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写的不错,观点不敢苟同,论据不足.
至于“常计谋平天下”则可大可小,在平天下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的事是有的,谋大谋小,谋好谋歹,则可另议,但可以肯定,不是什么了不得的计谋,否则就直接讲就是了。
----------------------------
楼主主管色彩过浓,"常计谋平天下"很高的评价,说明张良是参与制定大政方针的,楼主把一城一池的得失视为主要功劳,有失偏颇.
还是张良与刘邦的关系更铁,所以张良让刘按樊的主张办,刘邦也就遵从了。大概刘邦已经过了把瘾,浅尝辄止了,从善如流了。
-----------------------------------------------------
太主观了,刘邦和樊的关系应该说也很铁,若不是张良一向以来的正确主张,刘不会那么重视张的意见.
张良对自己的认识与定位基本上是准确的,他辞谢刘邦的三万户之封的说辞就很中肯,他说:“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幸而时中,可以看成为是谦词,也可以看成是事实,
----------------------------------------
这明显是谦让之词啊,中国文人的习惯啊,诸葛亮在出师表里也谦虚,楼主怎么不说他是中肯的评价自己呢,还是一句话,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主观色彩过浓.
“张良的地位是铁哥们刘邦捧起来的
--------------------------------------------
感觉是不是受演义小说影响,古今中外那么多帝王,政治家,阴谋家,谁把哥们当回事啊,父子兄弟都要服从利益,否则都难逃一死,政治场上没有感情,只有利益,刘邦不是那种二百五.
没有细看,还有很多,感觉作为随感来读算是不错的,真的当历史观点来看,难以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