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廖化将军于2005-01-29, 14:50:24发表
其实古汉语中的戎、狄、羌、氐、姜,都是象形字,都是形容非农耕的少数民族,当然,姜因为婚姻关系,早已荣升为炎黄一族不再是少数了(周始祖后稷之母姜嫄)。其实他们全是毛的家乡,陇上马家文化发源的同根族。华夏民族领先前进,制成文字,自称"华"。华人把河套民族区称为"朔方"。后来进入农业社会的叫"戎"。而把在西海仍停滞于牧业的叫"羌"。戎字从戈,戈为车战用的钢铁武器。`不可能出现于夏商之前。狄字从犬从火,是表示游牧民族保卫牲畜的犬,以及晚上的篝火。氐是危崖壁立,顶石欲堕的险状,许慎《说文》:"氏,巴蜀名山岸胁之自(堆)旁著欲落堕者。",可见就是山民的通称。
古中国人碍于信息与文化的落后,尤其是史记、华阳果汁一类,犯了考据逻辑上的错误,比如司马迁,他首先默认西有羌氐,又从传说和诗经中考证,最后得出种种谬论。其实是犯了静态方式锁定民族聚居地与发源地的错误。他不知道姜由陇入秦的迁徙,也不知道羌氐南迁进入汉水流域。更不知道羌氐之间此消彼长的变化。
花样果子也是一样,把汉嘉的青衣古国定义为青衣羌,和司马一样。
偶不是外迁户,身上有白马人的血统的,在宋朝以前,我们这里汉人很少,大多数都是氐人。还有,偶发现二郎神其实不是道教的,而是氐人原始宗教的神,我们这里虽然没有氐人了,但是还信仰二郎神,老人们叫他“二老爷”。氐人建立的仇池国被后秦灭了,羌人才开始统治氐人,连本来该当王子的杨大眼也成了将军~~~后来唐朝我们这里又被吐蕃统治,氐人就逐渐被烙上了羌藏的印记~~等到了宋朝,成了边界,氐人西迁,离开了故乡仇池山,才到了现在的宕昌一带,成了现在的白马人,留下的就被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