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求助!颜良,文丑是不是关羽杀的?, 我想知真实历史!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4:44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还有一种恶搞的解释: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强啊.... 砍了颜良把头还给了袁绍, 袁绍诸将居然没人拿他有办法!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4:5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关于白马之战我还有个疑问: 按曹操传, 袁绍派遣攻打白马的还有淳于琼和郭图. 而且, 颜良很可能只是一个副将(曹操传并没有把他的名字放在最前面). 而关羽所斩者惟良耳... 良虽死, 还有淳于琼能将兵, 河北军按理也不至于立刻溃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5:3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淳于琼不弱的. 当初在洛阳时, 他和袁绍, 曹操等同时出任西园校尉. 颜良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不说别的, 就凭资历指挥颜良也在情理之中.

袁绍传的确没提淳于琼, 但它也不能否定曹操传里记载的. 曹操传把颜良写在淳于的后面, 绝对不可能是按姓氏笔画吧?!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6:01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5:44:51发表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6-11, 15:36:19发表
淳于琼不弱的. 当初在洛阳时, 他和袁绍, 曹操等同时出任西园校尉. 颜良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 不说别的, 就凭资历指挥颜良也在情理之中.

袁绍传的确没提淳于琼, 但它也不能否定曹操传里记载的. 曹操传把颜良写在淳于的后面, 绝对不可能是按姓氏笔画吧?!  

一起当校尉说明不了什么.校尉只能说明一起当过中下级军官而已.
就象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同样有当到上将,也有一辈子连个军官都不是的.

至于所谓的排名,古人可没有现在那么多讲究.
陈寿的三国志里根本就不计较这个,就象刘备的汉中王劝进表一样.留营司马、议曹从事之类的人都排在关羽,张飞这些有将军位,有侯位的人前面.

顺序绝对不是随机的!

不然的话刘备汉中王劝进表里, 为什么马超, 许靖这种知名人士, 没一个排在后面的?   

西园校尉本身是不大, 但你也要看看这个组织出来的人物. 这就好比, 哈佛大学的毕业生, 虽然十年前是学生, 但十年后比当时的"将军"牛, 一点也不奇怪.


还是比较认可sukerwl的"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时, 淳于琼撤离白马的说法.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6:2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6:07:20发表
呵呵,这正是说明根本就没有顺序,
如果你要证明有序,就必须所有人都按序.
但推翻一个观点,只要一个漏洞就可.
否则为什么关羽,张飞,黄忠,诸葛亮等等一大堆有将军位的排在留营司马的后面.

随即逻辑理论扫一下盲. 根本没有顺序, 应该是所有N!个排序有同样概率发生. 现在明显是高级人物在前面的概率高很多. 偶尔几个例外, 只能说明存在一些, 我们可能尚不知道的缘由.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6:2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6:18:35发表
其实不光是三国志.还有后汉书也记载了.
《后汉书.袁绍传》:"乃先遣颜良攻曹操别将刘延于白马,绍自引兵至黎阳。"

后汉书里记载的分兵是袁绍和颜良分兵.而且根本就没有提到淳于琼和郭图.如果这两位是主将不可能不提的.

如果按sukerwl所说的, 淳于琼和郭图被调去支援延津了, 曹操破白马时他们未在战场, 那么不提他们俩也是在情理中事.

这种到了就闪的统帅还有一例, 就是淮海战役的刘持. 如果按<三国志>或<后汉书>那种详细程度去记载淮海战役, 全提杜聿明根本不提刘持也不奇怪. 就是现代战争史书, 不太详细的那种都只有杜, 没有刘.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7: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6:43:03发表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6-11, 16:26:38发表
[quote]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6:18:35发表
其实不光是三国志.还有后汉书也记载了.
《后汉书.袁绍传》:"乃先遣颜良攻曹操别将刘延于白马,绍自引兵至黎阳。"

后汉书里记载的分兵是袁绍和颜良分兵.而且根本就没有提到淳于琼和郭图.如果这两位是主将不可能不提的.

如果按sukerwl所说的, 淳于琼和郭图被调去支援延津了, 曹操破白马时他们未在战场, 那么不提他们俩也是在情理中事.

这种到了就闪的统帅还有一例, 就是淮海战役的刘持. 如果按<三国志>或<后汉书>那种详细程度去记载淮海战役, 全提杜聿明根本不提刘持也不奇怪. 就是现代战争史书, 不太详细的那种都只有杜, 没有刘.

首先sukerwl那个说法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想象,没有任何史料支持,这是不能作为立论的支持的.

而且要要把前后顺序首先分清楚.
《三国志.武帝纪》:"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

袁绍的"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已经是在"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分兵之后了.
这个时候郭图、淳于琼、颜良在白马,不和袁绍在一起.


《三国志.袁绍传》:"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

至于延津,已经是在"破斩良"之后了. [/quote]
在地图上看看当时主角的位置吧:

袁绍 - 黎阳
曹操 - 官渡
颜良 - 白马

按照荀攸的策划, 曹军虚攻延津是辅助攻打白马的声东急西之计, 和后面的延津之战没有关系. 延津的在官渡之北, 黎阳之南, 白马之西. 如果按照曹操传上所说的"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 分的肯定是派往白马的部队. 另外, 如果淳于琼和郭图没走, 为什么以后再不见这两位出场了? 关羽的军队是离白马十里才被发现的, 颜良再糊涂郭图能糊涂到这份上么?

至于分了在白马军队, 留守的主将自然就是颜良了. 不管沮受说的"独任", 还是<袁绍传>里只提颜良不提别人, 都可以解释成分兵以后的情况.

关于分兵情况, 我在<中国通史>上发现, 袁绍是派的主力作为西援部队(还没有在<三国志>一类的书上发现). 假设颜良真的是主将, 这兵不管怎么分, 主力总还会跟随颜良吧?

如果把颜良看成一个留守的将领, 也能解释他怎么会如此无备 - 整天就等着淳于琼从延津回来.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1 18:13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7:29:58发表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6-11, 17:17:47发表
[quote]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6:43:03发表
[quote]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6-11, 16:26:38发表
[quote]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1, 16:18:35发表
其实不光是三国志.还有后汉书也记载了.
《后汉书.袁绍传》:"乃先遣颜良攻曹操别将刘延于白马,绍自引兵至黎阳。"

后汉书里记载的分兵是袁绍和颜良分兵.而且根本就没有提到淳于琼和郭图.如果这两位是主将不可能不提的.

如果按sukerwl所说的, 淳于琼和郭图被调去支援延津了, 曹操破白马时他们未在战场, 那么不提他们俩也是在情理中事.

这种到了就闪的统帅还有一例, 就是淮海战役的刘持. 如果按<三国志>或<后汉书>那种详细程度去记载淮海战役, 全提杜聿明根本不提刘持也不奇怪. 就是现代战争史书, 不太详细的那种都只有杜, 没有刘.

首先sukerwl那个说法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想象,没有任何史料支持,这是不能作为立论的支持的.

而且要要把前后顺序首先分清楚.
《三国志.武帝纪》:"二月,绍遣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夏四月,公北救延。.......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馀里,良大惊,"

袁绍的"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已经是在"郭图、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分兵之后了.
这个时候郭图、淳于琼、颜良在白马,不和袁绍在一起.


《三国志.袁绍传》:"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沮授又谏绍:“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绍不听。太祖救延,与良战,破斩良。绍渡河,壁延津南,使刘备、文丑挑战。太祖击破之,斩丑,再战,禽绍大将。绍军大震。"

至于延津,已经是在"破斩良"之后了. [/quote]
在地图上看看当时主角的位置吧:

袁绍 - 黎阳
曹操 - 官渡
颜良 - 白马

按照荀攸的策划, 曹军虚攻延津是辅助攻打白马的声东急西之计, 和后面的延津之战没有关系. 延津的在官渡之北, 黎阳之南, 白马之西. 如果按照曹操传上所说的"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 分的肯定是派往白马的部队. 另外, 如果淳于琼和郭图没走, 为什么以后再不见这两位出场了? 关羽的军队是离白马十里才被发现的, 颜良再糊涂郭图能糊涂到这份上么?

至于分了在白马军队, 留守的主将自然就是颜良了. 不管沮受说的"独任", 还是<袁绍传>里只提颜良不提别人, 都可以解释成分兵以后的情况.

关于分兵情况, 我在<中国通史>上发现, 袁绍是派的主力作为西援部队(还没有在<三国志>一类的书上发现). 假设颜良真的是主将, 这兵不管怎么分, 主力总还会跟随颜良吧?

如果把颜良看成一个留守的将领, 也能解释他怎么会如此无备 - 整天就等着淳于琼从延津回来. [/quote]
论史之道应该至少建立在"史料"之上.

如果全是"如果","应该解释成","再糊涂...能糊涂到这份上"等等充满想象的论点论据,这样是无法讨论下去的. [/quote]
我不同意你的说法.

1. 首先, 历料是需要解释的, 正如他们在争关羽是否亲杀颜良的问题一样. (但现在我不欲对此给予任何评论)

2. 解释史料是需要逻辑的辅助的. 比如说, 徐荣击败孙坚一战, 历史上并没有直接的记载. 而是通过比较孙坚传和董卓传, 我们用逻辑的得出的结论.

3. 即使完全按照史料, 曹操传的顺序问题本身就是对"颜良从始至终担任主帅"的一个挑战. 而从你的回贴中并没有解释清楚这个问题.

4. 当一个时间同时冲突若干条记载的情况下, 我们当然要从中挑选冲突性最小的说法. 而淳于琼开始担任主将, 后来被调离支援延津, 颜良担任白马留守将领的说法, 我认为比任何一个假设颜良为主将的说法冲突都小.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2 00:56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青蓝:对对对,谁名字放前面不重要。增援刘备占领西川的诸葛亮,张飞,赵云,主将肯定是赵云没错了!

杨威利:历史说的很清楚么?就武帝纪这一笔,即使我不能下淳于琼是主将的结论,它也足以使你不可轻易下颜良为主将的结论。主次之分最多是处于悬疑状态。至于虚荣心,呵呵,你已经连续三贴在回避我了,不知道是谁放不下这个。(本来我是不想说的,谁让你咄咄逼人,非把什么面子啦虚荣心等问题扯出来的!)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2 03:02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QUOTE:
原帖由杨威利于2005-06-12, 1:57:37发表

QUOTE:
原帖由天公将军于2005-06-12, 0:56:07发表
青蓝:对对对,谁名字放前面不重要。增援刘备占领西川的诸葛亮,张飞,赵云,主将肯定是赵云没错了!

杨威利:历史说的很清楚么?就武帝纪这一笔,即使我不能下淳于琼是主将的结论,它也足以使你不可轻易下颜良为主将的结论。主次之分最多是处于悬疑状态。至于虚荣心,呵呵,你已经连续三贴在回避我了,不知道是谁放不下这个。(本来我是不想说的,谁让你咄咄逼人,非把什么面子啦虚荣心等问题扯出来的!)

呵呵,..."谁名字放前面不重要""主将肯定是赵云没错了",这两者之间没有能相互推理成立的逻辑关系.
三国志里名字的前后顺序并不能说明谁是主将.颜良为主将是因为"袁绍传"中已经明确了就是颜良.不知道你为什么要推断出"增援刘备占领西川的诸葛亮,张飞,赵云,主将肯定是赵云没错了"如此的结论.

对史料的判断本就是综合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与关羽镇荆州。先主自葭萌还攻璋,亮与张飞、赵云等率众溯江,分定郡县,与先主共围成都"
《三国志.张飞传》:"先主入益州,还攻刘璋,飞与诸葛亮等溯流而上,分定郡县。"
《三国志.赵云传》:"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
《蜀鉴》:"建安十九年,诸葛亮留关羽守荆州,遂与张飞、赵云泾流克巴东。至江州,破巴郡太守严颜,生获之。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德阳。 "
"赵云自外水至泸州,分定资中、嘉眉等地。"


如果你对上面的资料单纯的只是从名字前后顺序来判断谁是主帅,很明显是有失偏颇和混乱.而且也无法知道是谁.

但事实上综合上面几段史料对增援入川谁是主帅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并不需要你所说的"谁名字放前面".

犯逻辑错误的是你啊. 注意: 我从始至终的底线一直是, "颜良未必是主将"....   

至于袁绍传, 无非就写了"绍进军黎阳,遣颜良攻刘延于白马。" 这只能说明颜良被派去攻打白马, 又不能说明他一定担任主将. 比如说: 于禁传里记载了: 冀州平。昌豨复叛,遣禁征之。而此战从夏侯渊传中, 明显夏侯渊也参加此战, 而且和于禁至少是同级, 夏侯渊的名字在于禁传却只子未提. 因此, 即使用到了"遣"字, 也不能完全都理解为绝对主将的.

诸葛亮入川之战, 主次顺序也不是很明显啊. 诸葛亮和张飞分两路并进, 你说谁主谁次?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2 10:10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杨威利: 汗... 你要证明的不仅仅是淳于琼没有权力调遣颜良, 而是颜良有权力调动淳于琼! 如果他们是平级的话, 则也可以推翻颜良"主将"之说.

你引的那段话, 前面有待于对"遣"字的理解, 后面就是沮受的话, 但要注意的是, 沮受是在颜良出发了以后才说的, "良不可独任"的话. 你怎么知道他说这话的时候, 淳于琼, 郭图还和颜良在一起?
顶部
性别:女-离线 天宫公主
(司徒家的颖颖)

虞国公主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大将军
好贴 6
功绩 517
帖子 11552
编号 1037
注册 2004-10-25
来自 天津
家族 司徒实业


发表于 2005-6-12 10:1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看全部作者 QQ
剩下的去赵哪个云起的那个贴讨论吧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5-4-19 23:21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5793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