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甲乙丙jyb 于 2009-5-19 20:04 发表
理论上应该是说得通的,但是事实上,由于不同战例存在差异,差异有可能影响到武力的发挥、影响到败退时机的选择,回合数未必完全一致。
这里说的是斩杀,败退自然存在时机的问题,但斩杀则不存在。
我自己是不大深究这些回合数的,夏侯惇战不三合搠死桥蕤,换一个武力更强的黄忠来,不一定就是在三回合之内,用了四五个回合也没什么大不了,多几个回合对于整体战局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所以没必要黄忠一定要压倒夏侯惇,三回合之内必须解决战斗。
我的看法,斩杀战例决定的是最小差距,比如设定速斩战例最小差距为四档,赵云刺死吕旷,赵云刺死鞠义,所以鞠义和吕旷最多为四档,但这是最高值,还可以更低。
关羽在迎战王忠时,竟然还会采取诈败这样的手段,从战术上看增大的擒获的成功率,但从时间上看,无疑是大大延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