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燕,
1 祈山, 饥谷两线都多于魏军这很正常啊. 但是马谡在街亭多于张合吗? 好象是远少于吧. 如果要算的话, 魏明帝在驻在长安的大军也比诸葛亮冬用的军队多多了.
2 第二次北伐诸葛亮的战略目标是打郝昭吗?燕老又不老实了.
3 关中的主力有没出动这跟诸葛亮预算出兵的数字有什么关系? 难道诸葛亮事先就知道魏军主力不动, 所以才带少量军队去么?
但是作为防守诸葛亮除了驻守在汉中的北伐大军外不还另外调来了李严的2万守军. 您认为防守就可以以少量兵力迎敌无疑是错误的.
第五次北伐司马懿是从都城洛阳被派去的, 他能不从都城里抽调军队前去就孤身一人去长安节制诸军??可见第五次北伐西线魏军也不仅仅就是西线兵力加2万援军. 还有跟随司马懿一同前来的主力部队. 而明帝则是在司马懿前去西线两月后才起兵东向. 此前居然在孙权大军围困下一兵不发, 可见当时都城里的大部兵力已经随司马懿西去, 明帝在集结剩兵力准备东向. 但是还是不放心西线, 又多增了两万步骑前去西线协助司马懿.
陇右诸军加上长安驻军就已经不是少数了.再加上司马懿率来和后来增援的2万, 能少过10万??您不会真以为西线包括长安驻军在内才5万人吧?
1 全歼马谡军跟解陇右之围有冲突??头一次听闻. 张合在胜卷在握时仍然冷静能以主要任务为主, 是为将略, 诸葛亮就必须冲昏头脑的把自己侧翼暴露给魏军进行决战才是有将略? 这样的打法即使能大伤西线魏军有生力量, 蜀军就不需要付出惨重甚至比魏军更重的伤亡了? 这样诸葛亮就能达到战略目的??这样就是为战略目的着想?老燕, 不要太不老实了.
呵呵, 捞不到好处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要火速撤退? 看看您老对北原之战的分析? 难道诸葛亮是要不顾一切占领北原? 继续加兵? 魏军主力就是吃素的? 从任何一个方面看, 魏军主力都能牵制住蜀军主力, 更看得出魏军的兵力充足. 甚至在蜀军之上呢.
2 云别传里只是与曹军一部相遇? 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这是"少量部队??"真服了你了.
说明魏军数量多的, 就是魏军能多方面分兵作战却始终保持对蜀主力的牵制. 还有就是兵力不足哪来一次偷便宜就跑了"万余骑"出去了?
这万余骑正说明了司马懿能先占北原和防备阳遂的原因. 魏军机动力占着绝对优势.
3 怎么个贬低司马懿了?
4 主将身体不适自知不行, 此时军退半路上死了对军队打击比起死后才退早定内事要好还是要坏? 拖着个重病的退对行军有无影响??诸葛亮在病了后就已经计定退兵之事了. 这难道不是事实?
5 诸葛亮这样做等于逼着跟魏军全面决战. 司马懿当然害怕. 上回被人痛扁还记忆忧新呢. 与蜀军决战是司马懿所不希望的. 因为他没胜算, 而诸葛亮也不愿意在侧面完全暴露的情况下与魏军决战, 因为这样做无论输赢都会给蜀军带来巨大的打击.
6 敢打软不代表不怕硬. 蜀军刚搭好浮桥司马懿人就不见了, 又惧怕诸葛亮进驻武功. 足见其当有畏敌之心.
7 在我的理解, 对于敌军的来去, 记载都会有明确的说明. 比如曹公兵败赤壁的退归江陵, 引军北上. 除非是不知道敌军的动向. 而晋书出了大获全胜外, 别无蜀军动向就直接天子谴使慰劳诸军. 那么我真的很难能明白您居然还能理解按晋书言司马懿此次大胜后还相持是怎么回事. 晋书会把事情交代得不清不楚, 甚至要"借"汉晋春秋才能分辨晋书的表述, 那么这本晋书也算是代表作了.
而诸葛亮在案中道击败了司马懿之后, 只是给魏军一个迎头痛击, 诸葛亮既没继续挥军攻寨, 那么只有相持, 这正常得很, 最重要的是别的史料都清楚的记载了该事件发生时间. 而按燕老您的理解. 您必须先做件事情. 先完全脱离其他史书, 按晋书所言确定了这"俘斩万计"的明确时间和动向才能去以此为基础做推测. 您能吗? 很明显您是很清楚的知道, 仅以晋书理解, 该俘斩万计就是北伐的终结.
诸葛亮的意思是司马懿本来就无心决战, 而不是明帝的什么"旨意"让司马懿不能决战. 晋阳秋写得很清楚. 就是老陆重点解释的那句"宣帝亦然"云云.
|