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说要上报朝廷,我说的是和上级通气,在袁上任后毛文龙自己都曾经来到宁远谒见袁崇焕,而且皮岛与宁远通水路,不存在交通隔断问题,毛给后金的那些书信不止一封,是崇祯元年就发的,这么重大的事情怎么能不和袁通气。以皮岛的兵力、军纪和战斗力最多牵制,诈降这样的大动作没有关宁方面配合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要上军事法庭也是毛文龙一方得举证说明自己是诈降而不是投敌,军事法庭和一般法庭还是有区别吧。
要说毛文龙真在准备行动了,那这个诈降还真有很大疑问了,实际上毛文龙说的投降不过停留在口头而已,又没有真的准备搞成一个大行动。人家满清也没当一回事,双方照打不误,袁崇焕怎么就信了呢?估计袁崇焕自己也不信,但他需要这个借口而已。
毛文龙在时后金照样出兵攻宁远攻宁锦,没见皮岛发挥多少牵制作用了;
以当时的通讯环境,要求两大战区协调作战,根本就不现实,满清进攻朝鲜、进攻毛文龙的时候也没见关宁军有牵制满清吧。
何况即使假设毛文龙是诈降,那在他与后金往来通信期间皮岛就不可能和后金大打出手(事实上还有互市),也就是说这段时间里已经等于几乎没起牵制作用;
要这样说的话,关宁军更没有牵制作用,关宁军就是一个摆设,人家满清可以绕过弯就进攻北京,关宁军的牵制作用在哪里?
而且杀毛文龙只一人,皮岛兵力尚在,不等于皮岛的牵制作用丧失,事实上在袁崇焕和毛文龙都死了以后皮岛军还和后金战斗了好几年,耿精忠等人才陆续投降。并不是满清进攻北京发生在此事之后,两者就能联系起来。
这些话我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评价一件事情是要以是否有利于来判断的,要看杀了毛文龙,皮岛的对敌作用是增大了呢还是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