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飘飘精品:我喜欢所以我推荐系列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3 01:4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飘飘精品:我喜欢所以我推荐系列

《香港制造》
导演/编剧:陈果  监制:刘德华
影片产地:   中国香港
制片公司:   香港天幕制作有限公司
出品年份:   1997年
影片长度:   107分钟
主演:李灿森 严栩慈
获奖情况:本片获得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1997) 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1997) 第十七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人 (1997) 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 (1997) 第三十四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 (1997) 第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最佳导演 (1998) 第四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推荐电影 (1998) 第三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影片 (1998) 第三届香港金紫荆奖最佳导演 (1998) 瑞士卢迦诺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欧洲艺术影院联盟大奖”和“最受欧洲青年观众欢迎大奖(1997)

把陈果的这部片子放在我推荐的电影之首别无他意,只是个人偏爱而已,因为它既不是为大众所公认的陈果最好的电影,也不是我所看过制作最为精致的电影,甚至有粗糙之嫌,毕竟是陈果早期的一部低成本制作电影。然而毫无疑问,它是我看过的青春片里,也是我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最为喜欢的一部。
中秋是香港街头众多整日无所事事的小混混里的一个,每天所做的事情只是好勇斗狠,结党打架。他的父亲因为一个大陆女人抛弃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后来中秋的母亲也离家出走,中秋决定去砍掉他的父亲。途中在一个公厕里他亲眼看见一个少年砍掉了自己父亲的一只手,因为少年的父亲强奸了少年的妹妹。
一日中秋在街头救了一个被众人欺负的叫阿龙的弱智少年,并且和阿龙成为好友。后来阿龙从一个因失恋而跳楼自杀的少女尸体上捡回一封血书交给中秋,从此中秋整夜被一个有关这个少女的噩梦所缠绕。
在一次帮老大讨高利贷的时候中秋认识了一个叫阿萍的少女。可惜阿萍是一个身患绝症的少女,她母亲是为了给女儿治病才借的高利贷。中秋爱上了阿萍,只是阿萍的妈妈认为中秋不走正途,不许两人来往。中秋为了给阿萍治病,向老大荣少借钱,答应荣少之前他一直拒绝的去当杀手。然而阿萍的妈妈不要他的钱,说他的钱不干净。在执行任务的时候中秋失败了,原本讲好保护他的荣少也跑回了大陆。
中秋终于被一个少年砍伤住进了医院。一个多月后,中秋出院了。这时他跑到阿萍家,却发现阿萍已经死了一段日子了,绝望至极的中秋把一台电视从十几层的高楼扔下。他去找因为自己住院而一直没有人照顾的阿龙,发现阿龙也死了,他的老大荣少利用阿龙贩卖白粉害死了阿龙。中秋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了,疯狂的他决定要向这个世界报复。他用荣少给他的枪顶在荣少头上,对他说:你连一个白痴都不放过,你真的是没救了,不用怀疑,这回枪是真的了。然后他扣动了扳机。之后他又去杀那些他认为该杀的人,最后自己也中了枪,他挣扎着跑到阿萍的幕前,坐在那里看着阿萍墓碑上的相片静静死去。黑夜过去,又是新的一天,一群在墓地游玩的天真无邪的孩子发现了他满是鲜血的尸体,嘻嘻哈哈的说着:“这个人睡着了”····
从第一回遇见陈果的电影开始,我就彻底爱上了这个大器晚成的长得胖乎乎的香港导演的影片。记得第一回看到他的片子是《去年烟花特别多》,那是在好几年前北方一个飘着大雪的深夜,那时正是自己最迷王家卫的时候,可是一遇到陈果,什么王家卫啊什么杜琪锋啊什么徐克啊,所有的香港大陆导演都被这个叫陈果的人在瞬间击溃,一无是处。从“香港三部曲”《香港制造》《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到“妓女三部曲”《榴莲飘飘》《香港有个好莱屋》《人民公厕》(严格来说,“妓女三部曲”这个称乎我觉得有些勉强,因为《人民公厕》并不属于刻画妓女生活电影的范畴),陈果的目光始终是放在挣扎在社会最低层的那些弱势人群的身上,并由此为自己博得了“草根导演”这个称号。可以这么说,至今为此他是唯一一个每部影片都能让我有所获取的导演(虽然他后期的几部电影已经很明显温和得多了,但是相比于主流来说,依然算是非常不错难得一见的边缘电影)。在他的眼里,这个世界是绝望的,然而在他的影片里,我们却仍能感受到温情的存在,或许在陈果的眼里,这个绝望的世界还并不是那么的不可救药。这一点陈果和后来的诸多深受他的低成本制作影响涌现的一批小成本制作电影不同,那些电影虽然处处可见陈果的影子,然而在情绪上却走得更远,其中最典型的应该是林华全的《走火枪》,在那些影片里的那种绝望和残酷已经是深入骨髓无可救药了。
97之前的陈果一直郁郁不是如何得志,长期在香港那批一线导演的手下干着副职的工作。就算是97之后的陈果,早在几年前都不是像现在这样的为人所熟知。陈果在国际上开始具有知名度是97年他的《香港制造》在瑞士的电影节上满载而归,不过那时虽然他的《香港制造》在各大电影节出尽风头,不过也仅止于香港台湾两地,在大陆他依然是名声泛泛,那时我上网和人聊起陈果,能够知道他的已经算是骨灰级的影迷了。最搞笑的一回我和一个mm聊天,好象是我说了些什么比较主旋律的话吧,mm说:建议你去看看陈果,这对你有好处。陈果为国人所熟知应该是从他的〈榴莲飘飘〉开始,其中里面的女主角秦海璐在香港电影节击败大热的张曼玉等人一举登上影后宝座使得陈果一时名气大涨。不过无论是在以前毫无名气之时,还是现在的名声大躁之际,陈果走的一直是低成本制作路线,坚决走自己的边缘路线,反映最底层人们的生活和困境,采用非专业演员(只有在〈香港有个好莱屋〉里他起用过周迅这么一个专业演员),在这一点上他和南斯拉夫国际大师级导演库斯图里卡非常相似。可以这么说,陈果是香港电影者前所未有的一个另类,一个在主流之外一直冷眼旁观的无比清醒者,在香港影坛,几乎没有一个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导演(在这仅指风格,不是指技术手法或水平),放眼整个中国,也就台湾的杨德昌侯孝贤以及后起的蔡明亮等人与之有些类似。难怪同为导演的马楚成就曾慨叹过:陈果是香港电影的新希望。


陈果筹拍〈香港制造〉的计划其实早在好些年前就已经有了,剧本也出来好些年了,因为资金困难而一直没有付诸行动,后来总算从刘德华的天幕公司搞到一些废弃的旧胶片,陈果才开始凑了一个班子进行拍摄,没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部片子不仅使陈果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知名度为他以后的电影进军各大电影节打下了基础,也使男主角李灿森开始在香港影坛崭露头角(李同时也是他第二部电影〈去年烟花特别多〉的男主角),据说李灿森当年仅是香港街头一个无所事事的小混混,能够主演〈香港制造〉完全是偶然因素,陈果随便在街头找了个人,问他有没有兴趣拍电影,结果就遇上了李灿森,也可能正因如此,所以李演起中秋这种属于自己以前社会阶层的角色来是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在〈香港制造〉里,陈果以冷色调为全片基本背景,镜头跳跃很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中秋第一次去杀人的那段,陈果采用了梦境般的模糊至极的镜头以及猩红的刺眼背景色,再加上余外皆无仅有的中秋急促而粗重的呼吸声,充分反映了中秋心里无尽的挣扎和恐惧。再有就是中秋死亡的那段,安静而又无力的背靠墓碑,面对空空旷旷的谷野,耳边响起昔日他和阿萍阿龙在墓地游玩的笑声,眼前浮起当时的情景,那种悲伤和眷恋的感觉,当时我的眼泪猝不及防刷地就下来了。
相比起〈香港制造〉,陈果的其它几部电影,比如〈去年烟花特别多〉〈细路祥〉〈榴莲飘飘〉,依然都是我最为钟爱的电影,只是因为在个人所好方面青春片更能给我切身的感受,所以才把〈香港制造〉这部作为重点推荐,其它那些希望有机会能和同样喜欢陈果电影的朋友详细讨论。

[ 本帖最后由 眼儿媚 于 2008-5-27 22:53 编辑 ]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3 09:0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原题是“每日推荐”,改一下题目,原因很简单,因为“每日推荐”对于我这种懒得无可救药的人来说,on,my god,  只有天知道我做得到做不到。当然这些影片对于某部分如我般喜欢电影的“资深”影迷来说是耳熟能详的,所以我只是给那些没看过这些电影的朋友推荐,我也不敢奢望有人看了帖子真的就立马跑去租了,主要目的还只是做个介绍,希望轩辕能更多一些喜欢电影的朋友,因为用我以前常说的一句话来说:这世界能值得我们真正去喜欢的东西不多,电影就是其中之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呵呵,飘飘兄,今天凌晨就打算和你联系来着,想让你把标题改一改。毕竟,一天一部可能过于密集了;万一反响不太理想的话,也许会挫伤你的积极性,那就得不偿失啦。我以我这几个月的经验说一句:保持心态平和最重要。
等待飘飘的不凡出手!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下一个就蔡明亮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3 20:31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燕尾蝶》
导演:岩井俊二
主演:三上博史  卓 娜  渡步笃郎 江口洋介
出品:日本燕尾蝶制作委员会/Rockwell Eyes有限公司
年份:1996

“在经济鼎盛时期,大量的外国移民涌入日本,他们把那里视为淘金的天堂去拼命挣钱,并给它起名为“元都”。然而日本人痛恨这个名字,就管这些移民叫做“元盗”。”电影刚一开始就是女孩这么一段充满伤感味道,咬字不准的旁白。灰白的城市,感伤的音乐,慢慢横移的摄像镜头,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接下来将发生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这是一个关于漂泊和成长的故事。
妈妈死了。女孩突然一下子失去了系住自己命运仅有的那条细线,成为一朵随风而飘的无根浮萍。她被送到了那个从中国上海偷渡到日本的叫“固力果”的妓女那里,固力果原本打算把她卖做妓女,然而在下楼的那一瞬间她突然改变了主意,留下了女孩,女孩从此也有了名字,那是固力果胸前纹着一只蝴蝶:凤蝶。
固力果带凤蝶去了一个叫“青空”的地方,在那里凤蝶认识了飞鸿,狼朗,阿龙那群朋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元盗”,女孩开始了另外一种生活。
一盘磁带又将凤蝶等人由生活的背面推至台前。一次一个固力果的客人想要强奸凤蝶,曾是拳击手的阿龙救了她并杀死了客人,掩埋尸体的时候狼朗从那个人的肚子里掏出了一盘叫《my way》的磁带。身份神秘的狼朗告诉众人磁带里隐藏的秘密:制造伪钞所必需的磁性感应资料。而飞鸿这一群人也由此成为巨富。
飞鸿用制伪钞的钱在城里买了一家夜总会,只是为了能让自己所爱着的固力果去做她喜欢做的事情--唱歌。不久一次偶然的机会固力果被唱片公司看上并签了约,开始成为一个名气日盛的歌手。在公司干扰下,成名的固力果不得不与凤蝶飞鸿等“元盗”断绝来往。而这时磁带的真正主人,黑社会头目,同样来自上海的移民刘梁魁追查到了磁带的下落并开始追杀飞鸿等人。固力果开始怀念以前大家一起在青空的日子,为了回复到那种生活,她近乎幻想式的开始执着的大量印制伪钞。飞鸿在逃亡的途中被警察逮捕,在狱中被活活打死,临死前他想起偶然看见的固力果飘荡在街头的大幅宣传海报。
刘梁魁的手下挟持固力果去青空取磁带,却被同是黑社会的狼朗干掉。众人又聚集到了青空,面对焚烧飞鸿尸体的熊熊大火,凤蝶把整箱整箱自己印制的伪钞倒进火中。
凤蝶学着固力果的模样纹了一只蝴蝶在胸前,她把磁带还给了刘梁魁,并且告诉他固力果就是他失踪多年的妹妹,而这时远处的高楼也有几支枪瞄准了车里的刘梁魁。

拍摄mtv出身,而在成名作《情书》里又唯美于斯的岩井俊二乍一拿出这部残酷得呈现出一种病态精致的电影,的确让不少喜爱他的影迷吃惊不小。然而我一直认为一个优秀的导演终其一生所探求追索和表达阐叙的只能是一个主题,而其它的所有主题都将是由该主题衍生出来的副品,或者是从导演目光和思考里延伸出来的旁枝,就如陈果所关注的是草根阶层的弱势人体,王家卫所迷恋的是都市人迷离无所的心态情绪,安东尼奥尼所探索的是生死感情的扑朔不测,昆丁塔伦蒂诺玩弄的又是他的那套混蛋逻辑一般,岩井俊二心里所最为有着强烈倾诉欲望的主题也应该只有一个。那么,到底是如《情书》里的对感情执着地云淡风轻而又无限伤感的素描呢,还是如《燕尾蝶》里对游移无常的人的命运一种举辄得当的慨叹呢?我认为是后者,在这之后的《梦旅人》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而《情书》这部为众多少男少女所钟爱的关于初恋的电影,假如不是某人所恶意揣测的认为仅仅是导演为取得话语权而刻意设计的一个极其隐蔽的媚俗圈套的话,那么就是导演对自己已逝纯朴青春感情的缅怀和献奠。
应该说,像《燕尾蝶》这样的片子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和归类,说它是黑帮片固然没有问题,把它当做青春片也还说得过去,而一定要划为移民电影别人也不能反对,或者干脆就如影片表象所呈现的,是一部关注处于社会最低层的弱势人群的人文关怀式的电影。不管怎么说,电影里有一个主题词是十分明显并且确定无疑的,那就是“命运”。从凤蝶因为妈妈的死而变成一个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孤儿到因为偶然的幸运而避免了沦为青楼女子的悲惨遭遇,从因为一盘偶然从死尸肚子里掏出的磁带从而开始另外一种全新的生活到同样因为这盘磁带而遭到黑社会的无尽追杀,无论是凤蝶,固力果,还是飞鸿,刘梁魁,甚至是看上去十分潇洒神秘一直充当凤蝶这群弱者保护人的狼朗,其实都是一群处于社会大层面下的对自己命运无法把握的无根漂泊者。对于凤蝶来说,被送到固力果那,避免了沦为妓女,由固力果取名,因为磁带而暴发,又因为昔日众人的疏离而开始怀念在青空的日子,直至最后重归青空,自始至终她都是随着宿命的掌控随波而流随风而飘,她始终是一个被动者,所以在影片的最后才有逐渐成长起来的凤蝶纹身并且把磁带还给刘梁魁的一幕,或许在那一刻她的心中已经决定,从此之后将永远做一个自己命运自己掌握的强者。而对于飞鸿,甚至到死的那一刻为止,这一辈子他都未曾有过半点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包括他和固力果的爱情,他始终是处于这个社会视野之外的一个边缘漂泊者。他死之前在警察局里有过这样的一幕:他遭受到警察的毒打,警察无比鄙视而又恶狠狠的骂他,你这个“元盗”。边遭受毒打边捧着肚子在地上笑得打滚的飞鸿用他生硬的中文说:你们的故乡,这里,不就是yentown(元都)么?你们不也是元盗么?或许这时候,在已经预知自己将再也无法逃脱死亡的悲惨命运的他的心里,有的只是一种对自己漂泊命运的凄然自怜,在这里,在这块被人们称作“遍地都是黄金”的“元都”,无论是贫穷时还是暴富时,他始终只是一个跟随命运漂泊的异乡人,始终是一个“元盗”,逃脱不了幻灭的下场。所以他最后只能在警察局的监狱里,浑身是血的躺在床上,嘴里哼着那首曾改变他命运的“my way”,下贱如一条狗地悄然死去,去找寻他曾经幻想的真正的天堂:“听说人死了之后灵魂都会升入天堂,但在飞向天上的途中遇到了云,便化作了雨,回到了大地。如果说有天堂的话,这里就是。”
一如《情书》里音乐的细腻和唯美,岩井俊二在这里一脉相承的继续着他mtv式的镜头表达和音乐抒情,借由渲畅淋漓的音乐来营造拓展片里的情节空间和左右观众的观影情绪,暗喻着片中角色命运的漂泊无依。片中多次出现过我们所熟知邓丽君的几首老歌,最典型的应该是主题曲《my way》的几次不同演唱场合:刚发现磁带时在车里的响起,似乎预示着紧接下来迎接他们的将是一条无法回头的不归路;在飞鸿买下夜总会他们的人生也到达了最为辉煌的顶峰后不久由固力果的所唱,表达了他们对新生活无限憧憬和向往,为接下来的大转折埋下铺垫伏笔;当飞鸿在警察局的监狱里涉临死亡边缘之际的再次响起,伴随奔跑在大街上的飞鸿蓦然回首的镜头闪回,将整个影片的悲剧气氛推向了令人震撼的最高潮。提琴,钢琴,口琴,吉他;民谣,流行,爵士,摇滚。这些元素构成了整部电影的主要背景乐,在片中服帖地扮演着在跌拓起伏情节间巧妙的转承人和角色凄凉悲惨命运的极力渲染者,浑然天成不着痕迹。
电影的主色调是灰色,布光偏向背景光,刻意把人物隐藏于低调的阴影之中,强调人物的压抑灰暗和暧昧,很适合片中人物的身份和背景;空间布置多为封闭式小场景空间,给观众一种逼仄的感觉。全片多采用中景镜头,基本上以凤蝶为第一人称利用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偶尔有闪回和插叙镜头,所以观看起来并不费力。
片子讲叙的虽然是中国移民在日本的故事,不过基本演员都是清一色的日本人,实在不敢让人恭维的蹩足中文却歪打正着的合乎了片中角色的身份:远离了故土的游子已经日益生疏起自己眷恋的乡音,而无法溶入日本主流社会的边缘身份又使得他们不能操一口地道的日本本语(不过在我看来极有可能是一向注重细节安排的岩井俊二的刻意为之)。影片中有不少为我们所熟知的大牌明星,其中有因《东京爱情故事》《同一屋檐下》《101次求婚》等片而名气日盛的日本当红影星江口洋介(饰演刘梁魁),也有因《悠长的假期》一片而大受少男少女欢迎的青春偶像山口智子(老实讲我就是一个,呵呵)(饰演狼朗的杀手拍挡春梅),值得一提的是,香港歌手许志安也参演了这部电影并有不错表现(饰演刘手下头号杀手猫浮)。
拍摄mtv,广告出身的导演岩井俊二在以情欲片,实验片以及黑帮暴力片为主的日本影坛应该算是一个异类,代表作有《情书》《燕尾蝶》《梦旅人》《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片。可能是由于出身问题,岩井俊二一向是以风格精致唯美而著称,这点在其成名作《情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本片中也有强烈表现。对于喜欢情绪表达强烈而个人风格又极其明显的电影的朋友,本片绝对是一个最佳的上上之选。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飘飘兄,我自作主张,把两个贴子合并了一下。如无意见,以后的类似主题续作请都发在这里吧,争取打造成一个品牌。

精华点数等待连载完毕后再作评估。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4 00:3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菜刀于2004-01-04, 0:05:56发表
飘飘兄,我自作主张,把两个贴子合并了一下。如无意见,以后的类似主题续作请都发在这里吧,争取打造成一个品牌。

精华点数等待连载完毕后再作评估。

谢谢菜刀兄的信赖,如果大家不嫌弃我陋见的肤浅,那么我全力以赴。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4 12:5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所以我推荐3
《十日谈》
导演:Pier Paolo Pasolini  皮尔·保罗·帕索里尼
主演:Franco Citti/Ninetto Davoli/Jovan Jovanovich
國別:意/法/德
语言:意大利语
年份:1971
片长:111分钟
获奖情况:21届柏林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推荐了两部电影,第三部若还不提及欧洲的导演,作为一个痴迷欧洲电影的影迷来说,实在未免有点那个了,至于把帕索里尼放在第一个而不是现在名气如日中天的伯格曼,安东尼奥尼,基斯洛夫斯基,库布里克等人,是因为单就思想性的深度以及影响来说,恐怕欧洲很难再有另外一人能出这位批判现实主义大师之右了,可以这么说,现在世界影坛的那些现实主义大师,恐怕难有一人能逃出帕索里尼的阴影,能超脱他的批判思想的影响。准确的说,我在这里推荐的并不是《十日谈》这部电影,而是帕索里尼这位极富传奇性的意大利“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大师级导演。正因于此,我曾考虑过把他的另一部名气更大的也更具有代表性的《萨罗》(又名《索多玛120天》)作为推荐影片。但是我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部片子内容大过血腥暴力扭曲甚至变态,套用一句时兴的话来讲是“本片因为其内容的敏感性,不适合18岁以下少年以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者观摩”,我若冒然推荐,往小了讲是在公然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条例,往大了讲就是毒害我们伟大祖国那些纯洁无邪的未来花朵了,恶意颠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居心叵测其罪当诛啊。至于第二个原因,当然也是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原因,就是其实,我不得不承认···至今为止我自己也没看过这部我找了三年都没找着的电影(插入画面:众人暴怒,板砖横飞:“靠,这亏得你也好意思说”          )
好了,言归正传。《十日谈》,如果大家中学时学过的历史知识还没完全原样奉献给老师们的话,那么刚看题目你们就能够知道,这是一部改编自中世纪著名作家薄迦丘的同名名著的电影,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系列的开山之作(另两部为《坎特伯雷故事集》和《一千零一夜》,这三部作品因为裸露镜头大多,所以也有称“色情三部曲”的)。原著中有一百个故事,帕索里尼从中精心逃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八个,其中有装成哑巴居心叵测地混进修道院的男人忽然开口说话,被修女当做是上帝赐给她们的男人批判神职人员伪善的讽刺喜剧;有女人爱上男人而女人的兄长因为两人社会阶层的不符最终杀害男人的爱情悲剧;有女人把自己丈夫骗进酒桶然后就在酒桶旁边和人通奸的道德批判之作;还有几个人同时发现宝藏处心积虑想独吞宝藏最后却落个同归于尽的下场对丑陋人性进行最深刻讽刺鞭鞑的轻喜剧····在影片里帕索里尼向我们展现了中世纪欧洲一幅巨大的世俗风情画,无论是服饰,语言,面貌,动作,还是风土人情习俗礼仪,这部看似粗糙的影片处处可见导演的匠心独具,而其对人性劣根性的揭露批判在影片中也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激烈深刻,这部片子可以说在其之前的世界影坛是毫无二例的,在其之后的几十年间也鲜有能与之比肩者。在影片的最后帕索里尼一反影片之前的写实主义风格,插入但丁《神曲》中游历地狱的那段故事,以夸张的超现实主义手法描写地狱的煎熬和疯狂,给人以视觉感官双层面的无比震撼,借以对这个时代日益衰败的人文精神和没落的世俗道德,同时也是对整个人类的前程命运,表达无比焦虑的担忧并敲出最为警迫的钟声。在片中帕索里尼采取了最为原始的拍摄手段,采用非职业演员,毫不约束的放任演员的自我表演,进行室外拍摄实地取景,对电影配音不加修饰采用原声,更谈不上配乐;最为打破禁忌的是片中对情色描写丝毫不加掩饰,采取赤裸裸的白描手法,片中甚至出现对男性生殖器官的特写镜头。这些风格在其之后的系列影片中可谓是愈演愈烈,最后在临终大作《萨罗》一片达到了颠峰极致,向人类生理道德的最低线发起猛烈进攻。
在我们探讨理解某一个导演的思想和追求之时,往往不外乎有两种情况及手段。一种是由外及里,即先来研究琢磨这个导演的作品,再从作品本身归纳出结论,从而印证导演本身的思想,这在当代影坛有很多实例,前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就一直认为与观众交流的应该是他的电影,观众应该从作品去了解导演本身,在他的电影专著《雕刻时光》里他就曾说到:“电影导演与观众接触的方式乃是电影所特有的··我已经说过,个人的偏见必须隐藏起来:展现个人的偏见也许可能给一部电影带来立即的议论话题,但其意义亦将局于那种短暂的效用。”而第二种就是由里及外,你得先了解导演本身的思想和信仰,知道他的成长背景,你才能更好地去理解导演的作品,毫无疑问帕索里尼就是这其中最典型者。在他的电影里,观众很明显就能感觉导演本身的立场和情绪,知道他向往追求的是什么而憎恨的又是什么。对于无比信仰共产主义的帕索里尼来说,他的爱憎是很明显。虽然纵观帕索里尼一生,单纯的用“共产主义者”一词来形容恐怕是不尽然的,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始终是站在处于社会最低层遭受那些资产阶级无尽压迫的穷苦人们一边的,他自己也曾多次表达自己的立场和爱憎。虽然帕索里尼穷其一生的抨击对象就是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小资产阶级以及中产阶级,但是很不幸的是,他自己就是出身于典型的小资产阶级家庭,关于这一点帕索里尼一直耿耿于怀深以为耻:“我同莫拉维亚和贝尔托鲁齐一样,是个小资产阶级分子,也就是说,是个狗屎蛋。”或许帕索里尼天生注定就是一个矛盾的混合体,这一点不仅体现在他的出身和他的信仰之间,也体现在其成名之后。他一生最为痛恨的,也是在自己电影竭力批判抨击的对象就是社会中产阶级,然而他所面对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自己拍出来的电影,为他所同情的社会底层人们既没有条件观看,也不具备理解的能力,反而成为那些中产阶级的消费对象,为自己的敌人所津津乐道。影片《十日谈》拍出之后的卖座程度就很好的验证了这一点,那些小资阶级对他的电影可谓是趋之若骛,一时竟开时尚之先河,把讨论他的电影中那种狂乱恶俗引为时髦。这对帕索里尼来说,既是始料未及的,也是深以为耻的。在他身上所有的矛盾混合中,恐怕这才是他最根本也是他最为痛苦的。
帕索里尼不仅是一个导演,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及小说家,在上文我已多次提到“矛盾混合体”一词,纵览帕索里尼一生,除此之外的确恐怕很难再找出另外一个比它更准确的词了,这一点在世界影坛是公认的,每当人们提及他,想到的第一个词每每就是“矛盾”。上文已说,他出身于意大利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法西斯军官兼酒徒,而他的母亲却是一个反对墨索里尼的农妇。他自己多次强调自己马克思主义者的身份,年轻时就加入了意大利共产党,然而49年他却被意共以“同性恋”为理由将其开除,关于这点他从无怨言,始终以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为豪;自诩是革命左派,在60年代的学生运动中他却声明自己是站在警察的一面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些所谓的“运动革命”仅是社会小资阶层一种毫无目的的茫然冲动,而警察才是“穷苦人的儿子”。他几乎每一部电影都曾带来极大的争议,在早期电影中,他因《软奶酪》一片被控“渎神”坐了两个月的监禁,片子本身也只放映过一次就被永远禁映,但是很快两年后他在《马太福音》一片中又因把基督描述成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以无产阶级革命纪录片的形式来讲述圣经故事而获得天主教电影大奖,但片子却遭到了当时几乎所有“进步”左翼分子的强烈抗议。帕索里尼在其后曾把这部片子和《十日谈》类比:“这两部影片的风格和理念完全无分軒輊──只不過性取代了耶穌基督的位置。”
帕索里尼早期作品多以神话故事和古代传说为蓝本抨击着庸俗的社会风气,但在中后期他开始不满足这种以暗喻的方式进行对抗的手段,开始变为直接攻击他所憎恨的社会中产阶级,《十日谈》就是他这类作品的最早范例。在这些影片中,“性”的位置是非常明显和重要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强加在人民身上的物化和异化统治的政治抗争手段。”“身体始终具有革命性,因为它代表了不能被编码的本质。”(在这一点上他和中国作家王小波十分类似)。在完成“生命三部曲”之后的1975年,帕索里尼拍摄了他作品里最为震撼的,在世界影坛也可谓是空前绝后的影片《索多玛120天》,影片改编自法国臭名昭著的情色作家萨德的同名原著,在片中他以最为暴力血腥的镜头将人性中最为黑暗阴影和讳言的一面暴露于普天之下的观众面前,将人们禁之若蝉的话题堂而皇之摆上了桌面,片中充满对扭曲变态事物的特写镜头,其中包括暴力,强奸,鸡奸,乱伦,群交甚至吃屎。毫无疑问,影片刚一出来既遭到全世界的抵制,在所有国家无一例外遭禁,但是奇怪的是,这样一部影片,却屡屡被人们提及而无法被记忆所遗忘,在那些电影研究者的书里,这部电影仿佛是一块横亘在大道之上的巨大石头,永远无法漠视绕过。这部电影也是导演的最终绝响,在这其后万圣节的前夜,帕索里尼的伤痕累累的尸体在罗马的郊外被人发现,消息传出,整个欧洲文艺界为之震动,他的朋友,学生,以及崇拜者们,其中包括萨特,贝尔托鲁奇和罗兰·巴特等人,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尊称他为“圣-皮埃尔·保罗”,而帕索里尼由此也成为电影史上第一个为之献身的人。
帕索里尼不仅是一个导演,同时也是一个颇具名气的诗人和小说家,早在50年代他就曾创作反映他早期在罗马贫民窟一所中学任职时低层人们生活的小说《生活的年轻人》《激动的生活》,并也涉足剧本,(贝尔托鲁奇的处女作《死神》就是出自其手),50年代末他又出版了诗集《葛兰西之烬》及小说《暴力人生》,使其位居最伟大的当代文学家之列。他因其电影,文学内容不良被起诉达三十余次,而比他晚辈的电影大师贝尔托鲁奇,费里尼,波罗格尼尼等人就曾深受过他的影响。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索多玛的120天》某家有啊,大三买的。  一个同学很喜欢看帕索里尼的片子,和他一起看过《一千零一夜》,觉得不外如是,还是《索多玛的120天》恶心一些。
PS:某家最爱的导演是费里尼,最喜欢的影片是他的《想当年》,下次介绍他吧。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4 15:23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弓骑步于2004-01-04, 13:00:42发表

PS:某家最爱的导演是费里尼,最喜欢的影片是他的《想当年》,下次介绍他吧。  

费里尼的影片我就看过那部《八部半》,还是很辛苦才弄到手的。没办法啊,我现在所在的这个城市比文化沙漠就好那么一点点了。不过弓兄想要更多人对自己喜欢的导演有一些了解,那么有机会我只有赶鸭子上架帮兄捉刀了。不过明天我们就考试了,紧随着又是课程设计,所以最近恐怕是很难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弓骑步
(现代视觉文化研究会会长)

齐郡公枢密直学士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柱国(正二品)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骠骑将军
好贴 1
功绩 1248
帖子 9333
编号 43
注册 2003-8-20
来自 京师
家族 现视研


某家另一个同学极为推崇《八部半》,目为电影史上第一杰构。某家却不喜其压抑隐晦,而爱《想当年》之自然跳脱。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香港制造》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号称是90年代少有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港片啊。那你何时给我们介绍后者啊,飘飘?  

另外我发现了,某些人看片不是为了让自己放松,而是为了让自己沉重。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7 19:4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菜刀于2004-01-07, 19:28:45发表
《香港制造》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号称是90年代少有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定水平的港片啊。那你何时给我们介绍后者啊,飘飘?  

另外我发现了,某些人看片不是为了让自己放松,而是为了让自己沉重。  

晕,菜刀兄,这几天忙里偷闲(其实是闲里偷忙才对  )断断续续把《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介绍写完一半了,没想你这会提了出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不过英雄也有气短处呀,《牯》一片是台湾的,不是港片呀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7 19:56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QUOTE:
原帖由菜刀于2004-01-07, 19:28:45发表
另外我发现了,某些人看片不是为了让自己放松,而是为了让自己沉重。  

再回菜刀兄:关于这点,可能是个人爱好问题。  在此我想引用纪德在《背德者》里的一句话:人们最动人心弦的作品总是痛苦的产物,幸福有什么可讲的呢?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10 17:10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所以我推荐4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
导演:杨德昌
编剧:杨德昌 阎鸿亚 杨顺清 赖铭堂
产地:中国台湾
出品:中国台湾杨德昌电影有限公司
主演:张震 杨静怡 张国柱  王启赞 林鸿铭
年份:1991年
片长:188分钟
获奖:1991年东京国际电影节影评人大奖,评判团特别大奖;法国三大洲影展最佳导演奖;新加坡影展最佳导演奖;中国台湾第28届金马奖最佳影片奖,最佳原著剧本奖;第三十六届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60年代初的中国台北,正是帮派林立之时。学校的少年们纷纷加入这些帮派,各大帮派为了争夺地盘终日厮杀不止。
小四是建国中学夜间部的一个置身于帮派之外的好学生,父亲是一个为人正直遵纪守法却又拘泥不化不通世故的公务员,母亲是一所小学的代课老师。小四是一家人眼里的骄傲,但是虽然他的学习一向优异,在学校却屡次受到“小公园”派的小头目滑头的欺辱。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四认识了学校里名声在外的女生小明。小明是“小公园”前老大哈尼的女朋友,哈尼为了小明砍死了人,不得已逃亡在外。随着交往,小四与小明两人彼此对对方的好感也日益渐增。但是校外有不少人因为小明而故意找小四的麻烦,都被小四的同学,警察局马司令的儿子小马解了围。
眷村帮的老大山东不断的打击蚕食“小公园”的地盘,接替哈尼位置的滑头也开始向山东屈服。逃亡的哈尼重新回到台北,这时他发现自己大势已去再也无法控制手下人的行动。他找小四谈了一回,决定最后放手一博,但是死在山东手里。
小公园联合其它几个帮派在一个大雨之夜血洗了眷村帮杀死了山东,替哈尼报了仇,小四参加了行动。哈尼的死对小明打击很大,她的精神崩溃住进了医院。而小四在学校麻烦不断,父亲也被卷入了一场所谓的廉政风暴,对学校和社会深深失望的小四开始破罐破摔,终于在一次和学校爆发性冲突后被开除。
偶然之间小四发现小明竟然住进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小马的家里,他去找小马谈话,小马丝毫不把这当一回事。小四带着刀去学校堵小马,在学校门口却遇见了放学的小明,他想躲开,小明却若无其事的追了上来。小四劝说小明别活得这么没有出息,小明却反过来指责小四,认为他自私,告诉他这个世界就像她一样,是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绝望的小四哭着把手里的刀一次次捅进小明的身体。
小四被逮捕,初审被判死刑,后改为十五年徒刑。好朋友“小猫王”去监狱探问他,带去自己翻唱猫王英文歌《A brighter summer day》的磁带以及猫王给他的一封回信,然而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夏日,在这个毫不知名的小岛,这么一段毫不起眼的青春往事连同着记载这段往事的磁带,最终还是逃不过被狱警随手扔进垃圾桶的命运。

下午在冬日冰冷的教室一觉睡醒,听见我们那个年轻有为意气风发的系主任兼博导,在讲台上大谈着我们应有的人生目标,告诉我们30岁以前应该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子,我不由就想起了杨德昌的这部片子,我丝毫也不能掩饰我恶心的感觉,我甚至不想浪费我的半点口水在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上,所以,就此打住,我还是进入正题吧。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太平洋那头,当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们穿着风衣,倒戴鸭舌帽,满嘴的“他妈的”在纽约的街头招摇过市的时候,在太平洋这头一座不经眼的小岛一条名叫牯岭街的街道上,终日游荡着一群无所事事的少年,他们泡miss,逃课,打架,砍人···有一天,一所中学一个学生杀死了自己昔日的女朋友兼同学,当时在这个杀人者的学校,有一个名叫杨德昌的14岁少年,见证了这一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见证了这样一群人的这么一种生存状态,于是他始终有种想要说点什么表达点什么的欲望,再于是在事情发生了三十多年后,在健忘的历史早已淡忘了这桩陈年旧事的世纪之末,有了这部名叫《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的电影。那个叫杨德昌的人,用一种理性近乎毫无加工的讲述方式,原始而又残酷的把这段青春再次呈现在人们的眼前,用他思考的手指在极不经意间,触痛了历史记忆深处最脆弱的那根神经末梢。
关于青春,也许我们想说的大多,然而张开口,却是哑口无声。或许有大多的人始终觉得要表达些什么,才能安抚自己随着凡尘俗世中的喧嚣而日益躁动不安的灵魂。“青春的罪行/要用青春的方式镇压/青春的歌曲/要用一副老花镜/挑出致命的休止符”,在菲茨杰拉德爵士时代的美国梦里,青春所能代表的只是幻灭,“一种物质的化学发疯形式”,在姜文记忆深处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青春更像一种充满温情和茫然的图腾崇拜,而到了杨德昌这里,青春全部的含义只剩下两个字:挣扎。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妥协,还是反抗?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那群叫小四的少年们,他们用自己青春的本身,对抗着社会的残酷,表达着自己的毫不妥协,然而迎接他们反抗的只能是失败,他们在反抗中将自己仅有的资本丧失殆尽,小四输掉了自己的自由,滑头输掉了自己的自尊,小明和哈尼输掉了自己的生命,无一幸免。
"三个月零十天以前,一个异常晴朗的下午,父亲将我逐出家门,阳光把我们那条小巷照得白花花的,我打着赤足拼命往外奔逃···”同为描写台北少年的生存状态,白先勇的《孽子》以极其精确的语言表达了杨德昌的影象想要表达的内容。对于这群少年来说,父辈们的偶像地位轰然塌倒,他们失去了与世界隔离最后的绝缘层,不得不去直面现实的无奈和残酷,青春成了折射整个社会阴影的悲壮载体,就如一滴小之又小晶莹剔透的琥珀,承载的却是历史进程上万年的无尽沧桑,用昆德拉的话来讲,这已经不是一种重,而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那片整个时代都混杂着一种方向错失的迷惘的60年代惨淡天空下,促使着小四悲戚着捅出去的那一刀刀的,并不完全是小四因为小明对待现实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而有着最终的绝望,甚至都不主要是。就如杨德昌自己所说:“《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不是一个单纯的谋杀案件,促成杀人事件的是整个环境,凶手是整个环境,甚至小明自己都是凶手。”小四在杨德昌的这个故事里面,与其说是影片的主角,不如说是一个为青春而悲壮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他代表的是青春的原则和毫不妥协,就如塞林格笔下怀着最后仅剩的一点理想的麦田守望者们,小四也成了道德上最后一个守望者。而小明始终是一个妥协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她始终为着生存而不停妥协:先是红毛,后来哈尼,随后是滑头,小虎直至小四,当那回在小马家里因为玩枪走火而挨了小马一记耳光,她马上明白小四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从而毫无犹豫的投奔了号称“我人在哪里就混哪里”的小马的怀抱。这种生存方式在她看来天经地义无庸置疑,所以当小四对她说:“小明,只有我知道你,只有我能帮你,我是你唯一的希望 。哈尼已经死了,我明白你为什么一直忘不了哈尼,现在我就是哈尼。”小明却反过来指责小四:“原来你跟他们一样,对我好就是想改变我。你好可笑啊,你以为你是谁啊,我和这个世界一样,是不可以改变的。”发展至此,现实在小四心里积累起来的全部愤懑终于全面爆发,他几乎是毫没犹豫就冲了上去,边哭边将刀捅进小明的身体:“你为什么这么没有出息?你为什么这么没有出息?”小明精心为自己垒建的保护壳在强大的现实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而策划这桩谋杀的真正主谋,正是少年们一直渴望融入其中的成人世界,小四在这里只不过充当了现实的一把利器。
哈尼在准备做最后一博之前和小四曾经有一番谈话:“其实以前出来混的人和我们是一样的。在台南的时候,我看过一本很厚的外国武侠,里面有个老包,全城都着火了,他一定要去堵拿破仑,结果被条子抓住了。这本书叫《战争与和平》。”在这里,哈尼看似无关轻重让人听了哑然失笑的一番话,其实却道出了这群少年的一种价值认同:一直试图融入成人世界取得与他人平等的地位,却不得其门,不甘心被社会所轻易漠视却屡遭漠视,于是他们自己给了自己信仰,他们以自己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这个他们为之所茫然的世界。哈尼是这样,小明是这样,小四也是这样。在他们眼里,这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世界,而这世界上的人也只有强者和弱者之分,他们自己定义了自己的原则,然后用这个原则来对待和要求所有的人,哈尼说即使他一个人也要最后一博,小明说这世界就和我一样,是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的,小四说你为什么这么没有出息-----所有这一切,给青春的悲剧性做了最好的注脚。

本片的导演杨德昌是自80年代起开始崛起的一位台湾新锐导演,和另一位台湾导演侯孝贤并称为台湾新电影浪潮的中流砥柱,他的电影以理性和平实著称,这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一片里深有体现。导演试图以最真切的影象尽可能给观众一种“原始”的历史环境感觉,所以在片里导演除了基本上没有采用任何背景音乐和利用现场同期录音进行配音外,而且还常常将人物对话淹没于环境音当中,观众时常会看到片中两个人在进行对话,却听不到对话内容。多采用灰白黯淡的布景和中长镜头,时常也会见到导演刻意设置的强烈色彩对比,最明显的是小四在自己睡觉的小阁里的戏份,无一例外的采用了黑白色彩互衬,小四的脸隐没于小阁的阴影之后,而一开一关的手电光投射在小阁的一角,明明暗暗之中,小四在那种逼仄空间里心里的孤独挣扎一览无遗。对于家庭的戏份,导演又大量启用长镜头给观众带来旁观者效应,大部分的家庭戏导演都是让它在或门或窗的一个封闭式方框里完成的。导演在这里为观众设置的身份是旁观的局外人而非故事参与者,随着导演的镜头,冷眼看尽那个年代那座孤岛上的社会兴衰个人荣辱,让观众为个人置身于一个时代之中时而有的那种生存渺小和理想幻灭感悲情感慨。杨德昌以看似漠不经心的镜头客观冷静的讲叙着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从头至尾,全片的基调都是平静缓和的,甚至作为全片的最高潮杀人那段,都看不出有什么触目惊心惊涛骇浪的因素存在,周围的人群甚至都没意识到有一桩谋杀案正在自己身边不知不觉的酝酿直至完成,然而力量正是蕴藏在这种沉郁得让人窒闷充满夏日溽热的平静当中。从小四哭着捅出手里的刀,到再次哭着试图拉着倒在血泊里的小明站起来,观众经历了从哀叹到杀人的始料不及,再由紧随这种始料不及的震惊到更深的哀叹整个情绪过程。
杨德昌在影片里的语言是极其简练和精确的,在许多地方,用一句文学上传统的话来讲,是到了“惜金如墨”的地步。这在影片里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比如有一场戏是小四和“小猫王”在学校被人堵了,小四拣起地上对方扔过来的球在手里颠了颠,下一场戏马上就转到了浑身是伤的小四推开家门,中间把球扔出去到遭人殴打的戏都被导演一笔带过,而观众丝毫没有缺损之感,再比如小明受伤的戏,前一个场景是小明在拍球,下一个场景就是医务室的戏了,中间只由一个学生跑过医务室窗外的场景衔接。然而在一些地方,导演又是不惜重墨的,比如小四和学校决裂的那场戏,先是小四操起一根球棒走向教导主任,紧接啪的灯碎声之后,特写镜头下碎裂的灯晃来晃去持续了足有近十秒钟,还有小四在警察局被人拉出去换衣服时遭到他的拼命反抗,拉扯中被带翻的凳子的镜头在小四被拉出镜头之外后还进行了十几秒,这些细节刻画应该说都是颇见导演匠心之处,成为人物心理刻画和衬托的有力方式。对于细节刻画杨德昌在他的电影里一直是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的,不论是在早期作品《青梅竹马》还是后来的《麻将》《一一》等片当中,细节一直是作为表达人物心理的最佳手段为导演所重视。
作为没落的台湾电影最后坚守家园的中坚力量,杨德昌走的一直是反映岛上中下层人们的困惑和疾苦生活的文艺片路线,和侯孝贤的更长于直接描写在大时代覆淹下作为政治附庸的人群的无助和悲情不同的是,他更善于通过个体案例来反衬一个时代的悲剧面貌从而进行思考探索。他的电影风格和思想受东西方诸如黑泽明,费里尼等电影大师影响明显。个人以为正因为导演试图尽可能进行冷静理性叙述的主观愿望大过强烈,以至在他的后期作品如《一一》当中,导演的个人情绪在人为刻意的压抑之下已难免有过犹不及的矫情之嫌,当然这已经是外话了。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栀子飘飘

全椒侯光禄大夫

Rank: 12Rank: 12Rank: 12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后将军
好贴 2
功绩 359
帖子 1443
编号 3615
注册 2003-12-21


发表于 2004-1-15 03:12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明天回家了,在家可能就没多少机会来轩辕泡了,在此祝轩辕的各位朋友春节快乐。由于自己的疏懒,这个帖子虎头蛇尾续到这可能就告一段落了,实在有点不好意思。下学期再来有机会我会尽力把它继续下去。很早就有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真正小说的想法了,从大一想到现在,虽然中间也曾尝试,最终混到现在还是一个字没敲定下来。不管怎么说,大学最后一个寒假,也可能是自己一生中最后一个寒假,还是很想静下心来写些东西,如果万幸自己能一改生性疲懒的脾气胡乱写了几句,到时一定恭请轩辕诸兄的指教。其实在这里先放出大话来,还是想逼着自己寒假去做些事情——
愿主赐福于我,阿门。最后再祝轩辕朋友们有个好的心情:)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菜刀

东光侯谏议大夫

Rank: 16
轩辕春秋年度最佳(怡情岁月区)
组别 翰林学士
级别 征东将军
好贴 13
功绩 747
帖子 5065
编号 156
注册 2003-8-26
来自 北京


这就结束了啊,我还没看够呢。  

感谢飘飘对本版的支持。我认为,大学是一个人研究杂学最多的时候,上了班后就没多少工夫了。因此,要抓紧大学时光啊!
还有,既然飘飘放弃了这个很有前途的题目,那我就有理由认为飘飘认为接下来要写的题目更有前途。小心到时我的砖头啊!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财务成本管理

Rank: 9Rank: 9Rank: 9
组别 限制发言用户
级别 卫将军
好贴 6
功绩 422
帖子 6979
编号 33
注册 2003-8-20
来自 北京宣武


发表于 2004-2-13 13:57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索玛里的120天偶有啊,BT下载的,再恶心恶心的过苍蝇?不过偶看苍蝇是一边吃东西一边看的,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tiggor

Rank: 5Rank: 5
组别 校尉
级别 偏将军
好贴 3
功绩 46
帖子 380
编号 6470
注册 2004-4-3


发表于 2004-4-3 23:3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天哪.栀子兄真是强.小可佩服之至.(非是恭维之词)
精华帖
顶部
性别:未知-离线 寂寞的秋

Rank: 1
组别 百姓
级别 在野武将
功绩 0
帖子 5
编号 6710
注册 2004-4-12


发表于 2004-4-12 12:52 资料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飘飘哥哥呀   呵呵
精华帖
顶部
性别:男-离线 老虎
(老虎屯贸易集团总公司董事长)

白衣伯爵中大夫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组别 白衣卿相
级别 平西将军
好贴 1
功绩 233
帖子 2329
编号 24989
注册 2004-11-19


发表于 2005-6-27 05:44 资料 主页 文集 短消息 只看该作者
当飞鸿在警察局的监狱里涉临死亡边缘之际的再次响起,伴随奔跑在大街上的飞鸿蓦然回首的镜头闪回,将整个影片的悲剧气氛推向了令人震撼的最高潮。
------------------------------------------------------------------------------------------
最难忘的是这一个镜头的两次出现。一次是飞鸿意外得获得了自由,还有就是这一次得濒临死亡。都竭力得把人的情绪调到了极点,不同的是一个云高风清,难以抑制的欣喜,一个却是心痛的逝去。
精华帖
顶部

正在浏览此帖的会员 - 共 1 人在线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9-29 04:48
京ICP备2023018092号 轩辕春秋 2003-2023 www.xycq.org.cn

Powered by Discuz! 5.0.0 2001-2006 Comsenz Inc.
Processed in 0.02699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我们 - 轩辕春秋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