咒骂,也可以说是对罗成最深的鄙视,单雄信一生唯信服“信义”二字,看到罗成如此作为,他心中恐怕不单单是仇恨,而且还有深深的瞧不起。
最后程咬金登场。
京剧中的程咬金就是个小丑,他敬酒的话称:“
三斗酒儿满满筛,点点珠泪洒下来。头一个徐绩多么坏,罗成也是狗肺才。来生变个奇男子,拿住他们一个一个把刀裁!你把我丢开
。”是何言哉。无论是徐绩、罗成还是单童,都是他的兄弟朋友,岂有诅咒朋友“一个个把刀裁”的?就算这句是宽解单雄信之心,那下面那句“你把我丢开”简直就是无赖了。
而秦腔中的程咬金则不然,他端一杯酒,跪倒在地,唱词称:“
单五哥把众人全都骂遍,程咬金捧酒跪桩前。并非是见兄死忍心不管,事到今弟也是左右为难
。”然后口口声声只是叫“五哥”。虽然秦腔中的程咬金也是丑角,但却丝毫无丑态,与徐绩、罗成相比,他的的确确是英雄好汉,怪不得单雄信骂尽众人,唯独对他另眼相看,在“情义”二字上,他和单雄信都是相通的。
京剧中单雄信听了程咬金的话,称“这句话儿真爽快”,而秦腔中单雄信听了程咬金的话,却只是流泪。
接下来是京剧中所没有的一段,单雄信向程咬金托付后事:“
我一见七弟跪在桩前,不由我单雄信一阵心酸。程七弟你莫跪块块起站,进前来兄有话细对你言。唐营里众国公被兄骂遍,细思想咱兄弟无仇无冤。念结拜兄嘱托大事一件,程七弟耐着烦细听心间。一霎时大炮响人头两断,将尸首装在了棺匣内边。你嫂嫂她必然杀场祭奠,你劝她妇道人莫发狂言。你叫她在杀场莫可久站,将尸首搬在了二贤庄前。念结拜兄嘱托大事二件,你有个侄女名叫金莲。兄死后你还要多多照管,你叫她莫忘了杀父仇冤。选才郎理选个英雄好汉,你莫许唐营里那些狗官。念结拜兄嘱托大事三件,程七弟牢牢的记在心间。假若还哪一国兴兵造反,程七弟切莫到军阵之前。任凭他怎样定来怎样乱,推倒了小唐儿兄才喜欢
。”第一件事情是安顿妻子,第二件事情是安顿女儿,正所谓“多情如何不丈夫”。
安排完后事,单雄信举目观望,却不见秦琼,于是向程咬金发问,待得知秦琼押粮未还,两出戏的处理也截然不同。
《锁五龙》唱:“(哭)
啊!好汉哥呀!二哥押粮未归来。等候二哥回营寨,把我尸首好葬埋。我今饮他三斗酒,快叫唐童就把刀开
!”事到如今,单雄信对秦琼还是只有信任、爱戴和敬服。
而《斩单童》中则不然,当他听说秦琼不在,首先追诉自己对秦琼的恩德:“
曾不记秦二哥庐州办案,皂角林打死了店主李三。县太爷听一言气炸肝胆,将二哥打四十解上燕山。俺单童听一言莫可怠慢,急忙忙带银两奔上燕山。上下的众衙役一齐打点,才就下秦二哥活命回还
。”如此大恩,到今天却连一面也难得见,这其中固然有徐茂公之用计,但秦琼于内心就无愧吗?所以他接下来唱到:“
我今日挨了时朋友不见,一个个到了做袖手旁观
。”“袖手旁观”四个字,表现出了单雄信对秦琼的那一丝怨恨。
最后唱道:“
料想唐营里无人敢斩,叫敬德你把爷送上西天
”,这些人当初“一个个受过某的恩和爱”,到最后,却“一个个到做了袖手旁观”,这群无胆鼠类想必也无人敢斩爷的这大好头颅,还是烦请敬德动手好了。这是单雄信对瓦岗兄弟最后的、也是最大的鄙视。
当然,也不是说京剧《锁五龙》各方面都不如秦腔《斩单童》,就全场结构而言,《锁五龙》的确比《斩单童》紧凑许多。而《斩单童》比《锁五龙》多出了一个人物,就是尉迟敬德,他在李世民之后、徐茂公之前,也向单雄信敬酒。应该说,这是比较多余的。法场之上除李世民之外,都是瓦岗兄弟,尉迟敬德出现在这里,实在是非常突兀。而且就单雄信和尉迟敬德而言,两人并没有什么交集,要骂也骂不出什么名堂。事实也是如此,单雄信骂尉迟敬德的那段唱词,与其说是骂,不如说是在宣扬尉迟敬德的威名。京剧中去掉了尉迟敬德,是很好的处理。
秦腔的风格慷慨、悲壮、激烈、苍凉,也只有这种风格才能把单雄信的悲剧表达出来。京剧与之相比,还是太过于温柔,犹如文人骂街,终究缺了那股子气势。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2
发表于 2010-4-7 14: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偶也是看过《说唐》的。
不过所谓“忠于原著”这话就未必了。隋唐故事本来就先出现在民间说部、戏曲之中,而后才被文人诉诸笔端。
如此说来,到底谁是原著还不一定呢。
何况,直到今天,隋唐故事仍然没有固定下来,《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各个不同,田连元、单田芳的评书也各有差异,各个剧种之间的故事也差异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讲,隋唐故事本就没有原著可言。
仅仅从《锁五龙》和《斩单童》两出戏来看,《斩单童》无疑是逻辑合理、人物丰满的,而《锁五龙》则留于脸谱化。
就唱腔而言,《锁五龙》已经是京剧中难得的慷慨激昂的唱段了,但仍然没有秦腔的那种苍凉大气。
可以说,《斩单童》这出戏就是为秦腔而生的,同样的这一出戏,其他各个剧种都不及秦腔。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3
发表于 2010-4-14 11:39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给奶们一个链接。可以试着听听。
http://v.youku.com/v_show/id_cz00XMjQ5MDU4NTY=.html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4
发表于 2010-4-15 19:27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UOTE:
原帖由
管成子
于 2010-4-15 10:26 发表
楼主说秦腔好就好在粗野,这只是从花脸角度而言的,并非是全面客观概述。小生,旦角就不粗野。看来楼主对秦腔了解的不多。
我说秦腔好就好在粗野,那是专门针对《斩单童》一折而言的。言下之意,是说京剧《锁五龙》不如《斩单童》,因为秦腔相比,京剧毕竟太过温柔,没有那种苍凉萧杀之气。
不过我的确听过的秦腔不多,起码没京剧多。
秦腔的唱段,我最喜欢的除了《斩单童》和楼上所推荐的之外,还有《周仁回府》的哭坟,以及《二堂舍子》,还有《下河东》也不错。
[广告]
《精忠报国岳飞传完整版》火热发布
三种不同的红色
天水郡公
京东东路经略使
★★★
组别
经略使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4
功绩
2325
帖子
8451
编号
106435
注册
2007-2-3
#5
发表于 2010-4-23 09:15
资料
个人空间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回复 #18 张洋 的帖子
秦腔是京剧源头之一。
当年徽班进京,和秦腔合流之后,才产生了京剧。
西皮其实就是秦腔的唱腔。
[广告]
安装Alexa工具条,提高轩辕排名,支持轩辕发展!
投票
交易
悬赏
活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轩辕史话
> 炎黄春秋
> 我思我在
> 法律探讨
> 三国史话
春秋文艺
> 古典小说
> 诗词歌赋
> 现代文艺
> 韦编三绝
> 对联雅座
> 滴翠亭
> 藏经阁
> 双七钟社
> 笑书神侠
> 辕门射虎
> 虎帐点兵
游戏人生
> 同人战棋手游
> 三国戏英杰传
> 三国鼎立
> 轩辕公会
> 三国志12
> 英雄史诗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步步为营
> 游行天下
> 游戏贴图
轩辕工作室
> 兴唐传·瓦岗山异闻录
> 豪华曹操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精忠报国岳飞传》制作组
> 大一统演义
> 曹操传MOD作品交流
> 东吴霸王传
> 封神英杰传
> 杨家将
> 吕布传
> 三国无双战略版
> 北宋志·赵匡胤传
> 战旗春秋
> 曹操传MOD制作交流
> 金庸群侠传MOD交流
> 风华录
> 设计与修改
怡情岁月
> 影音经典
> 动漫先锋
> 绘画摄影
> 情感轩辕
> 衣食住行
> 体坛动力
> 谈股论金
参政议政
> 迎宾阁
> 鸿胪寺
> 登闻鼓
> 监造府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8-24 19:06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11330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TOP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
控制面板首页
编辑个人资料
积分交易
公众用户组
好友列表
基本概况
论坛排行
主题排行
发帖排行
积分排行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